第585章 協約國困境

在中日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的時候,歐洲正在爆發的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了。戰爭爆發之後,德國陸軍利用便捷的鐵路運輸,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動員,發起了攻擊。

按照早已經制定好的‘施裡芬計劃’,德國陸軍七個軍團,總計一百四十餘萬人發動了進攻。德國陸軍無愧於天下第一的稱號,在戰爭一開始就打的協約國軍隊丟盔棄甲。

只不過,經過小毛奇修改後的‘施裡芬計劃’,西線部隊被削弱了,特別是右翼被削弱了,使得德軍失去了足夠的攻擊力。最終,速戰速決的夢想破滅了,不得不陷入了消耗戰當中。去年,80歲的施裡芬臨終時仍一再叮囑:“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確保右翼強大就行。”但現在看來,被修改過後的‘施裡芬計劃’,已經徹底的錯了。

當然,在戰爭初期,德國陸軍還是表現出了極其強悍的戰鬥力。烈日戰役,比利時軍隊企圖憑藉列日要塞來阻擋德國陸軍的進攻。但是,在德國攻城巨炮的肆意轟擊之下,僅僅十餘天的時間列日要塞就陷落了。比利時守軍傷亡過半,剩餘的人都不得不向德國陸軍投降了。到了8月17日早上,德國第一軍團、第二軍團及第三軍團按照施利芬計劃,準備繼續橫掃剩餘的比利時,迫使剩餘的比軍退往安特衛普,並使布魯塞爾於8月20日不戰而降。

在比利時取得勝利之後,德國陸軍藉助比利時便捷的鐵路和公路網絡,一路南下,在法比邊境進行了一場大戰。德國陸軍再一次取勝,一舉攻入了法國境內。

從9月5日開始,馬恩河戰役開始。直到中日兩國的衝突結束的時候。馬恩河戰役都還沒有結束。儘管,馬恩河戰役僅僅持續了一個星期,但交戰雙方投入的軍隊,總數高達兩百五十萬。傷亡方面,英法聯軍傷亡二十六萬多人,德軍傷亡二十二萬多人。只不過。這一戰德軍攻佔巴黎的陰謀還是被粉碎了。英法聯軍成功的將德軍阻擋在了巴黎之外。

也正是通過這場大戰,粉碎了德國速戰速決的計劃,不可避免的使得戰爭轉入了相持階段。加上協約國的另外一個強國在東線的進攻,使得德國被牽制住了不少的實力。當然,即便英法聯軍抵擋住了德國陸軍的進攻,但自身的損失,還是使得他們的防線岌岌可危。

英法兩國的動員都沒有德國迅速,以至於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陸軍集中優勢兵力發起進攻。反觀英法聯軍。他們只能夠像添油戰術一樣,不斷的往前線派遣軍隊。照這樣的話,英法聯軍想要打敗德軍,還需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法軍總司令霞飛將軍和英國遠征軍總司令弗倫奇爵士,都不斷的向兩國政府求援。他們需要更多的兵員,更多的武器裝備和其他的戰爭物資。這場戰爭爆發的太突然了,以至於英法兩國根本就沒有完成相關的準備,戰爭就已經開始了。加之德國陸軍的強悍。超出了他們的預料。正是因爲如此,英法兩國才被打的措手不及。

法國總統雷蒙·普恩加萊和總理勒內·維維尼亞儘管已經從巴黎逃亡波爾多了。但他們依舊在竭盡全力的向前線派遣更多的軍隊。運輸更多的戰爭物資,支撐戰爭繼續進行下去。沒有人願意當亡國奴,即便是天性浪漫的法國人,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拼命了。

但是,法國雖然有着近四千萬人口,如果竭盡全力的話。足足可以武裝出數百萬的軍隊。但是,想要將這些軍隊都武裝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以法國現有的工業實力而言,那恐怕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可德國人會給法國這麼多的時間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德國的戰爭準備可比法國要充足得多了。如果法國不能夠及時將軍隊武裝起來的話,他們拿什麼去阻止德國陸軍呢?一旦巴黎失陷。法國或許就只有承認戰敗了。一旦法國被打敗,剩下的英國恐怕也就獨木難支了。

好在,法國十分的富有,現在法國的財政收入高達五十多億法郎,換算成英鎊的話,足足有兩億多英鎊,也相當於二十多億華元了。加之法國曆年來積累的財富,他們是相當富有的。

於是,缺乏武器裝備的法國,開始想辦法向外求購武器裝備了。從手槍、步槍到大炮,通通都要。如果有現貨的話,更是可以提價購買。

英國也是一樣,英國雖然有四千五百多萬人口。但是,他們的陸軍向來都只有一支袖珍陸軍。不管是陸軍的裝備和戰鬥力,也都只能說是一般而已。慘烈的戰爭爆發之後,英國向法國派遣了十多萬遠征軍。但是,馬恩河戰役下來,英國遠征軍也是損失慘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也只有拼命的動員,想要武裝更多的軍隊,將他們送到戰場上去了。

這使得英國和繼續武器裝備以及其他的戰爭物資。而英國的工業,在短時間內也無法滿足這麼多軍隊的需要。所以,英國也只能夠把目光轉向海外。

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無疑是英法聯軍的首選。美國號稱世界第一工業大國。早在1890年的時候,美國在工業產值上就已經超過了英國了。二十多年之後,更是不斷的拉開了差距。只不過,美國的海軍實力雖然不弱,但同樣的,他們的陸軍就十分不堪了。整個美國陸軍的正規軍,不過十餘萬人而已。並且裝備簡陋,戰鬥力低下。美國的軍工產業,規模也同樣不大。

面對英法兩國拿出的上百萬步槍,以及上萬挺機槍和上萬門大炮的訂單。美國人是欲哭無淚。他們根本就沒有料到戰爭會這麼快就爆發了,也沒有料到戰爭會這麼的慘烈。剛剛一開始,英法兩國就已經損失了數十萬軍隊了。

儘管,美國人知道這是發大財的機會。但他們現在的產能根本就無法滿足英法兩國的需要。只能夠看着訂單從眼前溜走了。

英法兩國也十分的着急,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足夠的武器裝備,這就意味着他們在德國陸軍進攻的時候,只能夠將那些小夥子們赤手空拳的送上戰場了。等到德國人將這些小夥子都屠殺掉之後,他們的國家也就完蛋了。

因此,英法兩國只得滿世界尋找軍火,以便能夠武裝他們的軍隊。

實際上,除了英法兩國之外,協約國的另外一個強國俄國也急需支持。俄國的工業實力原本就是歐洲列強中最爲薄弱的。加之糟糕的交通,使得他們的動員效率十分低下。

不過,爲了履行盟約,俄國人還是在還沒有完成準備的情況下就發動了攻擊,發動了坦南堡戰役。但是,最終以俄國陸軍的慘敗而告終。在這一戰當中,俄國有九萬二千多人被俘。被殺和失蹤的估計有三萬人。這場慘敗,不僅讓俄國損失了十幾萬軍隊,還丟掉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進一步的削弱了俄國的戰力。

儘管,俄國曾經也成爲過歐洲霸主。其軍隊更是有歐洲壓路機之稱。但是,那主要是建立在俄國陸軍龐大的規模上的。俄國陸軍的常備軍就多達一百四十萬人,堪稱歐洲各國之最。不過,現在的俄國可大不如前了。中國崛起之後,中俄一戰使得俄國損失了數十萬軍隊,還丟掉了半個西伯利亞。隨着科技的發展,自動武器出現之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先進的武器來彌補兵力的差距了。而這,無疑讓俄國雪上加霜。

英法兩國原本還希望俄國能夠在東線發起進攻,牽制德國,爲英法兩國贏得時間。但是,俄國人在東線儘管派遣了數十萬軍隊入侵東普魯士。但最終還是以他們的失敗而告終,被德軍打的丟盔棄甲。這樣的話,俄國想要發揮出應該有的實力,就非常困難了。

俄國有着一億四千萬人口,如果進行極限動員的話,更是能夠動員出一千萬的軍隊,這絕對是一支讓人望而生畏的強悍軍事力量。但是,即便俄國有着充足的人口。那些聽話的農奴,只要沙皇下令,他們就會放下鋤頭,走向戰場。但即便是這樣,也需要足夠的武器裝備來武裝這些農奴吧。總不能讓他們赤手空拳就上戰場吧。那樣的話,不是讓他們去送死嗎?

憑藉俄國薄弱的工業實力,想要將數百萬的大軍武裝起來,在短時間內那是不可能的。俄國人也只能夠向英法兩國求助,希望英法兩國能夠援助俄國。可是,現在的英法兩國也是泥菩薩過河,連自身都難保了。更別說是伸出援手救俄國人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協約國只能夠想辦法從國外軍火市場獲得這些武器裝備了。否則的話,他們想要打敗同盟國,那幾乎不可能。(。)

第650章 沙皇之死第1794章 第二次核打擊第1230章 元首的鬱悶第755章 華人的期盼第1088章 無法反抗第28章 強盜行徑第159章 政府架構第508章 東印度淪陷第1801章 核不擴散條約第1624章 明智的選擇第1222章 扶桑陸軍第400章 大勝第50章 二龍山第708章 制空權第1279章 攻擊開始第605章 憋屈妥協第1535章 妥協或者戰爭第133章 攻守之勢第468章 出訪歐洲第84章 梟雄之死第1298章 哈爾西的計劃第1096章 失敗第654章 高爾察克的選擇第1781章 多點登陸第1709章 慘烈第751章 心悅誠服第1662章 巨炮第1233章 西線無戰事第74章 死守盛京第1607章 緊急情況第1752章 龐大機羣第1481章 巴巴羅薩計劃第1497章 進軍蘇伊士第170章 大借款第1441章 烏拉衝鋒第498章 華人的反抗第775章 傀儡國王第1651章 措手不及第367章 附加條件第1395章 狠狠鎮壓第124章 元帥出征第1787章 強硬態度第1586章 緊急情況第21章 工業基礎第610章 緊張加劇第27章 老子罵兒子第1228章 呂宋殖民地第821章 元帥之死第1452章 斯大林的訓斥第948章 登陸伊勢灣第183章 拉攏中國第820章 追擊第1759章 圍剿第1539章 德國人的調停第561章 嚇出冷汗第1169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482章 中國人的妄想第563章 封鎖日本第782章 中英對抗第626章 輕視第743章 炮灰的野心第1403章 進攻新西蘭第363章 艦隊回國第744章 ‘大和級’戰列艦第1079章 風起印度支那第1107章 輸出革命第322章 同盟會分裂第566章 獅子大開口第1789章 準備就緒第1007章 裕仁抵美第352章 南洋華人第931章 全殲第631章 德皇的決心第1562章 裝甲突擊第547章 火藥味第1213章 出擊第779章 國王逃跑第1429章 開始進攻第220章 老毛子也照殺不誤第781章 帝國的選擇第102章 苦戰第1408章 碾壓第759章 陰謀詭計第428章 最後一擊第557章 困獸猶鬥第777章 政變第723章 慘烈第207章 收錢不辦事第825章 完勝第618章 無限制潛艇戰第1618章 繼續蟄伏第1576章 防守反擊第1122章 求援第1209章 轟炸美軍第859章 強行抓人第691章 武力震懾第1739章 聯盟解散第413章 攻擊開始第405章 陸軍準備第510章 和談
第650章 沙皇之死第1794章 第二次核打擊第1230章 元首的鬱悶第755章 華人的期盼第1088章 無法反抗第28章 強盜行徑第159章 政府架構第508章 東印度淪陷第1801章 核不擴散條約第1624章 明智的選擇第1222章 扶桑陸軍第400章 大勝第50章 二龍山第708章 制空權第1279章 攻擊開始第605章 憋屈妥協第1535章 妥協或者戰爭第133章 攻守之勢第468章 出訪歐洲第84章 梟雄之死第1298章 哈爾西的計劃第1096章 失敗第654章 高爾察克的選擇第1781章 多點登陸第1709章 慘烈第751章 心悅誠服第1662章 巨炮第1233章 西線無戰事第74章 死守盛京第1607章 緊急情況第1752章 龐大機羣第1481章 巴巴羅薩計劃第1497章 進軍蘇伊士第170章 大借款第1441章 烏拉衝鋒第498章 華人的反抗第775章 傀儡國王第1651章 措手不及第367章 附加條件第1395章 狠狠鎮壓第124章 元帥出征第1787章 強硬態度第1586章 緊急情況第21章 工業基礎第610章 緊張加劇第27章 老子罵兒子第1228章 呂宋殖民地第821章 元帥之死第1452章 斯大林的訓斥第948章 登陸伊勢灣第183章 拉攏中國第820章 追擊第1759章 圍剿第1539章 德國人的調停第561章 嚇出冷汗第1169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482章 中國人的妄想第563章 封鎖日本第782章 中英對抗第626章 輕視第743章 炮灰的野心第1403章 進攻新西蘭第363章 艦隊回國第744章 ‘大和級’戰列艦第1079章 風起印度支那第1107章 輸出革命第322章 同盟會分裂第566章 獅子大開口第1789章 準備就緒第1007章 裕仁抵美第352章 南洋華人第931章 全殲第631章 德皇的決心第1562章 裝甲突擊第547章 火藥味第1213章 出擊第779章 國王逃跑第1429章 開始進攻第220章 老毛子也照殺不誤第781章 帝國的選擇第102章 苦戰第1408章 碾壓第759章 陰謀詭計第428章 最後一擊第557章 困獸猶鬥第777章 政變第723章 慘烈第207章 收錢不辦事第825章 完勝第618章 無限制潛艇戰第1618章 繼續蟄伏第1576章 防守反擊第1122章 求援第1209章 轟炸美軍第859章 強行抓人第691章 武力震懾第1739章 聯盟解散第413章 攻擊開始第405章 陸軍準備第510章 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