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十月革命

俄國,這個曾經的協約國的重要國家。雖然,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統治。但是,由資產階級掌控的臨時政府,依舊沒有宣佈退出協約國,依舊在履行盟約。只不過,現在俄國的軍事力量,比推翻沙皇統治之前更爲薄弱,這使得他們在戰場上,根本就不是德軍的對手。

而德國人,似乎也把俄國人當成了軟柿子,不斷的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意圖用最短的時間打垮俄國。這樣的話,德國就不用面臨兩線作戰了。他們可以將用於東線戰場的軍隊都調往西線去,加強對英法聯軍的進攻。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或許還有逆轉局勢,贏得戰爭的可能性。

正是因爲如此,使得俄國的政局,更加的動盪了。

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對沙皇的主力軍,資產階級沒有領導這場革命。在革命成功後,工人和士兵組織了自己的領導機構:蘇維埃。資產階級在蘇維埃中沒有任何權力。武裝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蘇維埃的手中。蘇維埃掌握了實際的權力,卻還有一個臨時政府凌駕在他們之上。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於1917年7月1日冒險向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軍隊發動進攻,妄圖用戰爭消滅革命。這次冒險進攻遭到慘敗,十天內俄軍損失六萬人,前線失利的消息傳到首都,工人士兵羣情激昂。聖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和其他革命羣衆在黃帝紀元4615年(17)7月16日走上街頭,舉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權歸還蘇維埃。臨時政府派出軍隊進行血腥的鎮壓,600多名工人死傷。這就是著名的七月流血事變。這次屠殺使人民進一步認識到。必須以革命的暴力打倒反革命的暴力。7月26日,成立了以克倫斯基爲首的聯合政府,對工人和布爾什維克党進行了全面的鎮壓。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結束了,布爾什維克黨轉入地下。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結束。

8月,赫爾辛基,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秘密藏身處。一個西裝筆挺,帶着黑色禮帽的東方人造訪了這裡。而烏里揚諾夫似乎也早就知道對方要來了,在這裡等候他。

“烏里揚諾夫先生,很高興能夠在這裡見到你。看來,我要提前祝賀貴黨,你們距離勝利。已經不遠了。”來人一臉的笑容。這個人,正是帝國*軍事情報局中負責和俄國的反抗沙皇的組織聯絡的人。這些俄國人只知道他姓王,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信息了。

“王先生,感謝你們對俄國革命的幫助。沙皇統治之下的俄國,是一個****的帝國主義國家。當然,現在的中國也是一個帝國主義國家。不過,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皇帝的統治了,這是人民的選擇,是可以理解的。”烏里揚諾夫說道。

王先生點了點頭:“我國對於布爾什維克黨有着很大的好感。我們也願意支持你們獲得俄國的政權。”

烏里揚諾夫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雖然他心中對中華帝國這個帝國主義國家十分的不喜。但是,他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表現。現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實力還太小了,如果能夠有外國的支援,對他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即便這些國家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但烏里揚諾夫認爲,完全可以先接受這些國家的支持,等到他們掌握了俄國的政權之後,再翻臉不認人就是了。

“王先生,我承諾,等布爾什維克黨獲得俄國的政權之後。我們會將俄國幾百年來掠奪中國的領土,全部都歸還給你們的。”烏里揚諾夫說道。當然。他心裡實際上並不是這麼想的。

別認爲這個俄國革命的導師是一個什麼高尚的人,實際上。根本就不是。吳浩軒熟知的那個時空當中,他也是承諾了歸還俄國掠奪的中國的那些領土的。但是,他們掌權之後,就隻字不提了。甚至,斯大林繼任爲統治者之後,還變本加厲的侵略中國,直接將外蒙從中國分裂出去了。

只是,在這個時空,俄國侵佔中國的領土依舊沒有多少了。除了西北地區之外,其餘的領土,都已經被中國自己拿回來了。現在的中國,早就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向俄國舉起屠刀再狠狠的宰一刀了。

對於烏里揚諾夫的許諾,王先生不以爲意:“按照我們的承諾,這筆資金是支持你們發動接下來的革命的。祝你們能夠成功。”

王先生將一張支票放在了桌子上,這是一張瑞士銀行的支票,面額爲五百萬華元。要知道,因爲戰爭的影響,華元和美元等,地位已經上升了很多,成爲了國際貨幣之一了。

烏里揚諾夫不動聲色的將支票放到了口袋裡,再一次的重申中國是布爾什維克黨的好朋友。

隨着對德進攻失敗,臨時政府的執政黨制憲民主黨軍事基礎崩塌,只剩下首都的警察和軍校士官生可供派遣。它一方面受到因二月革命瓦解的十月黨、進步黨殘部和保皇軍官團等親沙皇勢力攻擊,另一方面則受到二月革命參與者社會民主黨、社會革命黨和士兵委員會攻擊,威信盡失,陷入頹勢。

9月,臨時政府任命的俄軍總司令、保皇軍官拉夫爾·科爾尼洛夫率先發難,指揮一支哥薩克軍隊進攻聖彼得堡,以消滅叛國者,保衛俄羅斯和沙皇爲由,討伐參與二月革命的制憲民主黨、社會民主工黨和社會革命黨。制憲民主黨無兵可派,遂求救於赤衛隊。經社會民主工黨左翼黨員協調,赤衛隊和同情革命的士兵擊敗了科爾尼洛夫的軍隊。

科爾尼洛夫的軍隊一瓦解,與赤衛隊聯繫緊密的布爾什維克立刻回到前臺,制憲民主黨號令失效。爲挽回頹勢,制憲民主黨計劃使用臨時政府尚存的力量,對聖彼得堡的布爾什維克領導層實施逮捕,再與基層談判。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兩次召開會議決定起義,起義主要由托洛茨基執行,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則派遣斯大林、斯維爾德洛夫、捷爾任斯基等人組成革命軍事委員會,作爲自己的代表。10月佔領頓巴斯地區和基輔。英國艦隊入侵波羅的海。尤登尼奇白軍於5月中旬向聖彼得堡發動進攻。

11月6日,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秘密來到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從11月6日夜間到11月7日上午,二十多萬革命士兵和起義工人迅速佔領了聖彼得堡的各個戰略要地。7日凌晨1時起義部隊佔領了郵政總局。2時攻佔了波羅的海火車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車站。接着關閉了政府大樓的照明電路,電話局切斷了臨時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電話。6時左右,赤衛隊員、士兵和水兵已經佔領了皇宮大橋。除了宮廷廣場和伊薩基耶夫斯卡廣場地區,其他地區幾乎都掌握在起義者的手裡。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坐上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跑。10時,革命軍事委員會散發了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佈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已轉歸蘇維埃。但臨時政府仍負隅頑抗,2000多名軍官和士官生繼續盤踞着冬宮。11月7日下午5~6時,2萬多名革命士兵和赤衛隊員、9輛軍車包圍了冬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臨時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命令它於11月7日6時20分繳械投降。8時過後,革命軍事委員會向臨時政府下達了無條件投降的最後通牒書,遭到拒絕。晚上九點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開炮,發出了總攻的信號。赤衛隊員和革命士兵在雷鳴般的“烏拉”聲中越過了街壘,迅猛的衝向冬宮,在冬宮的樓梯間裡和樓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衛隊員同士官生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到11月8日凌晨11時50分,臨時政府的成員(除克倫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終於被攻克。聖彼得堡武裝起義取得勝利,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推翻。起義成功當天夜間,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告全世界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蘇維埃。

因爲此時是俄歷的十月,所以此次革命也被稱之爲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成功之後,布爾什維克黨人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恐慌的國家。

蘇俄成立之後,遭到了帝國主義國家的敵視。當然,也包括了中華帝國在內。中華帝國之前對布爾什維克黨的支持,根本就不能夠擺到檯面上來的。(。)

第344章 德國人的善意第5章 圍攻將軍府第1322章 沉沒的航母第1326章 最強戰列艦對決第607章 沉沒的商船第1045章 中國救星第191章 淳樸的人民第762章 針鋒相對第1772章 逃命第1139章 元首的擴張目標第1797章 德國驚恐第745章 瘋狂的日本海軍第1675章 不惜代價第1382章 和平建議第192章 刺殺第880章 兩個辦法第365章 海軍的家底第1450章 死傷慘重第438章 新晉列強第702章 帝國出手第1362章 裝甲會戰第732章 勒索第1360章 犀利的打擊第1250章 誘敵計劃第1364章 慘敗第1376章 投降第792章 海軍出動第506章 玩火第697章 蘇俄的機會第1628章 準備動手第163章 教育爲本第579章 達成一致第1249章 激戰第1387章 不當炮灰第1253章 陷阱第1328章 旗鼓相當第1754章 瘋狂攔截第816章 援軍來了第1366章 合圍第746章 ‘盤古級’戰列艦第775章 傀儡國王第1236章 不宣而戰第1547章 土耳其入藩第1170章 第一次交手第906章 唯一機會第1378章 授銜儀式第1207章 登陸林加延灣第674章 新的計劃第544章 慘敗第1683章 攔截第1706章 廢墟之城第37章 聯姻第1301章 將計就計第413章 攻擊開始第741章 日本人的無奈第458章 海軍交流第550章 將計就計第745章 瘋狂的日本海軍第462章 百年期盼第1707章 破城第1776章 老爺戰艦出馬第1138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69章 援助和貸款第417章 重創朝鮮軍第437章 中日和平條約第1314章 自殺式攻擊第681章 強行借道第656章 巴黎和會第888 遭遇第438章 新晉列強第272章 調停第1426章 西線危機第562章 美國人的警惕第664章 被勝利衝昏頭腦第11章 酬功第416章 包圍第592章 新武器第289章 山海關之戰第1737章 緊急會晤第120章 猖狂撤退第141章 撐不下去了第858章 一查到底第1214章 後路斷絕第397章 勝負已定第159章 政府架構第903章 勢均力敵第230章 日本的機會第700章 不堪一擊第1516章 剝洋蔥戰術第221章 螳臂當車第1154章 狼狽爲奸第851章 工業強國第1085章 此路不通第446章 應對第863章 聯合施壓第1149章 A計劃第891章 發現‘比睿’號第693章 皇家海軍出動第677章 掌控裡海第559章 大勝
第344章 德國人的善意第5章 圍攻將軍府第1322章 沉沒的航母第1326章 最強戰列艦對決第607章 沉沒的商船第1045章 中國救星第191章 淳樸的人民第762章 針鋒相對第1772章 逃命第1139章 元首的擴張目標第1797章 德國驚恐第745章 瘋狂的日本海軍第1675章 不惜代價第1382章 和平建議第192章 刺殺第880章 兩個辦法第365章 海軍的家底第1450章 死傷慘重第438章 新晉列強第702章 帝國出手第1362章 裝甲會戰第732章 勒索第1360章 犀利的打擊第1250章 誘敵計劃第1364章 慘敗第1376章 投降第792章 海軍出動第506章 玩火第697章 蘇俄的機會第1628章 準備動手第163章 教育爲本第579章 達成一致第1249章 激戰第1387章 不當炮灰第1253章 陷阱第1328章 旗鼓相當第1754章 瘋狂攔截第816章 援軍來了第1366章 合圍第746章 ‘盤古級’戰列艦第775章 傀儡國王第1236章 不宣而戰第1547章 土耳其入藩第1170章 第一次交手第906章 唯一機會第1378章 授銜儀式第1207章 登陸林加延灣第674章 新的計劃第544章 慘敗第1683章 攔截第1706章 廢墟之城第37章 聯姻第1301章 將計就計第413章 攻擊開始第741章 日本人的無奈第458章 海軍交流第550章 將計就計第745章 瘋狂的日本海軍第462章 百年期盼第1707章 破城第1776章 老爺戰艦出馬第1138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69章 援助和貸款第417章 重創朝鮮軍第437章 中日和平條約第1314章 自殺式攻擊第681章 強行借道第656章 巴黎和會第888 遭遇第438章 新晉列強第272章 調停第1426章 西線危機第562章 美國人的警惕第664章 被勝利衝昏頭腦第11章 酬功第416章 包圍第592章 新武器第289章 山海關之戰第1737章 緊急會晤第120章 猖狂撤退第141章 撐不下去了第858章 一查到底第1214章 後路斷絕第397章 勝負已定第159章 政府架構第903章 勢均力敵第230章 日本的機會第700章 不堪一擊第1516章 剝洋蔥戰術第221章 螳臂當車第1154章 狼狽爲奸第851章 工業強國第1085章 此路不通第446章 應對第863章 聯合施壓第1149章 A計劃第891章 發現‘比睿’號第693章 皇家海軍出動第677章 掌控裡海第559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