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恩怨了(二)

幽州之間,風雲齊動,耶律大石所部契丹兵馬,蕭幹所在奚人部族軍已然掃數出了燕京。

留守青壯不過數百,這場宋遼之間,決定性的戰事將要在高梁河打響。

高梁河自古便是爲燕京屏障,百年以前,宋太宗趙光義集兄弟二人積蓄多年的國力,欲圖北伐幽雲十六州,將大宋北患徹徹底底抹殺乾淨。

彼時大宋數十萬禁軍,戰力正在頂峰之時,宋太宗攜滅北漢之赫赫威勢,御駕親征,直破涿易二州,燕京城頭就在眼前。

不料那時大遼,由蕭太后秉政,麾下人才輩出,名將如雲,於高梁河大敗宋軍,數十萬開國禁軍精銳毀於一旦,太宗身負箭瘡,駕驢車而走。

爾後百年之間大宋國力雖然蒸蒸日上,可是武功一道,卻是日益衰退。

大小戰事打了不知道多少年,最後檀淵之盟,宋遼之間纔算劃定疆域。

即便如此,大宋是有野心而力不足,而遼國隨着漢化日久,也是厭倦戰事。

不過兩國之間,絕對不可能風平浪靜的存在下去,百年之間各自在政治,文化,外交各個領域之上博弈,動輒以武力相脅迫。

如此一來,遼宋雙方,反而是因爲這樣成爲了息息相關的友鄰之邦。

宋徽宗決意北伐之時,朝中便是有不少反對之聲,老種相公曾經也是上書痛陳利害,反對北伐。

老種相公的比喻很簡單,遼國被新興的女真人打得動搖國本,作爲友鄰的大宋,不但不幫鄰居把強盜趕出去,還幫着落井下石,實在是不可取,來日強盜又看上了自家家業,又如何是好?

可是徽宗趙佶好大喜功,豈能聽得進去,再者收復幽雲十六州,對於漢家民族的確是有着非凡的意義,所以朝中雖然最初有反對之聲,可是一但決策定下,舉國上下,無不殫精竭慮,爲此出力。

現在老種,小種的第一路大軍已然要抵達高梁河,最多不過一日的腳程。

而所謂的前軍哨探,已經在高梁河兩岸與遼國遠攔子接觸了起來。

這等單兵作戰廝殺,多的也不過是十幾個人捉對,憑藉的膽還真不是什麼戰法陣型,不過就是廝殺本事,靠的還是個人勇武。

這不過就是在大戰之前對於雙方甲士進行一個戰力之上的摸底而已。

幾番下來,也是各有傷亡,說不上誰佔了便宜,老種相公大軍將至這個時候,大宋哨探兵馬便是再也不肯過了高梁河,畢竟牽一髮而動全身,大宋也未嘗存了直接打過高梁河的心思,若是在渡河過程中,被遼人迎頭一擊,說不得這北伐大業一朝全休。

這種情況之下,即便是大宋兵馬即便是平安過了高梁河,但是依舊沒有一個可以據險而守的紮營所在。

背河而據,乃是兵家之大忌,所謂的背水一戰,不過是被逼到了絕境所在,不得不戰,可以想象一下,遼人多騎兵,宋人多步兵。

大宋兵馬揹着高梁河列陣,而遼人騎兵衝殺過來,可以想象,大宋的兵馬便是猶如下餃子一般掉下高梁河。

到了這個地步,大宋已經是不允許北伐大功存在一點點的風險性。

所謂的方略,無非就是穩中取勝,靜待時機,遼人糧草最多支撐三四個月那是頂天了。

最好的辦法便是活活耗垮遼人,兵不血刃的拿下燕京。

老種相公兵馬先至,小種緊隨其後,大軍來此,意料之中,並沒有搶先渡河的意思,一座座營盤,就只是在距離高梁河五里所在之處搭設了起來。

這個時候,兩邊的哨探也沒有像之前那般,尋人廝殺,只是就這樣隔着河岸,對罵了起來。

而僅僅就是在半日之後,遼人之所在,竟然一座座牛皮大帳也是搭建了起來。

大石林牙,蕭幹已經是盡數在此。

耶律大石身着板甲,“大王,宋人分兩路來此,兵馬數倍於我,俺們在此卻是動彈不得。”

蕭乾點了點頭,“當年之軍,不過就是老種所在,童貫目前還在劉李河之上,不過依照某家所想,童貫最終依舊會尋機來此高梁河,兩軍互爲犄角拱衛之勢,屆時便真的是鐵板一塊。”

這場戰事,遼人天時不利,先天就落了下乘,長此下去,最後的結局無非就是被宋軍拖垮,所以最有利於他們的,無非就是速戰速決,以迅雷之勢掃清宋軍,再來一場白溝河故事。

所以這便意味着這場決定兩國命運的國戰,必須由遼人打響,宋人絕對不會輕啓戰端。

“林牙勿要憂心。”蕭幹只是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石林牙之前已經向蕭幹獻策,宋軍十五萬上下的兵馬,兩軍之間,除了兵種步騎之間的差異,整體水平實際上是差不了多少的,只要宋人謹守營盤,遼人便很難有優勢。

所以當務之急,不過就是應該在環慶軍和熙河軍未曾到達高粱河之際,先取一路,餘者不攻自破。

環慶軍,熙河軍所在爲北伐第二路大軍,由童貫親自坐鎮,出涿易二州之後,沿劉李河北上,進抵高粱河,與老種小種相互倚仗,一方有急,另一方則迅速支援,包圍聚殲遼人。

蕭幹頓了頓聲音道,“林牙,依照你看,這老種,童貫,哪一路可取?”

蕭幹如此詢問,大石林牙便是鬆了一口氣,畢竟照此看來,蕭幹便是存了要狠狠的打下高粱河之戰,耶律大石所憂心的不過就是蕭幹棄了燕京,保存實力,以滿足其龐大的野心。

大石林牙何等眼色,豈能看不出蕭幹何等心意,之所以做出讓步,不過就是想讓蕭幹踏踏實實的打完這場仗,這也算是大石林牙爲大遼國祚所盡之力。

耶律大石站起身來,“大王,此二路大軍實在都是一等一的強軍,末將也委實不清楚何處纔是短板,現在看來,應當先做一番試探,爾後再圖,某深以爲,龐然大物,必有其痛處所在,還請大王信我!”

第262章 壯士死節第232章 大江東去(一)第10章 楊相公第267章 擎天壁柱第63章 暗流(完)第30章 堂上激辯第572章 改天(二)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410章 收網(十九)第310章 小人之言(上)第350章 腳下之路第570章 殺破狼(完)第732章 家國天下事(八)第231章 江山如畫(完)第61章 暗流(七)第404章 收網(十三)第170章 馬蹄急(十七)第631章 擁駕(一)第84章 大功(三)第621章 北上(十一)第56章 暗流(二)第90章 大功(九)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367章 宗弼心思第144章 風雲動(十一)第18章 女真使者第31章 各有算計第326章 行路難(上)第456章 慶父不死(六)第629章 北上(十九)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87章 大功(六)第3章 吾親吾愛第85章 大功(四)第187章 恩怨了(四)第53章 決斷第67章 葵花寶典第699章 合兵(九)第564章 殺破狼(十二)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305章 太原知府第631章 擁駕(一)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637章 擁駕(七)第521章 倖進(一)第245章 大江東去(十四)第99章 招攬(八)第273章 劉家祖傳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92章 招攬(一)第102章 涿州(二)第457章 慶父不死(七)第673章 全線動搖(二)第21章 易容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287章 毀之一旦第487章 鋒芒暗蘊(七)第581章 改天(十一)第245章 大江東去(十四)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89章 大功(八)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540章 潛龍在淵(完)第196章 風雲亂(三)第506章 大風起兮(六)第446章 莫須有(十七)第157章 馬蹄急(四)第520章 行路難(完)第382章 暗撥乾坤(一)第262章 壯士死節第1章 跨越千年第197章 風雲亂(四)第548章 整練禁軍(八)第372章 居庸關陣前(上)第92章 招攬(一)第573章 改天(三)第47章 以戰養戰第317章 兵變第702章 宜芳大捷(二)第673章 全線動搖(二)第44章 借兵第617章 北上(七)第29章 老種相公第573章 改天(三)第681章 集軍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654章 整頓京師(四)第213章 雪滿弓刀(八)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130章 暗潮生(十六)第615章 北上(五)第460章 慶父不死(十)第432章 莫須有(三)
第262章 壯士死節第232章 大江東去(一)第10章 楊相公第267章 擎天壁柱第63章 暗流(完)第30章 堂上激辯第572章 改天(二)第643章 擁駕(十三)第468章 朔州會戰(六)第410章 收網(十九)第310章 小人之言(上)第350章 腳下之路第570章 殺破狼(完)第732章 家國天下事(八)第231章 江山如畫(完)第61章 暗流(七)第404章 收網(十三)第170章 馬蹄急(十七)第631章 擁駕(一)第84章 大功(三)第621章 北上(十一)第56章 暗流(二)第90章 大功(九)第357章 河東亂象(三)第239章 出路何在第367章 宗弼心思第144章 風雲動(十一)第18章 女真使者第31章 各有算計第326章 行路難(上)第456章 慶父不死(六)第629章 北上(十九)第479章 初入汴梁(九)第87章 大功(六)第3章 吾親吾愛第85章 大功(四)第187章 恩怨了(四)第53章 決斷第67章 葵花寶典第699章 合兵(九)第564章 殺破狼(十二)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305章 太原知府第631章 擁駕(一)第291章 血骨錚錚第637章 擁駕(七)第521章 倖進(一)第245章 大江東去(十四)第99章 招攬(八)第273章 劉家祖傳第274章 各方打算第549章 整練禁軍(九)第448章 莫須有(十九)第92章 招攬(一)第102章 涿州(二)第457章 慶父不死(七)第673章 全線動搖(二)第21章 易容第690章 宜芳重鎮第327章 行路難(下)第492章 潛雷生(二)第287章 毀之一旦第487章 鋒芒暗蘊(七)第581章 改天(十一)第245章 大江東去(十四)第126章 暗潮生(十二)第89章 大功(八)第441章 莫須有(十二)第429章 明爭暗鬥(完)第540章 潛龍在淵(完)第196章 風雲亂(三)第506章 大風起兮(六)第446章 莫須有(十七)第157章 馬蹄急(四)第520章 行路難(完)第382章 暗撥乾坤(一)第262章 壯士死節第1章 跨越千年第197章 風雲亂(四)第548章 整練禁軍(八)第372章 居庸關陣前(上)第92章 招攬(一)第573章 改天(三)第47章 以戰養戰第317章 兵變第702章 宜芳大捷(二)第673章 全線動搖(二)第44章 借兵第617章 北上(七)第29章 老種相公第573章 改天(三)第681章 集軍第482章 鋒芒暗蘊(二)第654章 整頓京師(四)第213章 雪滿弓刀(八)第445章 莫須有(十六)第130章 暗潮生(十六)第615章 北上(五)第460章 慶父不死(十)第432章 莫須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