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夢三尸說》中所記載,人體之內有三尸蟲,而三尸蟲又分爲上三尸,中三尸,下三尸之說,因此也有了三尸九蟲的說法。
也有有說法是,所謂的三尸其實所指的乃是人體本身的三種惡欲,即貪慾,食慾以及xingyu。
但實際上,三尸其實所指的乃是人體精神至上的三種氣息,也統稱爲靈魂氣息。
每個人都有着自己所獨有的靈魂氣息,而對於修煉之人來說,記住一個人的樣貌那是最低級的做法,不說修仙者,就算是世俗之中的修煉者,修爲高深者都可以隨意地變幻自己的樣貌。
而記住一個人的靈魂氣息纔是認定這個人的唯一手段。因爲每個人的靈魂氣息都是不一樣的。因爲靈魂氣息的形成最重要的還是善、惡以及後天環境所影響並且形成的理性。
姜振宇從小就是在困苦和倒黴中長大,他的理性也就形成了姜振宇深沉,低調不喜出風頭的性格,而且在困苦當中,姜振宇一向傲骨錚錚,從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和接濟。這種性格折射出來的靈魂氣息成爲了姜振宇獨一無二的標誌。
這三者合二爲一,形成每個人都獨有的靈魂氣息,而三尸其實所指的也就是靈魂氣息裡的善惡以及理性。斬三尸其實就是改變一個人善惡以及理性散發出來的氣息,從而使得靈魂氣息發生轉變。
而三尸斬神丹就是改變一個人的靈魂氣息,而且是從最根本上解決。除非是真正的神明,洞徹本源,否則根本就無法分辨出真假來。
言歸正傳,服用了三尸斬神丹之後,姜振宇立刻便是感覺到自己的靈魂都開始浮動,緊接着,姜振宇彷彿感覺自己就像經歷了世事浮華,鉛華盡兌一般,姜振宇身上的氣息也是開始內斂。
慢慢地,變得更加的沉澱,更加的圓滑。以前的姜振宇在很多時候,不經意間總是會流露出非凡的傲骨來,就算是在百萬人中,姜振宇也能鶴立雞羣。
但是,現在的姜振宇變得樸實無華了,他眼神中的傲氣也是憨厚掩蓋,如果姜振宇不刻意地去表現,他再也不會流露出那種與生俱來般的傲骨嶙峋的凌厲之感。
如果說之前的姜振宇在不經意間,就算是在百萬人中也能鶴立雞羣的話,那麼現在的姜振宇就算獨自一人,也很容易就被人給忽視掉。
這種截然不同的氣息就在姜振宇的身上發生着逆轉,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一般人根本就不可想象,這樣的感覺居然會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展現。
當然了,這三尸斬神丹名字聽起來挺唬人,但是它畢竟只是仙丹,而不是真正的神丹。因此,姜振宇的靈魂氣息的只是轉變,而不是真正的改變。如果姜振宇刻意去表現的話,姜振宇原有的靈魂氣息還是會展現出來的。
除非是極爲高級的神丹,纔有可能把姜振宇的靈魂氣息徹底改變,以後就算姜振宇想要再變回原來的樣子都不可能。
不過就算是這樣,姜振宇也已經很滿意了,因爲他就是他,獨一無二,轉變只是權宜之計,如果一味地追求改變的話,那就要落入下乘了,失去本心,這纔是修仙者最爲忌諱的東西。
“這三尸斬神丹果然名不虛傳,看來府靈並沒有給我下絆子啊!”姜振宇心裡忽然有點不好意思,他倒是有點小人之心了,不過想想府靈那可惡的模樣,姜振宇心中的歉意倒也釋然了很多。
姜振宇收功而起,他感應了一下自己氣息上的轉變,還是很滿意的,最起碼他現在走出去不會再是過街的老鼠了,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在人羣裡,這倒是方便了姜振宇行事。
“還是先看一下無塵錄吧!”雖然說暫時是安全了,但是如今的仙界可想而知,必然亂得不得了,而且有那麼的神人下界,沒有幾把刷子,行走江湖那還真是和找死沒什麼兩樣,因爲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當然了,在姜振宇參悟無塵錄的時候,他還是習慣性地看了一下外面,無盡的蒼冥雖然說應該不會什麼意外,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今的眼靈可是幫不上什麼忙了,姜振宇必須要學會自主獨立。
“沒有危險。”姜振宇掃視了一圈之後,並沒有發現任何的危險,他立刻便是收回心神,開始專心致志地拿出無塵錄的玉簡,參悟了起來。
然而,姜振宇並沒有發現的是,在無盡的蒼冥中,忽然一道黑色的光柱出現在他地獄界所化的灰塵的不遠處,大約距離姜振宇所在的地方只有好幾萬公里罷了。不過,蒼冥之中本來就是黑暗一片,而那光柱又是黝黑無比,在蒼冥的掩蓋下,如果不注意看的話,還真不容易發現,最起碼姜振宇就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無塵錄,讓心靈截然一新,無污無垢,道法自然,萬邪不侵……”姜振宇的心神進入那玉簡之中的時候,首先便是這一行字出現在姜振宇的腦海之中。
無塵錄,它本身就是一種佛家的法門,不過如今的佛門其實早就不復存在了,因爲佛門本身就是正義陣營的一方,隨着正邪之戰的失利,佛門已經很多年不曾出世了。而就算存在那也只有低級界面,必然世俗界之中才會有佛門的影子。
在高級界面,就算是在仙界,姜振宇也從未聽說過什麼佛門,佛法也更是失傳已久,真正懂得佛法的還真沒有幾人。
而當年佛門的兩大代表,一個叫神秀,一個叫慧能,他們乃是真正的佛門創始人。但是,鮮有人知的是,這兩人蔘悟的佛門法門的其實就是這無塵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姜振宇叨唸着其中的一句口訣。這口訣姜振宇其實還在世俗中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了,不過那個時候的姜振宇只是把它當做是一種詩文來欣賞。
這也是姜振宇的境界不夠,無法參悟其中的神妙,才使得他根本就無法理解這四句話的意思。然而,如今,姜振宇的仙識掃過,這四句話就彷彿石碑上的拓印一樣,深深地深刻在他的腦海裡。
並且姜振宇也漸漸癡了,陷入了真正的參悟之中。姜振宇也漸漸明悟,衆生的身體就是一顆覺悟的智慧樹,衆生的心靈更像是一座明亮的鏡子,只要時常將它撣拂擦拭,就沒有任何的塵垢染瘴能夠矇蔽了光明的本性。
說到底,就是認清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的一切影響和改變自己的初衷,使得自己無堅不摧,無法不破。
當然了,想要做到這一步,談何容易,除非是真正的大毅力之人,否則幾乎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好明顯的道理,但又好玄妙的佛法。”姜振宇參悟了許久,但是他始終無法參悟其中的玄機,因爲他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得自己的內心更加的強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就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第一句口訣姜振宇根本就不得門入,他立刻便是看向了第二句口訣。這無塵錄本身也就只有這兩具口訣,所有的佛理都全部蘊含在這兩句口訣當中了。
當然了,這兩句口訣代表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一般人只有能參悟第一句口訣之後,才能領悟第二層的境界,而到了第二層的境界,也就意味着無塵錄已經大成,佛法也幾乎能領悟通順了。
但是,能真正領悟這第一層境界的人寥寥無幾,而第二層境界這麼多年來,也就只有慧能一人罷了。慧能就是憑着這第二層的境界,成就了佛門最高領袖的地步,這麼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菩提?明鏡?”姜振宇全身心都被這第二句口訣給深深吸引,忽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頓時大悟:“是了,菩提不菩提,明鏡不明鏡,只要有一顆菩提與明鏡之心,那就不在於樹,不在於臺,樹樹皆菩提,臺臺是明鏡。”
參悟到了這一層,姜振宇的身上忽然爆發出一陣陣的佛法之聖潔之光來。
“我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姜振宇心中一陣暢快,菩提樹原本就不是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鏡子。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心中有塵,塵本是心,何畏心中塵?
這就是佛法的精髓,這就是姜振宇領悟出來的第二個境界。然而此刻如果有人在這裡,一定會被震驚的,這佛門發訣何等的神妙,只有真正領悟了第一層,才能層層遞進,由內而外,領悟第二層的至高境界。
但是姜振宇居然直接跨過了第一層,領悟了第二層的境界。這在佛門的歷史上,姜振宇是第二個領悟這至高佛法的大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