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次品

這件小鉢,是瓷器,天青釉,高不到十釐米,圓肚小口。釉有乳濁感,餘耀探頭看了看內壁,發現胎質一般。

沈歌順勢在沙發上坐下了,兩條長腿交疊,開口問道,“怎麼樣?”

餘耀笑道,“既然是老爺子考校你的,該你先說啊!”

“她已經說過了。”老者也在沙發上坐下了。

餘耀看了沈歌一眼,只見她臉色突然微紅,不消說,肯定是說得不對,起碼是不全對。

不過,這東西的辨識難度確實很大,要是以前的餘耀,不要說子醜寅卯了,估計斷代都難。

“元代鈞窯。”餘耀乾淨利索直接點了出來,說完後,點了一支菸。自以爲非常自然,但得意之色其實沒摁住。

老者的眼中依然泛起驚奇的光。

之前他是聽沈歌說餘耀在地攤上撿漏一件扒村窯玉壺春瓶,雖說這事兒可以用眼力不俗來形容,但終究不算什麼驚豔之舉。況且,沈歌也認出來了。

但這件天青釉小鉢就不同了。

別看鈞窯是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一,知名度頗高,但這裡面複雜着呢。

鈞窯的歷史跨度比較長,基本是從宋到清。

鈞窯不是簡單一個窯口,它是個窯系。即便是在宋代,也有官窯鈞窯和民窯鈞窯。宋代之後,鈞窯就只有民窯了。鈞窯民窯系,即便只揀重要的說,也有十幾個窯口,跨及多省。

除了鈞窯的複雜性,這件小鉢也很特殊,因爲它是天青釉的,雖然鈞窯的色系很發達,但是天青釉在在鈞窯中並不是主力。

實際上,對瓷器不瞭解的人可能不知道,鈞窯除了宋代官鈞,其他的,在歷史上並不受重視。直到清末,地位才突然上來了。有句話叫“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也就是清末民初纔有的說法。

鈞窯還有個特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工藝良莠不齊。特別是元代,元人尚白,元青花又橫空出世,所以鈞窯不受待見。

“你能具體說說麼?”老者沉默片刻,開了口。

“鈞窯的釉,有兩個最重要的特點,一個是厚,一個是窯變。因爲厚,粘稠,所以燒成後釉面沒有開片,而是蚯蚓走泥紋(章末附註)。窯變產生色彩,紅紫居多,其實不過是釉料裡面的成分決定的,諸如鐵能產生青色,銅能產生紅色。不過,元代鈞窯和宋代鈞窯不太一樣,宋代鈞窯大紅大紫,元代卻是斑塊狀居多。”

餘耀先是來了一通理論,這些理論,他本來也知道,但實際上,光有理論基本是沒用的,因爲接下來的纔是關鍵:

“這件小鉢,並沒有出現紅斑,但是隱隱能看出釉中細小的紅點,再結合胎質以及宋金元時期鈞窯系的不同工藝特點,不光能斷代,同時也可以認定:這件小鉢,應該是調釉失誤,而且施釉過薄。所以嚴格來說,是一件元代鈞窯的次品。!”

老者聽得竟然有些入神了,但餘耀戛然而止。

“怎麼不說了?”

“說得還不夠清楚麼?”

老者長長呼出一口氣,“是很清楚了!小兄弟,不知道你師出何門啊?”

沈歌一聽爺爺的稱呼變成了“小兄弟”,不由急得一跺腳;因爲這一說,陡然之間她的輩分也跟着降了。

餘耀看了看老者,並未作答。

他不作答,是因爲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說。

老者卻以爲他不便介紹,繼續說道,“老朽沈重遠,在華夏古玩圈特別是瓷器圈,還是有幾個熟人的。”

餘耀一聽,沈重遠?

怪不得覺得有些面熟!不過他也就是在報紙電視上偶見,見面之後,因爲各種情況,沒對上號,也沒來得及細想。

沈重遠的名頭,在江州乃至整個東江省,不可謂不大,是真正的古玩大佬。

怪不得這個沈歌,這麼年輕,眼力就如此驚人,有這麼個爺爺,能學不好麼?!

沈重遠富甲一方,他這個孫女卻還去拍賣行替別人打工,估計也就是鍛鍊一下。

“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沈老?”

“都是虛名。我以前也沒聽說過你小余,但這眼力卻未必輸於我啊!”沈重遠竟感慨不已,“還得多謝沈歌,要不然我還不知道,江州竟然出了你這樣的後起之秀!”

“哪裡哪裡,我就是平時愛琢磨,其實沒什麼師父。要說師父,家父以前也是做古玩生意的,算是從小耳濡目染吧。小店格古齋,就是承襲了衣鉢。”

“噢?令尊現在何處?”

“我的父母都已經過世了,意外。”

“啊?不好意思,我確實也是沒想到。”

“不知者不怪,今天能遇上沈老,也是我的運氣。”

沈重遠站了起來,“來來來,咱們再喝兩杯!”

餘耀看了看沈歌,“沈老,不知道沈歌剛纔怎麼說的?”

“顯着你了是吧?”沈歌瞪了他一眼。

“她看不出。”沈重遠微微一笑。餘耀回敬了沈歌一眼,心說看不出還拽什麼拽?

兩人重新在酒桌邊坐下,沈歌卻還是坐在沙發上,沈重遠也不管她,“小余,以你的眼力,格古齋怎麼不多擺些好東西啊?”

餘耀哭笑不得,我倒是想擺啊,可是木有啊!

餘耀清了清嗓子,“現在市場不景氣,店,就是個據點和門面罷了,有大客戶都是直接交易。”

沈重遠點點頭,“你這自學成才,真是讓我有點兒匪夷所思了。”

“其實我自己也是匪夷所思。”

沈重遠哈哈一笑,“除了瓷器,你還有那個門類比較擅長啊?”

“各個門類都懂一點兒。”餘耀淡淡說道。

“什麼?”沈重遠臉上再度浮現驚訝表情。

古玩一行,多是專精,能同時懂兩個門類,那就了不得了!

這各個門類多少都懂一點兒,雖然“一點兒”聽着很謙虛,但在行里人聽來,還是很難接受的。

你要說什麼門類的生意都做,那可以,畢竟行裡還能相互串貨,相互幫襯。

但要說懂,要說鑑定,古玩一行是眼學,沒有積累哪能行?

即便是年過七旬享有盛譽的沈重遠,也不敢這麼說!他看着餘耀,覺得這個牛吹得有點兒大了。

附註:瓷器有胎有釉,一次性燒成的單色釉瓷器,如果釉薄,最容易出現細碎的不規則的裂紋,這就是開片;主要是因爲胎土和釉料的膨脹係數不一樣。

宋代的汝窯官窯哥窯一般都有開片,但是鈞窯往往沒有開片;因爲胎質差,所以使用又厚又稠的釉料;燒成後會形成一些彎曲偏粗的紋路,如同蚯蚓爬過溼地,故稱蚯蚓走泥紋。

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87章 摽上了第259章 點苔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擔心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68章 仿古一條街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786章 雷厲風行,開啓秘藏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442章 三合一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593章 子岡牌第699章 重啓格古齋第175章 玉鐲本是男人戴第388章 五花八門第683章 驚現仿品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16章 竄貨場第373章 春聯第34章 鎮館之寶第717章 說穿了還是一筆交易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496章 赴港第538章 你變了第485章 金二爺,百駿圖第368章 進展第555章 故人舊事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424章 額外條件第638章 又遇譚心定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693章 會面圓明園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269章 大明隆慶年造第40章 盧記瓷行第622章 翻十倍還是漏兒第397章 秘色瓷,活死扣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142章 偷跑出宮的玉雕大師第474章 聚齊第387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136章 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第469章 琥珀木,嬰戲杯第84章 大掌眼第278章 最難仿的古玉第285章 聖旨玉牌第433章 衝突之後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421章 “亂碼”的六器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45章 暗戰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689章 感情問題第126章 謝流齋第609章 刷漆的長案第79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308章 雍正宣德爐第489章 互未見貨,對口空談第245章 黒女王第504章 事到臨頭第340章 謝謝你的理解第114章 撞器第371章 康定情歌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34章 鎮館之寶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714章 不太對第275章 海水龍紋高足碗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781章 我說真的,它就是真的!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鬥壺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412章 虛驚一場第179章 鬼眼穿土不在身第115章 淵源第242章 重大歷史發現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507章 港胖又要來第682章 貫虹第119章 國寶金匱直萬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582章 仙猿聽禪第538章 你變了第22章 趙公明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648章 靈璧供石,嫦娥奔月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第194章 西湖十景
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87章 摽上了第259章 點苔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擔心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68章 仿古一條街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786章 雷厲風行,開啓秘藏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442章 三合一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593章 子岡牌第699章 重啓格古齋第175章 玉鐲本是男人戴第388章 五花八門第683章 驚現仿品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16章 竄貨場第373章 春聯第34章 鎮館之寶第717章 說穿了還是一筆交易第630章 軸中之筆第496章 赴港第538章 你變了第485章 金二爺,百駿圖第368章 進展第555章 故人舊事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424章 額外條件第638章 又遇譚心定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693章 會面圓明園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269章 大明隆慶年造第40章 盧記瓷行第622章 翻十倍還是漏兒第397章 秘色瓷,活死扣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142章 偷跑出宮的玉雕大師第474章 聚齊第387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136章 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第469章 琥珀木,嬰戲杯第84章 大掌眼第278章 最難仿的古玉第285章 聖旨玉牌第433章 衝突之後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421章 “亂碼”的六器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45章 暗戰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689章 感情問題第126章 謝流齋第609章 刷漆的長案第79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308章 雍正宣德爐第489章 互未見貨,對口空談第245章 黒女王第504章 事到臨頭第340章 謝謝你的理解第114章 撞器第371章 康定情歌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34章 鎮館之寶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714章 不太對第275章 海水龍紋高足碗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781章 我說真的,它就是真的!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鬥壺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412章 虛驚一場第179章 鬼眼穿土不在身第115章 淵源第242章 重大歷史發現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507章 港胖又要來第682章 貫虹第119章 國寶金匱直萬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582章 仙猿聽禪第538章 你變了第22章 趙公明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648章 靈璧供石,嫦娥奔月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第194章 西湖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