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這個太監很伶俐

之所以說不是普通的民間匏器文玩,不光是因爲製作工序複雜,還因爲其藝術水準。

而且,年份也不淺。起碼餘耀只看了幾眼,就斷定不是百年之內的東西。

古玩這東西,之所以值錢,就和這個稱呼一樣,主要是因爲兩點。

一個點是“古”,有年份。這個年份,不是單純的,它承載了歷史文化。這纔是讓衆多玩家趨之若鶩的本質。

不喜歡古玩的人可能五花八門,什麼樣兒的都有;但是喜歡古玩的人,基本都是喜歡歷史文化的人。

另一個點是“玩”,賞玩,說的是賞玩價值,更深一點兒,藝術價值。

光有年份,沒有藝術價值,很難稱之爲古玩。

比如一件漢代的民間粗製陶碗,傳到今天,兩千年了,年份可以了,但若放到古玩市場上,它值不了多少錢。

只有年份,沒有藝術價值,那隻能叫文物。雖然文物包含古玩。

反過來,若是一件東西,只有賞玩價值,年份卻不夠,那就只能文玩。嚴謹一點兒,應該叫現代文玩。因爲文玩的範圍是很大的,包括古代文玩。

文玩的範圍,雖然看起來也要比古玩大,但也不能說古玩就是古代文玩。因爲有些古代的東西,比如祭器,比如佛像,比如傢俱,等等,都包含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是古玩,卻不能稱之爲文玩。

這件匏器四方筆筒,既是古玩,也是古代文玩。

餘耀先是將匏器裡放置的一把摺扇拿了出來。

當然,拿出來的時候他也看了看,發現這把摺扇的扇骨和扇面都很普通,這才合上輕輕放到一邊。

翻看筆筒的底部,雖然也鑲嵌了一圈底座,但中心的底兒,也是葫蘆,能看到臍兒。臍兒就是葫蘆底部那個類似同心圓的一小處。如今的玩家有的稱之爲PY,不太好聽。

有臍兒,就說明這個匏器筆筒在製作的時候,用的就是原底。

這是很難的。因爲葫蘆花落果出,它就是圓的,要把一部分套模長成方的,相對還好說一些;但要是連底兒都弄成四方平面,模具得非常考究,而且技術要求也高得多。

餘耀眼中劃過一抹震驚之色。

震驚,不是因爲用了原底;難,不代表做不到。震驚的,是一個方形印章。

這個印章,也是用模具套印出來的。凸邊,陽文。

四字楷書:九功恭制。

這個印章,就在臍兒和邊兒的中間部位。

餘耀拿着這個匏器筆筒,擡頭看了看。

此時,店老闆金鼎,正在幾步外笑眯眯地看着他。而濮傑,則正在拿着兩枚銅錢比量查看,他撿了個靖康元寶的漏兒,這是餘興不減哪。

“老闆,這是個葫蘆做的吧?”餘耀順勢問道。

金鼎上前兩步,“對,匏器,聽說過麼?”

“噢,聽說過。不過做成方的,還真沒見過。”

“方的可不好做,費事。還有,看到下面那個印章了麼?”

餘耀心裡咯噔一下子!本來他見這個匏器筆筒放得不顯眼,而且裡面還加了一把普通的摺扇,還以爲老闆沒看出門道,卻不料,上來就提了這個印章。

“什麼意思呢?”餘耀硬着頭皮問了一句。

“這九功,顯然是費勁無數啊!九是最大單數,形容無數嘛!說明這個工匠,當時很用心,很小心。終於做出了這麼一件精品,這是好東西啊!”

餘耀長長呼出一口氣,“老闆,看來你對匏器很精通啊!”

“一般般吧。我平時玩得雜,各種東西都懂一點兒。”

玩得雜,往往就很難精深。餘耀是撿好聽的說,但心裡卻明白了,他其實對匏器瞭解不多!從他的解釋也能看出來,沒到點子上,這件筆筒最費事的不是方形,而是纏枝花卉紋和印章。

而且他對這件筆筒並不太重視,說是好東西,卻隨意擺放,還放上一把摺扇。最關鍵的,他都知道印章的內容了,卻把自以爲是的分析當成了正解。

這個,也可以理解,葫蘆畢竟是普通的材料,而匏器似乎也難登大雅之堂。

匏器的歷史確實不長,大致是從明末開始的。一開始也確實是在民間,不是什麼上檔次的玩意兒。

但是,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匏器卻玩了一把“草雞變鳳凰”,進入了宮廷。

這是因爲康熙皇帝特別喜歡匏器,由此製作了大量宮廷御用之物,也賞賜過不少王公大臣。

這個筆筒,就是康熙年間的東西。

康熙皇帝用來製作匏器的葫蘆,當然不能隨便採用了,他一道旨意,瀛臺豐澤園,開種葫蘆!同時,還安排專人管理,設計套模用具,進行藝術加工。

這個負責管理葫蘆的專人,是一個平時和康熙見面最多的人。

他的名字,叫樑九功。

平時和康熙見面最多的人,不是孃親兒女,不是妃嬪佳麗,更不是王公大臣,而是太監。

樑九功,是康熙朝太監總管。看過康熙王朝的,那個李德全的原型,就是樑九功。

不過,樑九功可沒有李德全那麼笨。康熙三十九年有道諭旨,是關於爲太子胤礽選太監的,裡面提到過一句:即如樑九功人甚伶俐,凡有差遣,朕尚時加防範。

最後,康熙給太子選了個老實的太監。

皇上說“時加防範”,只不過是爲給太子找個老實太監的說辭。因爲樑九功一直在他身邊用了那麼多年,要是不舒服,早就換人了!

但是,說他伶俐,那肯定是真的。

伶俐的人,辦事一般不會差,康熙很滿意樑九功,特別是在製作匏器上。

讓樑九功負責種葫蘆,不是隨便的決定,因爲樑九功在宮外有自己的副業,那就是種葫蘆,“葫蘆未成時,束以範,方圓大小唯所欲”,“售必獲巨值”。

由此還有了一個混號,就叫“樑葫蘆”。

餘耀只是大約記得一些史料,瞭解也不全面,甚至他懷疑,是不是因爲“樑葫蘆”,康熙才喜歡上葫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這件匏器方形筆筒,從包漿,從工藝,再加上“九功恭制”的印章,完全可以確定,這就是一件康熙朝的宮廷匏器!

第623章 虎頭陀第145章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第771章 難道是有了?第279章 簪花仕女圖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760章 瓜葛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85章 鬼眼門,往事如煙第28章 又有買賣來了第354章 及時雨沈歌第127章 餘爾摩斯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252章 大司農司第280章 掛屏上的寶塔第513章 誰是餘耀?第346章 劃重點第448章 道義和良知第159章 犀角杯,蔣烈卿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716章 運籌帷幄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464章 皮特安第47章 一水兒汝窯第761章 猛料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250章 適合吃餃子的小盤第419章 扎手的官窯第186章 看上鐲子帶出龍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167章 會面中谷神花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465章 你還想再盤他?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623章 虎頭陀第248章 留電話,琉璃廠第663章 歐陽主任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676章 半路殺出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66章 大壽金胎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413章 取珠第392章 報警!不能讓他走了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214章 長生丹第415章 天工第94章 背後的瘸爺第751章 失聯第138章 持蓮童子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371章 康定情歌第654章 星空圖第42章 鬼市鍾馗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699章 重啓格古齋第318章 峰迴路轉第331章 新的開始第596章 居龍山邊傍龍河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償命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775章 滕昆吾來電第762章 他鄉遇故知第484章 法花釉,後門造第178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48章 黑三代的妖怪第223章 開門紅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53章 花觚裡的紙包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10章 引魚上鉤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788章 開棺見重器第550章 兩個攤主,雙魚水滴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85章 鬼眼門,往事如煙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752章 一時僵局第206章 冤家路窄第748章 林中見陣第550章 兩個攤主,雙魚水滴第501章 摔杯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253章 譚公子第395章 他還是個孩子第145章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
第623章 虎頭陀第145章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第771章 難道是有了?第279章 簪花仕女圖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760章 瓜葛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85章 鬼眼門,往事如煙第28章 又有買賣來了第354章 及時雨沈歌第127章 餘爾摩斯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252章 大司農司第280章 掛屏上的寶塔第513章 誰是餘耀?第346章 劃重點第448章 道義和良知第159章 犀角杯,蔣烈卿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716章 運籌帷幄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464章 皮特安第47章 一水兒汝窯第761章 猛料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250章 適合吃餃子的小盤第419章 扎手的官窯第186章 看上鐲子帶出龍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167章 會面中谷神花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465章 你還想再盤他?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623章 虎頭陀第248章 留電話,琉璃廠第663章 歐陽主任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676章 半路殺出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66章 大壽金胎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413章 取珠第392章 報警!不能讓他走了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214章 長生丹第415章 天工第94章 背後的瘸爺第751章 失聯第138章 持蓮童子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371章 康定情歌第654章 星空圖第42章 鬼市鍾馗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699章 重啓格古齋第318章 峰迴路轉第331章 新的開始第596章 居龍山邊傍龍河第55章 坑死同行不償命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775章 滕昆吾來電第762章 他鄉遇故知第484章 法花釉,後門造第178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48章 黑三代的妖怪第223章 開門紅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53章 花觚裡的紙包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10章 引魚上鉤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788章 開棺見重器第550章 兩個攤主,雙魚水滴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85章 鬼眼門,往事如煙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752章 一時僵局第206章 冤家路窄第748章 林中見陣第550章 兩個攤主,雙魚水滴第501章 摔杯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253章 譚公子第395章 他還是個孩子第145章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