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東國大名來襲!

楚武軍團的五萬人、伏波軍的二十萬人,駐守東部丘陵,遭到東國大名的東軍進攻,越後之龍上杉謙信親自督戰。

上杉謙信在越後國武將們的擁護下,毘(pi)字戰旗招展,戰役昂然。

上杉謙信爲毘沙門天之化身,擁有令軍團狂熱的SSS級特性“毘沙門天”,類似於聖女貞德的SSS級特性“聖貞德”,可以大幅度提升軍團士氣,以及進入狂熱狀態。

“征戰二十年,此爲平生所未見之強敵。”

上杉謙信見二十多萬夏軍防守東部的丘陵,修建了簡單的土壘、木柵欄,設立鹿角,不由感慨。

巖屋城合戰,上杉謙信勉強與織田信長聯手,也沒能全殲樂毅軍團。

各個大名還是不敢全力以赴。

夏軍的壓力越來越大,大戰也越來越慘烈,各個大名們被捲入大戰,配合也越來越默契。

“求死而戰則得生,欲生而戰則必死。我已經時日無多,諸位是否願隨我一戰?”

上杉謙信臉色蒼白,看向自己的家臣們。

“我等願隨主公,擊破強敵!”

越後軍團在家主上杉謙信的激勵下,士氣高漲。

“越後之龍將亡,他會不顧一切進攻。”

老烏龜德川家康推舉上杉謙信爲東國軍的主將,有意消耗夏軍和越後軍團。

心存死志之人,臨死前爆發的能力相當恐怖。

德川家康的三河武士列陣,受到德川家康“三河魂”的加持,防禦力提升。

德川家康屬於“輔助進攻”以及“防守”類型的武將。

德川四天王的“赤鬼”井伊直政率領井伊赤備隊,擔任三河軍團的騎兵主力。

武田家、真田家,也各自出動自己的赤備隊!

東瀛戰國,武田、井伊、真田,三支赤備全部集結!

這也是爲何織田信長將東國大名視爲打破僵局的力量。

上杉謙信、德川家康、武田忠義、北條氏政、真田昌幸五大名圍攻二十萬伏波軍。

周瑜、陸遜、呂蒙、陳璘、鄭芝龍五個水師將領,正在觀望四個大名的軍力。

上杉軍傾盡全力,發兵10萬。

德川軍出兵5萬、武田軍出兵7萬、北條軍出兵8萬,而真田家,因爲領土極小,以及巖屋城之戰的損失,只剩下3000兵力,已經是兵力最弱的大名之一。

不過,真田家依附於武田家,真田昌幸、真田幸村都是名將。

五個大名,一共發兵30萬,比周瑜、陸遜的兵力多出10萬。

“根據我們在東瀛四島部署的斥候提供的消息,東瀛的武田、德川、真田家,各有一支赤備。真田家的赤備可能只剩下幾百人,真正有戰力的還是武田家、德川家的赤備。另外,小心武田忠義的‘風林火山’。”

周瑜已經可以看到五個大名之中的赤備騎兵,也是東瀛少有戰鬥力的騎兵。

周瑜的能力在野戰時會下降,不如水戰。

周瑜、陸遜要面對的是擁有孫武、武田信玄特性“風林火山”的玩家大名武田忠義。

武田信玄有“風林火山”,而上杉謙信具有特性“毘沙門天”,兩個人已經是東瀛名將的天花板。

東漢區的SSS級特性有上百個,東瀛區相當於東漢區一個州,SSS級特性還是有的,只不過遠沒有那麼多。

周瑜、陸遜一個“火燒赤壁”,一個“火燒連營”,也是極具破壞力的SSS級特性,與“風林火山”、“毘沙門天”一樣,各有用途。

周瑜觀察五個東國大名的軍勢,對陸遜說道:“圍攻我們的大名,可能是東瀛四島最驍勇的幾個大名,唯有使用神火計,才能破局。”

陸遜點頭。

大夏王朝擅長陸戰的名將,多數前去參與西征,周瑜、陸遜、呂蒙、陳璘這些水將也不得不上岸與東瀛大名們交戰。

“太子殿下那邊,似乎遭到不少兵力圍攻,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否可以堅守。”

楚武駐紮的營地,遭到伊達家、最上家、佐竹家、南部家、安東家等東國大名組成的聯軍圍攻。

佐竹義重出兵3.5萬,伊達政宗出兵3萬,最上義光出兵2.5萬,南部晴政出兵1.5萬……一些最小的大名,出兵1千或者2千。

二十多個大名、小名,硬是拼湊出了20萬聯軍。

佐竹義重、伊達政宗、最上義光,三家合兵9萬,幾乎佔了聯軍的一半,所以三人具有絕對話語權。

東瀛戰國,與古華夏的亂世一樣,同樣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

至於天皇,只是個吉祥物。

這一次,伊達政宗等大名,再次以20萬兵力,圍攻楚武的軍團。

《領主》裡,東瀛四島的人口也是數千萬級別,本土作戰,各個大名全力征兵。

在傳送陣開啓之前,動用舉國之力的倭軍在九州島取得了兵力優勢。

九州島有數座傳送陣,夏軍只有平戶島一座傳送陣,還需要乘坐戰船從平戶島抵達博多灣,在福岡城升級到大城之前,後續兵力補給速度太慢。

實力雄厚的東軍成爲織田信長的希望。

伊達政宗以獨眼打量楚武防守的土壘:“夏軍臨時建造的防線,比元寇防線更加簡陋,應該只是在福岡城升級爲大城之前,用於阻擋我們進軍,戰後將其拆毀……我們完全有能力攻克土壘。”

實力最強的武田、上杉、北條、德川四個大名嘗試圍殲周瑜、陸遜軍團。

而實力較弱的其他東國大名組成聯軍,圍攻兵力較少的楚武軍團。

伊達政宗並不知道他再次與楚武交鋒。

他的任務就是帶領二十多個東國大名,攻破楚武的本陣。

元寇防壘之戰,倭軍處於防守方,而巖屋城合戰、福岡城合戰,織田信長賭上國運,全力進攻。

“不知對面主將是何人?”

伊達政宗看向對方的夏軍防線。

伊達政宗在注視夏軍軍陣時,楚武也在注視倭軍軍陣。

“可有信心擊敗敵之軍勢?”

楚武指着伊達政宗等東國大名的軍勢。

這已經是夏軍與倭軍的第三次合戰,楚武對自己的對手已經沒有那麼陌生,他詢問蘇烈的意見。

目前楚武的兵力,有五萬低階兵種、兩千低階重騎兵,還有兩三千在巖屋城之戰存活下來的高階兵種。

蘇烈答道:“末將從未與倭軍交戰,不好說可以將其擊敗,但末將定會全力以赴。”

諸葛亮在一旁說道:“我方設有石壘、木柵欄、鹿角,雖然只是低階兵種,卻可堅守。巖屋城之戰,想必對方的高階兵種,損失也有不少,只要防備武士即可。”

“確實如此。”

楚武這邊的高階兵種損失嚴重,而伊達政宗的騎馬鐵炮隊損失也很多。

除了實力最強的幾個東國大名有特殊兵種以外,其他弱小的東國大名,唯一的高階兵種,可能只有武士。

高階的武士加上低階的足輕長槍隊、足輕弓箭隊,這是東瀛大名最常見的陣容。

赤備騎兵、騎馬鐵炮隊算是少見的特殊兵種。

武士的比例遠少於足輕的數量。

20萬東國軍,形成了幾十個軍陣,伊達政宗、佐竹義重、最上義光在內的大名騎馬聚集在中間,對誰組織第一批攻勢產生了爭執。

毫無疑問,第一批攻打夏軍土壘的大名,會損失慘重。

這個時候,幕府體系的缺陷出現,各個大名不怎麼願意打頭陣,畢竟損失的是自己的家臣。

“分爲三支攻擊隊、一支預備隊,我們輪流進攻,一旦兵力損失十分之一,則換上另外一隊兵馬,如何?”

“誰擔任預備隊?”

“擔任預備隊的大名,如果夏軍出陣追殺,即使全軍覆沒,也要阻擋夏軍,重任不亞於攻擊隊。”

“可以。”

東國大名們同意了伊達政宗的提案。

二十萬東國軍,分成了四隊,伊達政宗帶領一支攻擊隊,率先發起攻勢。

伊達政宗有3萬兵馬,其他幾個大名拼湊2萬兵馬,合兵5萬,向夏軍的土壘壓來。

“全軍進攻!”

越後軍團的“亂龍旗”舉起,十萬越後軍團,大舉進攻周瑜、陸遜的防線!

上杉謙信親自督軍!

德川家康、北條氏政、真田昌幸、武田忠義作爲後續的進攻兵力。

戰國第一兵真田幸村手持十字槍,背後僅僅剩下幾百人的真田赤備隊舉着六文錢的旗幟。

德川家康眯着眼睛。

這可能是越後軍團最後的輝煌。

如果上杉謙信可以取得戰功,他在東瀛四島的威名更盛。

周瑜、陸遜看到黑壓壓的越後軍團出動,令人揮動令旗,火矢隊在土壘、木柵欄後方就緒。

鄭芝龍帶着鄭家水師士卒上岸作戰,相當於統帥80多的武將。

陳璘的大明嶺南水師,裝備了火器,上岸後戰力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應對東國大名的鐵炮隊。

上杉軍的足輕手持木板、竹束,推着楯車,向周瑜、陸遜的防線推進。

“齊射!”

周瑜下令射擊,火矢隊手中的長弓曲張,直指前方,千支火矢射出,編織成火雨,然後落下,插在上杉軍足輕的木盾、竹束上!

周瑜、陸遜的火攻加成,導致不少竹束被點燃,躲在後方的足輕不得不放棄燃燒的竹束。

越後軍團的足輕長弓手也在同時釋放弓箭,箭雨如同蝗蟲,落在夏軍築起的土壘和木柵欄上!

第八百五十四章 關平、張苞登場(補中午)第八百七十九章 西涼軍設立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九州大合戰,開始!第八十九章 被水匪挾持的領主第七百二十二章 再無匈奴第一千七十二章 埃及的名將們第四百六十章 養馬,火器貿易第八百七十四章 雄踞北方第五百二十六章 盧植,人之望也第一百二十六章 國戰會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軍焉耆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慘袁術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三帝會晤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秦軍第九百七十九章 長阪坡劍神!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土佐神社第二百七十七章 蒼狼白鹿!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出祁山第九百一十八章 伊賀忍者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史慈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燒徐州水師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五百九十五章 楚天的修羅場第四百六十章 養馬,火器貿易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九十二章 招募細柳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秦王破陣樂!第七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一千零一章 神機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敵,真正的白袍!第五百八十八章 駝城(補更4/20)第九百七十四章 薛仁貴與呂布第八百九十六章 沙漠無敵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第一次西征落幕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大傳奇英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規則,合縱連橫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突厥文明的兵種體系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白起進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鏖戰滏口陘第七百九十六章 長平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廣與花榮第六百一十章 中亞大戰開始(補更20/20)第二百三十九章 糜竺獻妹第一百九十九章 厚顏無恥的琅琊相第一千一十八章 曹操的頭風病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四百七十三章 江東猛虎與及時雨第四百五十一章 絕望的程咬金第一百六十章 石灰火馬陣第九百七十五章 關羽張飛來援第五百三十六章 帝姬與祥瑞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敵羅馬第一千八十二章 波斯皇家野豬(補更27/100)第六百六十二章 拯救莫斯科的英雄(二合一)第九百三十七章 第五次國戰結束第二十五章 衝擊前三第五百零七章 金軍主力覆滅第六百五十章 狂暴的瓦蘭吉衛隊第七百一十一章 羯人部落第八百九十七章 周圍形勢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千一十章 進犯益州的東籲大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天驕隕落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一百三十八章 兌換大唐裝備(球球一萬推薦票)第一百九十五章 袁紹封官第七百三十六章 天價的神級道具(二合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長平之戰第八百八十章 西涼軍的武將們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軍八十四萬!第七百五十九章 風雲變色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三日,敗高句麗!(四百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決心(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伏波軍退第一百六十九章 多爾袞與吳三桂(起點2萬推薦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五大文明(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會師輪臺(補更10/20)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九州大合戰,開始!第二百零四章 瓜分琅琊國(萬賞加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猛獸軍(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石勒十八騎第一百一十七章 馮唐易老第七百六十三章 遼東軍的動向第一千九十五章 殺神白起!(求訂閱)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零二章 霸王之殤!第三百二十一章 馬踏淮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羣英薈萃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二百五十四章 碾壓高麗第二領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之戰開啓!第三百零六章 侯景之亂第七十三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第五百九十六章 彼得·天洛維奇·楚
第八百五十四章 關平、張苞登場(補中午)第八百七十九章 西涼軍設立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九州大合戰,開始!第八十九章 被水匪挾持的領主第七百二十二章 再無匈奴第一千七十二章 埃及的名將們第四百六十章 養馬,火器貿易第八百七十四章 雄踞北方第五百二十六章 盧植,人之望也第一百二十六章 國戰會議第一百二十三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軍焉耆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慘袁術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三帝會晤第九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秦軍第九百七十九章 長阪坡劍神!第六百七十五章 反擊(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土佐神社第二百七十七章 蒼狼白鹿!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出祁山第九百一十八章 伊賀忍者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史慈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燒徐州水師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吐蕃的高原之王!第五百九十五章 楚天的修羅場第四百六十章 養馬,火器貿易第四百三十二章 諸子百家第九十二章 招募細柳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秦王破陣樂!第七百八十一章 解圍第七百七十四章 邙山大戰起第一千零一章 神機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敵,真正的白袍!第五百八十八章 駝城(補更4/20)第九百七十四章 薛仁貴與呂布第八百九十六章 沙漠無敵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第一次西征落幕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大傳奇英雄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規則,合縱連橫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突厥文明的兵種體系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白起進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鏖戰滏口陘第七百九十六章 長平之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李廣與花榮第六百一十章 中亞大戰開始(補更20/20)第二百三十九章 糜竺獻妹第一百九十九章 厚顏無恥的琅琊相第一千一十八章 曹操的頭風病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四百七十三章 江東猛虎與及時雨第四百五十一章 絕望的程咬金第一百六十章 石灰火馬陣第九百七十五章 關羽張飛來援第五百三十六章 帝姬與祥瑞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敵羅馬第一千八十二章 波斯皇家野豬(補更27/100)第六百六十二章 拯救莫斯科的英雄(二合一)第九百三十七章 第五次國戰結束第二十五章 衝擊前三第五百零七章 金軍主力覆滅第六百五十章 狂暴的瓦蘭吉衛隊第七百一十一章 羯人部落第八百九十七章 周圍形勢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千一十章 進犯益州的東籲大王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魔導師劉秀第七百三十一章 天驕隕落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一百三十八章 兌換大唐裝備(球球一萬推薦票)第一百九十五章 袁紹封官第七百三十六章 天價的神級道具(二合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長平之戰第八百八十章 西涼軍的武將們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軍八十四萬!第七百五十九章 風雲變色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戰三日,敗高句麗!(四百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張遼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決心(上)第九百六十二章 伏波軍退第一百六十九章 多爾袞與吳三桂(起點2萬推薦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五大文明(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會師輪臺(補更10/20)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九州大合戰,開始!第二百零四章 瓜分琅琊國(萬賞加更)第七百九十八章 猛獸軍(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石勒十八騎第一百一十七章 馮唐易老第七百六十三章 遼東軍的動向第一千九十五章 殺神白起!(求訂閱)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零二章 霸王之殤!第三百二十一章 馬踏淮南第一百七十六章 羣英薈萃第二百六十七章 國戰變局(補萬賞加更4/6)第二百五十四章 碾壓高麗第二領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之戰開啓!第三百零六章 侯景之亂第七十三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第五百九十六章 彼得·天洛維奇·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