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樂毅被俘

“徐州牧陶謙已經病逝,代替陶謙成爲徐州牧的是琅琊國的楚子謀!”

第一個異人州牧出現,整個東漢區爲之轟動!

董卓公然承認楚天成爲徐州牧,除了鞭長莫及、木已成舟以外,還有對楚天的恩情、畏懼等複雜的情緒。

不管如何,董卓認可了楚天的實力,擁有統治一州之地的實力。

“兩戰定徐州,這樣的發展速度……我必須要儘快拿下遼西。一旦遼東、遼西盡數爲我所有,便可入主幽州。”

遼東太守明關發現自己跟不上楚天的速度,徐州的人口可比遼東多不少,蘇北平原又適合農耕,耕種數年,則供應十年征戰的糧食都有了。

北海國,趙公子與多爾袞達成約定,多爾袞率青州黃巾軍殘餘投降趙公子,成爲趙公子的部將。

“我只有一個北海國,而他即將擁有徐州五國,難以抗衡。多爾袞,你爲先鋒,攻打東萊郡,我要在三個月盡有東萊郡之地。一旦我爲青州牧,可封你爲將軍、列侯,食千戶。”

趙公子率先消耗多爾袞的兵力。

即墨被趙公子佔領,多爾袞面對這個可以駕馭他的異人領主,不得不擔任先鋒,進攻東萊郡。

其他十二個州、西域都護府的領主們被迫加快擴張步伐,不願落後楚天太多,否則以後無法抗衡徐州大軍。

楚天擊潰七萬大軍,徹底將聯軍主力全部消滅,唯一成規模的抵抗力量只有郯城的三萬人。

縱使有名將樂毅,也不能翻盤。

目前徐州最大的領主是楚天,擁有琅琊國、東海國、以及陳珪和陳登父子控制的下邳國。徐州五個郡國,除了彭城國和廣陵郡,皆是楚天的勢力範圍。

楚天繼續圍困樂毅。跟獲得下邳國的領土相比,楚天現在更加想要得到樂毅。得到樂毅,相當於得到十萬雄師。

“整個東海國只剩下郯城這一座孤城,樂毅插翅難飛。向郯城發出最後通牒,三日內不投降者,不再寬恕,全部處死!”

楚天將郯城圈成孤城,爲的就是俘虜樂毅。

幾天前,楚天已經升遷徐州牧、安東將軍,代替了琅琊相、伏波將軍。

【名稱】:安東將軍

【描述】:四安將軍(安東、安西、安南、安北)之一

【效果】:己方部隊攻擊力、防禦力+1%,於青、兗、徐、揚州作戰時,部隊攻擊力、防禦力額外+1.2%,士氣恢復速度+5%。

安東將軍主要職責在於都督青、兗、徐、揚四州之軍事,征討四州時有額外加成,位次列於上卿,已經不是雜號將軍。安東將軍可置僚屬,長史、司馬、參軍,還有主簿、功曹、門下督、門下書吏等等。

除了安東將軍,楚天還有徐州牧的官職,可設別駕從事、治中從事等州級別的屬官。《領主》裡,州牧也可設立一衆屬官。

再加上朝廷失去威望,州牧還可以設立各郡太守。

【名稱】:徐州牧

【描述】:徐州最高行政長官

【效果】:徐州所有城池行政效率+5,經濟、農業、文化發展速度+3%;對特殊人才、徐州世家的吸引力小幅度上升,民心、治安下降速度減小;徐州出身的士兵忠誠度不易下降。

在徹底平定徐州之前,楚天還沒有定下屬官的名單。到時再憑藉軍功,封各人爲將軍、校尉、太守。

楚天的麾下分成了兩個集團,琅琊國元老、徐州世家。

最後的通牒傳到郯城,守軍人心惶惶。

郯城成爲孤城,無法防守。

有援軍和沒有援軍,對守軍而言,天壤之別。

房玄齡親自觀察城防,做下判斷:“不出三日,郯城必定不攻自破。”

攻城的高明境界,不在於強攻,而是攻心。

最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

果然,按照房玄齡所說,在第二日深夜,郯城守軍發生內鬥,雙方兵馬火併,而攻城方作壁上觀。

“軍師的判斷果真準確無誤。”

楚天在城外都可以聽到郯城的動靜。

不過他還是沒有強攻郯城,因爲沒有必要,等待城內守軍投降即可。

城內三萬守軍的指揮官是樂毅,但他們是陶謙的兵馬,效忠的對象是陶謙,知道陶謙一死,鬥志全無。

樂毅極力鎮壓三萬守軍,添亂的不只是守軍,還有被困在郯城的異人,異人們比守軍更不願意死守。

只要投降,便有機會活命。

異人率領自己的部衆攻打樂毅和他的領主,想要抓住樂毅。

抓住樂毅,不但能活命,而且還能獲得黃金千兩!

城內內戰,位於城外軍營中的夏天涼聽到動靜,向前來護衛的李秀寧問道:“營外發生何事?”

李秀寧答道:“城內守軍自亂陣腳。”

夏天涼揉捻髮梢:“明日可入城矣。”

第三日,郯城舉起白旗,東海國最後一座縣城向新上任的徐州牧楚天投降。

戰國名將樂毅被五花大綁,送到楚天面前。

楚天終於俘虜這個險些令他受挫的對手。

樂毅的臉上有傷痕,灰頭土面,顯然在昨夜的叛變中與叛軍進行過激烈的戰鬥。樂毅是統帥而不是猛將,因此在激烈的小規模戰鬥中不佔優勢,被叛軍活捉。

“千兩黃金,如數給他們。”

爲了積累威望,楚天不介意以千兩黃金得到樂毅。

如果食言,以後再圍城,就沒有人會主動投降了。

“樂毅的領主何在?”

“在衝突中被流矢射殺。”

楚天可以想象到昨夜城中內鬥的慘烈。

郯城的內鬥,死傷五百餘人,樂毅的領主首當其衝,被叛軍擊殺。

換而言之,現在的樂毅已經是無主之將。

問題在於樂毅對楚天多少有些怨氣,因爲他的主公間接被楚天害死。

“樂毅將軍當日險些擊敗我,今日卻被我所擒獲,豈不是天意?”

“恨隊友無能而已。”

樂毅想到徐州之戰被擊潰的宋江,而現在又被徐州世家、異人出賣,如何不敗。

縱使是韓信、白起,在己方之人處處掣肘的前提下,也只能飲恨。

“若是樂毅將軍從此爲我效力,可爲將軍,執掌十萬雄師!”

楚天拋出了橄欖枝。

他有一個擅長防守的步兵統帥周亞夫,如果可以招募到擅長進攻的步兵統帥樂毅,爲他們各配十萬大軍,足以縱橫黃淮!

然而,樂毅拒絕了他的提議:“恕在下不能從命。”

這些名將當真是頑固。

楚天已經有四世三公、徐州牧的身份,還是無法立即收服樂毅。

“將軍才能出衆,這樣身死,未免不值。不妨暫且冷靜一段時間。”

楚天考慮到樂毅並沒有那麼頑固的忠君意識,相信他是一個聰明人的話,應該會知道識時務者爲俊傑。

戰國時期,人才流動頻繁,有不少武將曾經爲多個國家效力,樂毅在燕昭王死後,因新王不信任,便爲趙國效力。同時爲燕國、趙國臣子。

“令人好生招待樂毅將軍,好酒好菜,不可怠慢。”

楚天覬覦於樂毅的能力,不能將樂毅視爲普通武將。在軟禁樂毅以後,一切都按照最好的規格,給予樂毅禮遇。

部分戰國時期的人才更加看重君主對自己才能的信任和重用程度。

“反對我的領主,全部殺掉,其餘人等按照約定,既往不咎。”

儘管楚天爲了勸降郯城,說好既往不咎,卻沒有放過最主要的領主。

至於領主的手下,他們能夠活命就感恩戴德,不敢指責楚天。

除了逃到彭城國和廣陵郡的領主以外,其餘領主或死或逃,徐州聯軍再無之前的聲勢。

衆人凜然。

楚天率兵進城,招降郯城三萬降卒,爲己所用。

作爲新的徐州牧,楚天沒有爲難徐州軍。當時各爲其主,他們效忠於徐州牧陶謙,本就沒有過錯。現在他們認新的徐州牧爲主,從此爲楚天征戰。

“幸好當初聽從軍師所言,沒有繼續強攻郯城,否則不但自己損失慘重,三萬降卒至少沒了一萬。”

楚天從中得到甜頭。

如果可以迫使對方不戰而降,就沒有必要消耗兵力強攻。

房玄齡說道:“如非徐州之爭,敵人主力潰敗,也不能從容圍城。”

楚天來到縣衙,在無主的石碑上增添自己的名字,正式佔領郯城。

再加上薛仁貴分兵平定各地,富庶的東海國落入楚天手中。又有東海國的糜家等人支持,楚天在東海國的根基逐漸穩固。

琅琊國無疑是楚天最根本的據點,因爲他便是在琅琊國起家、積累,各座城鎮的民心很高。其次纔是東海國,再次是受到徐州世家左右的下邳國。

房玄齡又提議:“夏城、郯城、下邳,分別爲三個郡國的核心,必須要派遣心腹之人治理。”

打下這些地盤,楚天要考慮三個郡國的國相人選。

國相相當於一個郡國的最高行政長官,在亂世中有很大的兵權,以便隨時應對進犯的敵人。

既然擁有兵權,派遣何人擔任太守,便需要斟酌。

“李悝出任琅琊相。”

楚天沒有忘記一直在背後默默奉獻的李悝,李悝曾經擔任中山相、魏相,因此出任琅琊相沒有問題。

根據情報,北海國的趙公子致力於統一青州,短時間內不會南下琅琊國。

楚天的主力將會進駐下邳,討伐彭城國和廣陵郡兩個還沒有臣服的郡國,只能留李悝守最重要的琅琊國。

“臧霸、孫觀返回琅琊國,駐守北部的諸縣、東武縣,防備青州軍南下。”

儘管種種跡象表明趙公子不會即刻南下,但楚天也不敢鬆懈,否則趙公子突然轉變戰略,楚天定會措手不及。

“東海相的人選……”

楚天本想要任用糜竺成爲東海相,但考慮到糜竺本身就是東海朐縣人氏,使用本地人管理本地世家,實在不妥,容易形成獨立勢力。

房玄齡說道:“可任用下邳國的陳珪擔任東海相。陳家奪取下邳城,居功甚偉,主公定然是要封賞他們,否則人心不服。使用下邳人治理東海,可稍微改變世家的格局,甚至可以令不同郡國的世家發生衝突。”

“甚好。”

楚天的確要在成爲徐州牧以後大舉分封屬官,以收攏人心。

下邳陳家的陳珪閒賦在家,立下大功勞,任命爲太守倒是可以安撫他們,也讓徐州的世家們安心。

還有下邳相的人選。下邳受到陶謙勢力影響最大,也不是楚天用武力攻陷的郡縣,下邳國的世家們沒有感受到他的武德,還不知道琅琊國大軍的可怕。

東海國是被打服的,治理起來相對容易。

“可令夏姑娘爲下邳相,她應該有辦法打壓下邳的本土世家。而且她積累軍功,也只有國相才能與軍功相匹配。”

“那就這樣吧。”

楚天也不知道她是否可以打壓下邳國的貴族,但她的確積累了很多功勞,如果這些功勞沒法升遷,那麼其他武將也無法升遷。

房玄齡不能出任相國,因爲楚天要任用他管理一州事務,而不是治理一郡。

有傳令的親兵說道:“陳珪、陳登二人請主公移駕下邳城!”

“大軍向南進軍,還有兩個郡國尚未平定。”

楚天給糜芳5000兵,守郯城,親自率領大軍繼續沿着沂河南下。南下的大軍中包括三萬徐州降卒、以及被俘虜的樂毅。楚天看重樂毅,爲了防止他逃走,專門派遣五十人的小隊軟禁樂毅,讓他插翅難飛。

下邳城,陳珪、陳登見琅琊國大軍到來,率領徐州官吏出城相迎。

按照楚天的戰術計劃,原本是要掘開沂河水,水淹下邳,摧毀守軍的抵抗意志。不過現在看來,已經不需要破壞下邳。

楚天得到的是一座完整的下邳城,以及人數衆多的降卒。

“陶謙打仗不行,不過募兵的能力還真是強大。下邳城竟然還有兩萬降卒。”

楚天只能感慨於陶謙的積累之雄厚,一批批大軍覆滅,還能不斷招兵。

不過從今日開始,陶謙的一切積累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與演義裡陶謙的老好人形象不同,歷史上的陶謙有一定的能力和野心,但後來疏遠賢人、任用小人,最終敗給曹操。

第四百七十七章 扈三娘第九百一十一章 屠夫徐鳳年第七百八十五章 傀儡大宛國第六百九十五章 維也納攻防(補上週日常更新3/4)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親征東瀛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平侯衛青(補昨晚一更)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九百五十八章 孫權與孫尚香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河中決戰爆發第十七章 大興土木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楚武,破釜沉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鐵錘查理的能力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強的孫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樂毅與燕甲第一千三十二章 海戰爆發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強攻巖屋城,上杉謙信出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黃鬚兒曹彰第四十章 三級金礦第七百五十八章 張道的底牌第一百五十章 天可汗楚天(萬賞加更)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太子親征(補更34/100)第一百五十章 天可汗楚天(萬賞加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金帳汗國滅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東國大名齊聚!第七百二十一章 契丹降服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橫掃歐陸第七百四十一章 慕容令之死第八十八章 窮兇極惡的水匪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風林火山,赤備騎兵!第八百八十七章 國戰開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北方大戰爆發!第九百七十章 狄青與立花道雪第五百五十章 焚燬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各路進展第八百三十一章 高仙芝,孤注一擲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零九章 怯薛,怯薛!第四百六十六章 王猛襲糧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決戰,戰機現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子儀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六次史詩戰役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橫掃歐陸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起(下)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擒獲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強攻巖屋城,上杉謙信出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敗的孫堅第七百六十七章 提前爆發的大戰第一千六十八章 西方戰船、海戰名將齊出第九百零七章 討伐月護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袁術之死第九百零三章 霍安與凱撒第一千一十五章 大宛國,狼煙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徐州隴西互市條約第九百四十七章 征討高麗國第七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八十八章 百人斬夏魯奇(補更29/100)第二百五十九章 瘋狂的異族僕從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敵羅馬第九百六十一章 龍騎兵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千三十二章 海戰爆發第一千章 SSS級特性,力拔山兮!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操的決心(下)第一千六十一章 百步穿楊養由基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八旗第五百零一章 重步戰鐵浮屠第一千六十一章 百步穿楊養由基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斬暹羅二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之戰開啓!第八百九十二章 敗大流士第一千四十一章 南朝猛將蕭摩柯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一百二十五章 遼東的對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船王與名相第八百二十三章 龐德戰馬超第四百四十章 成就,摯情之劍第三百七十二章 農學家第九百七十二章 碧蹄館大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帳汗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恐慌的大名們第四百八十章 飛將李廣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碎葉城陷落第一千七十九章 大戰羅馬巨頭!第七百四十三章 遼西六部第八百九十九章 拜占庭帝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五百五十三章 岳家軍、忠孝軍!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亞歷山大的野心第一百零二章 陽都縣第二百七十章 伏擊法蘭西騎士第九百八十章 守一城,捍天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追殺(超長二合一)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最終決戰開始第七百六十四章 來自南蠻的援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蕭思溫的談判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帳汗國
第四百七十七章 扈三娘第九百一十一章 屠夫徐鳳年第七百八十五章 傀儡大宛國第六百九十五章 維也納攻防(補上週日常更新3/4)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親征東瀛第三百四十五章 長平侯衛青(補昨晚一更)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廢除天皇第九百五十八章 孫權與孫尚香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河中決戰爆發第十七章 大興土木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楚武,破釜沉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鐵錘查理的能力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強的孫策第二百四十七章 樂毅與燕甲第一千三十二章 海戰爆發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強攻巖屋城,上杉謙信出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黃鬚兒曹彰第四十章 三級金礦第七百五十八章 張道的底牌第一百五十章 天可汗楚天(萬賞加更)第九百九十一章 SSS級特性,破釜沉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太子親征(補更34/100)第一百五十章 天可汗楚天(萬賞加更)第六百七十七章 金帳汗國滅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東國大名齊聚!第七百二十一章 契丹降服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橫掃歐陸第七百四十一章 慕容令之死第八十八章 窮兇極惡的水匪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風林火山,赤備騎兵!第八百八十七章 國戰開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北方大戰爆發!第九百七十章 狄青與立花道雪第五百五十章 焚燬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各路進展第八百三十一章 高仙芝,孤注一擲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迫決戰第四百零九章 怯薛,怯薛!第四百六十六章 王猛襲糧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決戰,戰機現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子儀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六次史詩戰役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橫掃歐陸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起(下)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擒獲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強攻巖屋城,上杉謙信出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敗的孫堅第七百六十七章 提前爆發的大戰第一千六十八章 西方戰船、海戰名將齊出第九百零七章 討伐月護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袁術之死第九百零三章 霍安與凱撒第一千一十五章 大宛國,狼煙起第二百三十八章 徐州隴西互市條約第九百四十七章 征討高麗國第七百一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八十八章 百人斬夏魯奇(補更29/100)第二百五十九章 瘋狂的異族僕從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敵羅馬第九百六十一章 龍騎兵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千三十二章 海戰爆發第一千章 SSS級特性,力拔山兮!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操的決心(下)第一千六十一章 百步穿楊養由基第二百九十五章 戰八旗第五百零一章 重步戰鐵浮屠第一千六十一章 百步穿楊養由基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斬暹羅二王!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之戰開啓!第八百九十二章 敗大流士第一千四十一章 南朝猛將蕭摩柯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一百二十五章 遼東的對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船王與名相第八百二十三章 龐德戰馬超第四百四十章 成就,摯情之劍第三百七十二章 農學家第九百七十二章 碧蹄館大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帳汗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恐慌的大名們第四百八十章 飛將李廣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碎葉城陷落第一千七十九章 大戰羅馬巨頭!第七百四十三章 遼西六部第八百九十九章 拜占庭帝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莫臥兒八十萬!第五百五十三章 岳家軍、忠孝軍!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亞歷山大的野心第一百零二章 陽都縣第二百七十章 伏擊法蘭西騎士第九百八十章 守一城,捍天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大追殺(超長二合一)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最終決戰開始第七百六十四章 來自南蠻的援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蕭思溫的談判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帳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