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榨乾最後一絲戰爭潛能

高盧王朝,維克城。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隨着西班牙王朝強勢崛起,高盧王朝已經成爲歐洲六大王朝中最墊底的存在。

因此,亨利的煩惱不比威廉小。

高盧王朝雖然擁有六百萬玩家,比鋼鐸王朝還多一百萬,但是在西非的軍事行動同樣磕磕絆絆,目前爲止,也只攻下一個小國利比里亞。

這樣的戰果對高盧王朝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並不足以改變什麼。

這還不是讓亨利頭疼的。

最讓亨利擔心的,是高盧王朝糟糕的地緣位置。

西南,高盧王朝跟西班牙王朝以比利牛斯山脈爲界,東南跟凱撒王朝以阿爾卑斯山脈爲界,有高山阻隔,兼且同屬一個陣營,因而相安無事。

偏偏在東北方位,高盧王朝跟日耳曼王朝同屬北歐平原,一望無際的廣闊平原,根本無法給高盧王朝帶來一絲的戰略緩衝。

一旦白銀之手要圍剿日耳曼王朝,高盧王朝就首當其衝。

這就很被動了。

亨利纔不相信組織的鬼話,說什麼能一戰而定。

日耳曼王朝可不是軟柿子,真要面臨五大王朝圍剿,勢必要做殊死一搏。實力墊底,又無天險可守的高盧王朝,可不就最佳攻擊對象。

那樣一來,組織是獲益了,高盧王朝卻未必能保得住。

因此,在日耳曼王朝積極向外擴張的同時,亨利是寢食難安,偏偏限於地緣格局,他又無力改變什麼,只能靜待大戰的來臨。

亨利期待着,能有一個轉機。

…………

九月十五日,京師。

歐陽朔暫時還無暇顧及歐洲大陸,到是前日帝塵上了一封奏章,說已抵達歐洲,不日就將一一拜訪六大王朝。

對此,歐陽朔也沒抱太大指望。

想要撕開兩大組織的口子,歐陽朔還需要一個契機。

倒是張儀跟蒙古帝國的第一輪洽商,讓歐陽朔有點失望,成吉思汗答應大夏軍借道窩闊臺汗國之事,卻怎麼也不願放下身段,歸降大夏。

談判就此僵持下來。

歐陽朔也很乾脆,直接召回張儀,言明:“機會只有一次,蒙古帝國下次要談,就得派人來京師談了。”

最讓歐陽朔牽掛的,自然還是吐蕃戰事。

連日來,大夏四路大軍不計犧牲,拼死一戰,不斷攻城拔寨,已經剪除吐蕃的第一道防線,獲得一個穩定的前進基地。

兩百萬大夏軍,終於悉數踏上吐蕃土地。

於此同時,阿育王朝五十萬禁軍,連同海量糧草物資也陸續運抵吐蕃,兩大王朝之間的這場世紀大戰,這纔算全面開戰。

近四百萬大軍,將在廣袤的青藏高原展開一場場殊死搏殺。此一戰,堵上了大夏皇朝跟阿育王朝兩國之國運,無論哪一方,都承受不住失敗的代價。

可因爲出發點不同,雙方的態度又有不同。

阿育王朝是要守住吐蕃,捍衛榮耀,因此打的比較保守,以退敵爲上。相反,大夏本就是打着消耗雙方兵力的殘酷目的,打的非常激進。

一攻一守,效果自然就不一樣。

在李靖的統一指揮下,在四路大軍統帥以及諸位將領的調配下,兩百萬大軍組成一條黑線,由東向西,不斷推進。

無論擋在他們面前的敵人是多是少,都無所畏懼。

因爲打的太過激烈,被大夏軍攻下之城池,基本都是滿目蒼夷,有的甚至被火炮轟成廢墟,狼煙四起。

阿育王朝同樣狠心,除了從本土運來糧草,爲了節約成本,更是在吐蕃刮地三尺,整的吐蕃上下,怨聲載道。

九月二十日,一支吐蕃降軍企圖反叛,奈何謀事不密,被阿育王朝大軍提前獲知,反而中了阿育王朝的圈套,五萬將士悉數被殺。

五萬顆頭顱被壘成一座超級京觀,堆在邏些城郊外,讓人觀瞻。

消息一出,震動了整個吐蕃。

阿育王得到消息,說了一句:“吐蕃異類,不知天恩,該殺!”

一不作二不休,阿育王乾脆下令,將吐蕃王室屠戮一空,整個吐蕃實施軍管,但凡是青壯年都被強制徵召,或是協助守城,或是被徵調去運輸糧草。

如此瘋狂行徑,將吐蕃化作煉獄。

手段瘋狂,並不代表阿育王沒腦子,從大夏軍的態度,他已經窺見,這場大戰對阿育王朝的意義,早已超出吐蕃這一個範疇。

如果不能打贏此戰,阿育王朝將再無立足之地。

阿育王甚至擔心,大夏一旦取勝,會乘勝追擊,直接殺到阿育王朝本土,與其如此,還不如禦敵於國門之外。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吐蕃百姓的生死,又何足道哉。

“一切都是爲戰爭服務,只要打贏此戰,就是將吐蕃百姓悉數變爲奴隸,他們也反抗不得。如果打不贏,更是一切休提。”阿育王如是說。

爲此,阿育王不惜揮動屠刀,壓榨出吐蕃的最後一絲戰爭潛能。

阿育王的鐵血手段,立即收到效果。

在後勤補給順暢的情況下,前線的阿育王朝大軍士氣大振,聚城而守,憑藉地利之便,跟大夏軍打的難分難解。

每攻破一城,大夏軍就要付出慘重代價。

爲了不影響軍心,四路大軍統帥只能採取輪換制,以軍團爲單位,將部隊一支接一支地派上戰場,就當是練兵。

以右翼秦軍爲例,設五個正規軍團,剩下的十五萬就是預備隊。

何爲預備隊?

就是當軍團出現戰損時,直接從預備隊補充兵員,次日就能恢復滿編。如此,既能保證軍團一直處於滿編狀態,又不因傷亡過大,而出現士氣低落。

此舉果然奏效。

當天負責攻城的軍團,將士們雖然感到身邊的同伴不斷有人陣亡,晚上回到營地,卻從沒覺得營地空蕩蕩,感覺就像沒死多少人一樣。

雖然是錯覺,卻很能撫慰人心。

如此一來,次日一早,將士們又能重新抖擻精神,帶着新來的同伴,幹勁十足地殺向戰場。

在鐵與火的淬鍊下,能一直不死的,就是真正的精銳。

這很殘酷,卻是真實的戰場。

事實上,如果從全局來看,只會感到更加殘酷。

還是以右翼軍爲例,到九月底,經過近一個月的鏖戰,秦軍的十五萬預備隊,已經十不存一,基本消耗一空,可見戰爭之慘烈。

這還是秦軍精銳,其餘幾路更是不堪。尤其是中護軍,本身只有三十八萬人,只夠整編出四個正規軍團,剩下的十萬人充當預備隊。

到了九月二十五日,中護軍的十萬預備隊就被消耗殆盡。

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在十月一日,大夏左翼軍、中護軍以及中路軍三路大軍,終於打到邏些城下,勝利會師。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氣概第八百三十二章 限定召喚卡牌第四百七十一章 韓信的驚天一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章 理念第四百五十六章 文化聖地第五十七章 治安司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誰比誰更瘋狂第六百九十章 赤壁之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在劫難逃第十六章 二級村落第七百三十七章 殺出一個明天第五百一十九章 天京謎團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球在線第二百八十三章 晉級任務第四十三章 結盟第二百八十七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八章 農貿市場第八百六十五章 花園城市的浪漫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最尷尬的帝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七百四十九章 P1型火炮第六百零二章 大婚第三百六十二章 行會聯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獸潮與炸營 二合一第三百九十章 黑幕殺機第七百二十四章 司令部第九百八十章 裴氏父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天京謎團第九百一十一章 索要宇文凱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牧野之戰 八第二百章 牧野之戰 二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氣概第四百一十章 將魂第二十章 突破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兩面開花第八百八十八章 保險業橫空出世第五百四十一章 毒餌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衛軍統領第二十七章 私塾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反圍剿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次系統更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風起天竺,誰是垂釣之人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非洲大混戰第九百六十章 狡兔三窟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山海城區規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搬遷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冰雪消融,春播爲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戰落幕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收支第九百五十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二十九章 廉州!廉州!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自殺殉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國器第七十九章 建築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文華樓第四百八十四章 城邦時代降臨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五十四章 考功司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九百四十四章 活捉白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二級郡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嬉戲第二百九十六章 洗牌前夜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位郡守第二十三章 弓弩騎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軍工協調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十年之約第三百四十七章 祖孫對答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壯懷激烈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問國王第八百六十七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韓信用兵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最野蠻的攻城第六百章 瘋狂的金幣第八百四十章 黃帝后裔第五百五十六章 張儀論連橫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政會議第八百六十四章 背水紮營,兵家大忌第五百二十章 玩一票大的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涿鹿之戰 十六第九十七章 三顧酒樓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阿育王,死!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佑大明第七百六十章 刺殺范蠡第六百一十二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四十一章 毒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這很歐陽朔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吐蕃之戰結束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夏艦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地部隊第四百三十一章 儒法之爭第五百二十三章 西路軍的潰敗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氣概第八百三十二章 限定召喚卡牌第四百七十一章 韓信的驚天一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八章 理念第四百五十六章 文化聖地第五十七章 治安司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誰比誰更瘋狂第六百九十章 赤壁之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在劫難逃第十六章 二級村落第七百三十七章 殺出一個明天第五百一十九章 天京謎團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球在線第二百八十三章 晉級任務第四十三章 結盟第二百八十七章 真相大白第七十八章 農貿市場第八百六十五章 花園城市的浪漫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最尷尬的帝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七百四十九章 P1型火炮第六百零二章 大婚第三百六十二章 行會聯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獸潮與炸營 二合一第三百九十章 黑幕殺機第七百二十四章 司令部第九百八十章 裴氏父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天京謎團第九百一十一章 索要宇文凱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二百零六章 牧野之戰 八第二百章 牧野之戰 二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氣概第四百一十章 將魂第二十章 突破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兩面開花第八百八十八章 保險業橫空出世第五百四十一章 毒餌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衛軍統領第二十七章 私塾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反圍剿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最後一次系統更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風起天竺,誰是垂釣之人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非洲大混戰第九百六十章 狡兔三窟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山海城區規劃第三百七十一章 搬遷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冰雪消融,春播爲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戰落幕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收支第九百五十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二十九章 廉州!廉州!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自殺殉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國器第七十九章 建築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文華樓第四百八十四章 城邦時代降臨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五十四章 考功司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九百四十四章 活捉白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二級郡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嬉戲第二百九十六章 洗牌前夜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位郡守第二十三章 弓弩騎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軍工協調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十年之約第三百四十七章 祖孫對答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壯懷激烈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問國王第八百六十七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四百九十七章 韓信用兵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最野蠻的攻城第六百章 瘋狂的金幣第八百四十章 黃帝后裔第五百五十六章 張儀論連橫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政會議第八百六十四章 背水紮營,兵家大忌第五百二十章 玩一票大的第六百零五章 出海尋找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涿鹿之戰 十六第九十七章 三顧酒樓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阿育王,死!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佑大明第七百六十章 刺殺范蠡第六百一十二章 秋後算賬第五百四十一章 毒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這很歐陽朔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吐蕃之戰結束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夏艦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地部隊第四百三十一章 儒法之爭第五百二十三章 西路軍的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