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鷹揚軍出世

十月三十日,山海城。

隨着戰爭落幕,各區域戰場的戰損以及戰俘數量一一準確統計出來,呈報樞密院,由樞密院歸總之後,呈報歐陽朔。

最終統計顯示,在補齊各部戰損,清退傷殘士卒以及按例組建三大行省警備師團之後,竟然還有六十八萬部隊等待整編。

六十八萬人整編爲九個滿編軍團,還有五萬部隊剩餘。

跟杜如晦商議之後,歐陽朔決定,除了補齊豹韜軍的一個軍團以及城衛軍空缺的三個軍團,再組建一個滿編的集團軍——鷹揚軍。

剩下的五萬部隊,歐陽朔既沒有用於組建新的軍團,也沒有就地遣散,而是轉送給了落鳳城。

【炎黃盟】諸領地擴軍的消息已經傳到歐陽朔耳中,落鳳城被邯鄲城、修羅城左右夾擊,不跟着擴軍是不行的。

好在鳳家是跟帝塵等人家族匹敵的大家族,鳳囚凰接任族長之後,順道也接管了家族的資源與人脈,大規模招募玩家並非難事。

只是一點,落鳳城最近很少對外發動戰爭,想要擴軍就得從預備役中挑選民兵,再一一訓練成軍,效率比直接將戰俘整編來的低。

當然,【炎黃盟】也存在類似問題。

歐陽朔送出的五萬兵員對落鳳城而言,無疑非常珍貴,可以讓落鳳城輕輕鬆鬆地整編出一個軍團來,算是還了鳳囚凰此番相助大夏的人情。

畢竟這一場大戰,落鳳城出了力,卻什麼都沒撈到。

即便是盟友,歐陽朔跟鳳囚凰又有深厚的友誼,也不會就這麼心安理得的佔落鳳城的便宜,真要那樣做了,就是在自毀長城。

…………

除了戰俘,此戰最大的收穫就是一批文臣武將了。

謀聖張良跟神將李牧不用說,是此次大戰最大的收穫。除此之外風青陽麾下的魏延,彩雲之南麾下的王離以及我叫大灰狼麾下的李廣,也都是大收穫。

除了這些有名的,還有八位歷史武將以及十位歷史文臣,他們雖然都是名不經傳之輩,放在王級人才中也是最次一等,但也算是解了大夏燃眉之急。

八位武將擔任師團長是沒問題的,十位文臣中的佼佼者可任郡守一職,次一等則可任知府一職,或者到總督衙門任職。

…………

接下來幾天,歐陽朔會同內閣、樞密院以及軍機處,商討相關人事安排。

最先公佈的是軍隊武將安排,此番一次性整編九個滿編的野戰軍團,對王朝財政實在是個巨大負擔,幾乎將朝廷資金消耗一空。

就算不用完成對三大行省的消化,大夏也無力再維持接下來的大戰了。此番罷戰既是客觀要求,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兩個月的戰爭,動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折算到一起,就達三百萬金幣。

打仗打的就是錢,可不是說說而已。

這還只是戰爭開支,戰後,爲新編軍團更新裝備、建造營地、配置後勤基地,爲陣亡將士發放撫卹等例行開支,又達五百萬金幣之巨。

大夏軍工體系已經極爲完備,按理來說,爲軍團更新裝備不是什麼難事。難就難在如此大規模的更新裝備,對鐵礦石的需求是海量的。

照這種趨勢消耗下去,大夏境內的鐵礦石絕對支撐不了三年。

待此輪軍隊整編完畢,大夏就有六個滿編集團軍、三個獨立兵團、六支滿編艦隊、一支皇家艦隊以及十四個地方警備師團。

細細算下來,總兵力達到三百三十三萬,看上去很恐怖,可要守衛大夏這樣一個疆域遼闊、邊境綿長的王朝,這些部隊又都是必須的。

而要維持這樣一支龐大的軍隊,全軍僅每月軍餉支出就達一百五十萬金幣之巨,倘若再算上糧草、裝備損耗等等日常開支,怕是超過三百萬金幣。

倘若不是大夏王朝家大業大,兼且商貿發達,稅收充盈,根本就支撐不了這樣一支強大的軍隊。

故而纔有這樣的說法,“沒有財政支持,任何強軍夢都只是空中樓閣。”

…………

十一月二日,大夏公佈了一系列將領任免。

神將李牧不出意外被任命爲新組建的鷹揚軍統領,授大將軍銜。於此同時,李牧也按慣例成爲軍機處一員,進入大夏核心中樞,可謂一步登天。

【姓名】:李牧(神級)

【封號】:中國古代十大名將之一

【朝代】:戰國(趙)

【身份】:大夏鷹揚軍統領

【職業】:特級武將

【忠誠】:78點

【統帥】:97 【武力】:80 【智力】:85 【政治】:40

【特長】:良將(提升部隊士氣30%,提升部隊移動速度35%,提升部隊殺傷力30%,提升部隊耐力30%。)

【功法】:略

【裝備】:略

【評價】:李牧良將,爲趙守邊。市租入幕,饗士無厭。烽火獨謹,騎射習兼。邊患即入,收保爲先。不許浪戰,戰則斬焉。盡以爲怯,易將火炎。戰不得一,敗亦失千。再請牧出,法只如前。士感願戰,然後戒嚴。出其不意,誘其兵添。一戰破之,膽落心寒。不敢犯境,十有餘年。如此功業,宜標凌煙。一不奉命,身首莫全。嗚呼哀哉,爲將難言。

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北擊匈奴,南阻強秦,挽狂瀾於即倒,摧敵鋒於正銳,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爲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爲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封號。

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是李牧的經典戰役,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公元前二二九年,趙王遷中了秦國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李牧兵權,不久將李牧殺害。李牧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此番執掌鷹揚軍,也算是給了李牧一個施展抱負的廣闊平臺。

…………

除了鷹揚軍統領李牧,鷹揚軍的五位軍團長也都一一亮相。

禁衛軍第二軍團副軍團長曹純,晉升爲鷹揚軍第一軍團軍團長。龍驤軍第四軍團副軍團長夏侯淵,晉升爲鷹揚軍第二軍團軍團長。

老將李廣,擔任鷹揚軍第三軍團軍團長。

【姓名】:李廣(王級)

【朝代】:西漢

【身份】:大夏鷹揚軍第三軍團軍團長

【職業】:高級武將

【忠誠】:70點

【統帥】:68 【武力】:78 【智力】:50 【政治】:55

【特長】:飛將軍(提升部隊攻擊力10%,提升行軍速度25%。)

【功法】:略

【裝備】:破奴弓

【評價】:匈奴七十戰,戰戰不得當。一當遂失道,憤激摧肝腸。君恩念數奇,將令抑不揚。白頭恥下獄,飲泣橫干將。

漠北之戰,一位叫“我是大灰狼”的幸運領主完成李廣支線任務,收服老將李廣。這位領主的領地就在川北行省,此番一併歸附了大夏。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有言:“李廣治衆而不用法,無不兇也。李廣之將,使人人自便,以廣之材如此焉,可也,然不可以爲法。”

無獨有偶,明朝學士黃淳耀曾經對李廣也有過一番類似評價。

“李廣非大將才也,行無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敵則覆矣。太史公敘廣得意處,在爲上郡以百騎御匈奴數千騎,射殺其將,解鞍縱臥,此固裨將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陣,正正之旗,進如風雨,退如山嶽,廣豈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謀反,只憚衛青與汲黯,而不聞及廣。太史公以孤憤之故,敘廣不啻出口,而傳衛青若不值一錢,然隨文讀之,廣與青之優劣終不掩。”

說的是李廣僅逞個人之勇,無論是治軍,還是打仗都不怎樣樣,跟衛青、霍去病相比,相差甚遠。

後世李廣名聲如此之大,不過是司馬遷避重就輕而已。

雖如此,李廣到底算的上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又有建功立業的心思,想來想去,歐陽朔還是授予了李廣軍團長一職。

說起李廣,此人跟禁衛軍統領霍去病還有一段恩怨,李廣的幼子李敢就是被霍去病射殺的。

此番李廣現身荒野,幼子李敢以及孫子李陵,皆隨侍左右。

歐陽朔原本是想將李廣調到城衛軍任職,只是想到李廣跟霍去病的恩怨,纔將此人遠遠調去鷹揚軍,以免生出什麼事端來。

李敢也被調去鷹揚軍第二軍團,擔任師團長一職。

李陵是李廣長孫,善騎射,曾奉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因寡不敵衆,兵敗投降。

漢武帝誤聽信訛傳,以爲李陵替匈奴練兵,夷其三族。後來單于把公主嫁給李陵,做了右校王,掌管堅昆部落。

漢武帝死後,漢匈和親,李陵少時同僚霍光、上官桀當政,派人勸李陵回國,李陵”恐再辱”,拒絕回大漢,老死匈奴。

現身荒野時,這位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人物,還只是一位十二歲的少年郎,歐陽朔將其送去陸軍講武堂進修,以全李廣一門君臣之道。

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接收埃及王朝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五十九章 八極拳第六百六十九章 基點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崛起--萌芽第五百二十四章 天國末路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第二百零七章 牧野之戰 九第九章 崔映柚第八百五十七章 海角城堡第五百二十七章 石達開的心結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狄青第七百七十四章 馬騰戰死第八百三十章 行會股份制改革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八百一十五章 老兄,對不住了第九百五十五章 李牧縱論天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兄妹對話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佔領第七百一十二章 火攻之術第七百五十三章 韓信VS李牧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不是惡漢,不當陌刀兵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五十一章 農業司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類歷史灰暗的一天第八百一十七章 你不說,我就不知道嗎?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都第九百六十七章 漢初三傑第四百九十九章 魏章戰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氣節第六十九章 聚會 下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釣魚第八十六章 領地更新第四百六十七章 棄帥保車第八百五十二章 亞特蘭蒂斯的隱憂第一百零七章 報復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城圓陣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都在看戲第八百零七章 賽德克族第七百零六章 獨臂將軍第一千零八章 以自由貿易之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崖山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七百七十五章 兒郎們,歡迎回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剎第五百四十二章 集團軍的構想第八百二十三章 占卜神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顛覆遊戲模式第八百九十二章 並駕齊驅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戰而降第六百六十七章 帝國餘輝第六百九十九章 劉備私心第六百九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第二百五十章 新兵營第四百八十章 鎮海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輪淘汰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誰勝誰負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城圓陣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城融合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壯懷激烈第二百零二章 牧野之戰 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陣法與符籙第三百一十二章 房謀杜斷第十八章 篝火晚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高朋滿座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邊防軍第八百二十八章 退位讓賢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召喚術第四百四十三章 破陣符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湛藍徽章的外交牌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獸潮來襲第二十九章 怪物攻城 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洪秀全暴斃第二百五十七章 誘餌第五百八十七章 匈奴騎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位郡守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四百五十章 孔子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四百二十一章 霸王,戰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神秘使者第三百四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拋售第九百三十九章 執行B計劃
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接收埃及王朝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五十九章 八極拳第六百六十九章 基點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崛起--萌芽第五百二十四章 天國末路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第二百零七章 牧野之戰 九第九章 崔映柚第八百五十七章 海角城堡第五百二十七章 石達開的心結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狄青第七百七十四章 馬騰戰死第八百三十章 行會股份制改革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八百一十五章 老兄,對不住了第九百五十五章 李牧縱論天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兄妹對話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佔領第七百一十二章 火攻之術第七百五十三章 韓信VS李牧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國不可滅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不是惡漢,不當陌刀兵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理,大理第五十一章 農業司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類歷史灰暗的一天第八百一十七章 你不說,我就不知道嗎?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天下第一都第九百六十七章 漢初三傑第四百九十九章 魏章戰死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氣節第六十九章 聚會 下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釣魚第八十六章 領地更新第四百六十七章 棄帥保車第八百五十二章 亞特蘭蒂斯的隱憂第一百零七章 報復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城圓陣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都在看戲第八百零七章 賽德克族第七百零六章 獨臂將軍第一千零八章 以自由貿易之名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崖山之戰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七百七十五章 兒郎們,歡迎回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剎第五百四十二章 集團軍的構想第八百二十三章 占卜神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顛覆遊戲模式第八百九十二章 並駕齊驅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戰而降第六百六十七章 帝國餘輝第六百九十九章 劉備私心第六百九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第二百五十章 新兵營第四百八十章 鎮海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輪淘汰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誰勝誰負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七十四章 車城圓陣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城融合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壯懷激烈第二百零二章 牧野之戰 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陣法與符籙第三百一十二章 房謀杜斷第十八章 篝火晚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高朋滿座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邊防軍第八百二十八章 退位讓賢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召喚術第四百四十三章 破陣符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湛藍徽章的外交牌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獸潮來襲第二十九章 怪物攻城 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洪秀全暴斃第二百五十七章 誘餌第五百八十七章 匈奴騎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三位郡守第七百零八章 奉上人頭第四百五十章 孔子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四百二十一章 霸王,戰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神秘使者第三百四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拋售第九百三十九章 執行B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