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孫堅立場

袁術的一番算計,楊銳其實不難看明白,但是楊銳並沒有戳穿袁術的打算,也沒有刻意去打破袁術試圖去營造的影響力。

對於楊銳而言,三國文明區域的形勢最終還是以各方勢力大小而決定的,至於聲勢、影響力之類,如果沒有硬實力的支撐,說到底還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因而楊銳索性不去理會袁術的聖旨,任由他去造勢便了,只不過楊銳也不可能真正爲袁術發聲,不給其他人看待這件事情製造依據。

至於袁術“聖旨”上所要求的,要楊銳退回俘虜的部衆士卒等內容,楊銳自然也不可能隨意答應。

原本楊銳就已經多次做出過闡明,袁術勢力退出徐州範圍只是與楊銳談判退回俘虜的一個前提,相信袁術雖然要求提得理直氣壯,但是內心也明白楊銳是不會讓步的。

無論是出於建立威勢也好,還是出於好面子也好,袁術如何表述只是他個人的事情,楊銳要如何迴應則只需要等待袁術的實際行動就好。

袁術“聖旨”的事情原本只是一個插曲,僅僅代表了袁術的一個態度和動向而已,楊銳聽過郭嘉、荀攸的稟告之後便將之隨手拋在一邊了。

相比之下,楊銳更關心的還是徐州廣陵郡劉備的情況。

在楊銳看來,很大概率上袁術勢力應該無法存續到第三次大型系統劇情發生之時,因而楊銳本來也沒打算在袁術所佔徐州轄地上多費力氣。

屆時只要袁術勢力一倒,其所佔據的徐州6縣之地很容易便能夠收回來。

然而劉備的情況就並非如此了,史實當中官渡之戰過後纔是劉備崛起之時,因而劉備可是“潛力股”,由不得楊銳不重視。

在這種考慮之下,楊銳從一開始便做了大體打算,至少在三國文明區域第三次大型系統劇情發生之前,要將劉備趕出徐州轄地範圍。

史實當中袁術覆滅之後,其豫州、揚州轄地幾乎是被曹操、孫策兩方平分,此時遊戲當中曹操勢力受損不少,孫堅也未像史實當中死於亂箭之下。

因此袁術稱帝前導劇情結束之後,各個諸侯勢力的發展,特別是轄地範圍將如何變化還不好說,但是楊銳肯定不願意看到在附近再出現強大的諸侯勢力。

反過來說,楊銳也自認也還沒有足夠的勢力將袁術轄地全盤收入囊中,如此一來則很可能會給周邊的曹操、劉備、孫堅等勢力帶來機會。

而三者也正是史實當中最終稱霸一方的角色,無論讓哪一方更加得勢,都將是潛在的巨大威脅,就像劉備,即使楊銳無法將之消除,也是將其趕得越遠越好。

也正因此,楊銳才希望袁術能夠多撐一會兒,消耗一下週圍諸侯的勢力。

可以說,到目前爲止楊銳的目的已經達成了一些,此前楊銳便藉助曹操與袁術交戰的機會,大大消耗了曹操一次。

同時劉備這會兒也被楊銳逼到了廣陵郡最南角的四五縣之地,袁術周圍幾大諸侯當中反而要數孫堅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了。

楊銳也已經覺察到了這一點,特別是在郭嘉、荀攸等人被兌現到現實當中,瞭解到三國史實背景之後,也是屢屢向楊銳提醒孫堅勢力的威脅。

而且相比之下,孫吳勢力更加擅長水戰和造船,在董卓之亂劇情當中,當時孫堅就曾經短時間內造出了大量的船隻,可見其造船能力之強。

照此形勢一直髮展下去,孫堅勢力必然將是楊銳水面之上最爲強大的對手,甚至史實當中各色樓船都是出自孫吳勢力之手的,夷洲也是孫家勢力發現的!

當然了,這種情況已經因爲之前楊銳與孫堅的一次選擇發生了很大改變,當初兩人撲滅洛陽皇城大火之後,楊銳選在了第十四州地圖和樓船建造圖紙,而孫堅則選擇了剩餘的傳國玉璽。

兩人的選擇導致了此時擁有強大樓船艦隊的是楊銳,而並非孫家勢力,拿到夷洲地圖的也是楊銳,孫家要發現夷洲同樣希望渺茫。

但是這並不能排除孫家在將來擁有強大水軍力量的可能性,孫家仍然是水面之上潛在的最強大對手。

而由於遊戲內孫堅未死的原因,袁術稱帝前導劇情或許也是一個消耗孫家勢力的好機會。

事實上,孫堅一直與袁術交好,一直到【徐州之爭】劇情的時候,孫堅還身爲袁術的馬前卒,與袁術一起大戰過劉備。

只不過當初劉繇在背後攻擊孫堅地盤,同時孫堅與袁術當初似乎也達成了某項協定,孫堅將傳國玉璽交了出來,抽身回擊劉繇並開啓了江東奪取地盤的序章。

而袁術則得到傳國玉璽,同時發動了傳國玉璽的壓制作用,在【徐州之爭】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二人也於此時正式分立發展,此後似乎交集已是不多。

不過誰也不確定當初袁術與孫堅達成了什麼樣的交易,袁術稱帝前後孫堅也是一直按兵不動,甚至在攻取了王朗、嚴白虎地盤之後,連與劉繇的交戰都打打停停,似乎並不着急了。

就算是最近漢室小皇帝劉協發佈聖旨,號召衆多諸侯出兵討伐袁術,甚至在聖旨所點到的諸侯名單當中就有孫堅的名字,曹操、呂布、劉表、劉備紛紛響應,孫家上下卻是一直沒有什麼動靜。

當初袁術周邊沒有反應的也就楊銳、孫堅等兩個方諸侯了,離得遠一些的還有袁紹等人。

袁紹是袁術本家暫且不提,楊銳則是打算利用袁術稱帝的機會消耗其他諸侯,而孫堅沒有反應可以說也代表了一種態度,以他與袁術一直以來的交情,不排除孫堅是要維護袁術的可能性。

“主公,不若以袁術歸還徐州6縣之契機試探一番孫堅。

就以孫堅出兵幫助主公合擊廣陵郡劉備爲條件回覆袁術,若是對方能夠使得孫堅出兵劉備,則主公可以歸還所俘部衆,如此一試便知虛實。

若是孫堅果然出兵,則其與袁術之間必有干係,於主公而言亦非壞事,正可趁此時機擊滅劉備勢力,屆時主公歸還俘獲的袁術部衆便是。

結好主公對孫堅而言亦有諸多好處,若是孫堅並不出兵攻擊劉備,則說明其與袁術並無多少關聯,或者至少存在間隙……”

正在楊銳考慮是否派遣空靈秘忍前往揚州探查情況之時,卻是聽得郭嘉出言說道。

郭嘉所提正可謂是一舉兩得,既能試探出孫堅與袁術關係的虛實,或許也能夠藉着這個機會消除掉頑固盤踞在廣陵郡的劉備勢力,無論如何對於楊銳而言都不是壞事。

於是楊銳只是稍稍考慮,並詢問了荀攸的意見之後,這便着人前往壽春袁術處,按照郭嘉所說傳達消息。

這會兒楊銳與周邊各個諸侯都停止了交戰關係,楊銳與袁術二人轄地之間的傳送陣已是可以使用,因而信息很快便由使者傳送了出去。

信息傳遞出去,楊銳又與郭嘉、荀攸商量了一陣其他事宜,便很快歇下。令楊銳沒有想到的是,第二日才至中午,袁術處就有了迴音。

這次前來的,卻是袁術派出的一大羣談判團隊,而帶隊的也是一個熟面孔——楊弘。

“袁家使者楊弘,拜見烈陽州牧大人!”

楊弘仍然是峨冠博帶,一副高雅儒士的打扮,拱手向楊銳見禮道。

再次見到楊弘,楊銳見其儀表堂堂,言語之間也是極有分寸,本來對其印象就不錯,此時楊銳更是打心中給楊弘加了不少分,只不過表面上並沒有如何表現出來罷了。

以袁術出身之不凡,本應該有着天然吸引人才的優勢,不過其真正籠絡到的人才卻是比之袁紹、曹操部屬有所不及,能夠拿得出手的也不過那麼幾個而已,其中楊銳對楊弘、紀靈二人印象都十分不錯。

按照史實的記載,建議袁術討伐徐州以及阻止袁術稱帝之人,都是眼前袁術這名長史——楊弘,可見此人還是多有不凡之處的。

“楊弘長史不必多禮,吾二人早已不是首次見面,雖多日不見,亦不曾相忘,只恨並無機會相訪,請入內相聊,今日定要與長史長聊,不醉不歸……”

楊銳說道,並無怠慢之處,卻也正襟危坐,言語之中雖說熱情,給人的感覺也只是客套罷了。

尤其是對於楊弘的稱呼,楊銳雖然清楚其已經在袁術稱帝之後另有高封,也仍然是以“長史”的頭銜稱呼,也表明了一種態度,爲接下來的談話做好了鋪陳。

同時楊銳直接將楊弘帶入到了內室之中,將一大羣的袁術使者團都撂在了大廳之中,一方面是爲了談話的方便,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給對方一個下馬威。

這些人明明是來談判的,除去楊弘言行謙卑之外,其餘人等還拿着皇室的架子,手中持着仲家皇帝的符節,大搖大擺、兩眼觀天的樣子,楊銳望之生厭,索性讓他們多在外面站一會兒。

進入內室之後,楊銳令侍者上了好茶,郭嘉、荀攸也是陪坐一旁,楊銳便直接言明楊弘可以直接說事了。

楊弘倒也省得輕重,坦言可以勸說孫堅合擊廣陵劉備,而且擊敗劉備之後也無任何其餘要求,只不過卻是有着幾個前提條件。

“其一,吾主勸說孫堅將軍共擊劉備之後,東海王大人當履行承諾,將此前所俘吾主部衆交還。

其二,吾主欲與東海王結好,且弘可以做主,只需東海王與吾主永不用兵,而不必區分君臣。

其三,吾主期望東海王能夠重啓此前商盟物資供應與物資交換方式。”楊弘說道。

本來楊銳還以爲楊弘會爲袁術提上一大堆的條件,卻是沒想到對方只是簡簡單單地提了兩三條,這便點頭示意不再說話了。

不過細品楊弘所提出的三個條件,楊銳倒也覺得楊弘甚是機敏,三個條件已經框定了很多內容,包括歸還俘虜、承諾不戰以及物資供應幾個方面,可以說保證了袁術的基本生存空間。

而且楊銳也的確不可能再答應下更多的條件了,袁術已經沒有籌碼讓楊銳做出更大的讓步,或者換取更多的利益,這一點楊弘顯然看得十分清楚。

倒是在楊弘條件提完之後,楊銳一時不知如何答覆對方了,再看郭嘉、荀攸也是還在思索的樣子,楊銳只得先將楊弘以及袁術使者團暫時安置了下來。

之前楊銳還想着要把袁術使者團多晾一會兒,卻是不曾想到楊弘會如此了當,倒是少了袁術一衆使者不少罪。

而對於楊銳來說,在確定袁術與孫堅有着一定關係之後,又有點不好答覆袁術了。

楊弘所提出的其他兩個條件還好說,交還俘虜是事先就說好的條件,提供商盟物資供應以及恢復以平民交易物資的方式都不是大問題。

唯獨讓楊銳承諾永不向袁術用兵,此時則有些不合適了。

若是放在確定孫堅的態度之前,楊銳還確信袁術支撐不了多長時間,即使承諾不向其用兵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以漢室和其他諸侯的實力、態度,袁術都很難存在多長時間。

不過現在看來,孫堅似乎與袁術干係不淺,若是這兩方勢力聯合起來,倒是真有可能成爲一大禍患,楊銳也不可能因爲一個在徐州快要走到盡頭的劉備,而讓一個更大的禍患存留下來!

“主公,此事不宜操之過急,嘉以爲可直接派使者與孫堅接觸,探明其與袁術之干係,再做打算不遲,屆時或可繞開袁術,直接說動孫堅共伐劉備亦是可能。”

見到楊銳皺眉,郭嘉出言道。

“此前吾等幾人也曾派人至孫家提親,欲爲主公迎娶孫堅之女尚香,卻是一直未有迴音。

此時多地諸侯、大小勢力已是甄選了人選前來,吾等正可藉此機會再派使者問之。”

郭嘉繼續說道,卻是聽得楊銳一呆。

程昱、郭嘉、孫乾、荀攸幾人竟然派了使者向孫堅提親?這會兒孫尚香才幾歲啊?!

/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巨大轟動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進退有據第五百三十九章 區外魁首第二百五十八章 符篆之威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刨根問底第九百三十六章 秦軍殺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初步謀算第六百五十二章 名單確定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發起攻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蜀地形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醫療促進第六十八章 不曾想到第五百五十五章 赴約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員到位第四百三十五章 郭嘉現第六百八十三章 異域偶遇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巨大型號第三十五章 山匪實力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婚進行時(三)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荊州亂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高山仰止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見李肅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小勝一場第九百七十章 協同出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傳送陣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昏天暗地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首遇俠客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臨淄議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強烈震撼第八百八十章 淪爲陪襯第五百六十九章 畏懼第五百九十二章 陣成身損第六百二十五章 韓浩第三百二十九章 整頓青州第二百九十章 青州刺史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劇情獎勵(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女孩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下一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勇追窮寇第六百一十三章 三路盡潰第五百九十八章 任意條件第二百零九章 升級中鎮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通用聖衣第一百八十九章 母女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後手起效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全身而退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婚人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玩把大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玩家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以商促連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花雨臨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靜待大潮第六百七十章 聲望值任務第六百八十三章 異域偶遇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物價飛漲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共謀路徑第四十七章 囂張第三百八十八章 董卓遷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影響進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世界級線索第一百四十六章 復活士卒第一百九十五章 野戰第九十四章 系統更新第五百零三章 墨家任務第九十一章 對陣“阿甘”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單挑模式第二百一十八章 引發劇情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再引熱議第七十二章 遷徙人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勇追窮寇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二戰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來臨第二百二十三章 偏將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七十一章 再認知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典韋勸降第九百六十三章 孿生姊妹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飛天獅子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靜待大潮第六百三十一章 風捲雲舒第五百二十章 被圍上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任務第九百二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地產開發第六百九十七章 飛行寵物第四百九十四章 奪得一城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聘操盤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倭國經略第五百五十五章 赴約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開赴戰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劍指劉岱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聘操盤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三問而退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動搖根基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後手連連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買賣不成第六十五章 自大到無知第七十七章 再次合作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巨大轟動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進退有據第五百三十九章 區外魁首第二百五十八章 符篆之威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刨根問底第九百三十六章 秦軍殺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初步謀算第六百五十二章 名單確定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發起攻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蜀地形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醫療促進第六十八章 不曾想到第五百五十五章 赴約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人員到位第四百三十五章 郭嘉現第六百八十三章 異域偶遇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巨大型號第三十五章 山匪實力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婚進行時(三)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荊州亂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高山仰止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見李肅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小勝一場第九百七十章 協同出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傳送陣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昏天暗地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首遇俠客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臨淄議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強烈震撼第八百八十章 淪爲陪襯第五百六十九章 畏懼第五百九十二章 陣成身損第六百二十五章 韓浩第三百二十九章 整頓青州第二百九十章 青州刺史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劇情獎勵(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小女孩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下一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勇追窮寇第六百一十三章 三路盡潰第五百九十八章 任意條件第二百零九章 升級中鎮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通用聖衣第一百八十九章 母女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後手起效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全身而退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婚人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玩把大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玩家會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以商促連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花雨臨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靜待大潮第六百七十章 聲望值任務第六百八十三章 異域偶遇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物價飛漲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共謀路徑第四十七章 囂張第三百八十八章 董卓遷都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影響進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世界級線索第一百四十六章 復活士卒第一百九十五章 野戰第九十四章 系統更新第五百零三章 墨家任務第九十一章 對陣“阿甘”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單挑模式第二百一十八章 引發劇情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再引熱議第七十二章 遷徙人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勇追窮寇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二戰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來臨第二百二十三章 偏將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七十一章 再認知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典韋勸降第九百六十三章 孿生姊妹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飛天獅子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靜待大潮第六百三十一章 風捲雲舒第五百二十章 被圍上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任務第九百二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地產開發第六百九十七章 飛行寵物第四百九十四章 奪得一城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聘操盤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倭國經略第五百五十五章 赴約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開赴戰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劍指劉岱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聘操盤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三問而退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動搖根基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後手連連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買賣不成第六十五章 自大到無知第七十七章 再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