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衆叛親離

賀燁說的是實話。

返京途中,他已經感覺自己這回恐怕凶多吉少,爲保十一娘能夠順利執政,他必須讓韋海池當着滿朝文武面前坦露野心,只有如此,才能杜絕一切後患。而雖已決定拔毒,不過亦當在望日朝會之後,他知道太后召見同安,必有圖謀,但爲了杜絕後患,賀燁這回甚至沒有聽從十一孃的建議給予同安警告。

“我沒想到會發生這大變故,以爲我有能力庇護你與遲兒,因爲自大,才爲你留下這多隱患,韋太后縱然惡貫滿盈,但到底有嫡母之名,這時就算讓她暴斃深宮,也是爲時已晚,因爲韋太后就算暴斃,也不能禁絕物議,說不定反而會予馮繼崢等口實,違抗諭令。唯有當衆拆穿韋太后,讓其擔當弒君之疑,至少能將她名正言順拘限後宮,日後,待你爲裴鄭二族翻案申冤,證實韋太后兩次弒君之行,便能爭取將其處死。至於同安……她若當真執迷不悟,甘爲太后驅使,再也不能縱容,但念在她乃兄長遺孤,且又爲弱質女流,伊伊,我仍然希望你能寬赦死罪,將同安圈禁別宮即可。”

所以他才故弄玄虛,但當然部署妥當,韋太后今日的背水一戰,註定會以慘敗落幕。

逃過一劫的是同安,其實從始至終,她根本便沒打算聽從祖母驅使。

她固然怨恨皇后,但如果叔父遭遇不測,同安決不會有損遲兒,她明白如果太后得勢,早晚會將遲兒斬草除根,遲兒是叔父唯一的骨血,她怎能眼睜睜看着遲兒再遭毒手?

其實要說同安真正最爲怨恨的人,並非皇后,而正是祖母韋海池。

她偏執的內心,其實早已被青嵐潛移默化,但她不想承認而已,她爲自己的行爲找到另一種說法,並在此時此刻,眼看叔父暫無大礙,她也爲油然而生的欣喜,做出功利的辯解。

一切如願,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是無關緊要之人,皇后無論如何離間,叔父也不會相信我會有異心了,那麼,我總算能夠昂首挺胸的生活。

同安心滿意足退出宣政殿,她並不關心接下來,她的祖母將如何自辯。

太后遭遇晴天霹靂,腦子裡現下只餘一片焦灰以及黑煙,出於她對公羊一門劇毒的信任,對於這回刺殺計劃只設定了兩個可能——得逞要麼落空。

唯獨沒有設想,或者逃避設想的是紀駐鋌這一死士明明已經得手,賀燁竟然能夠苟延殘喘回到長安,並故弄玄虛佈下陷井,等着她自投羅網。又儼然,接連慘敗的韋太后已經走投無路,時勢已經緊急到了讓她無法從容與更加周密的地步,否則當她發覺縱然有雷仰棣接應,可看守光順門以及宣政殿的宮衛從始至終都沒有反抗,任由她們一行闖入朝會時,她應該意識到這就是一個請君入甕之計,而不會饒幸源於皇后的神智大亂,根本沒有佈防。

她只有進入宣政殿,纔有反敗爲勝的轉機。

過程雖說大出意料,但韋太后對於這樣的結果,其實不能說完全沒有準備。

可笑的是,太后雖說具有背水一戰的決心,事到臨頭,卻沒有當年楚霸王烏江自刎的勇氣,眼下腦子裡雖說一片斷壁殘桓,可強烈的求生**到底還是讓她極快地清醒,只是因爲狂妄與不甘,她依然做不到卑躬屈膝,她輕擡下巴,仰舉眉眼,語氣不無悲憤:“老身承認,確然授意同安僞造密旨,但老身這樣決定,皆因柳氏之歹毒狠辣,實在駭人聽聞!”

便將那枝虎頭杖,推拋墜地,韋海池當衆舉起了她的右手,摘除那根銀指套,將殘缺的尾指坦露:“聖上怎不問問柳氏,曾經如何大逆不道?!毒婦柳氏因爲馮侍郎等忠良舉劾賀湛、宇文盛此二後系黨徒,遷怒於老身,欲害淑妃,毀謗老身,被老身拆穿,竟惱羞成怒,在長安殿大開殺戒,威脅要將老身削爲人彘,老身怒斥其歹毒,竟真被她削斷尾指,拘禁長安殿!”

“敢問聖上,老身深知柳氏無惡不作,跋扈張狂,再聽同安誤導,豈敢不信聖上因身負重傷,已被柳氏弒害,爲了江山社稷不被毒婦壟控,爲了儲君免被當作傀儡操縱,老身這才拼死一闖朝堂,卻沒想到……就連同安也被柳氏瞞惑,反讓老身百口莫辯!”

賀燁雖知公羊氏已經被十一娘逮獲,但數日以來,實在沒有那麼多時間細問來龍去脈,十一娘憂心賀燁身體,也不願再用瑣事煩擾,故而並不及告知諸多事故。

賀燁這時看向十一娘,只見她連眉睫都未曾晃動,但偏偏他就能從那雙眼睛中,看出暗示——是我乾的!

賀燁忽然很想開懷大笑,他想如此跋扈的皇后,如此果決的女子,他彷彿真不用太多擔心,就算不能挺過這回生死關劫,也足以放心將重擔託付,那麼他死前並不會焦慮,剩餘的,只是不捨而已。

“聖上,太后所言並不屬實。”阮嶺這時出列,作爲淑妃事件的關鍵人證,他自然要稟奏“事實”,隨後還舉憑證:“太后口口聲聲,稱自三月時起,已被拘禁長安殿中,然侍疾者如華陽夫人,仍可出入宮禁,既有薄錄可察,又有不少人證,並太后最近召見同安公主,何曾受到任何限制?”

這樣也能算作拘禁?

阮嶺還指出:“皇后若當真行爲此等駭罪,百日之間,明明太后未受拘禁,爲何不行檢舉?偏偏等到今日,僞造密旨毀謗中宮落空,才予拆穿?”

太后大怒,舉手就是一個掌摑,食指厲向阮嶺鼻尖:“正是你這大逆不道之徒,力助柳氏顛倒是非,瞞騙臣公,老身無憑無據,只能任由你等毀謗!你們明知老身只能隱忍,纔敢不加嚴禁,如今竟也成爲老身罪證。”

阮嶺捱了一巴掌,臉上留下四根紅印,卻不怒不躁,只長嘆一聲:“太后雖爲嶺親長,然嶺身爲臣子,只能以君國大義爲先,當日親眼目睹,太后乃九因福所傷,怎能不顧事實,毀謗中宮?太后斥嶺悖逆,嶺只好認罪。”

賀燁冷笑道:“太后膝下,子子孫孫皆爲大逆不道之徒,遭遇衆叛親離,竟還能直闖朝堂,諸位臣公盡皆目睹,可相信太后指控?”

陶葆儀率先道:“聖上御駕親征以來,皇后處斷政務,不偏不倚依循禮法,臣……不信皇后竟然罔顧孝禮,行此極惡之罪。”

林昔更是直指太后劣跡:“聖上出征未久,太后便在宣政殿前脫簪待罪,以孝道逼迫,要脅干預朝政,可見弄權之心不死,皇后輔政期間,因察明謝饒平及韋元平貪賄之罪,更將不少太后舊臣、窮兇極惡之徒依法嚴辦,太后心懷怨恨,這便是毀謗之動機。”

越發引起了朝臣附和,在此情勢下,就連任知故等殘餘黨徒,也不敢再公然支持太后,更何論馮繼崢?

韋太后成爲衆矢之的,惱羞成怒:“天子,你睜大兩眼看看,現下滿朝文武,已爲柳氏爪牙,你難道還要因爲貪念美色,由得柳氏隻手遮天,你怎麼對得住你亡父、亡兄兩代先君!”

賀燁目光森冷。

“太后,紀駐鋌還活着。”

就這一句話,再度讓太后有若遭遇五雷轟頂。

甚至連退兩步,搖搖欲墜。

這番情態,被陶葆儀等看在眼中,心頭雪亮。

紀駐鋌必爲太后指使!

這是弒君大罪,韋太后纔是窮兇極惡,才應被五馬分屍!

這下不僅陶葆儀,連杜漸知也悲憤不已,朝臣跪倒一片,請諫天子,大周雖以孝治國,然而更應遵循君臣之義,弒君之罪乃十惡之首,必須徹察,韋太后既已牽涉,當立即拘禁後宮。

“現下首重,尚且不是徹察罪弒。”賀燁的目光最後晃過韋太后那張令人厭惡的嘴臉,便轉向滿朝文武:“朕雖服皇后所贈丹藥,剋制劇毒,至今未曾毒發,然,身中之毒極其霸道,解治只有三成希望,且就算饒幸得治,據諸位醫官之言,至少一載需要靜養,不能分心政務,故,朕今日當衆宣詔。”

這不是商議,而是宣令。

包括遲兒在內的人,全都膝跪聆聽。

也只有韋海池仍然佇立當場,她這時不因心存饒幸,而在緊急盤算着應當如何才能保住性命,她已不在意賀燁的死活,更不在意賀燁會如何決斷,對於朝堂上的局勢,這時的韋海池已經置若罔聞。

賀燁也全當太后不存在般,只扶起皇后,緩緩踱前幾步,就這麼攜手並肩地,站在宣政殿的寶座之前,面對着滿朝文武。

他想起那時,冊封皇后的典禮,他們也是這樣攜手並肩站在丹鳳門上,他的心意從來沒有動搖過,就是要與身邊的女子,共享一切,無論榮華還是艱苦,可那時的賀燁並沒有想到,決別會來得如此倉促,他也許不能給予身邊的女子美滿幸福,反而要將本應由他肩負的重任,強迫她獨自承擔。

可是怎麼辦呢十一娘,時至如今,就算讓我重新選擇,我還是不願放過你,賀燁的一生也許短暫,但我仍然慶幸身邊一直有你陪伴,我就是這麼自私的一個人,貪圖如此短暫的歡娛,就算將要留給你的,漫長孤寂,殫精竭慮的餘生。

我始終做不到如絢之一般,隱忍情意,成全你。

這時沒有人注意帝王的眼睛,也只有十一娘能從那雙目光裡,會意溫情。

幾乎有奪眶的熱淚,但她忍住了,她只是緊緊回握着指掌,彷彿更加用力一些,就能挽留身邊人。

第888章 晉王的歉意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473章 拜師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282章 謝毛秘談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909章 羞辱第957章 夫人不靠譜第364章 突然的詔令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1109章 計成第453章 姻緣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1197章 美人之急第1003章 楊公自薦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24章 韋太夫人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1263章 又一個復仇者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1255章 鬱郁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162章 戰後會談第803章 王妃欲用毒第1136章 天仙下凡摔傷頭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836章 王妃無情,元氏有意第991章 殺你者,周室晉王!第184章 謊騙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812章 婁卓訓妻第1005章 貪生的禍害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1215章 跪候紫宸殿第329章 惡狗互咬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771章 大宴第497章 長孫秦明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658章 突襲第189章 過關第485章 “新寵”踏雪第1400章 竟有如此誤解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380章 真是善後第746章 互懟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179章 狐媚第1233章 “逼宮”去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1284章 還擊第645章 下馬威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1087章 營救不難第819章 窗戶紙第1179章 牛角尖第776章 滑稽戲第466章 缺席者第1121章 見瑩陽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390章 晉王府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496章 大勝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312章 招魂還是懾魂第32章 庶女心計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71章 車禍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158章 決勝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1221章 一場殿議第1128章 繼續爭取
第888章 晉王的歉意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513章 隱患多多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708章 確已動情第292章 又現楊叩玉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473章 拜師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282章 謝毛秘談第219章 擊鞠如戰場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427章 緗兒的“政敵”第76章 公義與得失第58章 被“麪糰”咬了手第909章 羞辱第957章 夫人不靠譜第364章 突然的詔令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1109章 計成第453章 姻緣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874章 說好的捉姦呢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1197章 美人之急第1003章 楊公自薦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24章 韋太夫人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322章 撩撥並未結束第1263章 又一個復仇者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1255章 鬱郁第1193章 陛下大走桃花遠第137章 甘下修羅第1162章 戰後會談第803章 王妃欲用毒第1136章 天仙下凡摔傷頭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37章 袁氏抓緊“一線生機”第836章 王妃無情,元氏有意第991章 殺你者,周室晉王!第184章 謊騙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812章 婁卓訓妻第1005章 貪生的禍害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1215章 跪候紫宸殿第329章 惡狗互咬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196章 魚兒咬餌第771章 大宴第497章 長孫秦明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658章 突襲第189章 過關第485章 “新寵”踏雪第1400章 竟有如此誤解第52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380章 真是善後第746章 互懟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179章 狐媚第1233章 “逼宮”去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1284章 還擊第645章 下馬威第59章 太夫人的品析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1087章 營救不難第819章 窗戶紙第1179章 牛角尖第776章 滑稽戲第466章 缺席者第1121章 見瑩陽第206章 當局者迷第390章 晉王府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570章 太后的醒悟第496章 大勝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1章 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1311章 不情不願的“成全”第312章 招魂還是懾魂第32章 庶女心計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71章 車禍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158章 決勝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1221章 一場殿議第1128章 繼續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