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改個號娶個小

“小人陳新拜見都爺(注1)。”陳新跪在地上大聲喊道,膝蓋被石板磨得生痛,心中痛罵這該死的封建制度。

新到任不久的登萊巡撫孫國楨正襟危坐,他神情肅穆的看着前面跪的陳新和宋聞賢,也不叫兩人起來。昨日兩人拜會鍾大人後,便搭鳥船回福船上,福船連夜靠岸將銀兩運上岸來,鍾大人派人護送,今天午前到登州城中錢莊換爲了銀票。午後鍾大人便帶了他們來孫國楨的官署。

“聽白山說,你們兩人有建奴情形要報與我知,速速講來。”白山便是那鍾大人的字,他正陪着笑站在一旁。

陳新聲音響起:“啓稟都爺,我兩人是登州軍民,前幾日搭乘一商船去天津,於登州海外遇一漁舟,形跡可疑,攔下後擒得建奴細作一人,拷問得知原來那奴酋十分奸狡,不但大軍入寇寧錦,還派細作由遼海潛入登州,攜帶銀錢企圖打探消息,尋機焚我糧草,小人在船上截獲建奴探子攜帶的銀錢近萬兩,原本有些猶豫,虧得同船的宋先生曉以大義,宋先生言道,現在登萊的都爺既是文曲星下凡,也是武曲星,這次建奴入侵,都虧得孫都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救大明生民無數,小人感佩五內,幡然悔悟,特將截獲銀兩送來請都爺處置。唯一可惜是那細作乘我不備,跳海死了,屍體也沒找到。”

宋聞賢低着頭聽着,陳新在船上便要求在巡撫面前由他先說,爭取能搭上寧錦大捷的順風車,升個一官半職,不然光入個軍戶有什麼用。耳中聽到陳新肉麻的馬屁,宋聞賢在心中暗暗罵了一句:“臉皮真厚。”

“近萬兩?”孫大人臉上波瀾不驚,還是正襟危坐的姿態,陳新一番話中漏洞百出,不過大家都是演技派,演點國產大片爛片不用太嚴謹的,只要票房好就行,眼下票房已經擺在面前,只要大家配合一下,吃相不太難看就好。

很快,爲了男一號早日拿到票房,男二號鍾大人便出來串戲了:“撫臺大人,這位陳新是威海衛襲替小旗,並無實職,平日做些小生意,都是往來天津登州附近,偶爾也去一趟其他地方,他有心報國,此次又擒獲建奴細作,經屬下覈實,確有其事,唯有這銀錢下官不敢做主,便請大人處置。”

孫大人一副從容淡定的樣子:“江湖之遠,不忘國事,我大明有如此忠勇之士,何愁建奴不滅,兩位請起。”

陳新這才擺脫了彆扭,站了起來。

“白山,兩位請坐。”

孫大人這話說完,陳新跟宋聞賢在右側下首坐了,陳新本來一屁股坐滿,眼角看到宋聞賢如同小媳婦見公婆般,只把屁股掛了一個角在椅子上,再一看那鍾大人也只坐了半邊,只好也挪出來一些,心中又是一陣罵。

陳新偷眼看了一眼孫國楨,他胸前一個孔雀補子,表明他已經是大明的三品文官,並且是巡撫,毛文龍這樣的一品武官見了,也只有磕頭的份,象孫國楨這樣的巡撫,一般實職是都察院副都御史,正三品的官,巡撫只是他的工作職務,本身並沒有品級,掌握轄地的軍政民政大權,各省巡撫相對固定,有些地方則是根據情況時設時撤。

登萊雖然地方不大,但管轄着東江,是對後金作戰的重要方向,容易立功,每年銀錢過手的數目也很多,算得上實權派了。這個任上能幹得好的話,後面的官途還是不錯的。

鍾大人又開始爲宋聞賢說話:“撫臺大人,這位宋聞賢,原本是李大人幕僚,文書錢糧都是精通,此次在海上捉拿這細作,也是出了力的。”

“嗯。”孫國楨略略點頭,表示聽到。“他兩人既拿住細作,亦可算爲寧錦之捷出力,白山你報功時也不要忘了。”

“是,下官一定牢記他兩人截殺細作之功。”兩人的對話中,已經把那一萬兩省略掉。

陳新聽得心中高興,昨日說要入軍籍後,這鐘大人看在八千兩的份上,已經答應把他搭上寧錦大捷的順風車,建奴是六月初五日退走,眼下七月初,登萊這邊的報功核功正好還沒做完。此時的軍戶戶籍一文不值,黃冊上有名無籍之人多如牛毛,鍾大人找人把黃冊上加他一個軍戶小旗,也無人會去查實,報功抓獲奸細也並不顯眼,鍾大人答應此次把他升到試百戶,自己馬上就要是個官了。

眼下巡撫大人這邊也已經同意,銀子開路,就是好說話,既然宋聞賢要送禮,自己分不到銀子,就拿點利息好了。剩下的,便是要說說海貿的事,陳新現在覺得跟他們一起做海貿實際上並不虧,趙東家覺得虧,是因爲他只需要錢。

一萬兩的大禮便是京師中也不多見,孫國楨自然知道還不止於此,看着鍾大人問道:“陳新是威海軍餘,那宋先生現在何處高就?”

鍾大人忙站起來回道:“撫臺大人,宋聞賢家在登州,此次李大人走後,便想回鄉歸農,下官爲國惜才,冒昧向撫臺大人薦舉。”

宋聞賢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晚生原本是有歸農的打算,此次海上遇賊之後,方知建奴兇殘,豈能獨善其身,晚生願略盡綿薄之力,襄助都爺掃平建奴。又怕才疏學淺,難入大人法眼。”

鍾大人又在一旁幫腔:“此二人原也做些行商之事,在威海、登州、天津各處貿易,間或去江南一次,所得頗豐,近年曾多次得我登州水師相救,又敬仰大人品行,願每年從利潤中拿出數成,襄贊軍資。”

孫巡撫聽到水師和數成利潤,也已經知道他們所求何事,這事也並不難辦,只是在自己轄區提供方便而已,各取所需,臉上露出些笑容:“宋先生太過謙遜,白山的眼光我是信得過的,你兩人心意我明白,但還要記得不止敬仰本官,還需時刻牢記爲我皇分憂。”

“是,小人牢記。”

孫巡撫又接着道:“既然宋先生有大才,白山又薦舉,便請宋先生屈就參隨,主理登州海防錢糧。”

“謝都爺垂愛,晚生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陳新你既是威海衛小旗,此次立功,定然不免升遷,白石。”

“下官在。”

“如此忠義之士,升遷後應當實授,不可寒了天下義民之心。”

“大人放心,此事下官省得,待朝廷封賞下來,下官自會安排。”

孫大人表了態,該辦的事情就辦完了,他也不問那一萬兩銀子在何處,右手把茶杯輕輕一端。鍾大人和宋聞賢立即起身,陳新也連忙跟隨。

“如此我等不打擾撫臺大人處理公務。就此告辭。”

“好,老夫另有要事,便不遠送,來人。”

一個師爺模樣的人走進來:“老爺。”

孫國楨對陳新三人道:“這是我府中管事徐升,以後有要緊事,便可直接找他。”

三人都與那徐管事見禮,宰相門前七品官,這巡撫門前也是不小的。那徐管事還算和氣,與三人一一回禮。

“徐管事你代本官送鍾大人和二位先生。”

“是,老爺。”說罷他手一引,請幾人先行。三人再次跟孫巡撫行禮後退了出去。

鍾大人昂首闊步走在前面,宋聞賢似乎故意走得很慢,拉出一段距離,走出二堂,進大堂之前,宋聞賢退到徐管事身邊,陳新知道他要把銀票給徐管事,大人們是從來不自己收錢的,他也不停留,快步走入大堂。

隔了一段距離後,回頭快速瞟了一眼,只見到宋聞賢正挨在徐管事身旁,徐管事拿出銀票看了一眼,點點頭,宋聞賢又把右手伸過去,袖口籠在徐管事的手上,袖中晃動兩下。那徐管事臉上露出親熱的笑容。

陳新轉頭到大堂等候,從懷中摸出一個十兩的銀子,好一會兩人才出來,陳新也裝作感謝,學宋聞賢般,從袖中把銀子遞過去。

徐管事笑臉如花,與兩人稱兄道弟,一路把二人送出照壁才依依惜別。

鍾大人就與二人在門口告別,吩咐陳新在天津等候官身的消息,陳新答應了。至於後面出海的事,至少還要幾個月,可以慢慢商議。

鍾大人走後,兩人在巡撫官署門口站了片刻,陳新看看高大的軍門和兩側的黑鹿角,對宋聞賢笑道:“原來宋先生便在此處上直,真令小弟羨慕啊。”

兩人連連合作,關係已經十分親密,宋聞賢笑道:“一個大院子而已,又有何羨慕。”說完領頭往城外走去。

陳新跟在他身旁道:“巡撫大人安排你主理登州到天津的海防錢糧,是個什麼職務。”

“狗屁職務,海防錢糧算個什麼,又不是東江鎮的錢糧,他不過給我一個名義罷了,不過有這個職務倒是方便我幾處行走,畢竟水師的錢糧我能攙和一下,那些丘八總要給些情面,撫臺大人應該便是如此考慮的。”

陳新拱手道:“如此就恭喜宋先生了。”

宋聞賢笑着擺擺手:“你我二人就不必這些虛的了,雖是又有了安身之處,但孫大人自有班底,我等新人不過充充門面罷了。倒是要恭喜兄弟你高升百戶。”

“宋先生明知那軍籍的百戶是個什麼玩意,可是調笑兄弟來着。”

“豈敢,豈敢,原本以爲你未附籍,只能垛集後花錢納級,現今鍾大人直接給你添的小旗,再立功封賞,到了試百戶,再要納級當千戶,就只需兩三百兩,此處就省下一千多兩了。”

陳新這才知道這中間區別,一千多兩可不是小數字,這鐘大人看來還算厚道,拿了錢也是要辦事的。

他正滿意間,只見宋聞賢一臉壞笑的道:“不過有一樣陳兄弟你卻是不值得恭喜了。”

陳新奇怪道:“哪一樣?”

“陳兄弟可知升官的兩大樂事?”

“發財、死老婆。”

宋聞賢在中心鄙視一番後說道:“非也,升官首要兩件樂事,改個號、娶個小。便是要改個官場上合用的字號,又要納一個貼心的小妾,可惜啊,陳兄弟既無號可改,連大婦也無,可就兩樣都沒有了。哈哈哈!”

------------------------------------------------------------------

注1:明代百姓稱呼巡撫爲都爺,其他官職也有單獨稱謂,如縣官叫“相公”或“父母”,不太符合習慣,只在此處介紹一下,後面主要還是以官職稱謂。

第41章 七克第66章 行進第18章 防禦體系第30章 燎原第110章 不要臉第19章 推舉第226章 九月第3章 回家第119章 山寨第120章 螻蟻第73章 空心方陣第46章 老狐狸第210章 軍訓第22章 前後受敵第63章 尚未麻木第74章 戰機第33章 上官第207章 送別第13章 瞬變第115章 折磨第81章 光復第153章 別來無恙第24章 挑釁第117章 堅城第83章 吳橋第46章 合機銃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6章 訓導官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16章 伏路軍第75章 死敵第17章 狼煙第16章 文登軍報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14章 萊陽第20章 揚州第19章 潛越第69章 家第31章 道義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27章 檢查第17章 威海衛第65章 決戰日第16章 擊潰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50章 西線第64章 雪停第22章 新漢軍第50章 西線第54章 接近第34章 爭地第9章 秦淮漁唱第170章 青州佈局第50章 舞臺第5章 階層第44章 各方第5章 薊州第1章 新營第15章 烏合之衆第217章 成績第33章 小財第146章 老友第66章 言商第4章 蔽海而來第171章 天份第27章 觀察員第一把九十六章 暴疾第226章 九月第31章 白髮第202章 心外無物第142章 雙邊第8章 買書第82章 副營官第118章 嘗試第29章 特務第78章 正途第203章 任重道遠第113章 負擔第60章 利益第1章 新營第84章 提成第98章 青化鎮第32章 逆轉第5章 殺才第25章 觸動第136章 角落第75章 矚目第11章 我老婆第12章 你是管家第2章 張家灣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49章 複雜第142章 雙邊第49章 需求第36章 文登營第210章 軍訓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53章 巡撫沒了第92章 內應第149章 釣餌
第41章 七克第66章 行進第18章 防禦體系第30章 燎原第110章 不要臉第19章 推舉第226章 九月第3章 回家第119章 山寨第120章 螻蟻第73章 空心方陣第46章 老狐狸第210章 軍訓第22章 前後受敵第63章 尚未麻木第74章 戰機第33章 上官第207章 送別第13章 瞬變第115章 折磨第81章 光復第153章 別來無恙第24章 挑釁第117章 堅城第83章 吳橋第46章 合機銃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6章 訓導官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16章 伏路軍第75章 死敵第17章 狼煙第16章 文登軍報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14章 萊陽第20章 揚州第19章 潛越第69章 家第31章 道義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27章 檢查第17章 威海衛第65章 決戰日第16章 擊潰第37章 四城戰役(三)第50章 西線第64章 雪停第22章 新漢軍第50章 西線第54章 接近第34章 爭地第9章 秦淮漁唱第170章 青州佈局第50章 舞臺第5章 階層第44章 各方第5章 薊州第1章 新營第15章 烏合之衆第217章 成績第33章 小財第146章 老友第66章 言商第4章 蔽海而來第171章 天份第27章 觀察員第一把九十六章 暴疾第226章 九月第31章 白髮第202章 心外無物第142章 雙邊第8章 買書第82章 副營官第118章 嘗試第29章 特務第78章 正途第203章 任重道遠第113章 負擔第60章 利益第1章 新營第84章 提成第98章 青化鎮第32章 逆轉第5章 殺才第25章 觸動第136章 角落第75章 矚目第11章 我老婆第12章 你是管家第2章 張家灣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49章 複雜第142章 雙邊第49章 需求第36章 文登營第210章 軍訓第152章 狡兔三窟第53章 巡撫沒了第92章 內應第149章 釣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