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
婉貞無法跟光緒商量皇家產業的事情,除了傳統思想的束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無法確定是否能有合適的商機來讓她做這件事情。
因此,她便想要跟奧斯頓見一面來當面商量一下,看看以他的見識,能否對此提出一些建議。
本想借着請他們進宮賜宴的機會好好跟他談一談的,但很快,她便有了其他的機會來做這件事情。
莉蓮來見過她之後兩天,她便收到了來自美國公使夫人的請帖,請她去參加復活節的宴會。
其實像這樣的宴會還有很多,婉貞也經常都是禮節性的回一個禮,人是不去的。但這次不同,她特意派人去問過,作爲美國本土最大的快餐企業雷德亞當斯的老闆之一,奧斯頓夫妻自然也收到了邀請,並確定會出席這個宴會。
她便起了順便與奧斯頓見面的心思。
反正都是見面,在哪兒見又有什麼所謂呢?
於是她便接受了這次美國公使夫人的邀請。
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光緒,他雖並未阻止,卻也忍不住嘟噥道:“那個什麼……復活節?那是什麼玩意兒?值得你紆尊降貴親自去一趟。”
婉貞不由便好笑道:“這個節日,對洋人們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們的宗教節日,就像咱們的佛誕一樣,是個非同尋常的時候。”
“原來如此。”光緒倒是來了興致。他這些年在婉貞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對西方的事物感興趣了,於是便又說道,“給我說說關於這個節日的事情吧。”
婉貞想了想,便笑着說道:“這事兒說來話長,要真要說清楚,就得從洋人們信奉的基督教教義說起了。復活節是爲了紀念耶穌復活而產生的節日,也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根據聖經上的記載,上帝的兒子耶穌降生在馬槽裡,當他三十歲的時候,挑選了十二個學生,開始傳道工作。三年半中,他醫病、傳道、趕鬼,幫助了各種各樣有需要的人,向世人傳播上帝的光輝。後來,因爲上帝的安排,耶穌被門徒猶大出賣,被捉拿、審問,被羅馬兵丁釘死在十字架上,臨死前,他預言自己三日後必復活。果然在第三日,他復活了按照聖經的解釋,耶穌乃道成肉身的聖子,來世上就是爲了要贖世人的罪,成爲世人的代罪羔羊,這也就難怪洋人們爲何會那麼着緊這個節日了。”
光緒便笑道:“原來還有這種典故。卻不知他們還有些什麼特別的儀式沒有?若是有的話,我倒很想親自去看看。”
婉貞笑道:“儀式自然是有的,遊行、禮物等等,也是頗爲熱鬧的。”想了想,又道,“就跟咱們的佛誕,人們也要請佛去巡遊一樣。”
光緒看來確實是對洋人們的這個習俗很感興趣,又問了許多關於此事的問題。婉貞其實自個兒也不是很瞭解,不過是在前世的時候看過一些相關的書籍罷了。她前世今生都不信教,自然也就無法給出什麼太過深入的解釋。
末了,她只得說道:“皇上,對於洋人們的節日,我倒也並不是很清楚。若是皇上想知道,何不找些洋人進宮來問問?或者,跟我一起去參加宴會也是好的,算是湊個熱鬧吧。”
光緒卻搖了搖頭,笑道:“也是我的疏忽了。你非生而知之,自幼在大清長大,只不過因緣際會去過歐美一次,又怎麼可能凡事都瞭解得那麼透徹?算了,我也不過是好奇,就隨便問問罷了,並沒有什麼特別在意的地方,知不知道也無所謂了。至於那個宴會,你代表皇家出席就好,我就不去了。”
聞言,婉貞倒是有了幾分惋惜。
開放來自於眼界,只有眼界開闊了,心胸才能開闊,才能更快更好地接受新事物,這也是她之所以能在大清處處先行一步的原因。若是光緒也能有廣闊的眼界,那麼他是否能更好地接受新事物、新理論,讓中國復興的道路不必走得那麼艱難?
掩下心中的思緒,她知道不能操之過急,於是便笑了笑道:“那好,那我就自己去了。”
於是到了宴會當日,她精心打扮了一番,便坐着馬車出了紫禁城,向着美國公使的府邸而去。
到了目的地,已經有很多客人早已抵達了,包括奧斯頓夫婦。聽說婉貞到來,主人家和客人們急忙迎出門外,一番寒暄之後,前呼後擁着她走進了宴會廳。
她不由環目四顧。
只見寬敞透亮的西式建築裡,高腳的吊燈和精美的燭臺相映成趣,鮮花和輕紗點綴着富麗堂皇的大廳,美酒飄香,音樂氤氳。
洋人們並沒有太多太嚴整的規矩,一番擾攘之後,婉貞身邊的人們就漸漸散去,只留下幾個親近的夫人們陪伴着。衣着整齊的侍者們穿梭在打扮講究的客人們中間,人們三五成羣地聚集在一起,聊着各自感興趣的話題,在婉貞看來,跟一般的宴會也沒什麼不同。
“尊敬的皇貴妃殿下,今天您能夠大駕光臨,實在是令我們感到分外榮幸非常感謝您的賞光。”美國公使夫人笑得開心。
一年中,他們這些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也不知要舉行多少次宴會,發出過多少次請帖,卻十次有九次都請不動皇室的人。然而這次,婉貞竟然接受了邀請,並且親自前來參加,這無疑是個天大的臉面,她身爲宴會的主人,自然開心不已。
其他人就都羨慕地看着她。
她們也知道,婉貞會如此賞光,八成是因爲雷德亞當斯的原因。如今在上流社會中,雷德亞當斯這個發展勢頭迅猛的快餐業巨頭的真正老闆有三個,幾乎就已經成爲了不是秘密的秘密。在她們看來,在美國有着巨大切身利益的婉貞會對美國公使夫婦另眼相看也並不是什麼特別值得奇怪的事情。
只可惜自己沒有那個運氣,跟這位中國實際上的國母有任何利益上的聯繫。
婉貞笑着說道:“您太客氣了,史密斯夫人。事實上,這些日子我的小兒子都快把我折磨瘋了,您的這張請帖可是讓我大大鬆了口氣呢,讓我終於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幾位夫人都是有孩子的人,聞言便會意地笑了起來,話題自然而然就轉到了孩子身上。
“話說回來,這次奧斯頓先生和她的夫人回來,也帶回來了一個小天使呢不知殿下是否知道?”法國公使夫人說道。
婉貞點點頭,道:“前些日子莉蓮去過皇宮了,跟我說起過這事兒,我也很爲他們感到高興呢”
聽了這話,幾位夫人不由對視了一眼,眼光都有些詭異。
美國公使夫人瞟了一眼婉貞背後,突然笑了起來,說道:“哦,她來了,我們的準媽媽來了。”
幾人轉頭一起看過去,果然,只見莉蓮穿着寬鬆的禮服,緩緩走了過來。
她們於是便都笑了起來。
莉蓮走到她們面前,不由便奇怪地問道:“尊敬的殿下、各位夫人,你們爲何看着我發笑?我有哪裡失禮的地方嗎?”
“不不不,您誤會了,雷德夫人。”法國公使夫人急忙拉住她的手,笑道,“只是我們剛纔說到您,您就過來了,我們是在笑您跟我們的默契。”
莉蓮於是更奇怪了,問道:“說到我?爲什麼呢?”
“當然是因爲您肚子裡的孩子了”法國公使夫人掩嘴笑道。
幾個女人於是又笑開來。
莉蓮便忍不住有些微赧,微微羞紅了臉頰。
在場的都是生過孩子的人,於是便也少了幾分顧忌。婉貞拉着她問道:“這些日子還好嗎?孩子如何了?”
她便笑道:“尊敬的殿下,多謝您的關心。我和孩子都很好,醫生說了,母子均安呢”
婉貞笑了笑說:“那就好希望你和孩子都能平平安安的。”說完瞟了周圍的人一眼,又笑道,“這裡的幾位夫人都是曾經生育過,經驗豐富的人,我想你不妨向她們取取經,也好多一點準備、少走點彎路。”
莉蓮會意,便大着膽子,跟幾位公使夫人們聊起懷胎、保胎的話題來。
婉貞見她們說得起勁,微微一笑,悄悄走開了去。
走到室外,她擡頭看了看,只見滿天星光燦爛,月光皎潔無瑕,春日的晚上還稍微帶着點兒涼氣,卻給人一種特殊的凜冽提神的感覺。
“站在這裡做什麼?不怕着涼了嗎?”一個男子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
她轉頭一看,嫣然一笑道:“這不是在等你嗎?”
奧斯頓便笑了起來。
他隱在房屋的陰影下,看不清此時面上的表情,只感覺得到那專注的目光從她的身上慢慢掃過。
“看來,你的日子過得不錯。”他的語氣晦澀不明,但總體而言,總是透着一絲欣慰的。
“是的,我的日子過得確實不錯,有愛我的丈夫、我愛的孩子……”她直言不諱,然後笑看着他道,“依我看,你的日子也過得很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