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膽穿插

僧王爺的迅速慘敗並沒有讓滿清朝廷意外,本來就是一個吹出來的蓋世名將,在北京保衛戰中昏招百出盡扯後腿,這次還是拉着一幫嬌生慣養的蒙古獨婚子上戰場,不打敗仗純粹就是沒有天理。僧王爺所部沒有被吳軍全殲,僧王爺本人也沒在戰場上被吳軍將士直接幹掉,都已經算是讓滿清朝廷比較意外的了。

真正讓滿清朝廷和清軍上下感到意外的是盧龍城的迅速失守,做爲山海關附近的唯一一座府治級城市,滿清朝廷一直都是把盧龍城當做山海關的外圍屏障經營,有點什麼戰爭資源都是優先供給給盧龍城,下了大力氣修建和加固盧龍城防,同時在人事安排方面也花了大的心思安排。

知府延福是旗人忠誠度靠得住,擅長演戲很懂得拉攏人心,關內百姓不斷取道山海關遷居東北,期間幾乎沒出什麼亂子還讓老百姓對滿清朝廷感恩戴德,看上去十分清廉的延福在其中居功至偉。統兵的總兵金太文是清軍在不斷的實戰中歷練出來的後起之秀,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且很得軍心,很有些讓士卒誓死效命的本事,而且盧龍清軍的裝備也不差,城中光洋槍就有三千餘支,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還是比較先進的裡治步槍和卡賓槍,彈藥充足,另外還有六十餘門火炮助陣。

然而就是這樣的城池,就是這樣的軍隊,卻依然還是沒能擋住吳軍將士的猛烈進攻,僅在吳軍將士面前支撐了十幾天就宣佈告破,知府延福自殺殉職,金太文也只帶着不到兩百人的殘兵敗將逃回山海關,所以消息傳到瀋陽時,滿清朝廷在一片大譁之餘,也不得考慮這麼危險問題——山海關能撐多久?能不能支撐到對滿清朝廷來說最有利的冬天?

“你們必須得馬上建國,成立新的政權,並且邀請我們大沙皇俄國的軍隊進駐山海關,只有這樣,我們大沙皇俄國纔可以名正言順爲你們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軍事、政治和外交援助,直接出兵幫助你們抵抗中國軍隊的進攻,幫你們獲得其他西方國家的承認,然後幫你爭取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援。不然的話,你們的朝廷必然會被吳超越推翻,吳超越也將取代你們,成爲中國的惟一統治者!”

與惶惶不可終日的滿清朝廷截然相反,沙俄駐華公使熱梅尼卻是對盧龍城的失守拍手慶祝,上躥下跳的只是慫恿滿清朝廷趕緊分裂中國,還有就是不斷鼓動滿清朝廷允許沙俄軍隊進駐東北,幫助清軍抵禦吳軍進攻。而以慈安、慈禧和鬼子六爲首的滿清分裂派既是早有此意,又是因爲實在已經無計可施,便一咬牙一橫心,終於還是就建立滿州國一事與熱梅尼展開了正式談判。

當然,慈禧等人也不是完全沒有頭腦,知道朝廷裡反對聲音很大,如果貿然拋棄中國儒家的大一統思想搞滿州朝廷,很有可能就會導致人心背離,讓大量被儒家思想洗腦嚴重的滿清官員倒向吳超越,再加上也十分擔心沙俄光許諾不出力,只想乘機吞併東北和蒙古,慈禧等人便藉口需要平息朝廷中和民間的反對聲音,向熱梅尼提出了一個條件——只要沙俄軍隊能幫山海關挺過這個冬天,堅持到第二天的春天,滿清朝廷就馬上正式宣佈建立滿州國。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要沙俄軍隊先兌現承諾,讓東北和蒙古的軍民百姓和王公官員知道沙俄軍隊確實靠得住,然後滿清朝廷才能擺脫儒家大一統思想的束縛,名正言順的建立滿州國。

不是十分滿意的熱梅尼一度想要堅持讓滿清朝廷立即分裂中國,然而看到滿清朝廷死活不肯讓步,還有山海關戰場的形勢確實十分危急,再加上滿清朝廷已經答應了向沙俄借兵,公然允許沙俄軍隊入境參戰,沙俄軍隊已經有了插手東北的藉口,熱梅尼便也只好選擇讓步,鬆口答應了滿清朝廷開出的條件,逼着滿清朝廷立即在賣國條約上簽字,同時匆匆派人北上聯絡現在的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科爾薩科夫,請求早有準備的科爾薩科夫立即派兵南下,幫助清軍守衛山海關。

與此同時,受命必須要在今年之內把戰線推進到錦州一線的北伐吳軍,在順手拿下了只有少部分清軍地方部隊守衛的撫寧城後,也已經把主力開拔到了現在的山海關關城臨榆城下,並且立即向着臨榆城發起了進攻。然而很可惜,在臨榆城下,吳軍卻遇到了清軍最爲頑強的抵抗,先後兩次向臨榆城發起猛烈進攻都沒能成功,相反還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

吳軍不能迅速拿下臨榆城的關鍵原因是攻城戰術的黔驢技窮,直接炸城門和直接在城牆上挖洞這兩招,早已經被清軍所熟悉並設法剋制,挖地道攻城被石河攔道,只有臨榆的西北面勉強可以實施這項戰術,然而清軍卻早就在這個位置挖掘了多道壕溝並引入河水保護城牆,同時這一帶的地形狹窄,十分不利於兵力展開,所以地穴爆破這一戰術依然難以得手,吳軍只稍加嘗試就不敢繼續冒險。另外再加上山海關的城防工事比盧龍城更加堅固,城裡的清軍比盧龍清軍裝備更好並且更加頑強,所以吳軍的正面強攻始終無法得手,一度拿臨榆城毫無辦法。

還好,天下從來沒有被尿憋死的活人,在仔細勘探了周邊地形之後,北伐吳軍的參謀長李鴻章想出辦法,建議江忠濟放棄正面攻打,走海路繞到山海關背後,在沒有河流攔道的北面向山海關發起進攻,江忠濟一聽叫好,正好吳軍水師徐來部也保護着糧船來到了秦皇島,吳軍便立即着手實施此計,只留部分軍隊守衛在山海關南門外,主力則登上海船,在水師戰船的保護下北上,迂迴到了山海關正北面的東戴河登陸,南下到山海關北門外建立營地,準備發起進攻。

還是很可惜,因爲吳軍佔據水上優勢的緣故,吳軍此舉同樣早在清軍的預料之中,即便沒有石河保護,山海關北面的堅固城防工事依然還是吳軍將士的攻城絆腳石,一度嘗試發現正面強攻還是難以得手後,吳軍方面也只好改變策略,老老實實的着手實施相對比較保險卻見效緩慢的地穴爆破戰術,清軍也隨機應變,立即埋設地聽監視地下動靜,反挖地道連通吳軍地道,灌水灌煙破壞吳軍的地道,與吳軍將士展開地下激戰,既成功阻止了吳軍地穴爆破戰術的迅速得手,也如願以償的把吳軍拉進了對清軍最爲有利的消耗戰。

滿清朝廷因此贏得了寶貴的喘息和調整時間,乘着吳軍暫時受阻於山海關城下的機會,北面的寧遠城和錦州城爭分奪秒修築更多防禦工事,囤積糧草組建團練準備長期久守,蒙古和吉林、黑龍江的軍隊也向遼西走廊開拔集結。除此之外,一千多以驍勇善戰著稱的俄國哥薩克騎兵,也在滿清朝廷的允許和派人引導下,乘船駛入了松花江,日夜兼程的準備趕到呼蘭登陸南下參戰。

這些或許還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對吳軍來說更糟糕的是,東北的氣溫已經在逐漸的下降,有利於吳軍將士作戰的溫暖時間也越來越短。

山一樣重的壓力壓到了吳軍北伐主帥江忠濟身上,壓得江忠濟都有些難以呼吸,以至於在被山海關清軍用灌水的辦法第三次破壞地道之後,一向比較通情達理的江忠濟難得大發了一次脾氣,將指揮挖掘地道的親弟弟弟江忠淑罵了一個狗血淋頭。江忠淑則無比委屈,壯着膽子反駁道:“二哥,這怎麼能怪我?亂黨的地道突然連通了我們的地道,還沒等我們堵上口子,水馬上就來了,我手下的工兵能有什麼辦法?”

“你就不會小心點,挖地道時少發出點聲音?不讓亂黨的地聽發現你的地道?”

江忠濟明顯有些氣急敗壞,江忠淑則更加喊冤,委屈的指出是江忠濟逼着自己加快進度才被清軍地聽發現地道所在,埋怨兄長是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旁邊的李鴻章見江忠濟已經動了肝火,忙勸道:“二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五將軍他已經夠努力了,只是運氣不好被亂黨發現,和他沒多少關係。你們是親兄弟,有什麼話,還是好好說。”

“我倒想和他好好說,可誰和我好好說?”江忠淑沒好氣的反問,又苦惱的說道:“已經八月下旬了,馬上就是冬天,可我們還被擋在山海關城下,再這麼下去,今年之內我們怎麼把戰線推進到錦州一線?”

“說到把戰線推進到錦州一線……。”李鴻章有些遲疑,但還是繼續說道:“其實老實說,我總覺得慰亭他這次用兵有些謹慎,只想着循序漸進,沒考慮過出奇制勝,捆住我們的手腳。”

“什麼意思?”江忠濟有些聽不懂李鴻章的話,說道:“說明白點,我和老五不是那種愛嚼舌根的人,你的話不會傳到鎮南王耳朵裡。”

“那我就不客氣了。”李鴻章不再顧忌,說道:“慰亭這次用兵太保守了,給我們交代的戰略太死板,要我們先打永平拿下山海關,再打寧遠把戰線推進到錦州一帶,這點太限制我們的水上優勢和野戰優勢,給了亂黨逐次堅守的機會,所以我們打起來十分吃力。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按照慰亭部署的方略來打,應該突出奇兵,殺亂黨一個措手不及,徹底扭轉我們只能逐次攻堅的被動局面。”

“那你覺得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江忠濟問道。

“走海路北上,直接打錦州!”李鴻章給出了一個驚人答案,沉聲說道:“只要我們打下了錦州,不但可以直接完成慰亭交代的差事,還可以切斷山海關、寧遠城和瀋陽的直接聯繫,徹底孤立山海關和寧遠這兩座遼西堅城,然後再想拿下這兩座城池,我們就可以輕鬆許多。”

“直接去打錦州?”江忠濟都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吃驚說道:“孤軍北上那麼遠,太冒險了吧?”

“有什麼可冒險的?”李鴻章很奇怪的反問,說道:“打野戰,亂黨軍隊是我們的對手?打海戰,亂黨那幾條小破船,夠不夠徐來的水師船隊填牙縫?錦州距離海邊還不到十里,有絕對的水上優勢,我們還用怕斷糧嗎?還用怕無路可退嗎?”

江忠濟不說話了,轉動着眼珠子只是努力盤算,李鴻章則又接着說道:“二將軍,你也是讀書人,肯定讀過明代史書,明朝末年的時候,八旗軍隊先是一邊包圍錦州,一邊分兵攻打寧遠,然後幾次繞過山海關直接打京城,又在圍攻寧遠時,分兵打覺華島奪糧,圍錦州時,分兵奇襲筆架山燒糧。那個時候八旗軍隊只是有野戰優勢都敢這麼做,也都沒有遇到任何的危險,現在我們既有野戰優勢,又有海上優勢,爲什麼不敢繞開山海關和寧遠城,直接去打錦州?”

江忠濟無比動搖了,遲疑着說道:“可如果我們去打錦州,也象現在打山海關一樣,遲遲打不下來怎麼辦?”

“當然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李鴻章點頭,又說道:“但我覺得這個可能並不大,因爲山海關一直都是亂黨軍隊用來抵禦我們北伐的第一重鎮,城池堅固,守軍衆多,糧草彈藥充足,又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我們很難打下來一點都奇怪。”

“錦州的情況卻完全不同,首先錦州沒有山海關這種倚山傍海,除了南面有河流保護以外,東西北三個方向都是地勢開闊,有利於我們發起攻城。其次是錦州的城防工事肯定沒有山海關這麼堅固,城牆已經有兩百多年了,期間一直沒有大規模的翻新加固,這兩年來亂黨有點錢糧也是優先用在山海關,不管再怎麼修補也肯定不如山海關這麼堅固。”

щщщ▲ тTkan▲ ¢ O

“第三點也很重要,錦州城裡的守軍,肯定沒有山海關城裡多,武器裝備也肯定不如山海關這邊的守軍精良。至於原因嘛,還是亂黨的錢糧問題,亂黨逃回東北還不到兩年,不可能有那麼多錢糧,把所有軍隊都象山海關這裡的守軍一樣武裝起來,我們打錦州,絕對要比打山海關輕鬆。”

聽了李鴻章逐條逐理的剖析,江忠濟難免更是心動,但還是不敢下定這個決心,旁邊的江忠淑也說道:“少荃,直接打錦州還是太冒險了,我們要不折中一下,先去打寧遠?這樣就算有什麼問題,也容易調整。”

“不是冒險,我已經是說過,沒有任何的危險,是大膽穿插。”李鴻章冷靜的說道:“慰亭給我們的差使是把戰線推進到錦州一線,全力爭取在過年前拿下錦州。既然大膽穿插,那我們爲什麼不直接穿插了去打錦州?爲什麼還要在寧遠浪費時間?既花時間又耗費力量,還給亂黨軍隊加強錦州防禦的時間和機會?”

“這……。”江忠濟終於開口,說道:“這事太大,我要仔細考慮一下,然後才能做決定。”

“是可以考慮,但必須儘快。”李鴻章提醒道:“我們直接炸城門和直接挖城牆的戰術,亂黨軍隊都已經有辦法剋制破解了,如果再拖到冬天,土壤凍結沒辦法挖地道,我們再想拿下什麼城池,就只能是完全靠蟻附攻城了。”

江忠濟又不吭聲了,心裡還突然想起了吳超越暗示將要給自己東三省總督職位,然後咬了咬牙關,江忠濟突然重重一拍桌子,大吼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這麼辦!大膽穿插,直接去打錦州!”

第二百一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碰上硬茬第四百四十五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孝感米酒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有拿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面對質第三十六章(上) 揪出賣國賊第二百五十章 任期危機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六百三十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零一章 我草!(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布禍日本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路逆風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一百零一章 深明大義第五百章 上海危機第五十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本性難移第五百四十六章 亂世人心第二百零四章 出門撞鬼第五百二十六章 小人如油第二百章 還不夠強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邊遞刀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暴前夜第一百一十七章 燈下黑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戈一擊第五百九十章 大廈將傾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四百二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終BOSS來了第六百零八章 勝局隱憂第十五章 租界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獨食難吃第六百三十三章 削弱版蔣幹盜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零八章 勝局隱憂第十一章 上訪效果第三百八十九章 果然是敗保第一百一十二章 被迫南撤第五百五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一百八十章 無法無天第六百一十九章 忠王不忠(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醞釀毒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遂人願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水人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獨食難吃第四百一十九章 戰後餘波第二百五十二章 即便沒必要第五十九章 拆遷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百口莫辯第五百四十八章 演技出色第一百五十四章 還差一點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拙勝巧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五百五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八十二章 犧牲色相第六百一十三章 突圍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奴才恭喜主子第一百零一章 深明大義第六百四十九章 迴光返照第四章 一念之差第六百七十三章 神秘船隊第五百九十一章 土崩瓦解第六百一十八章 忠王不忠(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弦高犒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六百三十九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五十二章 希望仍存第六百五十五章 赴日首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難唸的經第三百六十三章 萬里來援第三百一十三章 報應不爽第五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二百七十章 恭王爺要謀反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佔安慶第四十九章 牛刀殺雞第四百一十三章 秘密武器登場第四百六十二章 死不瞑目(下)第四十六章 辦理團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十八章 註定有緣第四十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九十二章 虧本交易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鬼子六之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敵料機先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慶戰前第三百六十九章 盲人騎瞎馬第四百六十八章 註定水火第五百二十一章 也急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養賊爲重第六百三十九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二十六章 複雜形勢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京事變的收場第四百三十六章 術業有專攻第四十一章 被迫爲官
第二百一十一章 以一敵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碰上硬茬第四百四十五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孝感米酒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有拿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面對質第三十六章(上) 揪出賣國賊第二百五十章 任期危機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六百三十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零一章 我草!(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布禍日本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路逆風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一百零一章 深明大義第五百章 上海危機第五十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九十八章 本性難移第五百四十六章 亂世人心第二百零四章 出門撞鬼第五百二十六章 小人如油第二百章 還不夠強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邊遞刀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暴前夜第一百一十七章 燈下黑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戈一擊第五百九十章 大廈將傾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四百二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終BOSS來了第六百零八章 勝局隱憂第十五章 租界行第五百四十九章 獨食難吃第六百三十三章 削弱版蔣幹盜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零八章 勝局隱憂第十一章 上訪效果第三百八十九章 果然是敗保第一百一十二章 被迫南撤第五百五十三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一百八十章 無法無天第六百一十九章 忠王不忠(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醞釀毒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遂人願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水人情第五百四十九章 獨食難吃第四百一十九章 戰後餘波第二百五十二章 即便沒必要第五十九章 拆遷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百口莫辯第五百四十八章 演技出色第一百五十四章 還差一點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拙勝巧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五百五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八十二章 犧牲色相第六百一十三章 突圍開始第一百八十三章 奴才恭喜主子第一百零一章 深明大義第六百四十九章 迴光返照第四章 一念之差第六百七十三章 神秘船隊第五百九十一章 土崩瓦解第六百一十八章 忠王不忠(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弦高犒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家門不幸第六百三十九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五十二章 希望仍存第六百五十五章 赴日首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難唸的經第三百六十三章 萬里來援第三百一十三章 報應不爽第五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二百七十章 恭王爺要謀反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佔安慶第四十九章 牛刀殺雞第四百一十三章 秘密武器登場第四百六十二章 死不瞑目(下)第四十六章 辦理團練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十八章 註定有緣第四十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九十二章 虧本交易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之戰(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鬼子六之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敵料機先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慶戰前第三百六十九章 盲人騎瞎馬第四百六十八章 註定水火第五百二十一章 也急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養賊爲重第六百三十九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二十六章 複雜形勢第五百七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京事變的收場第四百三十六章 術業有專攻第四十一章 被迫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