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差之毫釐

還是當天深夜的時候,鬼子六才知道慈禧派弟弟桂祥去行詐降計的事,雖然覺得慈禧這麼做有些多此一舉,也頗爲懷疑慈禧的真正目的,可是桂祥已經騎着快馬出了城去了新民的方向,同時慈安也做證說自己把慈禧盯得很緊,保證慈禧沒玩任何的其他花樣,所以鬼子六也就沒在這件事上過於深究,專心只是辦幫助沙俄軍隊入駐瀋陽城內和安排可靠人選護送慈安等人北上這兩件大事。

幫助沙俄軍隊入駐瀋陽城內這件事倒是好辦,在吳軍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僞滿州朝廷實際上早就做好了允許沙俄軍隊入城駐紮的心理準備,瀋陽又是大城,城內空間遠比普通府城巨大,稍微騰出幾條街道就能安置沙俄軍隊,鬼子六用不着在這方面怎麼操心。

讓鬼子六操心的是慈安、慈禧和康德大帝等人的安全,這個時候顯然已經不能再安排大批軍隊護送慈安等人北上,剛重新開發兩年多的遼東又是地廣人稀,道路崎嶇難行,沿途山林中還時常有虎豹出沒,安排的護衛太少肯定十分危險。所以鬼子六和負責護駕北上的惇親王奕誴商量了許久,才提心吊膽的決定安排八十名身手最好的御前侍衛,騎乘快馬化裝成商隊夥計,保護慈安等人乘車北上。

護送計劃呈報到慈安和慈禧面前後,沒有多少民間經驗的慈安倒是馬上點頭同意,曾經跟着孃家人在民間吃了不少苦的慈禧卻一眼看出了其中弊端,馬上就說道:“老六,你這麼安排不行,兵荒馬亂的,那家商號能拿出這麼多好馬給夥計騎乘?在路上如果遇到了吳賊的探馬斥候,他們一眼就能看出這樣的商隊有毛病!”

“皇嫂說得對,臣弟也知道這麼安排很容易被別人看出毛病。”鬼子六苦惱的說道:“可臣弟是真的沒其他辦法了,去鐵嶺一百多里路不可能步行,直接化裝成普通騎兵,帶着一輛載人的馬車,同樣會讓人懷疑。”

“馬上給我們安排一個假身份。”慈禧想都不想就說道:“給我們準備一份公文,證明我們是蒙古扎薩克土謝圖親王巴寶多爾濟的正福晉和側福晉,交給老五帶着,再給老五準備一個假的蒙古佐領身份。這樣一來,即便在路上不小心碰到了吳賊斥候,我們也可以打着蒙古福晉的旗號矇混過關。”

“皇嫂高明!”鬼子六猛然醒悟,鼓掌叫好道:“蒙古福晉走鐵嶺這條路回蒙古是名正言順,吳賊那邊又正在拼命拉攏蒙古王公,看到你們是蒙古的福晉,就很可能不會爲難你們。”

“妹妹,還是你聰明,這麼快就能想到好辦法,這下子我們在路上就可以放心多了。”

慈安也是開口稱讚,而經過這個波折以後,慈安和鬼子六對慈禧頓時放心了許多,然後鬼子六又匆匆給慈安和慈禧僞造了兩個蒙古福晉的身份,到了第二天的天色微明時,慈安和慈禧就帶着康德大帝登上馬車,在惇親王率領的侍衛保護下悄悄從瀋陽東門出城,帶着雙重僞造的身份北上趕往鐵嶺。

最後,還是在慈安和慈禧等人已經走遠之後,鬼子六才向僞滿州國的其他文武官員公佈了這個消息,僞滿百官大譁,可是又無可奈何,只能是乖乖的跪接慈安和慈禧留下的所謂聖旨,暫時服從鬼子六的領導指揮,準備分批北上趕往黑龍江和慈安、慈禧等人會合,在黑龍江城建立所謂的僞滿州國陪都。

與此同時,沙俄軍隊也在瀋陽百姓恐懼的目光中大搖大擺的開進瀋陽城內駐紮,還很快就分出軍隊強行接管瀋陽糧倉,原先看守糧倉的清軍將領和俄軍交涉,還捱了帶隊沙俄軍官的耳光和叱罵。統領瀋陽清軍的崇厚聞報大怒,找到鬼子六質問此事時,事前毫不知情的鬼子六則是一邊暗罵着俄國人的得寸進尺,一邊費盡口舌的勸說崇厚以大局爲重,儘量保持克制。

最後,幾經交涉後,鬼子六好不容易纔在熱梅尼面前爭取到了共管糧倉的決定——可是沙俄軍隊怎麼調用糧草,僞滿官員和軍隊卻無權干涉。同時在熱梅尼和卡扎凱維奇的逼迫下,鬼子六還哭喪着臉答應讓近半的瀋陽清軍繼續駐紮城外,守衛城外的營壘工事,爲瀋陽城和沙俄軍隊充當外圍屏障,也換來了清軍大將崇厚的咆哮怒吼……

“這他媽的是我們的地方?還是他孃的是羅剎洋鬼子的地方?!”

…………

怎麼都得該來看一看吳軍這邊的情況了,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爲了不給瀋陽清軍太多的準備時間,拿下新民城的第二天,同時也就是慈安和慈禧等人決議北逃這一天,實際上吳軍前鋒江忠濟軍的主力就已經越過了遼河東進,率先向着瀋陽開拔。而駐紮在淨煙堡的俄軍巴拉諾夫卻沒有興趣孤軍抗敵,剛發現吳軍渡河就馬上放棄掛名爲堡其實只有一道土圍子的淨煙堡,大步向着瀋陽撤退,江忠濟軍順利佔領淨煙堡,卻也沒敢繼續東進,老老實實的在淨煙堡暫時建立營地,等待主力到來。

同日,吳軍主力也順利渡過了遼河,卻因爲攜帶有大量的攻城重炮和糧草輜重,沒有急着東進,直到第二天的清晨,曹炎忠才親自率領主力向瀋陽開拔,江忠濟軍也離開淨煙堡東進,與主力保持着一定距離,穩紮穩打的依次進兵瀋陽。

缺少良好保養的關外道路崎嶇難行,吳軍主力的行軍速度始終快不起來,結果這一點也讓吳軍主帥曹炎忠更加擔心——走陸路本來就糧草補給困難,這次北伐的主要敵人沙俄軍隊又十分狡猾的一味避戰,甚至不肯和只算是吳軍二線軍隊的江忠濟兵團正面硬碰硬,寧可主動放棄淨煙堡也不給江忠濟把他們咬住的機會,所以曹炎忠難免有些懷疑沙俄軍隊是在打這樣的主意——全面退守瀋陽城內,憑藉城防工事和吳軍周旋,拖到吳軍糧草補給出現問題。

“得想辦法引誘羅剎洋鬼子和老子決戰啊,不然的話,想拿下瀋陽就不知道要多花多少時間和代價了。”

正在爲這件事煩惱的時候,新的變故又突然發生,前方的江忠濟軍突然派快馬送來了一個剛抓到的重要俘虜,還報告說這個俘虜的名字叫做桂祥,是僞滿州國西太后慈禧的親弟弟,帶得有慈禧的親筆乞降信。曾經在上海見過桂祥的曹炎忠聽了一楞,忙喝道:“快,快把桂祥帶來見我!”

剛滿十五歲的桂祥送到面前後,不用做什麼身份鑑定,光憑桂祥那張和惠徵長得十分相象的臉龐,曹炎忠就知道這小子就是曾經被自己抱過慈禧弟弟,也馬上笑道:“小傢伙,還記不記得你曹叔叔了?在上海的時候,你小子非要纏着我教你打槍,手把手教你開槍,你又給我嚇得尿褲子。快快快,給這小傢伙鬆綁。”

“小侄桂祥,見過曹叔父。哇,大賽叔叔,你也來了?你說過等我長大了,要帶我逛花船喝花酒,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欠我的花酒你可一定得請。咦,你好象是錢叔吧?”

桂祥的記性不錯,不但記得曹炎忠和吳大賽,還隱約記得當時在吳超越身邊並不起眼的錢威,而歡天喜地向幾位叔輩行禮之後,桂祥又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忙又向曹炎忠雙膝跪倒,說道:“曹叔父,快去鐵嶺救我姐姐和我外甥!慈安那個臭婊子,還有恭王爺他們,要把我姐姐和我外甥劫持到黑龍江去!”

“你說什麼?你姐姐要去黑龍江?”

曹炎忠聽得一驚,忙去接江忠濟軍士兵轉遞來的慈禧親筆信,打開了想看內容,那邊桂祥則趕緊說道:“曹叔父,不用看,那道信是假的,是我姐給我找的送信藉口,裡面的字沒一個是真的。”

“假的?送信的藉口?”曹炎忠徹底暈菜了,最後還是在桂祥的仔細解釋下,曹炎忠才知道了事情的真正經過。

原來,自從那次勉強讓慈安打消了北上黑龍江的念頭後,慈禧就料定慈安和鬼子六一定會再次逼着自己北上黑龍江,到時候自己如果堅持反對,很可能就會有性命之憂。所以慈禧也早早就布好了局,藉着考察兩個弟弟學業的機會,悄悄在桂祥的耳邊交代了密令,讓桂祥做好準備,只要自己派人讓桂祥出面和吳軍聯繫,那自己不管是用什麼藉口都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是讓桂祥向吳軍求援,請求吳軍出兵救回自己和康德大帝!同時慈禧還早早料定,慈安一定會帶着自己和兒子走鐵嶺這條路北上黑龍江,所以要桂祥請吳軍出兵去鐵嶺營救自己!

慈禧只有一點失算,那就是知道了真相經過後,同樣算是她叔父的曹炎忠雖然十分欽佩她的膽大心細,料事如神,可也難免有些懷疑這是敵人的誘兵之計,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派遣騎兵奔襲鐵嶺,而是選擇了仔細向桂祥詢問其他的具體情況。結果也是慈禧倒黴,她的這個弟弟桂祥雖然和吳軍衆將熟識,卻偏偏是個才幹平庸的人,只會一個勁的哀求曹炎忠趕緊出兵去救他姐姐,花了許多時間都沒能讓曹炎忠完全相信他的話都是事實。

最後,還是瀋陽北部的開闊地形讓曹炎忠下定了決心,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曹炎忠安排了丁汝昌率領吳軍騎兵去鐵嶺碰碰運氣,同時還一再叮囑丁汝昌發現不對就馬上撤退,丁汝昌領命,趕緊帶上自己麾下的兩千多騎兵脫離主力大隊,取道老邊站直奔瀋陽通往鐵嶺的必經之路懿路站,搜尋慈禧和慈安等人的蹤跡。

情況不斷髮生變化,越過老邊站繼續向東後,丁汝昌率領的吳軍騎兵先是面臨了道路不夠平坦的客觀問題,隊伍速度始終快不起來,到得水量頗大的懿路河後,吳軍騎兵又因爲沒有渡船和橋樑,不得不尋找水流平緩的地方淌水過河,同時還得小心防備清軍伏兵,所以直到下午的四點將至時,丁汝昌軍才總算是趕到了懿路站。

也是否極泰來,纔剛到懿路站,吳軍騎兵就從當地的村民口中打聽到了重要情況——確實有一隊騎士保護着兩輛馬車,在不久之前急匆匆衝過懿路站北上!丁汝昌聞報大喜,趕緊帶着吳軍騎兵一路緊追,氣勢洶洶殺向北面的鐵嶺方向,而當越過了範河城後,吳軍上下就驚喜的看到,通往鐵嶺的道路上,確實有一隊騎士在疾馳!

但又很可惜,前方的騎士也幾乎在同時發現了吳軍騎兵的到來,馬上就快馬加鞭的衝向鐵嶺城,吳軍雖然奮力緊追,卻又因爲一路跋涉而來,戰馬體力下降,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迅速拉近與那隊騎士的距離,只能是眼睜睜的看着那隊騎士瘋狂踢打戰馬,逐漸逼近鐵嶺的城外街道,而此刻太陽還沒有完全落山,鐵嶺的城門也依然還沒有關閉!

槍聲已然在吳軍追兵隊伍中響起,可惜距離稍微有些遠,吳軍騎兵的左輪槍很難準確擊中目標,雖然成功打落了一些騎士,卻始終沒能阻止那隊騎士瘋狂衝進已經亂成一團的鐵嶺城下町的街道,撞飛街邊的各種雜物,撞飛踩死躲避不及的街上百姓,踏着路人百姓的血肉,衝向正在逐漸關閉的城門……

一個個騎士接連衝進了鐵嶺城的南門,城門暫時停止關閉,兩輛馬車也先後衝過了護城河,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衝向城門,以丁汝昌爲首的吳軍騎兵將士急得個個放聲大吼,卻還是沒辦法搶到前面,攔住那兩輛馬車進城。終於,兩輛馬車一前一後的,還是成功衝進了城門,鐵嶺城門也隨之馬上關閉,衝在最前面的吳軍騎兵纔剛碰到城門,城門就已經被人從內頂住……

“我操你娘!只差幾秒時間啊!”

丁汝昌和無數的吳軍將士懊悔得幾乎發瘋,對着城門和城上接連開槍,可是卻毫無作用,還是沒辦法打開城門,衝進去揪出那兩輛馬車的內部成員!相反的,城上還很快冒出了一些鐵嶺守軍的槍口,對着吳軍騎兵將士接連開槍,同時還砸下了石頭灰瓶保護城門,把懊悔大叫的吳軍將士逼回了護城河的對岸。

當然,吳軍騎兵也不是白白辛苦,至少有好幾個敵人的騎士中槍落馬或掉隊後被吳軍騎兵俘虜,一通拳打腳踢的逼供下來後,幾個俘虜也先後開口,承認了馬車裡坐着的,確實是僞滿州國的東西太后和康德大帝!聽到這報告,丁汝昌連眼皮都沒眨一下,馬上就吼道:“找一些百姓來,讓他們挖斷護城河的橋樑,封鎖四門!給我們的主力報信!請曹制臺派援軍來幫我們攻城!”

第四百零七章 決戰大冶(5)第一百六十章 模範師生第六百三十三章 削弱版蔣幹盜書第四百章 再戰田家鎮(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狐狸病倒第二百五十四章 合理賴帳第二百章 還不夠強第三百六十一章 挑錯了地第八十七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七十章 恭王爺要謀反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陣蒸汽船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勝千里第四百八十章 吳妖王牌第六百三十六章 歷史典故第四百六十一章 死不瞑目(上)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念俱灰第一百二十六章 複雜形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複雜形勢第五百二十八章 極品內應第四十九章 牛刀殺雞第一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第四十八章 首次出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紙糊老虎第四百一十七章 向誰投降?第一百零九章 二選一第九十章 最後底牌第五十章 逼上梁山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遂人願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狐狸病倒第七十三章 榮辱與共第五百一十九章 別出心裁第四百八十五章 臨陣換帥第五十二章 婉貞?婉貞!第六百七十八章 慈禧的決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生反目第四百四十八章 快上車吧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陣蒸汽船第六百五十三章 口蜜腹劍龔半倫第五百二十五章 人多是蟲第三百九十八章 九江首戰第二百四十章 不能見死不救第二百三十章 不做惡人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三十二章 原來是同行第五百一十六章 火線請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前戲得做足第六百零二章 最長之夜(1)第一百四十一章 比爛時代第九百六十一章 海軍馬鹿第三百七十一章 危險苗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真相第五百五十二章 希望仍存第一百七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三十章 先殺鬼子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泰晤士報》的影響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本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義滅親第五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第五百八十章 蛟龍出海第五百九十四章 城防弱點第三百三十八章 只能攤牌第二百三十六章 搶生意第二十八章 明白人多的是第七章 今爲古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屢試不爽第二百六十章 先給點甜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倉促起事的後果第六百三十九章 拼死一搏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順水推舟第六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掘墳墓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終BOSS來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虎落銅陵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都不是好東西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的就是適得其反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次傷害第一百六十一章 刻骨銘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盲人騎瞎馬第五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第三十六章(下) 揪出賣國賊第六百二十三章 互相拆臺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之戰(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外交失誤第一百七十章 兵行險着第二十四章(上) 洋船來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疲兵戰術?第六百三十六章 歷史典故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擺烏龍第六百一十八章 忠王不忠(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招降仇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秘密武器登場第五百五十一章 運氣來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三十八章 贖罪機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城防弱點第二百七十章 恭王爺要謀反
第四百零七章 決戰大冶(5)第一百六十章 模範師生第六百三十三章 削弱版蔣幹盜書第四百章 再戰田家鎮(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狐狸病倒第二百五十四章 合理賴帳第二百章 還不夠強第三百六十一章 挑錯了地第八十七章 反客爲主第二百七十章 恭王爺要謀反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陣蒸汽船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勝千里第四百八十章 吳妖王牌第六百三十六章 歷史典故第四百六十一章 死不瞑目(上)第五章(下) 事要鬧大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念俱灰第一百二十六章 複雜形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複雜形勢第五百二十八章 極品內應第四十九章 牛刀殺雞第一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第四十八章 首次出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紙糊老虎第四百一十七章 向誰投降?第一百零九章 二選一第九十章 最後底牌第五十章 逼上梁山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遂人願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狐狸病倒第七十三章 榮辱與共第五百一十九章 別出心裁第四百八十五章 臨陣換帥第五十二章 婉貞?婉貞!第六百七十八章 慈禧的決斷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生反目第四百四十八章 快上車吧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陣蒸汽船第六百五十三章 口蜜腹劍龔半倫第五百二十五章 人多是蟲第三百九十八章 九江首戰第二百四十章 不能見死不救第二百三十章 不做惡人第四百二十章 天助大清第三十二章 原來是同行第五百一十六章 火線請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前戲得做足第六百零二章 最長之夜(1)第一百四十一章 比爛時代第九百六十一章 海軍馬鹿第三百七十一章 危險苗頭第一百七十四章 歷史真相第五百五十二章 希望仍存第一百七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三十章 先殺鬼子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泰晤士報》的影響第三百六十二章 成本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義滅親第五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第五百八十章 蛟龍出海第五百九十四章 城防弱點第三百三十八章 只能攤牌第二百三十六章 搶生意第二十八章 明白人多的是第七章 今爲古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屢試不爽第二百六十章 先給點甜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倉促起事的後果第六百三十九章 拼死一搏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順水推舟第六百三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七十三章 自掘墳墓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終BOSS來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虎落銅陵第六百七十六章 姐妹離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都不是好東西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的就是適得其反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次傷害第一百六十一章 刻骨銘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盲人騎瞎馬第五百三十八章 萬里之外第三十六章(下) 揪出賣國賊第六百二十三章 互相拆臺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之戰(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外交失誤第一百七十章 兵行險着第二十四章(上) 洋船來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疲兵戰術?第六百三十六章 歷史典故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擺烏龍第六百一十八章 忠王不忠(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招降仇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秘密武器登場第五百五十一章 運氣來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三十八章 贖罪機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城防弱點第二百七十章 恭王爺要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