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蓮,爲什麼你只記得當初如何得罪朕,卻忘記了你偷偷給朕送熱餅子的事情?”
她躺在他身邊,長睫毛垂下來遮住了眼簾。
當初爲什麼要偷偷送餅子給他吃?是同情那個少年?是太后暗中的指使?
她已經想不起原因,那時候,她還很小很小……事後,也印象模糊——一切的一切,都跟太后有關!!
但覺一切都在老謀深算的太后掌控之中,小皇帝,自己,宮裡一切人物,都像是如來佛祖手心裡的孫猴子,哪一個能逃脫太后的算計???。
她不是“已忘記”,只是不敢居功自傲——深宮多年,謹小慎微,爲人僕嬖,只能記得對主子的不敬,哪裡敢在九五之尊面前嚷嚷對他的恩惠?
誰知道他記得的是當初被迫去給宮女撿鞋子脫襪子的屈辱?還是一餅之恩的過去???
誰知道他自己是不是早已經忘卻了這一段被塵封的無足輕重的歲月?
…………
11歲之後就開始學着騎馬打獵,十三歲之後就隨軍出征,從此時常一年半載都不回宮。等他長成一個英武少年回來時,她又被打發去新建的佛寺裡,替太后禮佛齋戒,一去多年,每每錯過,從此沒有再能碰面。
直到太后臨終前夕……
他長成了什麼樣子,她一無所知。
她長成了什麼樣子——他可知道???
只知道,天子,天子——他之下,再無別人。
苟富貴,莫相忘。
難道她敢這樣去求他嗎?
朝野上下皆知,太后和小皇帝不和,太后牝雞司晨,小皇帝形如傀儡,他長大之後的第一件事當然就是爭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隨着太后駕鶴西去,太后黨人如被割掉的麥子,一茬一茬的倒下去,貶斥的貶斥,流放的流放,高官厚祿者都無可躲避,何況一介小宮女?
她不敢想起恩惠,只記得自己對他的“羞辱”——就像任何人都容易記住別人的壞處,而對好處總是避而不見,
再說,多年離別,君心莫測,他沒坦白之前,她neng豈能擅自揣摩他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