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槍打出頭鳥

(第三更送到,後面還有更新,今天發現,分類月票居然十五名了,大家能不能再給點動力,看不能再衝上去一點。)

李璟當然不是個隨便發善心的人,他做的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且與諸將和謀士們仔細反覆議論過的。

當初鎮東軍先敗高家將,再敗左路軍的李全忠,然後兵圍沃州李茂勳之時。盧龍軍老將劉嶽和範興隆的右路軍未曾交戰,便後退百里,一直退回了潞縣。再之後,李璟一路北上,兵臨幽州城下,劉嶽等人不但接到李可舉的求援信見死不救,反而繼續向北後退。

一直退到了潞水東面的鮮州之後,劉嶽等人也沒有閒着。他們一邊觀望着幽州的動靜,一面卻在緊鑼密鼓的聯絡盧軍軍各部,彙集兵馬。劉嶽打的主意很好,讓李璟去攻打河北名城幽州。

李璟和李可舉相互殘殺,李璟兵精,但遠道來攻,李可舉兵弱,卻佔據着雄城要塞幽州。這兩方龍騰虎鬥,結果肯定是兩敗俱傷。不論是李璟最後攻下幽州,還是李璟半路退兵,都是他們期待見到的。

ωwш● tt kan● C○

如果李璟戰敗李可舉,奪下幽州城,那時定然也有很大傷亡。鎮東軍渡海而來,深入幽州。那個時候,他們只須要匯合諸軍,把李璟的退路一堵,便可以關門打狗,李璟的鎮東軍再強,可陷入幽州腹地重圍,又能如何?到時就算是強龍,可如果擱在淺灘上。那就連小魚小蝦也不如。

那時收拾了李璟。幽州也重歸他們掌控。

要麼。李璟和李可舉大戰沒攻下,或者是直接撤走,那自然是更好的。那時等李璟一走,他們再聯兵去把幽州城那個回鶻騙子的小崽子給揪出來宰了,幽州還是他們的。

事情一切都很順利,盧龍軍各部本來就有些不服李茂勳竊奪大帥之位。眼下這個騙子死了,那這個大帥的位子自然是強者得之。李茂勳當初奪得帥位之後,大量提拔嬀州將領。這讓許多軍頭不滿。眼下劉嶽、範興隆二人號召各部出兵,要趕走李可舉,大家自然是高興。就算帥位很有可能是劉嶽的,但大家出兵一趟,肯定也不會白去的。

到九月二十五日,威武軍、鎮遠軍、靜塞軍、雄武軍、柳城軍、北口守捉、鹽城守捉、渝關守捉、洪水守捉、橫山鎮軍、大王鎮軍、平州、薊州、檀州、燕州、歸順州、鮮州等州縣兵馬除一部份留守外,紛紛出兵彙集,已經聚起了三萬兵馬。

劉嶽現在是志得意滿,如此大軍在手,李可舉那個小子還如何與他爭奪盧龍大帥之位。

興之所至。已經年過半百的劉嶽感覺自己都年青了十歲。

只可惜,他沒有高興多久。範興隆匆匆而來,告訴了他一個極不想聽到的消息。

“什麼?李可舉這兔崽子居然認了李璟做叔父,還把妹妹與李璟的族人聯姻,現在李璟已經兵不血刃的進入幽州城了?”剛纔還假裝着斯文,悠閒的學那些士族們改喝那勞什子新茶。清湯寡水的滿是苦澀,但附庸風雅所以一直忍着,這個時候一聽到這個消息,氣的連那珍貴的紫砂茶壺也一把摔在了地上。

“李可舉算什麼玩意,他有什麼資格把幽州讓給李璟?”劉嶽怒道。

“也不是讓,是從此依附李璟,幽州鎮每年一成的稅賦得交給李璟。”範興隆說道。

“說還不算賣,什麼叫賣!”劉嶽早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幽州大帥,幽州的所有的一切都被認爲是他的,這個李可舉居然敢拿他的東西送人,真是豈有此理。

更加讓他惱怒的還是他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的打算落空了。李璟和李可舉不但沒打起來,人家還成了叔侄了,這天下還有比這更讓人憤怒的事情麼。

不過更讓他憤怒的是,還沒有等他決定反擊,李璟已經和李可舉聯手出兵,同樣是三萬兵馬正殺着潞水殺來。

李璟先禮後兵,發兵之前,派了使者趕到鮮州城中,給劉嶽等人送來了李璟的親筆書信。李璟信中對諸將好言休兵,不過憤怒的劉嶽根本沒有理會。

隨後,九月初一,李可舉手下大將李全忠率五千兵馬爲前鋒趕到潞水南岸。

在燕州南面的桃花谷,李全忠長子李匡威率一千兵馬率先與威武軍接戰。雙方一交手,名號金頭王的李匡威竟然大敗威武軍,幸得範興隆率軍接應,以優勢兵馬反衝殺一陣,驅兵掩殺,李匡威寡不敵衆,敗退而走,丟下了近千具屍體,李匡威獨率幾十騎家丁逃脫。

範興隆掩殺了三十多裡,直到李全忠另一個兒子李匡籌率部趕到,才收兵退後。

劉嶽得到這個捷報,高興不已。嬀州的這些胡騎猛雖猛,可也不過如此。他們這些兵馬,可也都是一直常駐邊地的邊軍戍兵,經常與胡人開戰,豈又是這些回鶻兵能比的。

初一的夜晚,漆黑一片,暗無星光。

不過難得的晴朗,微風吹拂,也並不寒冷,反而夾着一陣陣的晚開的桂花飄香。

李璟一邊吹拂着山風,一邊騎着那匹全身烏黑的一丈烏戰馬。

飛鷹營的李維策馬趕回,在行進的騎兵隊伍中找到李璟,快速稟報道:“劉嶽兵馬的糧草屯積在鮮州後面的三河城中,有糧食十萬石,馬草二十萬束。”

三河,位於鮑水、海河、沽水三條河的中間的海河邊上。是一座並不太大的小城,約有萬餘人口。處於鮮州城的東面三十里地。

三河城中屯積着劉嶽兵馬糧草的情報,並不算太機密。因爲三河城的位置緊挨着鮮州城這個大本營,又在後方。所以劉嶽等人都沒有擔心。

不過。李璟向來就不愛走尋常路。

劉嶽他們覺得三河城安全。那其實就是最不安全的。

李璟在聽到劉嶽聚集兵馬的消息後,就已經準備狠打他一仗。

幽州城不需要團結一塊,李璟也不希望李可舉一家獨大。但也不能讓李可舉太過弱勢,太弱勢了,隨時有可能被滅掉。那他的一番心血可就白費了。最好的情況,當然是要平衡。讓李克舉和劉嶽這兩邊相互實力差不多,最好是李克舉稍弱一些,但也不能太弱了。這樣。李可舉要坐穩幽州的位置,就得需要鎮東軍的支持。

兩邊實力平衡,這幽州便別想結束混亂,也自然更利用李璟亂中取利了。

這一仗,李璟就是要把劉嶽給打的半死,將他的實力削弱一些。

不過這樣的戰鬥,李璟也不願意陷的太深。所以這必將是一場速戰速決的戰鬥,與李振等人商議許久之後,李璟的戰鬥計劃是突襲三河的糧草倉庫。幾萬兵馬聚集在一起,糧草先行。只要燒了他們的糧草。這些兵馬自破。

李璟讓李克舉的兵馬攻打遼西、懷柔二城,而李璟的鎮東軍直取鮮州。不過李璟可不願意真的這劉嶽硬點消耗。所以攻打鮮州的是王重率領的步兵,他們的任務只是佯攻吸引鮮州城中的注意。真正的殺招,還是李璟親率的五個騎兵營。

半夜時分,王重準時的帶着鎮東軍步兵向鮮州城發動了佯攻,頓時鮮州城下火光一片,殺聲震天。李璟騎馬站在一個小山坡上,將這一切盡收眼底。

過了半個時辰之後,李璟見時機差不多了,一揮手,頓時五千兵馬如暗夜之中的幽靈,悄悄的從一側繞過了鮮州城,直撲向三河城中。

沿途路上,李維將飛鷹營撒開,遇到的所有的幽州斥候哨探巡邏兵等,一律射殺。

三更天之時,李璟率五千騎兵趕到三河城下。而此時,三河城卻還陷入沉睡之中。三十里外的鮮州戰鬥消息,並沒有傳到這裡來,鮮州城與三河城之間的道路通訊,早被飛鷹營切斷了。

三河城的城牆也是土牆,磚都沒包,只有兩丈高。城頭上,沒有箭塔,只有幾個士兵在上面抱着長矛值夜。

對付這樣的小城,特戰都毫無壓力。他們直接選擇了一個稍偏僻點的角落,拿出鐵錐直接在土牆上釘入,然後踩着鐵錐迅速的爬上城牆,並放下繩梯,接應後面的士兵進入。

李璟帶着兵馬在城外二百步外藏身,緊盯着城頭上的動靜。

過了約一盞茶的時候,城頭突然出現三支搖動的火把。

李璟一笑,城頭已經拿下了。

拔將在手,李璟向前一揮:“進城!”

騎士們縱馬橫槍,催馬疾馳,兩百步的距離轉眼就到。此時吊橋和城門也纔剛好打開,騎兵們一衝而入。

三河城中的佈防,甚至是糧草的堆放等情報,早已經有探子打探的詳細,出發前,李璟就已經將這些情報一下通傳給下面的騎兵們。並且,按這些給騎兵們制定了不同的任務。

因此一入城中,騎兵們立即有條不紊的衝向自己的任務標示的地點。

有的直接殺向各門,有的殺向兵營,有的直接衝向糧庫草料庫。

奪門的奪門,殺人的殺人,放火的放火。

處處體現出了鎮東軍的不凡,就是殺人放火,他們也能幹的這麼充滿條理性。

十萬石糧草和二十萬束草料瞬間燃起,整個三河城都成了一片火海。三河的上空,被火光照耀的如同白晝,連三十里外的鮮州城也都看的清清楚楚。

正在城頭上督戰的劉嶽,突然聽到將士的一陣陣驚呼,也不由的聞聲擡頭望向東面天空,只見那邊,火光熊熊,光暗不定。

“是三河城,三河城的糧草被燒了!”不知道誰大聲喊了一句,城上的士兵頓時一片慌亂。軍心士氣大降,將至天明時分,天剛剛微亮,三河方向卻突然從迷霧之中鑽出一支騎兵,當先一杆大族,正是鎮東軍三字。

李璟燒完三河糧草率兵返回,加入圍攻鮮州城的兵馬之中。

“圍三闕一,把北門讓開!”李璟望見城頭上守軍漸漸不支,便大聲下令。

軍令一下,頓時北門圍城兵馬漸少。城中的劉嶽本認爲今天要死在此處,此時突然聽聞北城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之後,當下也顧不得那是不是陷阱,立即下令全軍北門突圍。

城門一開,幽州兵蜂擁而出,後面許多兵馬爭相出城,相互踐踏着不知凡數。

隨即,鮮州城南門被攻破,緊接着其它諸門也相繼告破。許多幽州兵來不及逃跑,都陷入城中,成了俘虜。劉嶽帶着親兵營最先騎馬衝出北門,後面還跟着許多見機的快的兵將。

不過還沒有等他們鬆一口氣,半路之上突然一支騎兵殺出,當行卻是一員白馬白袍小將,大喝一聲:“劉嶽,要想從此路過,先問過我手中的亮銀槍!”

一見那把銀槍,還有那白馬白袍,劉嶽頓時想起來,此人豈不就是嬀州高順勵之子,那個號稱白馬銀槍的高思繼。這小子一家戰敗後投降了李璟,眼下竟然還在這裡半路攔截。知道高思繼厲害的劉嶽不禁叫了一聲苦,只得招呼兵馬一起衝上前來。

兩軍一翻對衝亂戰,混戰之中,劉嶽將身上顯現的山文甲脫掉,匆忙間與一個親兵交換了盔甲,讓那親兵帶着一隊人往西南而逃,引得高思繼率兵追擊,自己卻帶着其它的親兵向正北方向落荒而逃。

高思繼拍馬追上那個假劉嶽,一槍將其挑落,正高興間,卻發現竟然是個假冒貨,當即大怒回身尋找,卻再也尋不到劉嶽身影。只得率新整編的銀鞍營騎兵將其它幽州兵一通亂殺,直殺的他們哭爹喊娘,最後崩潰棄械求饒。

打掃戰場之後,高思繼回到鮮州城中,此時鮮州城已經被李璟徹底拿下。高思繼回報跑掉了劉嶽,向李璟請罪。

李璟哈哈一笑:“區區一個劉嶽而已,跑就跑了,無關痛癢。你也去休整一下,明天一早,我們就返還幽州。”

高思繼一驚:“明天就回幽州,眼下劉嶽大敗,何不趁此時一舉徹底擊敗他們?”

李璟笑笑,未做答覆。(未完待續。。)

第790章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231章 全面出擊,搶光搬光燒光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313章 養寇自重第823章 喜第1014章 議政王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596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707章 合縱第1016章 羣臣勸進第539章 亂戰臨沂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938章第591章 先鋒第719章 迷 魂 陣第170章 到你們上場的時候了第500章 斬將奪旗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593章 殖民第239章 招安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923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870章 雁門軍的覆沒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34章 搶功第1027章 登極第915章 插手第920章 鷹犬第486章 朱阿三誤投鎮國軍第952章 征服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761章 皇叔第787章 見鬼!第373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741章 碰壁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330章 謀朝篡位第796章 惡化第341章 捧着金飯碗要飯第947章 第三個皇帝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925章 搶關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466章 受封金鑾殿 圖形凌煙閣第228章 崔芸卿力保第85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104章 軍費第48章 升賞第59章 虎爭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798章 逆襲第741章 碰壁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84章 白衣女子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961章 懲戒第87章 饑民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943章 第十三軍團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924章 得意第7章 破家第156章 公孫蘭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757章 願降第69章 阻擊第683章 兩虎相爭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逃離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4章 白衣女子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874章 天梯第100章 盜匪來襲
第790章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231章 全面出擊,搶光搬光燒光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224章 華麗的進擊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313章 養寇自重第823章 喜第1014章 議政王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596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707章 合縱第1016章 羣臣勸進第539章 亂戰臨沂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938章第591章 先鋒第719章 迷 魂 陣第170章 到你們上場的時候了第500章 斬將奪旗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593章 殖民第239章 招安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923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870章 雁門軍的覆沒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34章 搶功第1027章 登極第915章 插手第920章 鷹犬第486章 朱阿三誤投鎮國軍第952章 征服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761章 皇叔第787章 見鬼!第373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741章 碰壁第963章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第330章 謀朝篡位第796章 惡化第341章 捧着金飯碗要飯第947章 第三個皇帝第628章 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925章 搶關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945章 貴族的抉擇第466章 受封金鑾殿 圖形凌煙閣第228章 崔芸卿力保第85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104章 軍費第48章 升賞第59章 虎爭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256章 到嘴的肉就沒有再吐出來的第272章 國色天香 傾城傾國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798章 逆襲第741章 碰壁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84章 白衣女子第91章 黃鬍子上門第961章 懲戒第87章 饑民第354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鹽販!第943章 第十三軍團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924章 得意第7章 破家第156章 公孫蘭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757章 願降第69章 阻擊第683章 兩虎相爭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24章 逃離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30章 刺史門生第84章 白衣女子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874章 天梯第100章 盜匪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