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

(感謝飄渺¢風、大風包子兩位的月票支持,謝謝大家,感動常在!)

眼看着年關將近,帥府又開始籌備起年節的節賞。今年滅掉了高句麗,攻取了整個遼河的中下游和鴨綠江的下游兩岸,再加上遼西走廊和燕山的薊檀二州。

乾符五年,李璟的地盤一下子擴充三倍以上。

雖然中原之地戰亂四起,可東北道的地盤上卻是極爲豐收與喜悅的一年。去年不但軍事上取得極大的勝利,同樣也是糧食的大豐收的一年。而得益於東北大開發計劃,各種基礎建設的上馬,登州的手工製造業和商貿也是極爲紅火,各州的礦產等,也一樣火爆。

打了這麼多勝仗,且如今又是多事之秋。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璟早已經和李讓等人計劃好了,要拿出一大筆賞錢來,給將士們發一筆厚賞。同時,爲了讓那些遷移去淄青登萊的高句麗人,和遷到東北的中原漢人能過個更豐富的新年,李璟也準備特別拔出一筆錢來購買各種年貨下發給他們,這也算是一種補貼。

對於李璟的這個提議,李讓與其它人都是贊同的。這次的節賞以發實物爲主,這又是一大筆政府訂單,那些商鋪工坊老闆們賺一筆的同時,最後帥府也一樣能得到一筆稅錢。

新年漸近,年味漸濃,到處都是拿着攢下的過年錢上街採購年貨的人們。溫飽之餘,大家也都有了些餘錢,這新年自然就得豐富一些。給家中的婆娘扯幾尺花布做身新衣裳,給孩子們買幾斤棉花,一人做一件暖暖的棉袍。還要買門神鎮年獸。買新桃符,另外現在還流行過年在門前貼對聯,在門上貼福字,這些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別人家既然都有了。自己家也不缺這兩錢,當然也得有。

此外,還得買點糖塊、瓜子、山楂、榛子這些,梨子、桔子這些也買些裝盤。還得買些茶葉待客,大過年的,酒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另外還得那些大白菜、包菜等新鮮蔬菜。如今手裡有些餘錢了,這年自然得過豐富些,雞鴨都要買,魚也得多買些,還得買二三十斤豬肉,再買點羊肉、牛肉。

到處都是滿臉帶着滿足自豪微笑的男女。身邊或帶着孩子,或帶着媳婦,一派喜悅。

而此時,李璟卻坐在原來高句麗的金殿中,與諸將一起議事。

先前大名報突然發文,公開四鎮要擁李璟爲帝的文章,確實讓李璟有些震驚。這件事情。很快也傳到遼東各鎮,引起將士們和底下百姓工人商人們的議論紛紛。

對於這件事情,大家相互爭論,形成了三種意見。一部份人認爲李唐乃是正朔,不希望看到李璟成爲叛臣。這部份人代表了眼下大多數人的觀念,那就是他們已經習慣了藩鎮一面強大自立,一面卻又繼續尊李唐爲正朔的這種情況。大家都習慣這些年來的現狀,願意看到鎮國軍強大自立,但又不希望藩鎮徹底的反唐,而是願意看到藩鎮和朝廷如春秋是周王室與諸侯般的關係。

說到底。這種想法固然與當前唐安史之亂後百年來的現狀有關。畢竟,藩鎮強大自立,只要不反唐,大家相安無事,百姓日子也過的安穩。可一旦反唐。朝廷被迫與之討伐,戰亂一起,結果必然是百姓遭殃,這都是有前車之鑑的,不管最後誰勝誰負,戰爭中最吃虧的都是百姓。如今東北道各鎮下的日子過的這麼好,誰願意這種日子突然發去。因此,大家更安於現狀,而不想承擔改變帶來的戰亂。

另有一部份人則是支持元帥乾脆反唐,畢竟大家把李璟管轄鎮國軍之後地盤上的變化。大家家中糧食滿缸,有摭風蔽雨的屋子,有避寒的衣服。每個人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孩子能夠讀書,甚至讀的好還有獎學金。讀不好,也可以送去軍校。這種日子是以前不敢想象的,每個人都知道這種生活的難得,沒有人願意再回到過去。因此聽到報上說,河北四鎮願意奉李帥爲皇帝,一起推翻唐朝時,衆人都十分興奮與支持。在大家看來,有河北四鎮支持,再有郡王領鎮國大軍,取李唐而代之,並非沒有可能。如果李璟成了天下的皇帝,那大家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也再不用提心吊膽的,總擔心一覺醒來後,發現如今的美好生活只是一個夢。

當然還有不少的一部份人,則根本沒有自己的主見。不管報上和大家怎麼說,他們都只是看着聽着接受着。

知道外面的討論後,李璟派出了不少人前去收集大家的意見,最後得出的調查結果。

在現階段,大約有六成左右的百姓,其實是願意支持李璟成爲一個割據藩鎮,但卻又反對李璟反唐。而又有大約三成左右的百姓,則支持李璟此時反唐,認爲由李璟取代唐朝,能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還剩下一成左右的人,則對這種問題,沒有自己的想法,隨大流而已。

這個調查結果,讓李璟也明白了眼下大多數百姓的觀念想法。就連鎮國軍治下這些受益於他的百姓,都有半數以上不支持反唐,那其它唐朝領地上的百姓,肯定還會有更多。

李璟本無意此時反唐,看到這個也越加堅定了自己的計劃。

那期大名報之後沒有多久,朝廷便又派來了使者,正式授李璟東北道大行臺尚書令,正二品。並詔令李璟,東北道大行臺的屬下官員,一律由李璟自行選拔任用。

接到這個詔書着實既在李璟意料之外,又有些意料之中。

這明顯就是因爲河北四鎮那擁戴所帶來的後果了,朝廷反應很快,加封很大方。

居然是東北道大行臺,這大行臺尚書令與朝廷中央的尚書令相同品級,雖然比中央尚書令比起來。含金量似乎低一些。但實際上,以李璟如今實際割據東北的情形,朝廷給這個職位,那就是徹底的讓李璟完全的真正割據東北了。

以後李璟就能真正的建立一個小朝廷,全權管理東北。成爲名符其實的東北王。

不過李璟也清楚的明白,朝廷越是如此迫不及待的加官,越是如此大方的加封,越說明了朝廷對他深深的忌憚。

朝廷每給李璟加一次官,代表的不是朝廷對李璟的依賴與期待,而是對李璟的忌憚。這樣下去。要麼李璟徹底的反王,要麼最後朝廷騰出手來清算李璟,他們之間再無可能回到過去了。

不過,不論是朝廷,還是李璟,都明白。他們之間永遠不可能回到過去了。

輕輕敲打了一下桌子,李璟高聲道:“諸位,天使剛剛帶來了陛下的詔書。陛下對我們滅高句麗,收復安東之地,揚大唐國威,十分滿意,特下旨嘉賞全軍將士。並且,自今日起,東北六鎮之地設東北道大行臺,本王自即日起擔任東北道大行臺尚書令,其餘屬官則由本王自行任免。東北道大行臺,代表朝廷全權處理六鎮二十一州一百縣軍政民事。”

這番話一落,殿中文官武將們都喜形無色,高興無比。

如此一來,李璟在東北各鎮的地位算是徹底的鞏固,再無半點漏洞。合法合理。這個職位比原先的東北元帥和節度都使這兩個更加傾向於臨時統轄各鎮兵馬軍事的官職,更加的穩固東北地區二十萬軍隊的統屬秩序。

東北道大行臺-六鎮-二十一州-一百縣,整個東北地區形成了完整的四級行政區分。

衆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臉上洋溢着興奮之色。

李璟高聲道:“現在本王宣佈東北道大行臺官職任免!”

殿中一時安靜,這可是小朝廷的建立。東北道大行臺一立起來。以後幾乎就是整個東北地區的統治機構了。如果將來李璟帶領大家打下天下,這個小朝廷的各個官職,也基本上有可能就是將來金殿上各位功臣的位置了。

“東北道大行臺尚書令由某擔任,其下設左右僕射,從二品,授崔芸卿尚書左僕射,授李振尚書右僕射。”

李璟大行臺尚書令下,最重要的職務就是左右僕射了,對這兩個官職,有資格擔任的人不少,不但六鎮節帥,就是各軍軍主也都有資格問鼎。如大家猜測的一樣,李璟最終把這兩個重要的職務,交給了文官,而且不出意外,最重要的左僕射之職,交給了在東北道地位尊崇,但實際上卻是自身勢力最小的新來沒多久的李璟老師崔芸卿。而右僕射之位,也不有例外的交給了以往一直是李璟手下第一謀士的李振李興緒。

崔芸卿和李振都各兼一鎮節帥一州刺史之位,如今又任行臺尚書省左右僕射,頓時這權柄可就驚人了。

不過李璟隨後又宣佈了一道任命,卻讓衆人一怔。李璟宣佈,免去崔芸卿淄青撫寧軍節度使兼青州刺史之職,免去李振登萊鎮國軍節度使兼登州刺史之職。

聽到這個任命,崔芸卿和李振面上都沒有半點驚訝,其它人頓時馬上明白,這樣重要的事情,李璟事先肯定和這二人商量過。以李璟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來看,郡王最喜歡的就是平衡之道,絕不讓人輕易的掌握太多的權利。如今升任崔芸卿和李振做了行臺的左右僕射,那麼絕不可能再讓他們擔任一鎮節帥了。這也是平衡之道!其實倒也和朝廷的情況差不多,要麼出將,要麼入相,想要宰相兼節度使,那隻能是使相,而不是真正的宰相。

看李璟的安排,明顯是入行臺,則不能擔任各鎮要職。

行臺的官職完全是仿中央尚書省,中央尚書省有的官職,行臺都有。

左右僕射之下,最重要的就是六部尚書了。不過中央六部以吏官爲首,而行臺則是以兵部爲首。

對於這個兵部尚書的人選李璟也是考慮了許久,甚至與李振崔芸卿等人商議過。李璟初是想要以武將爲兵部尚書,但最後想來想去,考慮到眼下這個晚唐時代的普通風氣,還是改打算用文官爲主官,然後以武將爲副。

“授敬翔爲大行臺兵部尚書,正三品。免敬翔遼西平盧軍節度使兼營州刺史之職。授林威、裴宥大行臺正四品兵部侍郎,免林威平州防禦使、免裴宥水軍都知兵馬使之職。”

一個接一個的命令發出,整個東北道原先的重要官員都來了一次極大的變動。

崔芸卿任左僕射,李振任右僕射。

敬翔爲兵部尚書,蓋寓爲吏部尚書,李讓爲戶部尚書,郭承安爲工部尚書,李良爲禮部尚書,李純爲刑部尚書。

六部下各有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員外郎二人、主事二人。每部下設四司,六部共有二十四司。每司以郎中爲主,員外郎爲副。每司一郎中二員外郎四主事。

除左右僕射六部尚書外,還有正四品大行臺左右尚書丞一人,大行臺七品尚書省都事一人,九品大行臺主事六人。

原來的六鎮節帥崔芸卿、李振、敬翔、蓋寓、郭承安、李良六人,都進入了大行臺,而他們原來的節帥位置,也全都空了出來。

整個大行臺有品級的官員,就多達一百餘人。李璟暫時只任免了左右僕射、左右丞、六部尚書,還有兵部的兩位侍郎。其餘的大多數官職還暫時空缺,需要與諸官商議。

不過一下子空出了六個節度使之位和六個刺史之位,卻是讓在座的諸多軍主們都眼神炙熱起來。

雖然李璟一直以來的習慣,都是以文官任節帥和刺史,但是現在,李振等人升任大行臺任職,一時間,論資歷聲望,能擔任這六鎮節帥的人選,卻是沒有人比林武、王重等軍主更高的人選了。

實際上,李璟現在也沒有什麼合適的節帥使人選,任用武將爲節度使,一直是李璟在避免的。李璟也曾想過撤掉節度使這個位置,但是暫時來說,他卻不能這麼做。

而讓大行臺的官員來兼任節度使,這更是李璟所無法接受的。在李璟的計劃中,他要借這次大行臺組建之機,把各鎮節帥的權利壓縮削弱,把權利都收歸到大行臺來。

不過,看到諸將一個個在盯着六鎮節度使的空位,李璟心中明白,這一步並不好走。

第729章 半渡而擊第236章 衙內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37章 偶遇郡主第554章 琉璃寶鏡第219章 小賊欺吾太甚!誓滅汝!第986章 援朝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891章 龍騎兵第908章 鐵馬冰河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673章 內需、國債 、爵位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839章 失控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849章 鐵騎第74章 事泄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874章 天梯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194章 春雷動第63章 謀定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239章 招安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795章 交易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364章 北伐李克用,南征王郢!第172章 破城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78章 十年太久 只爭朝夕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70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36章 好兄弟第810章 吞併五胡第254章 地道戰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391章 邈佶烈李嗣源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883章 風聲鶴唳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811章 心動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60章 要債第732章 大捷第78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911章 過火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1019章 暗箭難防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398章 勇者無敵第848章 陸士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644章 最狠婦人心第451章 天下英雄唯辛讜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11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116章 新下屬陌刀將丘神功第746章 淪陷第886章 突破第965章 李璟的目標第339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762章 徐州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738章 初夜第547章 平盧軍第93章 海上女王與蔓陀羅公主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62章 刺殺
第729章 半渡而擊第236章 衙內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37章 偶遇郡主第554章 琉璃寶鏡第219章 小賊欺吾太甚!誓滅汝!第986章 援朝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891章 龍騎兵第908章 鐵馬冰河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673章 內需、國債 、爵位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839章 失控第769章 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第849章 鐵騎第74章 事泄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101章 虎入羊羣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408章 背水一戰第874章 天梯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136章 唯有血戰到底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194章 春雷動第63章 謀定第570章 顛覆契丹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239章 招安第808章 儒者之勇第285章 不堪一擊 大獲全勝第795章 交易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364章 北伐李克用,南征王郢!第172章 破城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648章 御駕親征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78章 十年太久 只爭朝夕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1025章 取而代之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70章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第36章 好兄弟第810章 吞併五胡第254章 地道戰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391章 邈佶烈李嗣源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883章 風聲鶴唳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811章 心動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389章 驅虎吞狼第158章 誰比誰更強勢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60章 要債第732章 大捷第78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911章 過火第133章 迎戰 將計就計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1019章 暗箭難防第337章 開礦鑄錢第398章 勇者無敵第848章 陸士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第917章 害羣之馬第644章 最狠婦人心第451章 天下英雄唯辛讜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11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464章 耀武揚威第116章 新下屬陌刀將丘神功第746章 淪陷第886章 突破第965章 李璟的目標第339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762章 徐州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738章 初夜第547章 平盧軍第93章 海上女王與蔓陀羅公主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950章 震憾中原第62章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