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緊迫

(感謝林.彪在此同學再次打賞,謝謝!)

水師諸將在聽到第一艦隊覆沒的消息之時,就已經一個個殺氣騰騰的想要殺到揚州去找高駢報仇了。眼下既然得了李璟報仇許可的軍令,自然一個也不多留,全都起身去做戰前準備了。

金甲勝捷軍都知兵馬使、冠軍大將軍、檢校太保、潁川郡公劉尋跟在李璟身後欲言又止。李璟看了眼這個越發沉穩的大弟子一眼,輕笑道:“你有什麼就直說。”

“兵法有云不以憤怒將兵,眼下水師諸將個個胸懷憤怒,此時讓他們出兵是否合適?”劉尋在心中思索了一下才開口,“而且眼下我們兵力並不雄壯,四萬餘人馬要守漫長淮河一線,我軍利在守而非攻。”

對於這個大徒弟,李璟還是很滿意的,劉尋向來有有智將之名,這幾年跟着領兵,歷練的越發的沉穩起來。雖然眼下還剛二十歲,可李璟已經授他爲勝捷軍軍主,並且爲他向朝廷請封冠軍大階軍、檢校太保,潁川郡公的官爵。二十歲就手握着大行臺最精銳的一支侍衛騎軍,而且已經成了實打實的三品武將,並封了郡公,在大行臺,可謂是紅的發紫。特別是他那秦王首席第子的身份,更是不知道引得多少人羨慕。

不過李璟看的出,這位門徒並沒有因此而驕傲,反倒越發的沉穩。就是現在跟在李璟身邊,也很少再主動的插嘴,很有分寸。

劉尋所說的也許是很多將領想說的。不過李璟這個時候讓水師出兵。當然不只是爲了報仇這麼簡單。

軍情局這段時間全力打探北方的軍情。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情報顯示,李克用和河北四鎮不但已經聯手,而且就連契丹也已經和他們聯手了。眼下高駢已經動手,那麼北面敵方動手也就在近前。

特別是契丹那邊傳回情報,就在本月,迭剌部已經擊敗了痕德可汗,耶律六部大敗,戰死五萬餘。餘者潰逃。痕德可汗都生死不知,契丹內鬥終於以痕德可汗失敗結束,迭剌部已經徹底的掌控了整個契丹二十部。雖然迭剌部沒有廢掉遙輦部的世襲可汗之位,但卻廢除了痕德可汗之位,扶立了痕德可汗前任巴剌可汗的五歲的孫子舉行了柴冊禮,成爲契丹新的可汗。

結束了內鬥的契丹,已經與李克用結盟,重新調頭東進。

契丹隨之出手,雖然沒有馬上進攻遼西,但卻直接劍指奚。就在數日前。契丹五萬騎兵突襲了奚王汗帳,殺死了奚王突董蘇。然後扶立了先前遠走契丹的東奚王時瑟爲新的奚王。

而原本時瑟已經在奚歸附李璟後被趕走,奚王已經確認奚將由去諸接任奚王。

眼下去諸正帶領奚族兵馬在河東,原本是接到朝廷召令與唐軍一起攻打河北叛軍。李克用反後,朝廷赦免了李克用,也赦免了河北叛軍,不過鄭從讜等人也不放心李克用,奚與韃靼的數萬部族兵正在代北。

契丹的這次進攻時機捏的很準,下手也很毒。

契丹沒有進攻已經有所防範的遼西,而是出其不意的攻取了奚王牙帳,扶立了契丹女婿爲新的奚王。現在有情報顯示,契丹並不打算就此停手,他們已經繼續向西南方向南下,下一個目標,十分明顯的就是對準了陰山韃靼。

先破奚,再破韃靼,這兩個勢力稍弱的部族擊破,不但能免去契丹南面的威脅,同時也是對剛經歷內亂的契丹最後的恢復。同時,奚與韃靼都是李璟的盟友,同時也是依附聽令於唐延的部族,契丹擊破奚與韃靼,此消彼漲,整個東北的形勢立即轉變。

李璟的勢力削弱,契丹勢力增強,同時李克用也少了一道掣肘,爲他們下一步對付李璟取得了很好的開頭。

契丹在這個時候結束內亂,還趁奚空虛之際擊破奚,這對李璟來說不是好事。

河北之戰,有可能比李璟預測的還要嚴厲,李璟沒有時間在徐泗繼續託下去。他需要速戰速決,本來胡逗洲兵敗,讓李璟打算穩妥一些。可眼下既然周寶出手,且全殲樑纘所部,這對高駢同樣是個巨大的威脅。

對面的淮軍遲遲沒有動手,李璟已經估計對方在調整計劃,原本雙方是打算以快打快,爭先搶佔徐濠。但如今時溥並不願意投降,加之雙方出手也都不慢,這場戰鬥就要從快攻,變成一場決戰。

淮軍正在不斷增強兵力,可李璟這個時候卻要把重心轉往河北,無法支撐兩個大規模的戰場。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李璟沉吟道:“我現在判斷淮軍主力秘密集結在泗口,準備先和我們在泗口決戰工,這是他們清楚河北大戰將起。正因如此,所以我們確實拖不起,原本這樣的戰鬥,我們利於守而不利於攻,但事情並非絕對。如果我們此時進攻,淮軍方面也沒有調整完畢,突然攻防轉換,最吃虧的只是他們,況且,高駢無恥突襲胡逗洲,殺害我一萬一千將士,將士憤怒,軍心可用。”

劉尋聽了李璟的分析,覺得這個的戰術改變也不是不行。河北那邊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雖然秦軍不斷的在向那邊增兵,但秦軍在河北不佔據地利優勢,沒有多少險要關隘重鎮,真打起來,是個什麼情況一時還難以預料。

速戰速決,十分必要。

不過李璟想要速戰,可眼下卻有一件事情讓李璟臉色很難看。

昨天有一批火器從青州剛運到,同時李璟從宋州南下,也帶來一批火器。

幾次大戰,軍中火器十分吃緊。本來火器十分犀利,李璟倚之爲這次徐泗會戰中的殺手鐗。誰知道,昨夜大雨。臨時存放火器的碼頭天王廟卻漏水。結果臨時存放在那裡的火器結果損毀一半以上。

當時把這些火器存放在碼頭天王廟。也是考慮到火器這東西很危險,爲了安全考慮,才存放在碼頭附近的天王廟。可誰成想,結果雨太大,這座河邊的天王廟進水,導致大量火器浸溼。

霹靂火和震天雷還有水雷、地雷、炸藥包等一浸水,幾乎就沒用了。

雖然說把這些火器都折開,然後換掉引線。再把火藥重新曬乾裝好,繼續能用。

但這得需要時間,而李璟已經決定今晚就對對岸淮軍發動突襲。

眼下不要說等天晴重新曬乾裝配,就是從登州重新運一批過來都來不及了。

霹靂彈和震天雷、地雷、水雷等火器,構造並不難,但效果卻不錯。如今李璟大量投靠裝備這些火器,效果十分明顯。在河北戰場上,當時秦軍就是憑藉着這些火器打的河北四鎮落花流水。

其實這些火器並算不得機密,除了如希臘火和水雷、地雷的技術稍難一些,還處於保密之中。如火藥包、霹靂火、震天雷這些。朝廷和一些強藩都已經掌握了。朝廷和幾個大藩鎮甚至也已經開始製造裝備,不過還沒有大規模裝備而已。原因不是他們不想如秦軍般大量裝備。關健還在一直他們的鐵礦、硝礦、硫磺礦產開採冶煉、火藥製作,火器工坊等,都還沒有形成規模,規模不足,無法量產。而他們的火藥配方與應用又不如秦軍,火器需要更大的量才能發揮威力。正因如此,受限於財物、人力等,他們的火器裝備還達不成規模,火器使用自然也就不如秦軍這般大規模應用。

而秦軍這邊,對於火器的研究和生產,已經經過了數年時間,規模早已經成型,且越來越大,做成了一個產業。

不過這些年秦軍火器雖然研發了不少種類,但裝備使用後,也漸漸形成了一種觀點,那就是火器種類越少越好用。

正是因此,如今的秦軍中,開始大規模裝備的火器就是霹靂火和震天雷,這其實屬於一種,都是手榴彈。只不過霹靂火是一斤一個,專門裝配給騎兵。而震天雷是帶柄兩斤一個,步軍專用。水軍裝備的是水雷以及希臘火這兩類。

除了這些單兵火器,秦軍現在裝備的其它火器並不多,如飛雷炮,也都還在試驗階段。

自乾符五年以來,東北的所有火器廠都主要在生產震天雷和霹靂火這兩種單兵火器,爲的就是讓每一個戰兵都裝備上手榴彈。事實也證明,每個士兵都裝備上手榴彈的效果很好。

衝鋒破陣,有時能起到勢不可擋的效果。

但這些大力氣大代價生產出來的火器,弱點也有不少,首先就是昂貴。一個霹靂火和一枚震天雷的成本差不多,一枚五百文錢。而一支箭,標準的步兵用長垛箭十文一支,破甲箭二十文一支,狼牙三棱箭五十文一支。

這麼一比,雖然手榴彈的威力更大,但成本更高。戰場上一個士兵一次也許就是三五支箭射出,但只要扔出一個雷,就當的幾四五十支箭。

每扔一個雷,都相當於扔出去三斤銅錢。

除了造價貴,這火器還有一個極大的缺點,經不得雨淋,甚至潮溼的季節,就算不淋雨,戰前有時也得更換引線。

雖然說軍械司研究出了一堆的方法來保護不受潮不經雨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到雨天,這些金疙瘩就基本失去作用。

這些玩意犀利威猛,可卻又脆弱,讓秦軍上下對它們是既愛又恨。

就如現在,李璟今晚就要突襲對岸淮軍,在黑夜突襲戰中,這些霹靂火和震天雷自然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可現在,臨戰前一刻,居然有百分之八十的火器損毀,這讓李璟氣的臉都發青了。

李璟心裡也很清楚,只要今晚行動取消,他再等個十天半月,就算這天氣一直不晴,無法曬好這批火藥,也能從登州、青州運來一批新的火器,數量還更多。

可事實上,李璟等不了這麼久,多等一天,淮軍就能增加許多。李璟也想直接扔下淮軍不管去打徐州,可徐州屬於重鎮,時溥雖然只有一萬人馬,可徐州對面卻還有黃巢大將葛從周駐守濠州,李璟擔心此時去攻徐州,弄不好時溥就會投葛從周。

但若是李璟能擊敗淮軍,到時再去打徐州,時溥的選擇就會少一些。他若再想投奔黃巢,就得多想想了。畢竟,既然時溥既不想投秦軍也不想投淮軍,那這個傢伙心裡並不打算投任何一方。

不過這卻不妨礙他在秦、淮、齊三家角力之時,他借力打力,以達到保全徐州的想法。

而最讓李璟不想等下去的還是河北,李璟眼下雖然人在泗州,但心已經到了河北。

算了,以前秦軍沒有大量裝備火器之時,不一樣要打仗,最後,李璟搖了搖頭,暗歎自己對於這些火器是越來越依賴了,這可不是好事。(未完待續。。)

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602章 十一抽殺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961章 懲戒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347章 建遼南都督府,收狼牙猛虎將第577章 幽州亂第788章 暗箭第729章 半渡而擊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744章 殺朱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741章 碰壁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559章 先鋒神捷第632章 韃靼第892章 秒殺第188章 一本萬利的買賣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552章 擁兵十萬第565章 商隊第744章 殺朱第681章 昌平第879章 狼奔鼠竄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1026章 掃蕩關中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776新章 讒殺第322章 少帥(一)第199章 美人如玉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719章 迷 魂 陣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273章 懷疑猜忌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940章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967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299章 出兵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947章 第三個皇帝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505章 王者之師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915章 插手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30章 刺史門生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90章 聯姻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71章 一個不留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142章 絕地反擊第461章 皇帝的安撫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625章 服軟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50章 慶賀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702章 斬首十萬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第77章 交換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1016章 羣臣勸進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958章 新天子即位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48章 升賞第598章 復國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
第713章 天下都招討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602章 十一抽殺第660章 一字王、天策上將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961章 懲戒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347章 建遼南都督府,收狼牙猛虎將第577章 幽州亂第788章 暗箭第729章 半渡而擊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744章 殺朱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431章 鎮國軍神兵天降第741章 碰壁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695章 二次反唐第559章 先鋒神捷第632章 韃靼第892章 秒殺第188章 一本萬利的買賣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552章 擁兵十萬第565章 商隊第744章 殺朱第681章 昌平第879章 狼奔鼠竄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1026章 掃蕩關中第548章 瓜分淄青鎮第533章 一路向東第776新章 讒殺第322章 少帥(一)第199章 美人如玉第520章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第719章 迷 魂 陣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273章 懷疑猜忌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940章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557章 玻璃換糧食第967章 平章軍國重事第299章 出兵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401章 雷霆之怒第129章 純隊與花隊第329章 紅顏禍水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513章 輕音柔體易推倒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947章 第三個皇帝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505章 王者之師第149章 戰後總結 偵察隊與醫護隊第532章 一騎當先(三)第915章 插手第1018章 席捲河東第30章 刺史門生第112章 打狗就爲震主人第125章 分房 分地 建工坊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90章 聯姻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71章 一個不留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142章 絕地反擊第461章 皇帝的安撫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625章 服軟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852章 否極泰來第50章 慶賀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702章 斬首十萬第362章 朱阿三的春天第77章 交換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1016章 羣臣勸進第332章 天上下魚第958章 新天子即位第932章 千都大戰第335章 賺大發了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48章 升賞第598章 復國第531章 一騎當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