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賽詩

就在這時,洛陽皇宮內,正舉行一場詩會。因爲狄仁傑的離去,做了宰相的蘇味道,以及現在的名家崔融、沈佺期、杜審言、閻朝隱、王無競、宋之問等全部在坐,就連一代才女上官婉兒同樣,也在笑吟吟地陪伴在武則天的身側。

這些人當中,單論詩材,杜審言、蘇味道以及宋之問與沈佺期可以都說是大家,當然他們離杜李的高度還差了十萬八千里。而其中最狂的卻是老杜,也就是杜甫的爺爺杜審言。

老杜同志可以說是整個大唐最狂的詩人了,他一生就不知道謙虛二字是如何寫的。年輕時老杜同志與蘇味道、李嶠以及崔融稱爲文章四友,實際上這四個人才華都相差不大。但老杜一生做的官職最小,當他聽到蘇味道成了天官侍郎時,他告訴別人:“蘇味道死定了。”

將別人說得一愣一愣的。當時朝中酷吏當道,大多數官員朝不保夕,老杜這句冒然而出的話,還真讓人疑惑。於是別人問原因。老杜就說了:“天官侍郎每天都要看呈上去的公文,當他看到我寫的公文,還不羞愧而死。”

一句話說完,所有人都冒出黑汗,滿頭汗!

這還不算過份的,有一天他看了自己寫的文章後,發出感概。什麼感概?他認爲自己寫的文章在當今世上已經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他了,要比只有在古人裡面比。他說了:“我寫的文章,連屈原與宋玉看了,都得在旁邊打立正。”都讓屈原敬佩到這種地步。又說了:“我的書法也不錯啊,王羲之和我比賽也得輸給我。”

當他臨死時,宋之問這一班人前去看望他。他又說了:“我死了你們這回高興了吧。”

宋之問莫明其妙。

老杜同志又說了:“只有我死了,你們纔有出頭之日,不過就你們這班刷子,還沒有本事接我的班啊。”

最後連史書都無法對這個可愛的老同志作品價,只用了二字:矜誕。太狂了,狂得有些荒唐,但也有些可愛。

老杜是不是文才真到了這地步不問。但打擂臺,比賽型詩手還要數宋之問。

這也是初唐時一個有名的大詩人,然而此人與老杜的狂妄相比,卻可以說是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他先是投靠張易之兄弟,這也不算,當時大環境在哪兒,許多人自保,兩耳不問世事,裝瘋賣傻以求自保。也有許多人獻媚以求榮華富貴。主要後來他貶到嶺南後,吃不那個苦偷偷跑過來,好友張仲之冒着風險接納了他。但他聽說張仲之謀劃除去武三思後,立即爲了富貴告發張仲之,導致張被斬殺。

就這樣還不算。他做了一件最無恥的事,他的外甥劉希夷作了一道詩。就是那首著名的《代白頭吟》,“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爲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臺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這首詩在整個唐詩中都佔着重要的地位。後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就是讓林黛玉仿照此詩寫下《葬花吟》的。

當宋之問看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時,就向劉索要。也就是說把這首詩給我,說是我寫的。劉好不容易寫出這首得意之作,當然不樂意了。可沒有想到這個舅舅居然惱羞成怒,指使奴僕將劉謀害了。

但人品不好,不能代表他才學不好,宋之問最拿手是他的反應速度。特別是寫應制詩時,每每都能勝出。有一次武則天舉辦詩會,獲勝者將得到一面錦袍。東方虯一揮而就,宋之問慢了半步,可武則天還是從東方虯手上將錦袍奪回賞給了宋之問。東方虯那個不服氣啊,問原因。武則天將宋之問的詩拿給他看。特別是後面兩句:“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這個拍武則天的馬屁拍得多麼高明啊。

東方虯只好灰頭灰腦地認輸。

當然宋之問走到最後的地步,也是許多原因造成的。

如果做官象運動會一樣,比賽做詩,他都好辦。可做官只是做官,做詩只是給自己增加聲望罷了。但他想做官,而且想做大官。那麼只好巴結武則天了,但宋之問身材高昂,長相不遜,可有一個缺點,牙齒生得太醜了。當時武則天爲了把持朝政,設置了北門學士,宋之問就央求武則天給他這個學士噹噹。卻被武則天拒絕了,原因正是他一嘴醜牙!

也難怪,整天看慣了張易之兄弟等美男子,宋之問還真不能入武則天的法眼。

眼看武則天這條道路走不通了,宋之問只好攀武則天的寵男張易之。加上當時的大風氣影響,他一步步地走向墜落的深淵。

現在武則天要開詩會,宋之問很高興,這也是他在武則天面前表現的好機會。

他臉上帶着喜悅的笑容進了皇宮。

與他一道,各位大人才子們涌入與他一道,來到皇宮裡,分賓主落坐。先是向武則天,也就是當今的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陛下敬了一杯酒。然後君臣寒喧了一會,詩會開始了。

太監拿來紙墨筆硯,執掌詔命的美麗少婦上官婉兒,在一旁監督。

宋之問拿起毛筆,略一思索,寫下了一首應制詩。

寫完後吹了吹墨跡,再觀看其他大臣,有的才落筆,有的還在思考,他神情出現得意之色。

其實縱觀宋之問一生,留下最多的就是應制詩,這在唐朝詩人中也是罕見的。但他寫得最好的一首詩還是他貶謫嶺南時一首《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是他貶謫瀧州逃歸途中經漢江所作。雖然他以前寫了許多詩篇,華麗無比,但多是空洞造作。唯獨這首詩生動自然,同樣也是一首著名的唐詩。

宋之問又看了看自己寫的這首詩,臉上的笑容更盛。

一會兒所有的人都將詩寫好了,交到武則天手上。武則天嘴向上官婉兒努了努。雖然這個赫赫有名的女皇上了歲數,可令人奇怪的是她到了晚年,嘴裡掉的牙齒居然重新長了出來。加上她善自塗澤,連左右都不覺得她開始衰老。

但畢竟上了歲數了。就是毛筆字看起來,也很吃力。現在許多公文都是旁人代讀,她聽後再作處理。

現在她讓上官婉兒來品評這些人的詩作。

這個上官婉兒是唐朝著名大臣文人上官儀孫女,因母親鄭氏是太常少卿鄭休遠之姊,母女才得免死,被配入皇宮內庭。但這個女子才華過人,很快得到武則天的賞識,並且這個女子做事果斷。當年太子李賢與她還有着一段情義,可後來爲了前程,她果決地寫下了置李賢於死地的廢黜詔書。

但在前幾年,她看中了張昌宗,兩個人正在牀上做事,被武則天看到。武則天大怒,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虧得張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爲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婉兒的梅花妝。

可這個女子很有手腕,沒有多長時間,再次贏得武則天的心。

現在她看着這些詩文。本來她就有才氣,一邊看,一邊將看不順眼的詩篇往地上摔。也不顧這些詩人的感受。連宋之問都看着她的小手,心想:我的姑奶奶,你別扔我寫的。

越扔越少了,最後上官婉兒案前只剩下幾篇詩作。上官婉兒再次將這些詩篇打開看了一下。想了想,居然再次開始扔了起來。最後讓大臣大譁的是,上官婉兒竟然將所有詩篇都扔到地上,案前一本都沒有留下。

宋之問這下不服氣了,他站了起來問道:“上官詔命,雖然應制詩很難出彩,可今天是品評誰是第一,不管是好是壞,總有一個第一吧。現在上官詔命將所有詩作都扔了,那麼誰是第一呢?”

第62章 最難消受第64章 挑戰第88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上)第25章 發威(一)第20章 約戰天下第48章 風雲之戰第7章 壓力第32章 肚兜第57章 南下第65章 麻花第59章 西傾山,山傾雪第34章 上天與天上(上)第25章 約戰天下第111章 太子第69章 坑第59章 李代桃僵第69章 坑第48章 好戲要連臺(下)第95章 小瓶子第86章 餘波(中)第2章 大帽子第24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七)第31章 提示第108章 半文錢第29章 不速貴客(中)第70章 兌換第82章 決戰白馬寺(十一)第71章 雨雲第36章 風雲之戰第74章 遲第52章 盟友第66章 矚目第145章 舉報第98章 爆第14章 貓與鼠(中)第33章 四鳳第79章 青崗嶺之戰第36章 玉璽(上)第37章 姐妹第69章 回擊第25章 發威(一)第44章 好奇第130章 殺韋(上)第133章 字畫第87章 餘波(下)第11章 不問第29章 滿園春色第74章 決戰白馬寺(三)第53章 假設第21章 班底第2章 馬崽坡第8章 囧與雷(四)第60章 佳麗(一)第13章 代面第33章 殺!第79章 青崗嶺之戰第27章 夜探第5章 真相第110章 靈夏王第55章 炮聲隆隆第61章 佳麗(二)第62章 新年第51章 商婦第88章 治國之術第62章 最難消受第25章 風眼第24章 詛咒的故事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下)第67章 死心第12章 新紙第33章 二奪大非川第21章 龍上九霄(上)第43章 太子第47章 老武的要求第23章 大神(下)第10章 望族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第31章 刀光第29章 等沽第6章 小麻煩第41章 烏龍第12章 朱先生第1章 山村第58章 滎陽鄭家第30章 梁祝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四)第111章 太子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請第64章 決戰慈恩寺第132章 殺韋(下)第133章 字畫第15章 約戰天下第115章 弒(下)第92章 斬馬第29章 發威(五)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58章 寸緙寸金第84章 被老草啃的那頭嫩牛(下)第61章 佳麗(二)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第62章 最難消受第64章 挑戰第88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上)第25章 發威(一)第20章 約戰天下第48章 風雲之戰第7章 壓力第32章 肚兜第57章 南下第65章 麻花第59章 西傾山,山傾雪第34章 上天與天上(上)第25章 約戰天下第111章 太子第69章 坑第59章 李代桃僵第69章 坑第48章 好戲要連臺(下)第95章 小瓶子第86章 餘波(中)第2章 大帽子第24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七)第31章 提示第108章 半文錢第29章 不速貴客(中)第70章 兌換第82章 決戰白馬寺(十一)第71章 雨雲第36章 風雲之戰第74章 遲第52章 盟友第66章 矚目第145章 舉報第98章 爆第14章 貓與鼠(中)第33章 四鳳第79章 青崗嶺之戰第36章 玉璽(上)第37章 姐妹第69章 回擊第25章 發威(一)第44章 好奇第130章 殺韋(上)第133章 字畫第87章 餘波(下)第11章 不問第29章 滿園春色第74章 決戰白馬寺(三)第53章 假設第21章 班底第2章 馬崽坡第8章 囧與雷(四)第60章 佳麗(一)第13章 代面第33章 殺!第79章 青崗嶺之戰第27章 夜探第5章 真相第110章 靈夏王第55章 炮聲隆隆第61章 佳麗(二)第62章 新年第51章 商婦第88章 治國之術第62章 最難消受第25章 風眼第24章 詛咒的故事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下)第67章 死心第12章 新紙第33章 二奪大非川第21章 龍上九霄(上)第43章 太子第47章 老武的要求第23章 大神(下)第10章 望族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第31章 刀光第29章 等沽第6章 小麻煩第41章 烏龍第12章 朱先生第1章 山村第58章 滎陽鄭家第30章 梁祝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四)第111章 太子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請第64章 決戰慈恩寺第132章 殺韋(下)第133章 字畫第15章 約戰天下第115章 弒(下)第92章 斬馬第29章 發威(五)第38章 武三思之死第58章 寸緙寸金第84章 被老草啃的那頭嫩牛(下)第61章 佳麗(二)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