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柳紋白骨

定窯瓷最大特點就是少開片,多裝飾。

開片有大開片,小開片,小片如術語中的牛毛紋,大片稀疏者爲牛毛紋、柳葉紋、蟹爪紋。其中又分爲自然開片與人工開片,自然開片是因爲瓷器時間長了,瓷釉內裂,形成一些魚子牛毛紋理。但還有一種爲了追求那種開片的美麗,入窯時預定使它開片,通過藥物配合燒製,這種開片很象龜裂一樣。

在宋瓷中開片最有名氣的就是哥窯,這是一對很有意思的弟兄倆,弟弟然承稟祖先的遺產,極少開片,他的窯叫龍泉窯,重在紫骨鐵足。但哥哥另開新窯,爲了開片,幾乎無所不能,時人稱爲百圾碎。與另一個喜歡開片的窯,官窯相比,哥窯紋若魚子,官窯紋若蟹爪,另外雖然同樣都是五大名窯行列,可在汁釉工藝上哥窯也稍遜一籌。

官窯紋統稱爲蟹爪紋,其中分工又細,冰裂、鱔血爲上,梅花片、墨紋爲次,細碎紋最下。釉色粉青爲上,淡白次之,油灰爲下。但在當時卻以白薄如紙爲上品,可工藝上與價格上還是次於汝窯。

汝窯瓷也開紋,但與官窯哥窯相比,紋理稍淺,細紋,錯落有致。釉色以淡青色爲主,而且胎骨好,是著名的香灰胎,這也是鑑定汝窯瓷的證據之一。真正的汝窯瓷燒製的時間不長,傳世之作很少。也是宋瓷中讓人最難仿製的瓷器,不要說以假冒真,最高明的人沒有仿到九成像者!當然每件傳下來的汝瓷價格與真正的越窯秘色瓷一樣,都是珍品中的珍品。

頂替柴窯的鈞窯瓷卻另闢蹊徑,不刻意開片,而靠煅燒時釉面中金屬分子不同,形成的不規則狀細線流動痕跡,人稱蚯蚓走泥紋。不過它也不勝在紋理,而是勝在釉色,窯在釉色里加入了銅在高溫下形了氧化銅,因爲連窯工自己都無法掌瓷器出來到底會是什麼樣子。這種可變性造成瓷色色彩變幻無窮,或者換成另外一種說法,入窯一色,出爐萬彩。對於它的豔麗多姿,古人用盡了讚語,如雨過天晴,月白清風等等。但傳世品極少,因此又有了縱有家財萬貫,不敵鈞瓷一件的說法。這是單色瓷中的極致!

然而五大名窯中,定窯卻排在首位。主要還是它的釉色,它的釉色不是那種刺眼的白,白中稍帶黃,因此看上去十分地柔和滋潤。不但白瓷,定窯還燒製黑釉、醬釉、褐釉、綠釉,以及南宋南渡時,將定窯大量匠人帶到景德鎮燒製的南定中的極品,粉定,色彩都十分地柔和,因此深受士大夫的喜愛。只是因爲它出產量大,出土量高,在收藏界不如前幾種瓷器。這種謙和的釉色風格,也必然造成開片開得不好,往往與這種風格相沖突,所以定瓷格少開片,就是開片也是那種狹長形的柳葉紋爲主,來減少對感官的強烈刺激,而且也是南定開片居多,北定幾乎很難看到真正的開片瓷。

除了開片,就是裝飾,定瓷的繪花在當時很有名氣,蘇東坡有句詩就寫道:定州花瓷琢紅玉。這種不是真正的花瓷,估計後世的明清粉彩鬥彩讓蘇東坡看到了,一定會出現無數優美的詩篇。嚴格來說這是花繪瓷,也就是王畫嘴裡的軟雕。其中用刀子雕刻最好,這種本事估計將兩個窯爐六七十名工人喊到一起,能掌握的除了王畫外,不會超過兩人。還有用針鏽花,次之。用版印花最下。

然後就是胎骨,胎骨呈白色,或者稱爲白骨胎,釉厚下垂宛若淚痕者爲最佳品。但這種淚痕不是王畫第一爐燒瓷時那種宛若下雨一樣的淚痕。就那麼幾處,欲垂欲滴,欲遮欲掩,也與定瓷整體謙和雅正的風格吻合。士大夫,君子嘛,但做得不好,就是僞君子,笑面虎。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因此,許多工藝與技法,根本是現在燒瓷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王迤敲來了十幾個大師父後,王畫必須手把手的教導。但爲了防止技術的外泄,王畫第一次採用了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將程序分成採石制泥、淘泥、煉灰、配釉、制匣、修模、拉坯、做坯、採料、揀料、印坯、乳料、繪畫、琢器、蘸釉吹釉、旋坯、挖足、入窯、燒坯、開窯,還有二次燒釉的明爐、暗爐、束草、裝桶等三十班制,各自負責各自這個程序,其實從效率上這樣也提高了效率。還有一些,如祀神,酬願,這讓他父親做了。

新窯在停了近一個月後,終於再次動工了。

這一次王家的動靜很大,敲來十幾個高級技工,也讓其他的一些瓷窯十分地生氣。但他們敢怒不敢言。都知道了王畫的身份了,連皇帝都關注的人,前來與他交往的是公主世子皇太孫,惹得起麼?

還有,王畫做得漂亮。

這邊還沒有過元旦,那邊買來了許多肉食、糧油以及一些便宜的粗布料。然後讓他母親帶着李紅、公孫大娘以及王姓的兩個長輩,從青山溝開始,尋找家庭生活貧苦的族人,挨家挨戶地發放救濟。其至連最遠搬到偃師縣幾戶族民都帶着牛車,發放了。然後將剩下來的物資,再次從青山溝開始,向異姓貧困人家發放。這一次王家花費了近一百金,光前後運輸物資的牛車就滿滿拉了七八牛車。這還不算,王畫親自拿出一部分武則天賞賜的上等絲綾,看到族人中那一家婚娶,分送上門。連青山溝附近幾個山村的百姓都沾了光。

說他拉攏民心也好,說他真有富則救濟天下也好,這可是真金實銀的。一時之間,王家的聲望達上了巔峰。

這時候找王家的麻煩?

得掂量掂量。

而且也知道了王畫在器物上的天賦,以前新窯開爐他只是淡淡地吩咐了幾句,然後趴在一些碎片上研究,剩下的不管不問了。或者閉門讀書。可這一次從陸二狗運來幾大船泥巴,王迤將技工敲來後,王畫完全放下書本,撲到了窯上。

王畫一邊教導一邊監督,因爲這一次經過充足的準備,已經水到渠成了。雖然未必做得出真正的定瓷,但可以說是做到九成相似了。因此王畫手也癢了起來。

他親自制作一件瓷器。

這一件瓷器正是以北定的代表作之一定窯弦紋爐爲原型製作的。

爐也就是燒香用的,古人大多用銅器,可因爲銅也是貨幣,所有銅價高昂,自從瓷器技術發展後,逐步許多人用瓷爐代替銅爐。但瓷爐形式也分爲多種,有鼎式、鬲式、奩式、魚耳式、三足式。龍泉窯還出產了器身有突起狀的乳爐,相似於彝的彝爐。彝,就是一種侈口圓足兩耳方形的青銅器。

中間以大如茶杯,式樣古雅的爲上等佳品。

這款弦紋爐正是其中的代表,雲頭三足,奶白色釉,釉質溫潤,爐身起三道弦紋,中間暗刻青銅器紋樣,器型更是古樸端莊。

但是王畫在爐中間用了凸雕的手法,繪製一幅天女散花圖。凸雕,又名法花,指花紋都是凸起的陽文。還有凹雕,也就是暗花,是指花紋都凹起的陰文。以及劃花的平雕,花紋與胎底一樣平,釉罩上去後用手摸起來沒有感覺。

這幅天女散花圖,王畫沒有用對李裹兒畫那幅畫時,用的西洋畫法,而是用了中國的寫意畫法。四個仙女在天空中做着各種姿態,向人間將鮮花散去,在漫天的飛花中,四個仙女衣袂飄飄。

就這麼大面積,可能王畫用小刀子軟雕得十分入神,連花掰的花蕊都可以清晰可見。

王迤在一旁看得也只有欣賞的份,不過他也頭皮子麻麻的,這兒子從哪兒學來的手藝的?簡直非人似妖。

王畫繪製完圖案,也使用了開片技術,但他開的片很淡,於其說是柳葉紋,還不如是一朵朵似隱似現的雲紋。這些淡淡的柳葉紋,燒製後將會使這幅圖案更加增添了一絲仙氣。

王畫製作完畢後,其他的器物也製作完成。但這一次燒製的碗碟不多,而以更高檔的瓶、洗、臺、尊、爐、奩、注等爲主。

轉眼之間到了正月十八,這座新窯再次開爐了。

除了趕來的親戚族人外,還有一些商人聞風而來,以及少量其他的窯洞主,到了吉時良辰,舉行完祀神儀式後,爐門打開了。

工人們將一件件瓷器擡了出來。

一剎那間,在場的幾百號人鴉雀無聲。

一件件瓷器在陽光的照耀下,白中微帶着一點黃,黃中略帶着一點青,就象一個個美麗的少婦,在陽光下閃耀着柔和而雅姘的光澤。當然也有缺陷,因爲採用匣燒,每一件漆器上都有芒口存在。

可通過芒口,能看到裡面的胎骨,與鞏縣其他窯洞上的瓷器土質胎骨相比,這些胎骨呈現出一種骨白色,在坐的大多是行家,一眼就認爲這是瓷胎質量脫胎換骨的表現。並且與前幾次試驗的新窯瓷器相比,這一次幾乎全是這種骨白胎。

族人是看到王畫承諾的給族中窮人買田有望了,技工看到的是一場瓷器風暴將來來臨了,而其他窯主們看到的是一堆堆金錢。

過了半天,窯上的大師父纔想起來,小主人也親自制作了一件瓷器。於是將這件瓷爐捧了出來。然後他看到這件瓷爐時,也愣在哪裡,說不出話來。

PS:這一章本來準備上架的,可考慮到裡面有許多瓷器方面的知識,因此也放在公衆版了。再過幾十分鐘,就是八月了,也到了決戰的時候了。明天十更。

第14章 六朵鮮花第58章 滎陽鄭家第93章 愛美人更愛江山第27章 風雨來臨前第26章 發威(二)第78章 青崗嶺之戰第101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三)第69章 坑第8章 戰爭第56章 基礎第81章 青崗嶺之戰第52章 赦第8章 沐浴美人第70章 日上柳梢決戰之時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下)第14章 貓與鼠(中)第51章 商婦第24章 跪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第38章 進攻第15章 約戰天下第23章 論樂第77章 決戰白馬寺(六)第98章 爆第49章 絕響第140章 鼎身與鼎基(上)第87章 餘波(下)第129章 入第18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一)第69章 坑第98章 爆第20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三)第8章 沐浴美人第35章 老實人不好第109章 伐韋第38章 食之第15章 貓與鼠(下)第6章 水也渾第37章 玉璽(下)第57章 二郎第74章 分(下)第51章 燙手的禮物第42章 太子第10章 囧與雷(六)第52章 站住第17章 約戰天下第48章 擁抱第96章 暗流第23章 論樂第5章 更美麗第18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一)第35章 上天與天上(下)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門第82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9章 二禮第35章 上天與天上(下)第40章 隊伍壯大了第123章 人心啊第76章 卻月陣(下)第31章 提示第27章 風雨來臨前第16章 姐姐第40章 少婦第152章 赤箭粉第60章 中套子第21章 龍上九霄(上)第86章 決戰白馬寺(十五)第65章 麻花第93章 大家彼此第107章 八方來賀第136章 送第18章 血甲第84章 青崗嶺之戰第70章 青絲符第31章 刀光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75章 青崗嶺之戰第91章 老相老薑第49章 馴第51章 要出大事第103章 拉攏第57章 南下第15章 血甲第78章 決戰白馬寺(七)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51章 商婦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門第41章 讓與不讓第52章 誤會第95章 小瓶子第59章 邀請第145章 舉報第49章 擔心第12章 新紙第68章 安排第28章 還擊第63章 撥城(上)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34章 借刀第15章 貓與鼠(下)
第14章 六朵鮮花第58章 滎陽鄭家第93章 愛美人更愛江山第27章 風雨來臨前第26章 發威(二)第78章 青崗嶺之戰第101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三)第69章 坑第8章 戰爭第56章 基礎第81章 青崗嶺之戰第52章 赦第8章 沐浴美人第70章 日上柳梢決戰之時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議(下)第14章 貓與鼠(中)第51章 商婦第24章 跪第90章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第38章 進攻第15章 約戰天下第23章 論樂第77章 決戰白馬寺(六)第98章 爆第49章 絕響第140章 鼎身與鼎基(上)第87章 餘波(下)第129章 入第18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一)第69章 坑第98章 爆第20章 天津橋外一張紙(三)第8章 沐浴美人第35章 老實人不好第109章 伐韋第38章 食之第15章 貓與鼠(下)第6章 水也渾第37章 玉璽(下)第57章 二郎第74章 分(下)第51章 燙手的禮物第42章 太子第10章 囧與雷(六)第52章 站住第17章 約戰天下第48章 擁抱第96章 暗流第23章 論樂第5章 更美麗第18章 天津橋上一張紙(一)第35章 上天與天上(下)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門第82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9章 二禮第35章 上天與天上(下)第40章 隊伍壯大了第123章 人心啊第76章 卻月陣(下)第31章 提示第27章 風雨來臨前第16章 姐姐第40章 少婦第152章 赤箭粉第60章 中套子第21章 龍上九霄(上)第86章 決戰白馬寺(十五)第65章 麻花第93章 大家彼此第107章 八方來賀第136章 送第18章 血甲第84章 青崗嶺之戰第70章 青絲符第31章 刀光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75章 青崗嶺之戰第91章 老相老薑第49章 馴第51章 要出大事第103章 拉攏第57章 南下第15章 血甲第78章 決戰白馬寺(七)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51章 商婦第89章 阿里巴巴的大門第41章 讓與不讓第52章 誤會第95章 小瓶子第59章 邀請第145章 舉報第49章 擔心第12章 新紙第68章 安排第28章 還擊第63章 撥城(上)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34章 借刀第15章 貓與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