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碰撞

昨天有事,耽擱了更新,兔子在這裡道歉了。如果兔子還能夠堅持,將會多更。現在第一更送上。

………………

在國防軍開戰之後,作爲北洋兩個拳頭之一的張孝準部,一直就是國防軍前線總指揮部的關注重點。畢竟張孝準所在的皖北地區正堵在國防軍主力南下的要道上,而且張孝準是所謂中國士官三傑之一,也讓各方將領對其多了幾分期待。而國防軍四路大軍中,只有張孝準面對的第三集團軍的統帥是張作霖這樣的老將。張作霖對於這一戰並沒有什麼把握,畢竟張孝準打仗的真實水平誰也拿不準。張孝準是一個憑藉着三萬訓練三個月多月的新兵部隊就打敗張勳苦心經營數年的龍衛軍的強悍存在。雖然其戰爭史上不是百戰百勝,但是對一名將領來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再加上其先敗後勝,並在極端的時間吞併安徽省,手中部隊更是恐怖的翻了兩翻。成爲北洋系統中新近崛起的實權派。單憑這一點,張孝準就值得任何人重視。

而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和張孝準對壘的表面上是國防軍老帥張作霖,而實際上的幕後指揮者則是同爲中國士官三傑之一的蔣百里。畢竟蔣百里和張孝準之間除了齊名之外,私交也是非常不錯的。雙方之間因爲互相瞭解反而更容易互相牽制。

因此,在戰爭開始的時候,蔣百里將指揮部設立在河北保定,距離第三集團軍的戰區最近,爲的就是能夠就近指導,防止國防軍在作戰中出現大的紕漏。

第三集團軍的作戰目的是憑藉優勢兵力,擊破或者全殲當面之敵。憑藉國防軍的情報力量,自然明白張孝準的部隊並沒有按照之前北洋高層制定戰略需要得到後備兵員補充。北洋國防部官員對張孝準有很大的排斥。畢竟張孝準的出身和前段時間的作爲讓其很難真正融入北洋之中。尤其是張孝準和北洋高層打官司甚至直接打到北洋總督馮國璋那裡,結果張孝準並沒有得到想要的待遇。爲了平衡內部,馮國璋答應張孝準在皖北自由募集兩萬大軍,湊足十萬大軍。這個條件表面上是安撫了張孝準,但是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北洋官員明確表態,反對將新招募的新軍大部隊劃撥到張孝準的麾下。因爲以張孝準的用兵習慣,他肯定會讓自己的心腹將領徹底掌控這些新兵,到時候張孝準的兵力空前膨脹,北洋對其的控制力將更加微弱。

對於這些北洋宿老的意見,馮國璋不能不重視,畢竟他馮國璋能夠取得直系領袖的地位,靠的就是這些北洋同僚的支持。在皖系軍閥還存在的時候,北洋內部的主要矛盾就是直系和皖系之間的矛盾,張孝準作爲馮國璋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雖然不是北洋出身,但是依然算是直系一脈,直系的將領對其雖有不滿,但還沒有到對付他的程度。皖系退出歷史舞臺後,直系的內部對手消失,讓直系的宿老們心思起了變化,再加上張孝準的新軍在平叛過程中擴編迅速,而且張孝準雖然還沒有達到吳佩孚那樣的程度,但在北洋中絕對算是頂尖的將領,在這種情況下,北洋宿老對其的忌憚越來越大。

到了國防軍對北洋開戰,北洋瘋狂擴充前線兵力。曹錕就任前線總指揮,新兵全部歸其調度。北洋通過抓壯丁募集的百萬大軍,主要補充在河南,安徽,江蘇四省。其中河南三十萬人,其中十萬人在吳佩孚麾下,被其送到洛陽城當了炮灰。二十萬人在孫傳芳那裡,現在已經讓孫傳芳損失一半,剩下的兵力全都龜縮在鄭州城中。三十萬人在安徽,卻沒有加入張孝準的新編軍的戰鬥序列,反而駐紮在淮河南岸的蚌埠。其目的很明確,一旦張孝準難以抵擋住國防軍第三集團軍的腳部,這支三十萬人的部隊就是第二道防線。在蚌埠,曹錕留下了心腹將領陳光遠統領。陳光遠在北洋軍中屬於老將,級別比張孝準高的多,張孝準沒有權利調動他,陳光遠得到曹錕的指示,也不會幫助他。對於這種局面,張孝準雖然憤怒,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馮國璋作爲直系大總統都沒有辦法,更別說他一個小小領兵將領。現在張孝准算是知道了自己在北洋中是個什麼身份。如果不是有馮國璋的知遇之恩,再加上北洋改革也算符合革命的要求,他張孝準早就離開這裡了。

但是作爲一名將領,不管自身受到什麼樣的委屈,他總要統領麾下的士兵,完成自己的作戰任務。在開戰前,北洋兵分三路,他張孝準作爲北洋對抗國防軍的尖角,心中自感責任重大,但是現在,他在北洋中遭受不公,卻也只是跌落牙齒和血吞。他手中只有八萬多人,兩萬出頭是自己一手編練的新兵部隊,編練風格和國防軍有些類似。這一點很正常。國防軍從成立到現在,發展快,戰鬥力驚人。而且據傳其作戰計劃是由東北少帥馮庸,北京政fu政務院總理李俊起草,蔣百里蔡鍔修改的。現在這幾個人都名揚天線,幾人聯手編練的新兵『操』典自然成爲各系勢力爭相追逐的經典。就連外事集團也有蒐集。其中當然包括國防軍的老冤家大日本皇軍了。只是日本皇軍高高在上慣了。他們始終認爲中日作戰,皇軍的失敗是敗給了國防軍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和高強度的火力,而這一點始終是日本的短板。日本現在努力發展經濟,就是爲了彌補這一短板。因此,對於中國各方勢力吹噓的國防軍陸軍『操』典,也只是本着知己知彼的想法看了看。至於借鑑?大日本皇軍的步兵『操』典已經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了。支那小國的步兵『操』典又怎麼可能入得軍部大佬的法眼。

面對這種情況,蔣百里制定了正面進攻,硬碰硬,用最短的時間攻下徐州,擊破張孝準的新軍。這個計劃看似簡單,卻是蔣百里綜合各種情報得出的最佳作戰計劃。當然,不戰而屈人之兵纔是兵家最上策。可是蔣百里瞭解老朋友的『性』格,他受馮國璋的知遇之恩,雖然現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馮國璋未曾對不起他,沒有充實的理由,他是不會離開的。現在蔣百里也有些後悔,當時自己要是早點向馮庸推薦他,或許現在張孝準就是另外一個樣子。

徐州隸屬於江蘇,但是張孝準北征張勳的時候,一口氣打到了這裡。後來他就按照馮國璋吩咐,坐鎮徐州,保衛邊界。

國防軍第三集團軍,是以北方軍區爲主,配合河北地方部隊。北方軍區投誠東北軍時,兵力就有八萬人,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尤其是其坐鎮人口稠密的河北地區,張作霖又一手參與了國防軍預備役制度的建立。因此,北方軍區擴軍速度很快。等到馮庸準備南下作戰的時候,北方軍區早已經擴編到十萬人以上。再配合河北地方軍抽調出來的精銳,整個第三集團軍包括三個軍,兵力十五萬人,是四個集團軍中,兵力最雄厚的。只是爲了麻痹敵人,第三集團軍對外號稱只有十萬人。

因此,和其他幾個集團軍帶着預備軍壯聲勢不同,第三集團軍只是攜帶了本部精銳兵馬,預備軍全部扔給了總部,這樣既不拖累部隊前進速度,還可以保證戰區總部的安定,可謂是一舉兩得。

和孫傳芳在國防軍前進陸上佈置數道重兵防線不同,張孝準在國防軍南下的路上,只佈置了大量的斥候部隊,張孝準的主力也在第一時間撤出徐州城。準備集中力量打國防軍一個措手不及。這也是張孝準的唯一機會。

這也是沒辦法的時候,國防軍第三集團軍的士兵可是精銳。雙方兵力雖然相差不大,但是武器裝備和戰鬥力相差很大。張孝準的部隊只有兩萬嫡系力量實力還算不錯,其他部隊都是俘虜張勳的辮子軍,戰鬥力實在是差,雖然經過他的改編,但短時間內也沒有什麼大的起『色』。

徐州城北五里,國防軍南下必經之地,山高林密,官道崎嶇。

國防軍經過此地的時候,遭到了張孝準的伏擊。一開始確實給國防軍造成了一些麻煩,但是很快,國防軍穩定了局勢,並展開了大規模的反攻。

張孝准將指揮部設立的山崗上。此時的張孝準臉『色』大變。

“該死的,國防軍的兵力壓根就不是十萬人,至少有十五萬人。該死的。我們上當了。”

十五萬精銳對陣他不到八萬多人的雜牌軍,只要國防軍的統兵將領不是豬,結果都知道是什麼。再說,張作霖是無能的將領嗎?在原本的時空,張大帥可是民國初年最耀眼的明星。沒有張大帥的實力,又哪裡有民國中後期張少帥的聲威。

張孝準的北洋軍看到國防軍這麼快展開反擊,知道雙方實力相差太大。北洋軍能夠對國防軍造成一定的傷亡已經到極限了,再不撤離,恐怕他們真的撤不了了。

……

第61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十一)第260章 水文資料第321章 拿下直隸省(下)第294章 跑路的總統第36章 大興鎮之戰(下)第543章 遠東總督府第40章 馮夫人的探視第164章 一切準備就緒 ,第395章 大收穫第197章 鬱悶的傑夫總督 ,,第379章 戰果與戰損第136章 袁世凱去世 ,,第149章 海軍計劃 ,第488章 定策第617章 西伯利亞之亂七十一章 二十八師的實力上第183章 禽獸 ,第49章 茂森商會第521章 勢如破竹第620章 海參崴兵變(下)第303章 東北動,天下驚(續)第163章 綠帽子 ,第498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662章 煙霧彈第513章 開戰 球訂閱第189章 馮庸的重視 ,,第482章 西南之亂(二)第550章 龐大的造艦計劃第19章 處罰與獎賞第411章 全面決戰命令第190章 東北的改變(上)第283章 西安事變(中)第614章 蘇維埃的冒險軍事行動第332章 爲了東北第97章 鏖戰第655章 海參崴流血夜(上)第519章 騙局第351章 剿匪第667章 襲城(中)第21章 白滿倉的焦慮第621章 遠東華人政府(上)第463章 夜襲第165章 一切準備就緒(續)第636章 城破第548章 巴黎和會第471章 談判落幕第577章 逃亡第568章 飛機參戰第164章 一切準備就緒 ,第379章 戰果與戰損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176章 蒙古之戰(七)第390章 狠人第144章 蔣百里和蔡鍔(二)第156章 無法取消的婚約 ,,第337章 談判(上)第346章 黨軍的前路 ,第204章 倔強的宋慶齡 ,,第516章 潛入第551章 世界新形勢第483章 西南之亂(三)第356章 日本和英國的秘密協定第27章 收編老刀頭第214章 突然出手 ,第219章 馬安良與戰家 ,第191章 東北的改變(中)第23章 快刀斬亂麻第659章 海戰(一)第205章 勇闖少帥府的蒙面少女第第138章 日本天皇的御前會議 送上,,第650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上)第51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一)第627章 遠東華人政府(中)第528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一)第18章 天羅地網第182章 蒙古安定 ,第327章 小插曲第132章 鉅額財富 ,第5章 北上第47章 長春工業區第568章 飛機參戰第537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3章 快刀斬亂麻第576章 亂戰第458章 死戰不退第251章 馮庸的支持第257章 各方手段(上)第77章 大戰起(一)第463章 夜襲第611章 紅色危機第385章 孫文的發現第79章 大戰起(三)第176章 蒙古之戰(七)第102章 工業成果第606章 吞併計劃(下)第569章 空戰第361章 不該出現的人(下)第181章 逼迫第269章 名動天下第491章 安寧
第61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十一)第260章 水文資料第321章 拿下直隸省(下)第294章 跑路的總統第36章 大興鎮之戰(下)第543章 遠東總督府第40章 馮夫人的探視第164章 一切準備就緒 ,第395章 大收穫第197章 鬱悶的傑夫總督 ,,第379章 戰果與戰損第136章 袁世凱去世 ,,第149章 海軍計劃 ,第488章 定策第617章 西伯利亞之亂七十一章 二十八師的實力上第183章 禽獸 ,第49章 茂森商會第521章 勢如破竹第620章 海參崴兵變(下)第303章 東北動,天下驚(續)第163章 綠帽子 ,第498章 俄國二月革命第662章 煙霧彈第513章 開戰 球訂閱第189章 馮庸的重視 ,,第482章 西南之亂(二)第550章 龐大的造艦計劃第19章 處罰與獎賞第411章 全面決戰命令第190章 東北的改變(上)第283章 西安事變(中)第614章 蘇維埃的冒險軍事行動第332章 爲了東北第97章 鏖戰第655章 海參崴流血夜(上)第519章 騙局第351章 剿匪第667章 襲城(中)第21章 白滿倉的焦慮第621章 遠東華人政府(上)第463章 夜襲第165章 一切準備就緒(續)第636章 城破第548章 巴黎和會第471章 談判落幕第577章 逃亡第568章 飛機參戰第164章 一切準備就緒 ,第379章 戰果與戰損第615章 千里奔襲第176章 蒙古之戰(七)第390章 狠人第144章 蔣百里和蔡鍔(二)第156章 無法取消的婚約 ,,第337章 談判(上)第346章 黨軍的前路 ,第204章 倔強的宋慶齡 ,,第516章 潛入第551章 世界新形勢第483章 西南之亂(三)第356章 日本和英國的秘密協定第27章 收編老刀頭第214章 突然出手 ,第219章 馬安良與戰家 ,第191章 東北的改變(中)第23章 快刀斬亂麻第659章 海戰(一)第205章 勇闖少帥府的蒙面少女第第138章 日本天皇的御前會議 送上,,第650章 聯軍入俄第一戰(上)第51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一)第627章 遠東華人政府(中)第528章 風雲匯聚北洋滅(一)第18章 天羅地網第182章 蒙古安定 ,第327章 小插曲第132章 鉅額財富 ,第5章 北上第47章 長春工業區第568章 飛機參戰第537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3章 快刀斬亂麻第576章 亂戰第458章 死戰不退第251章 馮庸的支持第257章 各方手段(上)第77章 大戰起(一)第463章 夜襲第611章 紅色危機第385章 孫文的發現第79章 大戰起(三)第176章 蒙古之戰(七)第102章 工業成果第606章 吞併計劃(下)第569章 空戰第361章 不該出現的人(下)第181章 逼迫第269章 名動天下第491章 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