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餘崈

所以餘崈拒絕了縣令,並帶着鄉親們提高產量,然後在差役上門催繳賦稅時幫助鄉親們瞞報出產,讓家家戶戶有了點存糧。

經年累月的積累,不僅在荒年中保護了一村一里的鄉親,還因爲鄉親間互相聯親,一家幫助一家,竟庇護了周圍好幾個村鎮。

等到匈奴南下,各地烽煙狼起,他還預警了幾次戰禍,及時帶人躲到山裡去,保住了大部分鄉親。

而等到趙含章平定匈奴,重新定都洛陽,他就和父兄道:“現在可以出仕了,天下應該安定了。”

他的父兄不想離開故土,餘崈就道:“我們家在此名望太高,是好事,卻也是壞事,雖然繼續留下也可富足一生,但很難再進一步,還有可能與當地縣衙因利益起衝突。大將軍是個很有本事和心胸寬廣的人,但她手下的人未必有此心胸。”

對餘崈的預見,餘家父子都很信任,於是他們忍痛賣光了家中的田地房屋,舉家搬遷到了洛陽。

那一段時間是真的慌張害怕啊,他們第一次走那麼遠的路,遠離家鄉,將身家性命都壓在了沒見過的趙含章身上……

好在老天保佑,藉着餘家的好名聲,又打着要去洛陽參加招賢考的理由,總算一路平安的到達洛陽,唉,就是路上遇到了兩次土匪,把他們帶的家資基本搶光。

這是不幸,幸運的是,那些土匪只敢搶劫財物,不敢傷人性命。

大將軍新頒的政令很有效,各個地方的將軍都熱衷剿匪,如果手上沒有人命官司,那可以當流民處置,直接落戶分田;

要是有人命官司,那輕則充軍爲奴,重則砍頭,所以土匪們也很注意,能不殺人就不殺人。

餘崈也覺得人命更重要,除了家中的書籍外,其餘的,能保就保,不能保就爽快的丟棄,只要能保命就行。

如此,他們一家都安全到達洛陽,就是進城時,大家身上都差不多被搜刮乾淨了,餘家父子不是沒有懷疑過餘崈的決定,但每每都在出口前又重新拾起對他的信任,於是大家就這麼莽撞的衝進了洛陽。

好在趙含章住在宮外,人也經常外出,又禮賢下士,聽說凡是給她投遞的文章,她都會看。

於是餘崈就用他寫的一篇農學文章敲開了趙含章的大門,趙含章還特意抽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見他,之後還親自將他引薦給傅庭涵。

然後就立即送他一套房子,給安家費,還在洛陽給他們登記落戶,給他們家按照新落戶的民分了田地,爲了便於他們耕種,田地一半分在洛陽城內,一半在城外,還離得不遠。

除此外,她還讓他們家的孩子直接入學,因爲餘崈願意去太學當農學博士,他名下還有一個恩蔭入太學的名額。

餘崈立即把這個名額給了自己讀書還可以的大侄子。

就這樣,餘家闖進了“士”這個階層,能夠直接接觸到趙含章,地位還不低呢。

至此,餘家父子對餘崈的決定再不會懷疑,這一次遷徙的成果,他們無疑是成功的。

餘崈進入趙含章的陣營,就好像老鼠找到了米缸,從前,他要操心的事太多了,要保護家人,要保護身邊的人,要保護認識的,不認識的鄉親,他能琢磨農學的時間很少。

但找到趙含章之後,她快速的讓餘崈改變了思考模式,從此他再不需要爲旁的事煩惱,只要專心研究自己想琢磨的東西就行。

錢,推廣都不是問題,只要他琢磨出來的東西有效,趙含章就能讓全國用之,隨之全國聞名的是他的名字。

雖然餘崈自覺不是很在意這個,但看着自己的名字隨之傳遍天下,他研究出來的良種,增產法活人無數,他還是忍不住心潮澎湃。所以,雖然他的官職很低,但他特權很多,他從不覺得趙含章虧待他,出仕嘛,自然是從小官做起,一步一步往上。

而且說白了,當官爲的不就是有權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並收穫威望嗎?

而現在,除了官品不夠高,他不都有了嗎?

對於李天和、盧御史等人攔截羞辱他,餘崈本人並不很放在心裡,不客氣的想,這些人官職比他高,卻還如此針對他,不就是嫉妒嗎?

嫉妒他的才華,嫉妒他被大將軍重用。

所以,他有什麼生氣的呢?

這恰恰證明了他有才呀。

只是被攔一次就得了兩冊竹簡,讓羞辱來得更猛烈些吧。

餘崈抱着竹簡激動不已。

送走奚蓮,圍上來看竹簡的餘家父子兩個也感嘆不已,敬佩的看着餘崈道:“老四啊,要不你明天多在皇城宮道里多走幾遍,看看還有沒有人爲難你。”

他們家努力了三代,目前纔有存書二十八本,其中六本是大孫子進太學後才得的,五本是餘崈和傅庭涵借回來給家中的子侄抄寫的,九本是今年從書鋪裡買的,剩下的三本纔是他一生爲這個家庭增添的。

可見書籍有多難存了。

這還是因爲現在書籍多了,書鋪裡有很多書,不然,他們家的存書只會更少。

而像奚蓮拿來的這種竹簡,基本上是各家的私藏,在外面是找不到的。

餘崈晃了晃腦袋,理智回籠,無限惋惜道:“不會有了,大將軍定不會讓我和沈郎中受此委屈,這次過後,當無人敢在挑釁我們。”

餘崈想了想後道:“我覺得我可能要升官了。”

餘崈想的不錯,趙含章的確在給他升官,不,她是在給整個司農寺升級。

司農寺呢,以前是沒有這個部門的,工部之下有個小分支叫田曹,以前趙含章在西平剛當縣令時,看重農事,要着重研究農業增產,還要存糧防止災害、戰禍等,所以才把田曹改爲司農寺。

等她當了豫州刺史,這個稱呼和改變就帶到了整個州,等她進了洛陽,這個改變更是帶到了整個大晉。

她這麼做,就是爲了以示對農事的看重。

可今兒看,還不夠呢,所以她打算將司農寺單獨分出來,將其獨立在六部之外,而六部之前爲六曹,職能很分散,又有重複的地方。

不如趁此機會再明確的分一分,除此外,她還要成立科學院,這是一個雖沒有官職實權,卻有地位和威望的地方。

李天和、盧御史和沈如輝、餘崈怎麼也沒想到,因爲一次攔路起鬨欺凌,竟然改了部份官制,還成立了一個後來可以改變社會結構的科學院。

第463章 一舉三得第698章 審判第500章 心生殺意第1015章 爭吵第108章 以物易物第1314章 見面就打第949章 利益不同第800章第745章 白送第1260章 嚇死你們第296章 混亂第1132章 安定郡第921章 利益交換第629章 性情大變第526章 權術一第68章 巴掌第454章 互挖牆角第190章 坦誠第556章 罪己書第642章 我是大方的第403章 想法碰撞第953章 氣勢第34章 被圍第1182章 不和的內核第88章 賺錢的來路第418章 震撼1403.第1388章 番外 趙長輿(二)第1198章 用刑第1142章 喪第387章 渡江第262章 快到碗裡來第42章 脫險第360章 大勝第1228章 辭官第350章 堅壁清野第656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952章 談判第1074章 養家第294章 告誡第505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615章 新錢第855章 毒殺第1176章 計劃第391章 倆人殺一個第344章 得手第647章 鑽空子第419章 認同第124章 主人的姿態第285章 判決第954章 質子第534章 意識到第428章 投資第1163章 取名字第269章 發展第2章 祖父第94章 父慈子孝第887章 訓誡第996章 霸道第700章 進展第518章 退兵第1032章 造紙坊喲第723章 留客第276章 轉嫁壓力第640章 拋棄她吧第774章 重傷第222章 鐵礦第851章 細作第1363章 未來(大結局)第1126章 還民第550章 安心第1028章 蜀地第1256章 固執第532章 勸第574章 沒長大第50章 攻城第250章 平民包圍貴族第1359章 謀叛第536章 送行第594章 都是他讓我乾的第1018章 活了第546章 谷城第416章 優待人才第859章 伏擊第713章 跋扈第215章 小人劍第923章 郭氏第1105章 運氣好第927章 伏誅第312章 封戶房第1000章 誘惑第178章 討好第822章 回援第1065章 父母第1130章 驚喜第467章 我要姓趙第291章 交易第353章 合作第432章 播種子第849章 脣語
第463章 一舉三得第698章 審判第500章 心生殺意第1015章 爭吵第108章 以物易物第1314章 見面就打第949章 利益不同第800章第745章 白送第1260章 嚇死你們第296章 混亂第1132章 安定郡第921章 利益交換第629章 性情大變第526章 權術一第68章 巴掌第454章 互挖牆角第190章 坦誠第556章 罪己書第642章 我是大方的第403章 想法碰撞第953章 氣勢第34章 被圍第1182章 不和的內核第88章 賺錢的來路第418章 震撼1403.第1388章 番外 趙長輿(二)第1198章 用刑第1142章 喪第387章 渡江第262章 快到碗裡來第42章 脫險第360章 大勝第1228章 辭官第350章 堅壁清野第656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952章 談判第1074章 養家第294章 告誡第505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615章 新錢第855章 毒殺第1176章 計劃第391章 倆人殺一個第344章 得手第647章 鑽空子第419章 認同第124章 主人的姿態第285章 判決第954章 質子第534章 意識到第428章 投資第1163章 取名字第269章 發展第2章 祖父第94章 父慈子孝第887章 訓誡第996章 霸道第700章 進展第518章 退兵第1032章 造紙坊喲第723章 留客第276章 轉嫁壓力第640章 拋棄她吧第774章 重傷第222章 鐵礦第851章 細作第1363章 未來(大結局)第1126章 還民第550章 安心第1028章 蜀地第1256章 固執第532章 勸第574章 沒長大第50章 攻城第250章 平民包圍貴族第1359章 謀叛第536章 送行第594章 都是他讓我乾的第1018章 活了第546章 谷城第416章 優待人才第859章 伏擊第713章 跋扈第215章 小人劍第923章 郭氏第1105章 運氣好第927章 伏誅第312章 封戶房第1000章 誘惑第178章 討好第822章 回援第1065章 父母第1130章 驚喜第467章 我要姓趙第291章 交易第353章 合作第432章 播種子第849章 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