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龍符是在納蘭流雲的手中,再加上聖旨還有已經是原本就不再打算過問朝中的事情的兩朝元老鎮國公孫大人。
皇上在世的時候,和皇上的關係最好的孫大人,也是支持着平南王的,大家也沒有什麼意見的了。
有意見的,意見也是往肚子裡面吞了回去了,此時,也沒有什麼說話的餘地的了。
只是納蘭流水和納蘭連玉反對,可是兩個人反對根本沒有用,朝中的人都知道,這三個人的關係就好得不行。
納蘭連玉和納蘭流音還是同一母后所生,納蘭流水更是和納蘭流音兩具人天天混在一起,所以,兩個人的反對也沒有什麼用。
兩個人在朝中,也沒有什麼實權,只能是說說而已經。
而蘇皇后,納蘭流雲把是把皇上的死因全都歸納到了蘇皇后的身上去了。
她的身上,是最適合的。
就連納蘭流音,也是蘇皇后所逼迫的。
畢竟之前蘇皇后一個女人,干政朝政,不把皇上放在眼裡,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呢,所以把這件事情的責任拴到了她的身上。
朝中很多的大臣對蘇皇后也是恨之入骨,吃過了她的不少的虧,一個個的恨得要死。
一個認爲,應當是處死蘇皇后。
納蘭流雲宣佈,蘇皇后已死,念其跟隨了皇上一輩子,死後和皇上一起合葬於皇陵之中。
衆人沒有其它的什麼疑問,也只能是如此的了。
納蘭流音消失了,所有的一切,一切都好辦多了。
而葉大人一家的冤屈也都洗乾淨了,只是葉家三百多口人,是怎麼也救活不過來的了。
納蘭流雲登基的那一天,順便也一起冊封了千尋爲皇后。
並且也廢除了後宮的三宮六院制度。
登基大典結束了之後,千尋整個人就像是累得散了架了一樣子的,爲什麼封個皇后,也是要如此的麻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