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打壓宗教

談判結束之後,雙方都鬆了一口氣,普里斯特斯帶着代表團成員坐船啓程離開君士坦丁堡,而就在前一天,鼴鼠找到梅克涅婕琳娜告訴她上峰傳來了命令,讓她跟隨克勞德一起去安卡拉並潛伏下來,等待新的指令。

這個消息讓梅克涅婕琳娜非常不滿,如果去了安卡拉,她辛辛苦苦努力這麼久馬上久要成爲君士坦丁堡的新市長卻因爲這件事情而化爲泡影,這讓她如何甘心?她立即去找秦東,可秦東並不在莊園內,至於去了哪裡?侍衛們怎麼會告訴她?

在沒有秦東撐腰的情況下,梅克涅婕琳娜很清楚如果不執行上峰等待她的會是什麼,上峰一定會派出最精銳的刺客殺手前來幹掉她,不管她逃到哪裡!她還不想死,既然這個市長做不成了,那就跟着克勞德去安卡拉吧,憑藉着伯爵的身份,只要有錢在安卡拉也能過得很自在,梅克涅婕琳娜滿懷遺憾地拿着鼴鼠給她的通行憑證出了君士坦丁堡在海邊碼頭追上了克勞德一行人。

不久,鼴鼠見到秦東將梅克涅婕琳娜已經隨克勞德上船離開了君士坦丁堡的消息向其報告,秦東聽後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隨即秦東開始吩咐侍衛們做好啓程回賽迪卡的準備,然後他又派人去將君士坦丁堡的各軍政主要官員們都找來,臨走之前要對一些事情做出安排。

“過兩天本王就要啓程回賽迪卡了,可還有諸多事情沒有解決,首先的問題就是君士坦丁堡的新市長人選,現在由曹國師代理,可國師不可能一直在這裡,他在賽迪卡還有重要的事情。所以現在必須要任命一個人代替國師治理君士坦丁堡,另外呢,本王對於市政官員還有一個要求。本王不管官員們是哪個民族的,但是官員和軍隊的將領、軍官和士兵們都不得有信仰。也就是說不能信教,凡是是某教信徒的市政官員、軍隊將領、軍官和士兵都必須清退,你要當官可以,要當兵,升軍官、將軍都可以,但是不能信教,不管是哪個教都不行,這是底線!官員中有隱瞞自己是信徒者。一律斬首!”

曹查理是道教的,對於秦東的話,他不好出面說話,因此緊緊地閉上了嘴巴,曹查理是官,不過他這個官不同,國師的職務只能負責民間的信仰,是專門管理信徒的。

這時就有官員說話了,“大王。下官是東正教信徒,君士坦丁堡的官員中有很多都是信徒,有的信仰東正教。有的信仰基督正統教,大王這條法令恐怕有點不公平!”

這幾句話說出來之後,在場的官員們在心裡都對此人的勇氣表示讚賞,不過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幫腔,秦東帶過來的官員都知道他的脾氣,因此都不會觸那個黴頭。

秦東面色不變,扭頭看向那官員道:“哦?爲什麼不公平呢?說說看!”

那官員行了一禮道:“大王,據下官所知,在匈奴帝國。信仰是自由的,這是大王親自頒佈的法令。民衆都有信仰自由的權利,爲什麼官員就不可以呢?下官認爲這不公平。神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因此天底下的人都有信仰神的權利,都有成爲神的信徒的權利……”。

“夠了!”秦東不等那官員說完就立即打斷,“收起你那一套,不要在本王面前傳播你那所謂的神的教義,民衆可以自由信教,但官員、軍隊中的任何一個都不可以,這是鐵律,如果官員和軍隊都可以信教,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大亂,就會散失理性。舉個例子,你是一個官員,但你同時又是東正教的信徒,本王問你,如果有一天君士坦丁堡牧首亞納多留斯讓你來刺殺本王,但同時本王又命令你帶着衛兵們去抓捕亞納多留斯以及他手下的教士們,因爲他們企圖煽動民衆叛亂奪取政權,你會聽哪一邊的?如果上級官員指揮不動身爲信徒的下級官員,那麼神權豈不是要凌駕於君權之上了嗎?那麼這個世界還需要國家、還需要政權幹什麼?直接全部由教皇統治算了,讓教皇去給你發薪水好了!”

“這……”那官員啞口無言了,像他這樣身爲某教信徒的官員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這些人一般都主動地迴避想這個問題,因爲這確實讓他們很爲難。

看了看其他官員們的反應,秦東又敲了敲桌子接着道:“教廷那幫人,不事生產,卻佔據着大片的土地,這些土地是怎麼來的?有的是買來的,有的是信徒捐贈的,他們買地的錢哪來的?也是信徒捐贈的,他們就是靠着將大片的土地不動產業租給平民租種,收取地租過活,有的地方的教堂還在城內開設多家店鋪,靠着他們的信徒當中有官員保護他們的產業,形成壟斷行業,搶佔其他商人的市場,這純粹是霸王行爲!一個教堂裡養着百十號不做任何生產的人,整天混吃等死!當然,本王不是說這些人沒有用處,他們還是可以發揮作用的,至少他們能讓迷惘的人能夠看到希望之路,找到精神支柱。也正是因爲他們的這種能力,他們當中有些居心叵測之人經常利用他們的身份幹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他們能蠱惑官員、軍隊將領,甚至能影響皇帝,對國家大事有着非凡的影響力,這太可怕了,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當政者都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所以,本王早就規定了,各教會信徒不能做官,不能加入官府當任官員的下屬,不能從軍,現在官員中、軍隊中有信徒的人,如果想繼續做官或從軍或爲官府做事,就必須要當衆宣佈與各教派斷絕一切關係,私底下也不能與各教派往來,教會人士違法,官府必須要與平民一同對待,在匈奴帝國,教士是沒有特權的!”

在這個時期,秦東太清楚教會對世俗權利的危害了,特別是到了中世紀之後的黑暗時代,就是因爲神權凌駕於君權之上才造成了歐洲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歐洲黑暗時代,這段事情裡,歐洲文明非但沒有絲毫進步,反而倒退了數百年。

而這一時間就是從著名的查理曼開始的,查理曼靠着與羅馬教會的聯盟,由教皇支持吞併了他弟弟卡洛曼的全部國土,隨後又是靠着教皇的支持帶領軍隊東征西戰打下若大的疆域。公元800年12月25日,查理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做禮拜的時候,突然被教皇利奧三世戴上了皇冠,並被稱爲“羅馬人的皇帝”。教皇高聲宣佈:“上帝爲查理皇帝加冕!這位偉大的、給世界帶來和平的羅馬人的皇帝,萬壽無疆和永遠勝利。”接着,羅馬的貴族們開始高聲讚頌那歷史性的詩文:“奧古斯都?查理!承上帝之命戴上金冠!天佑我羅馬人的皇帝,賜予他和平、勝利!”教堂內歡聲雷動,歡呼查理成爲西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護者。從此“查理國王”變成了“查理曼”,“曼”就是大帝的意思。

如果不是教皇的支持,查理想要這麼多次南征北戰中屢戰屢勝恐怕不是那麼容易,而由教皇給他加冕,這個舉動就有些耐人尋味了,這就等於向世人宣佈只有被教皇加冕的皇帝在是正統,一切不是由教皇加冕的皇帝都是名不順而言不順,而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教皇的對世俗權力的影響開始加大,因爲它可以左右皇帝的人選了。

秦東正是因爲知道這一點,纔對教會的種種舉動進行限制,防止教會在他的地盤上有着太大的影響力,只要教會中人有影響官員人選和政局的情況發生,他一般都是絕不留情,一律剿滅。

聽完秦東的話,在場官員中有幾個原東帝國官員立即表示自己回去之後馬上召集親朋好友和他所信仰的教會教士,要當衆宣佈脫離教派,從此不再信仰任何宗教。在權力和信仰方面,他們這些官迷們毅然選擇了權力捨棄了信仰,但是另外的幾個原東羅馬官員則表示不能放棄信仰,因此只能向秦東辭職,秦東也沒有挽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隨他去吧。

帶那幾個辭職的官員都離開之後,秦東又說:“好了,這裡沒有外人,現在留下的都是自己人,有關宗教的問題,本王回去之後還準備新成立一個官署,專門管理各教派事務,暫且命名爲宗教事務管理部,這個部門的最高長官級別與國師等同,同樣也不能有信仰,已經存在的宗教在宗教事務管理部成立之後,各教派最高負責人必須到該部門去備案,在期限內不去備案者一律強制取締,沒收所有產業和財產,遣散信徒,以後如果有人建立新的教派之前也必須到該部門去備案,否則不予覈准,在不經過該部門的發照準許的情況下擅自建立新教的一律強制取締!”

衆人面面相覷,也明白秦東爲什麼會對宗教管理這麼嚴格,但秦東又沒有說要打擊宗教,只是在管理上進行了加強,從此以後,各教派人士在政治上就沒有什麼影響力了。()

第452章 各顯手段第378章 征討烏爾幹(二)第472章 反被遊說第101章 收買人心第187章 接管城池第329章 反匈奴聯盟的成立第28章 死傷慘重第413章 正式主將第348章 東征戰爭正式爆發第70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291章 喪家之犬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358章 罷市第247章 安內第274章 推出考成法第295章 進軍潘若尼亞第367章 **完勝第183章 迴歸第247章 安內第165章 **戰——勝第352章 攻城(二)第67章 接頭第185章 周邊局勢第72章 組建鐵甲重騎兵第84章 誘殺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73章 寶刀和隕石第271章 成功接掌軍政大權第141章 變故第139章 一勝一負第136章 搶第246章 秘聞第238章 後勤供應制度第414章 遊走在各國之間的主教第400章 藩國——阿勒曼尼王國第232章 不宣而戰第262章 接收地盤擴充軍隊第336章 君士坦丁堡被攻破第223章 勸降第403章 兵臨維也納第254章 懷疑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263章 政治聯姻?第207章 第十四軍團第442章 皇宮命案第391章 建國第一次朝會第246章 秘聞第258章 要不要這麼偉大?第14章 真相第148章 招攬人才第97章 對陣奧多亞塞第70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41章 真實意第436章 成立“金衣衛”第294章 挾天子以令不臣第26章 準備迎敵第382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431章 西羅馬與汪達爾之戰第190章 以夷制夷第48章 視爲大敵第222章 烏龜殼陣第166章 都不簡單第301章 開始航海貿易第43章 圍殲第187章 接管城池第161章 偷第266章 收買第209章 鬥將(一)第240章 重騎兵衝陣第256章 倒打一耙第246章 秘聞第194章 求援第329章 反匈奴聯盟的成立第234章 疏通密道第28章 死傷慘重第246章 秘聞第389章 三院六部九卿第90章 集結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434章 黨爭第456章 招降(一)第159章 妥協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1章 奴隸小兵第120章 撞倒鐵板第189章 忽悠莫多第303章 暴利食鹽第324章 追擊第192章 兵臨城下第357章 東帝國的反應第85章 千夫長之死第420章 到處奔走遊說第96章 總攻開始第307章 頒佈《一條鞭法》第265章 政治交易第71章 挑唆第136章 搶第132章 襲擊東城門
第452章 各顯手段第378章 征討烏爾幹(二)第472章 反被遊說第101章 收買人心第187章 接管城池第329章 反匈奴聯盟的成立第28章 死傷慘重第413章 正式主將第348章 東征戰爭正式爆發第70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291章 喪家之犬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358章 罷市第247章 安內第274章 推出考成法第295章 進軍潘若尼亞第367章 **完勝第183章 迴歸第247章 安內第165章 **戰——勝第352章 攻城(二)第67章 接頭第185章 周邊局勢第72章 組建鐵甲重騎兵第84章 誘殺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73章 寶刀和隕石第271章 成功接掌軍政大權第141章 變故第139章 一勝一負第136章 搶第246章 秘聞第238章 後勤供應制度第414章 遊走在各國之間的主教第400章 藩國——阿勒曼尼王國第232章 不宣而戰第262章 接收地盤擴充軍隊第336章 君士坦丁堡被攻破第223章 勸降第403章 兵臨維也納第254章 懷疑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263章 政治聯姻?第207章 第十四軍團第442章 皇宮命案第391章 建國第一次朝會第246章 秘聞第258章 要不要這麼偉大?第14章 真相第148章 招攬人才第97章 對陣奧多亞塞第70章 找麻煩的來了第41章 真實意第436章 成立“金衣衛”第294章 挾天子以令不臣第26章 準備迎敵第382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431章 西羅馬與汪達爾之戰第190章 以夷制夷第48章 視爲大敵第222章 烏龜殼陣第166章 都不簡單第301章 開始航海貿易第43章 圍殲第187章 接管城池第161章 偷第266章 收買第209章 鬥將(一)第240章 重騎兵衝陣第256章 倒打一耙第246章 秘聞第194章 求援第329章 反匈奴聯盟的成立第234章 疏通密道第28章 死傷慘重第246章 秘聞第389章 三院六部九卿第90章 集結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434章 黨爭第456章 招降(一)第159章 妥協第60章 發展紡織業第1章 奴隸小兵第120章 撞倒鐵板第189章 忽悠莫多第303章 暴利食鹽第324章 追擊第192章 兵臨城下第357章 東帝國的反應第85章 千夫長之死第420章 到處奔走遊說第96章 總攻開始第307章 頒佈《一條鞭法》第265章 政治交易第71章 挑唆第136章 搶第132章 襲擊東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