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改國號“大秦帝國”

朝會散了之後,秦東將國務總理大臣佩特烏斯、軍機首席副大臣蘇合、都察院左都御史鍾暉、右都御使阿古爾、侍衛長其木格留了下來。

在申請增加執法人員的這件事情上,鍾暉確實是有欠考慮的,至少在朝會開始之前他應該向秦東報告此事,事先做一個溝通,可他並沒有這樣做,這纔是讓秦東警惕的原因,按理說如果大臣要在政事上提出新的見解或者要施行新的政策,都要事先與皇帝溝通,取得皇帝的支持才行,這也是作爲各部大臣首先應該想到的,鍾暉在朝會上來這麼一個突然襲擊除了讓秦東有些搓手不及之外,還引起了他的警惕。

秦東不知道鍾暉爲什麼要突然在朝會上提出並沒有事先與他溝通的政治舉措,因此他並沒有立刻表態支持,對於這件事情,秦東準備先放一放,儘管官場的腐化之風隨着時間的延長而有所增長,但一時半會還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危害,畢竟建國纔不過兩年的時間而已。

“將諸位留下來,主要朕發現各地民衆對於帝國的國號並不是太滿意,很多人並不喜歡別人稱呼他爲胡人,諸位認爲此事應該怎麼辦?是要再次更改國號呢?還是不理會民間的呼聲繼續沿用這個國號?”秦東說出了將這幾個人留下來的原因。

“胡人帝國”這個國號是總理大臣佩特烏斯先提出來的,並事先與秦東做過溝通,因此秦東將這件事情說出來的時候,佩特烏斯烏斯就顯出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不過秦東也知道此事不能怪佩特烏斯。

當時的情況將帝國的國號改爲胡人帝國很正常,畢竟在整個帝國內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民族都是蠻族,將這些民族的人統稱爲胡人並沒錯,可是時間過去兩年,帝國的文化和經濟發展都有了明顯的改善。民衆開始對自己是胡人這個稱呼不太滿意了,而且很多人認爲“胡人”這個稱呼富含有侮辱性的意味。

佩特烏斯見其他幾人都沒有說話,只得自己站出來向秦東行禮道:“陛下,臣有罪,都怪臣當時思慮不周,纔會造成現在朝廷在此事上很尷尬!”

秦東擺擺手道:“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你。當時朕也是同意的,朝中很多大臣都是贊同的,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我們要想想解決的辦法!”

幾個大臣都點點頭,認爲現在最主要的是想到解決的辦法。鍾暉站出來道:“陛下,解決這件事情的辦法肯定是沒有了,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更改國號,二是不理會民間的呼聲,繼續沿用舊有的國號,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鍾暉的話不僅讓秦東陷入了沉思。其他幾個大臣都沉默不語了,更改國號並不是那麼簡單,這才建國兩年的時間就改國號。說出去也不好聽,但不改也不行,因爲民間對於更改國號的呼聲很高,對現在的國號極爲不滿意,這會降低民衆對於帝國的認同感!

思索良久,秦東收回思緒問道:“諸位臣工。如果更改國號,諸位認爲要改一個什麼國號既有響亮的效果。又會讓民衆接受並且有認同感呢?”

國號要順口、要響亮、要富有寓意,要有豐富的內涵。對於一個國號而言,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這就好比給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取名字一樣,小孩的名字寄託了父母的希望,一個國號也是如此。

秦東問話之後,幾個大臣都不出聲了,前次佩特烏斯建議取名胡人帝國,現在造成了民衆們都不滿意,如果再取一個國號又讓民衆們不滿意,後果可能很可怕。

秦東見幾人都不出聲,便指着鍾暉道:“鍾大人,你說!”

鍾暉是從中原北魏朝過來,要讓他取國號,他當然是按照中原的方式來取,一般來收,國號按照所處的地域來取名,又或者按照開國皇帝的封號來取國號,又或者是用開國皇帝的姓氏來命名國號。

見自己被點名了,鍾暉也知道不能推脫,只能硬着頭皮趕鴨子上架,他腦子急轉,很快便想到了兩個國號,開口說道:“陛下,臣倒是想到兩個,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

秦東道:“你先說說,即便不好也沒關係!”

這下鍾暉放心了,將兩個國號說了出來:“陛下,臣是這樣想的,陛下的祖籍在中原,而且姓秦,不如以陛下的姓氏爲國號,即‘秦國’,對外稱‘大秦帝國’,臣以爲這個國號很響亮,而且很順口,容易讓人記住,再者以陛下的姓氏爲國號,臣想民間應該沒有人不滿了吧?否則的話,難道他們認爲國姓也具有侮辱性嗎?”

衆人一聽,眼睛都是一亮,都不約而同的點頭,確實如此,國號跟開國皇帝的姓氏相同這屬於很正常的,還有國號與城市名相同的,例如羅馬帝國就是以羅馬城的名字而取的國號,不過這些人都沒有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以開國皇帝的姓氏而取國號,那麼歷史就完全進入家天下的時代了,即皇帝的家族將成爲天下第一家族,整個帝國都是一家之天下,是皇帝一家的帝國,這標誌着中央集權開始盛行,權利進入高度集中的時代了。

秦東想了想認爲“大秦帝國”這個國號確實很不錯,不過他還想聽鍾暉的另外一個想法,於是問道:“那麼另一個國號是什麼,你說說看!”

鍾暉道:“另一個國號,臣想的是‘歐巴羅帝國’,這個國號是以整個西方大陸的名字而命名的,體現出了一種浩大的氣魄,也彰顯了陛下和我們這些追隨陛下的人的最終理想,就是要稱雄整個歐巴羅,最終將整個歐巴羅變成我們的國土!”

這個國號典型的是以地名而命名的國號,佩特烏斯說道:“陛下,臣認爲這個國號很好,也顯示出我們的決心!”

其他人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在心裡將這兩個國號進行了對比,發現各有各的好處,不過秦東在思索一會後說道:“‘歐巴羅帝國’這個國號咋一聽確實很有氣魄,不過仔細一想也很遭忌諱,以我們現在的國力暫時還不能與整個歐巴羅所有的國家和部族爲敵,如果取這個國號,很容易讓那些小國家與羅馬帝國一起聯合起來對付我們,這在政治上不可取的!所以這個國號不行!”

秦東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儘管現在胡人帝國的地盤佔了整個歐洲的三分之二以上,但是這個時期的歐洲中部、東部、西部和北部的人口都非常稀少,真正是地廣人稀,而人口大多集中在地中海沿岸,胡人帝國儘管佔據着龐大的國土面積,可由於人口稀少不能開發大量閒置的土地,所以在國力上,相比東羅馬帝國還是不如的,與西羅馬帝國相比也強不到哪兒去,胡人帝國的軍隊之所以強大,將士之所以悍勇,完全是地理環境造成的。

佩特烏斯問道:“既然‘歐巴羅帝國’這個國號不行,那麼難道就只能選‘大秦帝國’這個國號?”

軍機首席副大臣蘇合道:“末將認爲‘大秦帝國’這個國號確實不錯,難道非要取一個什麼‘賽迪卡帝國’或者‘布達佩斯帝國’這種以城市命名的國號嗎?聽這些城市名總覺得拗口,‘大秦帝國’這個國號多響亮多順口?如果總理大臣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國號,末將以爲就是這個國號了!”

佩特烏斯確實想不出比大秦帝國這個國號更好的國號了,因此只能閉口不談,默不出聲了。其他幾個大臣也都想不出什麼更好的國號,也沒有說話。

秦東見狀道:“既然這樣,看來諸位都是同意這個國號了,國號一旦確定,公佈更改國號之後想再改恐怕就不容易了,諸位都想清楚了嗎?”

“這…….陛下,我等無法做主,還請陛下聖裁!”佩特烏斯只能把皮球踢回到秦東這裡。

秦東思索了一會道:“這樣吧,咱們暫時先不急着更改國號,你們回去之後將新國號散佈出去,看看各地民衆的反應,如果民衆們滿意的話,朕再正式下旨,如果民衆們不滿意,那就重新再想一個新的國號!”

大臣們一想都認爲現在也只能這麼幹了,都道:“一切都尊陛下旨意!”

於是朝廷有意要將國號改爲“大秦帝國”這個消息傳了出去,而且傳得很快,各地民衆聽說之後認爲這個國號不錯,國號與皇帝的姓氏相同也是有先例可循的。

沒過多久,秦東下了一道詔令,詔令命令帝國國內所有民衆都要有自己的姓氏,子女在出生之隨跟父母姓,主要是隨父親姓,這着詔令是強制性的。現在帝國內有大部分民族和部落的人沒有姓氏,只有名字,這不利於當地官署管理戶籍,而且有了姓氏之後對於社會發展是很有好處的,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

在通過廣泛的調查之後,得知各地民衆對於“大秦帝國”這個國號高度認同,因此秦東很快下詔正式更改國號爲“大秦帝國”。()

第278章 發明自助餐第99章 追殺第75章 同仇敵愾第125章 慘敗第442章 皇宮命案第190章 以夷制夷第414章 遊走在各國之間的主教第136章 搶第62章 貪婪的千夫長第256章 倒打一耙第200章 密報第333章 海軍陸戰騎兵師第66章 修女瑪莎第289章 中計第222章 烏龜殼陣第17章 索菲婭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411章 統率力(二)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47章 最後的羅馬人第102章 全面控制第111章 三山三十六寨第418章 教皇出馬第418章 教皇出馬第12章 意在單于第116章 心戰第28章 死傷慘重第182章 五千人歸心第13章 玄機第253章 哄騙第378章 征討烏爾幹(二)第458章 招降(三)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156章 教會也插手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382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286章 布疑兵嚇退敵軍第57章 燙手山藥第445章 露馬腳第250章 尾隨第206章 失敗第191章 採礦場被洗劫第177章 逃出牢籠第241章 弩騎兵首戰第354章 城堡陷落第64章 猛人奧多亞塞第125章 慘敗第231章 開府建牙第410章 統率力(一)第8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第178章 綁架東羅馬皇帝第400章 藩國——阿勒曼尼王國第100章 奪權第126章 一鍋端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274章 推出考成法第450章 沙漠敵蹤第369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二)第316章 捉迷藏的把戲被粉碎第253章 哄騙第189章 忽悠莫多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101章 收買人心第430章 各日耳曼蠻族禍亂高盧第19章 簡化版明光鎧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251章 生死一線間第248章 當槍使第311章 廷議(一)第10章 收服第375章 接收和整編第255章 嫁禍成功第132章 襲擊東城門第411章 統率力(二)第266章 收買第202章 夜襲第322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331章 點將第129章 黑店第388章 君臨天下(四)第258章 要不要這麼偉大?第75章 同仇敵愾第375章 接收和整編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169 激怒所有人第99章 追殺第103章 整編軍隊第460章 御駕衝鋒第131章 決定闖營第147章 落空第309章 徵稅不利第210章 鬥將(二)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268章 大單于之死第233章 小偷第283章 強敵來襲第299章 籌建海軍的打算第360章 幕後主謀第45章 前後夾擊
第278章 發明自助餐第99章 追殺第75章 同仇敵愾第125章 慘敗第442章 皇宮命案第190章 以夷制夷第414章 遊走在各國之間的主教第136章 搶第62章 貪婪的千夫長第256章 倒打一耙第200章 密報第333章 海軍陸戰騎兵師第66章 修女瑪莎第289章 中計第222章 烏龜殼陣第17章 索菲婭第276章 血洗羅馬城第411章 統率力(二)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47章 最後的羅馬人第102章 全面控制第111章 三山三十六寨第418章 教皇出馬第418章 教皇出馬第12章 意在單于第116章 心戰第28章 死傷慘重第182章 五千人歸心第13章 玄機第253章 哄騙第378章 征討烏爾幹(二)第458章 招降(三)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156章 教會也插手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382章 一箭雙鵰之計第286章 布疑兵嚇退敵軍第57章 燙手山藥第445章 露馬腳第250章 尾隨第206章 失敗第191章 採礦場被洗劫第177章 逃出牢籠第241章 弩騎兵首戰第354章 城堡陷落第64章 猛人奧多亞塞第125章 慘敗第231章 開府建牙第410章 統率力(一)第8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第178章 綁架東羅馬皇帝第400章 藩國——阿勒曼尼王國第100章 奪權第126章 一鍋端第373章 馬約裡安登基爲帝第274章 推出考成法第450章 沙漠敵蹤第369章 談判桌上的交鋒(二)第316章 捉迷藏的把戲被粉碎第253章 哄騙第189章 忽悠莫多第104章 推廣包子饅頭第101章 收買人心第430章 各日耳曼蠻族禍亂高盧第19章 簡化版明光鎧第273章 改革官制、統一政令(二)第251章 生死一線間第248章 當槍使第311章 廷議(一)第10章 收服第375章 接收和整編第255章 嫁禍成功第132章 襲擊東城門第411章 統率力(二)第266章 收買第202章 夜襲第322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331章 點將第129章 黑店第388章 君臨天下(四)第258章 要不要這麼偉大?第75章 同仇敵愾第375章 接收和整編第154章 更高層面的鬥法第169 激怒所有人第99章 追殺第103章 整編軍隊第460章 御駕衝鋒第131章 決定闖營第147章 落空第309章 徵稅不利第210章 鬥將(二)第122章 各有算計第268章 大單于之死第233章 小偷第283章 強敵來襲第299章 籌建海軍的打算第360章 幕後主謀第45章 前後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