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點將東行

大炎天朝初立洪荒,百廢待興,人文差異需要時間來抹平,百姓的觀念也需要時間來扭轉,以往的社會結構也需要重新衡量。

一月後,大炎衆將修爲穩固,龍庭百將,被李軒派往各方,鎮守城池的同時,也傳播龍庭頒佈的新律令。

大炎官員,在此次開天之役中,獲得大量的好處,修爲紛紛突破界限,便是大炎各州郡官員將領,此刻也大半都有金丹境的實力,但普通百姓而言,雖受開天福澤,但大多數大炎子民都不通修煉,以往混亂三國位面提升實力的體質隨着開天,規則融入天地,殺怪升級的方式自然也隨之消散。

大炎疆域何其遼闊,而且,未來還會更加遼闊,憑藉往日的人才選拔制度,許多有着不錯天賦的新生人才必會因此而被埋沒,此次,龍庭百將除了帶着聖旨前往各方鎮守之外,還帶了一份戰神殿浮雕副本。

雖是副本,但身爲戰神殿之主,李軒自然有辦法將戰神圖錄之中所蘊含的意境融入這些浮雕之中,供大炎天下子民參悟。

這些浮雕,將會被擺放在每一座城池最醒目的位置,讓人蔘悟,沒有文字,只要能夠領略其中一絲絲意境,便可脫胎換骨,一舉越入修士行列。

而根據李軒頒佈的新律令,凡我大炎子民,只要能夠悟得一絲真諦,便可憑藉這一絲真諦,前往龍庭,進入戰神殿,參悟真正的戰神圖錄。

同時,大炎各城建立武庫,內藏大量密集,並在大炎各城池城牆之上,鏤刻銘文,上面記錄着一條條詳細註解,凡大炎子民,只要對大炎做出足夠的貢獻。便可在各城武庫之中,挑選一部功法進行築基。

功勳記錄以及武庫,都由大炎派出的專人負責管理,直接聽命於龍庭。地方官吏不得干涉,更杜絕地方官吏惡意阻擋民衆進入武庫,或壟斷武庫,一經發現,滿門抄斬。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無論身份貴賤,絕不姑息。

大炎功勳獲取方式,並非一定要加入軍隊或進入官場,大炎龍庭鼓勵任何行業發展,只要在任何一門技能之上獲得突破,並能夠對大炎的壯大做出幫助,當然,爲了避免在此期間百姓因爲沉迷獲取功勳而荒廢生產。李軒專門與劉基賈詡杜如梅房玄齡魏徵等一衆大炎智者專門針對各行各業,設置了不同的獲取功勳的途徑,士農工商,只要專心做自己的老本行,都可獲得相應的功勳。

各城武庫之中所能兌換的,都只是一些築基功法,李軒有意將修真發展成爲一種文明,而非宗門獨享,因此,這些下放出去的築基功法。都是由李軒黃藥師岳飛等一衆頂尖強者柔和武閣之中,昔日所收集的天下功法去蕪存菁之後所立,任何體質都能在其中找到相應的功法。

此外,各城還專門設立一座講武堂。專設武師講習,只要有足夠的功勳,便可在講武堂之中挑選一名武師指點自己修行,而百姓上交所得的功勳,武師也可從中獲取一部分,積累到一定程度。便可晉升自己職位甚至獲得大炎神位,除了一些特定的東西,大炎的許多資源都可通過功勳換取,一切皆以功勳說話,同時,大炎拒絕以財富物資兌換功勳。

商戰,李軒可不陌生,雖然在這洪荒天地,商戰很少出現,但一經出現,若不早做防禦,必會給大炎帶來巨大的損失。

既然是鼓勵全民修真,武庫之中所獲得的築基功法不多,但若這些築基功法修煉到巔峰,想要獲得更強的功法,便只有前往龍庭,以功勳換取更強功法。

大炎剿滅后土疆域三大宗門,繳獲大量功法,目前大炎所具備的功法之中,最強可達合體期境界,不過隨着大炎腳步的不斷前進,未來必然會獲得更高層次的功法。

百姓可以修行,軍隊自然更不必說,大炎軍隊,也可通過功勳,獲得功法,而且相比於普通百姓,軍隊要獲得功勳顯然更加容易,絞殺妖族,開疆拓土,抵禦侵略,都是獲得大量功勳的有效途徑,一場小型剿滅戰,就足夠一名普通士卒獲得足夠兌換一部築基功法的功勳。

坐在九龍朝天椅上,看着一日內空曠了不少的朝天殿,李軒心中卻沒有太多的失落,龍庭百將的離開,帶給大炎的不止是更加穩定的治安,還有大炎的未來。

新令頒發,阻礙肯定會有,畢竟人類對陌生事物的接受,總會有一個過程,尚幸的是,北俱蘆洲人族國家不多,更沒有一個有資格成爲大炎的勁敵,而經歷開天一役,李軒在大炎的威望提升到一個極致,哪怕心中對新令排斥,只要推行得法,加上新令本身是站在百姓角度考慮,必能得到最大的回報。

全民修真,一時間很難出效果,畢竟哪怕一個元嬰級修士,若無奇遇,按照正常途徑一步步修煉的話,也要百年時間才能初入元嬰,百年對於一個王朝而言,或許足以讓一個凡人皇朝從鼎盛走向衰弱,但李軒已經突破人皇極致,成功晉級地皇之境,更有悠久的生命來經營自己的國度,百年,對於其他王朝而言,可能是一個衰弱期,但對大炎而言,卻是一個上升期。

如今,李軒更加關心的,卻是眼下的洪荒,究竟處於哪個時期。

雖然通過藏龍山莊的情報,能夠大致推測到眼下的洪荒應該屬於封神量劫之後到西遊開啓之前這段時間,佛教開始東傳,甚至車遲國的出現,應該已經接近西遊開始,但西遊開始的具體時間,李軒還無法確定。

而且,西遊也只是洪荒無盡元會之中的一段里程碑,佛教因此而大興,而李軒此刻所處北俱蘆洲,恐怕是日後佛教獲得功德的主場,除非李軒甘願讓大炎成爲佛教的附庸,甘受佛教擺佈,否則,與佛教的碰撞將是不可避免。

當然,這種宗教與國家之間的碰撞。並不是簡單的強者爲宗,李軒身爲地皇,哪怕佛教的兩個聖人,也不敢隨意將他打殺。歸根究底,還是要以人心爲戰場,但本身實力的壯大,卻也絕非無用。

借刀殺人這種事情,佛教玩的可是很溜。否則昔日封神之戰,也不可能坐收漁利。

“陛下,新令已經開始在龍庭推廣,按照陛下所說,龍庭一衆匠師,多年來爲我大炎研製出大批有益於民生的工具,可入武庫無常挑選一部功法,有了這批人帶頭,相信龍庭百姓對於獲取功勳的積極性很快會被帶動起來。”田豐站在朝天殿中央,向李軒上奏道。

“民乃國之根本。我龍庭子民,更是天下子民之望,杜如梅,龍庭新令的推廣,由你親自跟進,務必讓百姓獲取功法和修煉資源的途徑暢通無阻。”李軒點點頭,沉聲道。

“另外,我朝此次一舉殲滅后土疆域三大宗門,獲得六條仙石礦脈,未免被他人所趁。軍機府安排龍庭禁衛輪流守備礦脈,每座礦脈必須常駐五百龍庭禁衛。”

后土疆域六大仙石礦脈,造就后土疆域三大宗門,血劍門得其一。霸刀門得其二,萬妖門得其三,如今三大宗門覆滅,其所佔據的仙石礦脈盡數被大炎帝國所得,只是這六條礦脈,並不在大炎疆域之內。未免被旁人所佔據,必須派人鎮守。

“喏”總督軍機府之事的岳飛李靖兩人出列,躬身英明。

“諸事已定,朕欲往東勝神州一行,瞭解天下大勢,此次東行,不知何人願隨朕前往?”又安排了一些事物,李軒起身,長聲道,大炎新令已經頒佈,行政方面,大炎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機制,即便沒有李軒坐鎮,有龍庭這些跟隨李軒歷經數十世輪迴的大炎骨幹,還有鎮守各方的龍庭百將,也不必擔心大炎會因此而出現不穩的狀況。

“陛下,臣願往”

“臣請命”

聽聞往東勝神州一行,衆將紛紛請命,開天一戰,幾乎掃平后土疆域之內大半高手,三大宗門被一舉拔出,碧湖宮偏安一隅,大炎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進入太平發展期,武將無用,如今聽聞李軒東行,自然羣情踊躍。

“此次東勝神州之行,只爲探查天下大勢,未必會有什麼征戰,而且路途遙遠,人多不好,此次出行,除了朕的隨性護衛典韋與鷹眼之外,另帶五人隨行。”李軒目光在一衆朝臣身上掃過,微微一笑,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賈詡,隨朕出行,幫朕分析策劃。”

“臣領旨。”賈詡微微躬身領命。

“呂布趙雲寇仲羅峰,你四人準備一下,隨朕同行”

雖說是暗訪興致,但李軒開天之初,靈魂躍遷之際,已經感受到數股來自天外的探索,他乃地皇之身,那些洪荒大能自不會胡亂打殺,但並不代表不會被算計,雖然大炎之中,此刻最強也不過出竅期修爲,莫說仙人,就算來個莊芷涵那樣的渡劫期,都能做到橫掃,不過李軒倒不是太過擔心,衆將都是歷經四十世輪迴的,經過這些年融合,靈魂遠遠超出境界,雖然不像李軒這般變態,但卻無疑正處於一個飛速上升的階段,此次東行,也有幫幾人磨礪修行的意思。

“臣遵旨。”四人聞言,眼中閃過一抹興奮的神色,齊齊領命。

“準備一翻,三月之後,隨朕東行。”李軒眼中閃過一抹晶亮,東勝神州,不知道大唐帝國有沒有出現。

“陛下與碧湖宮尚有約定,不知……”劉基看着李軒,猶豫道,碧湖宮乃后土疆域第一勢力,就算眼下橫掃三大宗門的大炎,比之碧湖宮此刻也頗有不如,只是明面上的情報,碧湖宮不但有天仙級的宮主坐鎮,坐下四大聖女,每一個在這北俱蘆洲都堪稱頂尖強者,四人中最弱的一個莊芷涵,都是渡劫後期的修爲,這樣的勢力,大炎如今還不宜硬碰。

李軒冷哼道:“朕只答應前往,但並未約定具體時間,碧湖宮若有人來,便告訴他們,長則十年,短則三載,朕必然迴歸,待朕歸來之日,便是履行承諾之日。”

無論如何,碧湖宮的強大都猶如巨石一般,沉沉的壓在李軒心頭,而且碧湖宮處處透着詭異,沒有相應的實力,李軒暫時不願前往碧湖宮,那種命運不受自己掌控的感覺,實在難受。

“是。”劉基躬身答道。

“朕不在期間,朝中事物還需伯溫多費些心思。”李軒笑道:“另外,我大炎北部有一凡人國度,名爲車遲國,國中藏龍山莊,乃朕昔日魂遊洪荒之時所留產業,朕離開期間,派吳明前往藏龍山莊主持大局,密切關注車遲國動向。”

“是”劉基聞言,會心點頭道。

與此同時,九天之上,離恨天,也是太上老君的兜率宮中,玉帝與太上老君對面盤膝而坐。

“全民修仙,這新晉地皇,倒是好大的氣魄”將天庭得來的消息一把捏碎,玉帝冷哼一聲道。

太上老君聞言微微一笑道:“陛下不必動怒,此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老君何出此言?”玉帝聞言面色不大好看道:“自巫妖之戰以後,人皇不得修仙,已成洪荒鐵律,甚至上古人族三皇,如今也不過自囚於火雲洞中,不問世事,如今地皇出世,不但打破這鐵律,更是犯我天庭天威,若不盡快除之,凡間人皇必紛紛效仿,那我天庭威嚴何在?”

原本洪荒天地,名義上都是歸天庭統轄,除了極個別的特例之外,洪荒之上,所有山神水神,城隍皆由天庭任命,人皇雖俱人皇之氣,但仍舊受天庭轄制,但地皇卻不同,雖然位在天庭天帝之下,但天帝卻無暇插手地皇境內事宜,地皇國境之內,地皇不但可敕封管理人族的各級官員,就連境內山神土地,城隍河伯,都受地皇管轄,天帝除了天地業位之上凌駕地皇之外,按天地法則來說,根本無權插手地皇之事。

“那也是千百年之後的事情了。”太上老君微笑着搖頭道:“不過,眼下該頭疼的,卻不是陛下,而是西方佛教纔對,地皇出世,天機混亂,佛教大興之勢,未嘗不可逆改。”

“老君是說……”玉帝目光一亮,看着太上老君道。

太上老君微笑的點點頭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功德路結束之前,地皇不可隕落”

“朕知道。”。

Wшw ▪тт κan ▪co

第47章 腹背皆敵第9章 青翼蝠王第12章 袁紹末路第26章 幽冥現世第59章 混沌至寶第24章 再遇三英第2章 龍遊四海,龍氣分身第15章 橫掃第113章 烽煙四起(下)第16章 輪迴分身第96章 招攬李莫愁第27章 血染青獅嶺第28章 臨陣突破第11章 明教秘道第116章 大唐終結第13章 一刀逆乾坤(上)第51章 爭執第43章 袁紹的擔憂第83章 襄陽城下第32章 趁虛奪城第7章 挖角第59章 人心背離第63章 滅國氣運,金龍顯聖第36章 激戰第22章 尋覓第11章 周亡(上)第35章 轉戰位面,最後的準備(上)第10章 碧湖倩影第13章 混亂的開端第112章 魔龍現第22章 打包洪荒妖獸第六十五章第9章 狠辣的女人第39章 君主職業——領主模式開啓第39章 雙龍至第48章 輝煌的轉折點第82章 滅殺千軍第十八章第9章 月下佳人第63章 師妃暄第29章 古之惡來第105章 月圓之夜第7章 糾結的公孫瓚第72章 文臺敗逃第45章 反派駕到第12章 抵達第31章 結果第30章 谷中混戰第27章 廣陵城下,呂布兇殘(下)第18章 失之交臂,收徒秦羽第21章 出關第21章 襄陽第44章 起始第12章 袁紹末路第59章 風雨前夕第63章 救治第29章 古之惡來第45章 出海第88章 心路彷徨第五十二章第24章 登場第60章 換將第21章 逆央境,萬獸圖譜第42章 得失之間第53章 漢帝崩,天下亂(二)第6章 惡客臨門第7章 強大的守護槍兵第35章 攻破皇城第27章 挽狂瀾第58章 遼國內亂第38章 魯妙子第7章 強大的守護槍兵第17章 秦羽神王第29章 武俠美女VS海軍本部第50章 神界第19章 準備第36章 殺進皇宮第36章 衝突第54章 定計第34章 殺皇帝去第30章 陰差陽錯第2章 包子西施第17章 雨中磨坊第一百一十章第26章 幽冥現世第26章 定計第六十五章第111章 消息第16章 龍庭之變,呂布被擒第32章 車遲國第85章 聯盟破裂第16章 亂局第13章 去意第33章 一擒落雁(上)第20章 海底世界的女霸王第5章 慕容雄第65章 攝魂第8章 宇文成都第79章 朝廷來使第3章 岳飛到來
第47章 腹背皆敵第9章 青翼蝠王第12章 袁紹末路第26章 幽冥現世第59章 混沌至寶第24章 再遇三英第2章 龍遊四海,龍氣分身第15章 橫掃第113章 烽煙四起(下)第16章 輪迴分身第96章 招攬李莫愁第27章 血染青獅嶺第28章 臨陣突破第11章 明教秘道第116章 大唐終結第13章 一刀逆乾坤(上)第51章 爭執第43章 袁紹的擔憂第83章 襄陽城下第32章 趁虛奪城第7章 挖角第59章 人心背離第63章 滅國氣運,金龍顯聖第36章 激戰第22章 尋覓第11章 周亡(上)第35章 轉戰位面,最後的準備(上)第10章 碧湖倩影第13章 混亂的開端第112章 魔龍現第22章 打包洪荒妖獸第六十五章第9章 狠辣的女人第39章 君主職業——領主模式開啓第39章 雙龍至第48章 輝煌的轉折點第82章 滅殺千軍第十八章第9章 月下佳人第63章 師妃暄第29章 古之惡來第105章 月圓之夜第7章 糾結的公孫瓚第72章 文臺敗逃第45章 反派駕到第12章 抵達第31章 結果第30章 谷中混戰第27章 廣陵城下,呂布兇殘(下)第18章 失之交臂,收徒秦羽第21章 出關第21章 襄陽第44章 起始第12章 袁紹末路第59章 風雨前夕第63章 救治第29章 古之惡來第45章 出海第88章 心路彷徨第五十二章第24章 登場第60章 換將第21章 逆央境,萬獸圖譜第42章 得失之間第53章 漢帝崩,天下亂(二)第6章 惡客臨門第7章 強大的守護槍兵第35章 攻破皇城第27章 挽狂瀾第58章 遼國內亂第38章 魯妙子第7章 強大的守護槍兵第17章 秦羽神王第29章 武俠美女VS海軍本部第50章 神界第19章 準備第36章 殺進皇宮第36章 衝突第54章 定計第34章 殺皇帝去第30章 陰差陽錯第2章 包子西施第17章 雨中磨坊第一百一十章第26章 幽冥現世第26章 定計第六十五章第111章 消息第16章 龍庭之變,呂布被擒第32章 車遲國第85章 聯盟破裂第16章 亂局第13章 去意第33章 一擒落雁(上)第20章 海底世界的女霸王第5章 慕容雄第65章 攝魂第8章 宇文成都第79章 朝廷來使第3章 岳飛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