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弈林逸事

“襄屏小友,卻是因何事而樂?”

“呵呵沒啥,只是在抽到明日對手之後,卻是讓我想起兩則弈林逸事,故而一直想發笑也。”

“弈林逸事?襄屏小友此刻怎會有空去想什麼弈林逸事?需知明日比賽在及......”

“定庵兄別急,我想到的這兩則弈林逸事,其中一則就和明日此對手有關,我甚至認爲,只要聽到他的故事,就能對他的棋風有個大致瞭解,那定庵兄想不想聽?”

“哦?”從老施的語氣中,明顯聽得出他半信半疑,不過他還是說道:

“那姑且說來聽聽。”

李襄屏微微一笑:“在講這兩則弈林逸事之前,我倒是想先問定庵兄一個問題。”

“卻是還有何問題需要問我?說吧。”

“我且問你,定庵兄平日在對弈之時,能否在70餘手棋之時就精準判斷出最後結果?”

“這個......”施大棋聖稍微遲疑一下:

“在70餘手棋之時,定庵也許能大致看出孰好孰壞,但要精準判斷出最後結果,定庵斷無這等本事。”

李襄屏繼續笑,笑得更加開心:“定庵兄需知山外有山了吧,你無法做到,卻曾經有人號稱能夠做到。”

“啊!還真有如此神人,定庵悠然神往也,難道此人......就是你曾經說的那吳泉後輩?”

李襄屏忍住笑:“這回卻非是你那吳泉後輩,而是一位東瀛弈者,名字叫做丈和,他的年齡....似乎要比定庵兄稍小一些。.嗯,真要說起來的話,此人在東瀛棋壇之地位,倒是和定庵兄有點相仿,他曾被東瀛棋壇稱爲“後聖”,以區別於他們的“前聖”道策也。”

聽說還是和自己差不多同一時代的人,施大棋聖來了興趣了,明天的對手暫時也不想研究:“那能否讓我看看此人下的棋?”

“容我找找。”

這一找還真花了李襄屏不少時間,他不是沒找到丈和的棋譜,只不過歷史棋手嘛,李襄屏想找到他的代表作最好,而作爲日本古棋聖的“剛腕丈和”來說,他的第一代表作當然就是下出“丈和三妙手”的那盤,尤其其中一步妙手,甚至被稱爲“古今無類之妙手”。而他的第二代表作,其實就是那盤所謂“70餘手知終局”的那盤。

只可惜這兩盤棋李襄屏都沒找到,所以他退而求其次,找到丈和VS四宮米藏的“讓2子十番”給老施看。

老施當然是識貨的,等他把那10盤棋都看完後,他對李襄屏說道:

“襄屏小友卻是來逗我,此人能夠70餘手知終局?定庵不信。”

李襄屏笑道:“我也是不信,只是那東瀛曾有人煞有其事如此說,欺騙無知之人而已,對了,定庵兄看過此十局,你覺得此人水平如何?”

這回老施卻沒有直接回答:“襄屏小友卻是不知,此10局乃2子局,僅看2子局的話,是不好判斷上手水平的。”

“哦?看不出上手那就說下手,你認爲此下手四宮米藏是何水平?”

老施同樣沒有正面回答:“呵呵,我觀此人棋風,倒是和那肇麟兄頗爲相似,他之棋力應和肇麟兄差不多吧,不過在棋才上,此人較肇麟兄卻是頗爲不如。”

“肇麟兄?難道定庵兄說的是,你那另一位好基友,揚州鹽商胡鐵頭?”

“沒錯,正是此人。”

“你還認爲這位四宮米藏的棋才比不上胡鐵頭?”

“正是,若肇麟兄和此人下分先十番,我定押肇麟兄獲勝無疑。”

李襄屏嘴角含笑,他不再詢問下去了。四宮米藏是日本古代著名業餘棋手,後來還獲得三段的“免狀”,而他和丈和下的這個讓2子十番棋,最後是丈和5勝4負1和勉強小勝。

而咱們的胡鐵頭呢,他在中古棋中是被評爲“二手”,不過算是比較水的“二手”,他被老施讓2子的時候還好點,還勉強能贏下幾盤,然而面對同時代另一位巨摩範西屏,“胡鐵頭”基本就是一勝難求。

李襄屏嘴角含笑就是這意思了,他沒想到施大棋聖居然也是個悶騷之人呀。

丈和讓2子和四宮米藏旗鼓相當,他自己讓2子輕鬆吊打胡鐵頭,可他現在又說,這個四宮米藏肯定不是胡鐵頭的對手.......這說明什麼?他的言下之意當然就是說人家日本“後聖”丈和不是他施大棋聖的對手。

因此說到這裡,李襄屏當然不好意思繼續追問下去。

不過讓李襄屏沒想到的是,他不準備繼續問下去,老施卻主動找他說話:

“襄屏小友,我觀此東瀛“後聖”雖然棋力不俗,卻也未必能強過定庵,可那東瀛棋界爲何要編織什麼“70餘手知終局”的謊言?”

李襄屏笑道:“定庵兄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這是因爲他們當年的“御棋城”制度。”

““御棋城”制度?”

“沒錯,正是由於“御棋城”,我甚至認爲,如今那東瀛棋手習慣鋪地板,行棋大多和風細雨,和這“御棋城”制度倒是有很大幹系......”

接下來一段時間,李襄屏自然就是跟老施科普一下什麼叫“御棋城”了。這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大多數棋迷都知道,這無非就是日本古代的“官辦比賽”而已。

當時日本棋壇有“本因坊”,“井上”,“安井”和“林”四大家,類似於圍棋界的四大門派,爲了安撫這四大門派,於是當時的日本政府就搞了個比賽,這個比賽就叫“御棋城”比賽,讓這四大門派通過這個比賽來爭奪日本的“棋所”。

後世有很多人認爲,這個“御棋城”對日本圍棋的發展至關重要,正是因爲日本很早就有了這個官辦比賽,這才促進了日本圍棋的正規化和專業化,讓日本圍棋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不過李襄屏倒是認爲,這個評價可能有點過於誇大,正規化和專業化這個要承認,但一個官辦比賽就能促進水平極大提高,這也是實在太看得起“官辦”這兩個字的威力了。

李襄屏甚至認爲,這個“御棋城”倒是很可能阻礙的日本圍棋的健康發展,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日本流”之所以有那麼大的侷限性,有很多毛病都是在“御棋城”時代就養成。

要怎麼說呢?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正如咱們國家的武術,自從有了官辦比賽後,那麼“武術”就變成“舞術”了,而日本的“御棋城”,其實也有同樣的毛病。

這個真不是李襄屏瞎掰,要知道當年日本的“御棋城”比賽,其實有相當多假棋的。尤其是每年“御棋城”比賽開賽的第一局,因爲這一局有“領導”出席,帶有很濃重表演賽性質,而根據當時日本人的觀念,如果第一盤能下成和棋的話,那就是最理想的結果了。正是因爲這個原因,當年“御棋城”每年第一局比賽幾乎都是假棋,這在日本圍棋界根本就是公開的秘密。

而李襄屏認爲,正是日本人這個追求和棋的習慣,才養成後世“日本流”喜歡“鋪地板”的毛病了。

大家都知道,一盤圍棋如果想作假下成和棋的話,像中古棋那樣大砍大殺肯定是不好辦的,這種辦法作假難度極大,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鋪地板,而又因爲上面有領導盯着,那這個棋又不能下得太難看,怎麼辦呢?

那當然只能在後半部時候賣弄一下小手段,在大官子甚至小官子階段秀幾個小手筋什麼的,然後才裝模作樣“恰好”下成和棋,讓那些不明覺厲的人覺得高深莫測。

李襄屏把“御棋城”的故事娓娓道來,聽得老施哈哈大笑:

“哈哈懂了懂了,想必此“70餘手知終局”,實乃那東瀛人習慣性故弄玄虛吧?”

李襄屏聽了一樂,還真別說,老施這句“習慣性故弄玄虛”,那還真算是說到點子上。

“襄屏小友,這就是你說的一則弈林逸事吧,那我們明日此對手......”

李襄屏微微一笑:“定庵兄別急,我們明日此對手之逸事,和剛纔這則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哦?”

李襄屏開始跟老施講金成龍七段的故事了。這個故事就更簡單,那就是這位金七段後來成爲韓國圍棋界的“名嘴”,電視紅人,算是在另外一個領域打出了一片天地。

後來有記者去採訪他,問他爲什麼放棄棋道的追求,反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做電視講解工作說,這位金七段說了一段貌似很有自知之明的話:

“因爲我知道自己的天賦,知道自己哪怕是窮其一生,也不可能達到李滄浩九段的高度,所以沒有辦法,我只能想辦法在其他領域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嘖嘖,當李襄屏剛看到這段採訪的時候,覺得這位金七段那還真是個明白人呀,非常有自知之明,並且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做得很清楚。

只不過後來那位記者又問道:“那您覺得你自己和李滄浩九段的差距有多大呢?李滄浩九段能讓您先嗎?”

金七段勃然大怒:“怎麼可能有那麼大的差距,雖然我承認我永遠也趕不上他,然而我和他的差距,最多也就2目棋而已。”

“2目棋?”

金七段很篤定的說道:“沒錯,我和李滄浩九段最多就是2目棋的差距,您不是職業棋手,所以您是不會知道2目棋的差距有多大,就比如您剛纔說的讓先,這恐怕是棋神和李九段的差距了吧......”

“哈哈,,此人真是這樣說的?”

李襄屏微微一笑:“當然,定庵兄,聽過此人故事,我想明天這盤棋該如何下,你心裡應該有底了吧。”

“確實有底了。”

第一七五章 圍棋界最大的魔門第一三六章 梅澤阿姨第四六七章 一步一步來第一三一章 班門弄斧第四四二章 加壓棋第二八八章 考察隊友第二十九章 聶道場第三八七章 下一個勝因在哪第五二二章 又一個爆款第八十七章 揚名立萬的機會到了第六六七章 到底是不是錯覺第六四八章 無中生有天下第一第五十二章 蒼天在上第五五八章 魔鬼賽程第五七二章 過渡第一二八章 註定名留青史第五六七章 大家開心就好第六六七章 到底是不是錯覺第二一九章 不成熟的狗招第三四六章 文春的伎倆第四九四章 棋道有魂,先生有魄第五九七章 感覺不對第五九五章 棋盤上很奇妙的一個點第一七六章 誰的正解第三六五章 李襄屏的攪局理論第二五零章 16歲的“當代棋王”第三四四章 終於有一點比老施強第五八六章 中古棋興衰史第四四三章 新的感悟第六五一章 誰來扮演繡琴第五六九章 惡戰纔剛剛開始第二一八章 磨刀第六五四章 末代豐田杯第二四一章 兌現諾言第四六四章 兄弟對話第五一八章 有跡可循的勝利第四五八章 萬事俱備第八十五章 如何對付狀態甚佳的本格派第四九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一三二章 再度強勢進八強第675章 國際聯軍和國內聯隊第三九八章 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第六六一章 約會第九十五章 一切爲了先手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一三五章 經典系列賽第五九零章 新賽季第二四零章 一張皮而已第十三章 龍飛虎第六二三章 爲什麼不自己來第三四七章 狗狗的弱點第六零三章 探尋狗狗邊界第六六五章 又被古大力搶頭條第二一三章 中古流的精髓第一六五章 讓人呼吸困難的一手第一二六章 來年計劃第一九三章 比賽中的明悟第一零六章 第二局第三七零章 抖包袱第一四九章 期待老施的新功夫第三十二章 遭遇“天下第一攻擊手”第一九九章 我盡力了第四三八章 暖男老施第三九零章 敵不動 我不動第二三二章 大戲開幕第三七四章 不能來虛的第三九零章 敵不動 我不動第四二二章 盤10天塹第五十九章 專訪第二一七章更高深的圍棋第三七八章 幸福的老蔡第四六九章 痰盂也是有學問的第三一三章 棋風相剋第四十三章 網上特訓第四零四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一三章 廢話連篇第二二九章 農心杯第二三七章 連趣向都不是的狗招第三七三章 平淡中見真功第五章 一夢十八年第五九三章 紀錄片第六二二章 內行和外行第七十五章 網絡江湖第三十二章 遭遇“天下第一攻擊手”第九十五章 一切爲了先手第五八零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第660章 走不了心就先走腎第六零五章 你行你上啊第五九九章 柔性連接第二零六章 絕妙一擊第三八九章 過度解讀第三六六章 教科書般的攪局第一六二章 韓流剋星第二五七章 完勝第二六七章 換個心情第一六零章 年度妙手第九十二章 並非僅此一手第五四零章 一次特殊的整理髮型第三一三章 棋風相剋第八章 禮物
第一七五章 圍棋界最大的魔門第一三六章 梅澤阿姨第四六七章 一步一步來第一三一章 班門弄斧第四四二章 加壓棋第二八八章 考察隊友第二十九章 聶道場第三八七章 下一個勝因在哪第五二二章 又一個爆款第八十七章 揚名立萬的機會到了第六六七章 到底是不是錯覺第六四八章 無中生有天下第一第五十二章 蒼天在上第五五八章 魔鬼賽程第五七二章 過渡第一二八章 註定名留青史第五六七章 大家開心就好第六六七章 到底是不是錯覺第二一九章 不成熟的狗招第三四六章 文春的伎倆第四九四章 棋道有魂,先生有魄第五九七章 感覺不對第五九五章 棋盤上很奇妙的一個點第一七六章 誰的正解第三六五章 李襄屏的攪局理論第二五零章 16歲的“當代棋王”第三四四章 終於有一點比老施強第五八六章 中古棋興衰史第四四三章 新的感悟第六五一章 誰來扮演繡琴第五六九章 惡戰纔剛剛開始第二一八章 磨刀第六五四章 末代豐田杯第二四一章 兌現諾言第四六四章 兄弟對話第五一八章 有跡可循的勝利第四五八章 萬事俱備第八十五章 如何對付狀態甚佳的本格派第四九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一三二章 再度強勢進八強第675章 國際聯軍和國內聯隊第三九八章 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第六六一章 約會第九十五章 一切爲了先手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一三五章 經典系列賽第五九零章 新賽季第二四零章 一張皮而已第十三章 龍飛虎第六二三章 爲什麼不自己來第三四七章 狗狗的弱點第六零三章 探尋狗狗邊界第六六五章 又被古大力搶頭條第二一三章 中古流的精髓第一六五章 讓人呼吸困難的一手第一二六章 來年計劃第一九三章 比賽中的明悟第一零六章 第二局第三七零章 抖包袱第一四九章 期待老施的新功夫第三十二章 遭遇“天下第一攻擊手”第一九九章 我盡力了第四三八章 暖男老施第三九零章 敵不動 我不動第二三二章 大戲開幕第三七四章 不能來虛的第三九零章 敵不動 我不動第四二二章 盤10天塹第五十九章 專訪第二一七章更高深的圍棋第三七八章 幸福的老蔡第四六九章 痰盂也是有學問的第三一三章 棋風相剋第四十三章 網上特訓第四零四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四一三章 廢話連篇第二二九章 農心杯第二三七章 連趣向都不是的狗招第三七三章 平淡中見真功第五章 一夢十八年第五九三章 紀錄片第六二二章 內行和外行第七十五章 網絡江湖第三十二章 遭遇“天下第一攻擊手”第九十五章 一切爲了先手第五八零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第660章 走不了心就先走腎第六零五章 你行你上啊第五九九章 柔性連接第二零六章 絕妙一擊第三八九章 過度解讀第三六六章 教科書般的攪局第一六二章 韓流剋星第二五七章 完勝第二六七章 換個心情第一六零章 年度妙手第九十二章 並非僅此一手第五四零章 一次特殊的整理髮型第三一三章 棋風相剋第八章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