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丹道周天

“弟子方誌興,拜見掌教師伯!”方誌興離了郝大通之處,剛到馬鈺所居偏殿,便被門口弟子引了進去。遠遠見到馬鈺,立刻拜了下去。

馬鈺早已從弟子那裡聽到方誌興歸來之事,想着方誌興必然前來拜見,便在殿中等候。如今見到這個師侄,立刻上前扶起。他經方誌興醫治之後,這幾個月竟是絲毫沒有患病,身體之健,比之有武功時也絲毫不差,雖然是迴光返照,卻也令全真教之人高興不已。

而且馬鈺自從被方誌興引出體內的先天之氣後,這幾個月不但參悟所學道法,還勤修先天功的丹道功夫,可謂是大有所得。如今見到方誌興到來,便想着傳授一番,助自己這個師侄一臂之力。當今全真教中,最有可能修成先天功中內丹之法的人,估計也就是方誌興了,馬鈺性情敦厚,如今也有心成全這位師侄。

方誌興在英雄大會上所做所爲,馬鈺自然已經知道。但他見到方誌興前來,卻絲毫沒有提起此事。也不管方誌興是否還有拉全真教起事的念頭,只是向這個師侄講解自己這些日子來對大道的感悟。所說所爲,絲毫不涉及世俗之事。

方誌興見馬鈺如此,也不以這些俗事勞煩這位命不久矣的掌教師伯,只是靜心聽講,體會這位道門宗師的臨終所得。全真七子之中,馬鈺追隨王重陽最久,所得也是最多。當年王重陽羽化之時,便曾言“丹陽已得道,長真已知道。吾無慮矣!”其中的丹陽,指的便是丹陽子馬鈺。而後世丘處機更是曾言:“我與丹陽悟道有淺深,是以得道有遲速。丹陽便悟死,故得道速。我悟萬有皆虛幻,所以得道遲。悟死者,當下以死自赴,謂如強梁,人既至於死。又豈復有強梁哉?悟虛幻,則未至於死,猶有經營爲作,是差遲也。此理非不明。蓋悟有淺深,各隨人所積福德厚薄耳。”意思是指馬鈺悟死之道,也因此沒有妄心,故而得道甚速。

如今馬鈺向方誌興所授,便是他對生死的感受。方誌興一一體會。心中暗自慚愧,近些日子因爲武功精進起的一些妄念,也盡數消弭下去。內心之中,重又充滿了對大道的執着。那些世俗中的紛擾,雖然還在心中,卻都已經無法影響他了。

馬鈺雖然一直在講解道學,卻着重觀察方誌興的神色。見到方誌興眼中重又現出堅定之色,心中暗自欣慰。他不問方誌興世俗之事,用以便是如此。他聽郝大通說起方誌興這次下山之事,便知道這個師侄被世俗之事擾亂了心境。是以行事纔有些反常。如今看來,方誌興已然體悟到了這一點,他的目的自然也是達成了。

馬鈺說了一會兒自己對大道的體悟,眼見方誌興已經領會,便向他說起了這些日子總結的功法。全真七子師從王重陽雖然都不過幾年,卻從王重陽各自得授一套練氣之法,七人修練數十年,體悟也是極深。這其中丘處機、王處一武功最高,早已總結出龍門功、鐵腳功傳於弟子,用以作爲全真心法的後續修習功法。因此他二人的門人武功也是最高。而長真子譚處端雖然早逝,卻留有指筆功和南無拳,故而門人的武功也不算差。再後來郝大通得方誌興之助,整理出了紫霞功。自身武功也是大有精進。而長生子劉處玄的靈虛功和清淨散人孫不二的坤道功,雖然沒有以上幾門功夫威名顯赫,卻也極爲不凡。

此六人各有功法,馬鈺作爲大弟子,自然也不會差了。全真七子之中,武功最高者爲年少修練又在二十歲拜師王重陽的丘處機。而馬鈺雖然四十多歲纔開始拜師王重陽修習武功,一身內功卻與丘處機不相上下。只是他主修金關玉鎖訣,又不太重視武功,以往也沒整理出武學功法。直到這幾個月體悟生死,又對先天功的丹道法門又有感悟,才整理出了一套丹陽功,用以傳之後人。如今他向方誌興所傳的,便是這門功法。

丹陽功作爲馬鈺一身武學和丹道感悟的總結,自然極爲不凡。方誌興如今所知功法極多,卻也從中大有收穫。特別是這套功夫的運轉周天之法,更是對方誌興啓發極大。這丹陽功是馬鈺結合先天功的內丹之法、糅合金關玉鎖訣等功夫總結而成,最重養精練氣。此功直至內丹之道,先是將丹田作爲內丹修練,而後擴展至全身,將人體作爲一個大丹修練,循環往復、乾坤運轉,並以天地爲烘爐,與自然之氣交融,最終在體內結成內丹。比之先天功中三寶合一的內丹之法,不但過程更爲精細,也另有玄妙之處。

方誌興聽聞這等妙法,心中讚歎不已。馬鈺所創這丹陽功,單以境界而論,可以說是他所見過的除先天功外最玄妙的功夫,特別是其中以人體爲丹之法,更可以說是別開生面。如果說先天功是指明瞭丹道方向的話,這丹陽功便是具體成丹之法了,即使是方誌興如此武功,聽聞這等妙法也是驚歎不已。

方誌興越想越覺其中之妙,不由向馬鈺拜道:“多謝師伯傳授此功,弟子來日若有所成,全賴師伯點化!”馬鈺不但向他講授生死體悟,將他從凡塵俗事中拉了出來,還向他授予此等妙法,當真可以說有再造之恩。方誌興如今這一拜,也是極爲誠懇。

馬鈺將方誌興扶起,說道:“不必如此,我能有此機緣,還多賴你當日引出的先天之氣。若非如此,只怕我如今也沒有此等造化了。還望你好生修行,不要辜負了重陽先師和我等的一番期望!”

方誌興聞言鄭重說道:“弟子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師伯所授!”他被馬鈺一番教導,向道之心更是赤誠,這句話也是極爲堅定。

馬鈺見此點了點頭,又向他詳細解釋道:“我這丹陽功大體可分爲五層,其中第一層是奠基之法,主要修練丹田,以丹田爲爐鼎,養出丹田之精。第二步則是小週天之法,以丹田之精蘊出丹陽之氣,而且丹田氣足後循督而上,自任而下復歸于丹田,以此運轉周天,將體內精華練化爲氣,可以稱之爲小爐鼎。這兩步你都已有根基,又有金關玉鎖訣鎖住渾身精氣,應該很快便能達到!”

方誌興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他雖然修練的不是丹陽功,但其中方法卻可以借鑑。而且丹陽功以人爲爐鼎,其中根基便是閉鎖精氣的金關玉鎖訣,方誌興此功已經圓滿,自然能很快入手。

“這丹陽功的第三步,便是大周天之法,這一步以腹爲爐,以頭爲鼎,煉氣化神,可以稱之爲大爐鼎。第四步則是以天地自然爲爐,以練外氣,然後以人爲鼎,將氣收入人體,以此相互交換,源源不絕,可以稱之爲天地爐鼎。到了這一步,那便是真正的踏入丹道了!”馬鈺又道。

“那這一步的運轉周天之法,是不是稱之爲丹道周天呢?”方誌興問道。

“可以這麼說,只是無論小週天還是大周天,其實也都是丹道。因此三者都能稱之爲丹道周天。這第四步若是具體來說,稱之爲天人周天更爲合適。”馬鈺聞言回道。

方誌興點了點頭,又問:“達到這一步,人體便可以說是一個爐鼎,那下一步是不是以身爲爐,以神爲鼎,以此精氣神相合,結成內丹呢?”馬鈺這丹陽功先是煉精化氣,而後煉氣化神,想必下一步,便是先天功所說的精氣神相合結成內丹了,是以方誌興如此問道。

馬鈺聽到方誌興此言,撫須微笑,說道:“正是如此,再下一步,便是神與形合,蘊成內丹。此時以神御氣,結胎出陽神,再收回丹田養育,使丹田充斥周身各部以至毛孔毛竅,全身放出神光。這一步我也是前些日子才感受到,並著有《神光璨》一部,你可從中觀之!”說着取出一本冊子,就此傳給了方誌興。

道家功法修練,先是築基煉己,然後便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此時的神在體內,能感受到,卻又無法顯現,謂之陰神。方誌興自五個月前打通小週天後,在《九陰真經》總綱的幫助下,如今已經將奇經八脈盡數貫通,初步練成了紫霞神功的大周天功夫,進入了煉氣化神階段,如今雖然還沒有修成陰神,卻也能隱隱約約感受到,只覺得離此並不太遠。而煉氣化神更上一步,達到真正的煉神之境,那時便可將神“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至之地,真神見形”,這時便可稱之爲陽神了。

方誌興聽到馬鈺感受到此境,立時拜了下去,恭賀一番。然後將《神光璨》接了過來,又向馬鈺問道:“師伯已經達到此境,那如今師伯身體……”(~^~)

第598章 神劍仙猿第238章 北斗神拳第774章 三日奔行一萬里第738章 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第131章 五嶽會盟(五)第766章 縹緲峰,靈鷲宮,師姐妹第143章 獨孤九劍第82章 羣邪亂舞(一)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516章 坎離交匯第410章 較場比武(二)第485章 華山論劍之三寶如意第633章 乾坤挪移(六)第232章 文比招式第158章 人間莫愁(一)第392章 終成大日第365章 送貼較藝第547章 襄陽悲歌(十二)第308章 金刀黑劍(二)第316章 兄弟相爭第190章 方郭論武第763章 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第187章 教派紛爭第260章 以扇對扇第349章 西行之六脈神劍(四)第2章 拜師學藝第577章 賞善罰惡第17章 終見古墓第487章 華山論劍之踏鬥步罡第209章 方女毓霞第221章 五感六識第567章 君寶之悟第653章 傳功授藝(九)第394章 百脈俱通第439章 君山會武之挑釁第691章 萬毒之王,莽牯朱蛤感謝各位書友的打賞、月票,兼求本月月票!第273章 抗蒙之議(一)第425章 較場講武(四)第685章 黑布面幕第581章 張三李四第459章 華山論劍之始章第229章 冰酥凍雞第702章 幕後之人,相互對調第366章 羅漢拳法第506章 大獲全勝第364章 少林之行第4章 初次下山(二)第661章 金液還丹第240章 天道忌滿第354章 西行之精神意念(九)第700章 雁門關事,慕容大敵第71章 雨夜強敵(一)第205章 星羅雲佈第417章 較場論事(三)第134章 五嶽會盟(八)第572章 求取易筋第416章 較場比武(六)第684章 無爲而治第731章 神山上人,金蓮花第768章 白虹掌力,曲直如意第71章 雨夜強敵(一)第30章 兄弟重逢第362章 西行之兩儀劍法(十七)第261章 以扇破扇第744章 六大高僧,山道相逢第48章 古墓寒玉(一)第357章 西行之崑崙劍法(十二)第207章 武學道路第141章 華山之興(三)第246章 非剛非柔第424章 較場講武(三)第149章 古墓莫愁第416章 較場比武(六)第580章 凌霄城第573章 少林易筋經第93章 克己爲仁第294章 煙波釣叟賦(二)第502章 大陣揚威第160章 破玉神拳第89章 劍道六訣(四)第188章 一人退敵第584章 威德先生第597章 神兵寶藏第547章 襄陽悲歌(十二)第400章 北斗劍經(一)第637章 西域金剛(二)第602章 俠客行(二)第6章 易筋十二式(二)第255章 陸家莊中第728章 胡漢恩仇,帶頭大哥第278章 言退金輪第778章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第493章 珠穆朗瑪第736章 神醫薛慕華,少年遊坦之第154章 獨孤遺蹟第522章 魔教蹤跡第324章 趙志敬叛第267章 劍破金杵(二)第453章 君山會武之百草仙
第598章 神劍仙猿第238章 北斗神拳第774章 三日奔行一萬里第738章 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第131章 五嶽會盟(五)第766章 縹緲峰,靈鷲宮,師姐妹第143章 獨孤九劍第82章 羣邪亂舞(一)第534章 太極輪轉(六)第516章 坎離交匯第410章 較場比武(二)第485章 華山論劍之三寶如意第633章 乾坤挪移(六)第232章 文比招式第158章 人間莫愁(一)第392章 終成大日第365章 送貼較藝第547章 襄陽悲歌(十二)第308章 金刀黑劍(二)第316章 兄弟相爭第190章 方郭論武第763章 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第187章 教派紛爭第260章 以扇對扇第349章 西行之六脈神劍(四)第2章 拜師學藝第577章 賞善罰惡第17章 終見古墓第487章 華山論劍之踏鬥步罡第209章 方女毓霞第221章 五感六識第567章 君寶之悟第653章 傳功授藝(九)第394章 百脈俱通第439章 君山會武之挑釁第691章 萬毒之王,莽牯朱蛤感謝各位書友的打賞、月票,兼求本月月票!第273章 抗蒙之議(一)第425章 較場講武(四)第685章 黑布面幕第581章 張三李四第459章 華山論劍之始章第229章 冰酥凍雞第702章 幕後之人,相互對調第366章 羅漢拳法第506章 大獲全勝第364章 少林之行第4章 初次下山(二)第661章 金液還丹第240章 天道忌滿第354章 西行之精神意念(九)第700章 雁門關事,慕容大敵第71章 雨夜強敵(一)第205章 星羅雲佈第417章 較場論事(三)第134章 五嶽會盟(八)第572章 求取易筋第416章 較場比武(六)第684章 無爲而治第731章 神山上人,金蓮花第768章 白虹掌力,曲直如意第71章 雨夜強敵(一)第30章 兄弟重逢第362章 西行之兩儀劍法(十七)第261章 以扇破扇第744章 六大高僧,山道相逢第48章 古墓寒玉(一)第357章 西行之崑崙劍法(十二)第207章 武學道路第141章 華山之興(三)第246章 非剛非柔第424章 較場講武(三)第149章 古墓莫愁第416章 較場比武(六)第580章 凌霄城第573章 少林易筋經第93章 克己爲仁第294章 煙波釣叟賦(二)第502章 大陣揚威第160章 破玉神拳第89章 劍道六訣(四)第188章 一人退敵第584章 威德先生第597章 神兵寶藏第547章 襄陽悲歌(十二)第400章 北斗劍經(一)第637章 西域金剛(二)第602章 俠客行(二)第6章 易筋十二式(二)第255章 陸家莊中第728章 胡漢恩仇,帶頭大哥第278章 言退金輪第778章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第493章 珠穆朗瑪第736章 神醫薛慕華,少年遊坦之第154章 獨孤遺蹟第522章 魔教蹤跡第324章 趙志敬叛第267章 劍破金杵(二)第453章 君山會武之百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