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重大貢獻

文學作品搞座談會或者研討會,通常都是由雜誌社丶出版社或是當地文協組織。

馬烽是全國文協的領導,按理說這種事怎麼着也輪不到他操心的,但《舌尖上的中國》的情況太特殊了。

一部以講述中國飲食文化爲主旨的文學作品,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受到了巨大的歡迎,這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幾個月前國內媒體蜂擁報導這件事,讓文協方面覺得驚喜的同時,也深感平時工作的疏忽,《舌尖上的中國》火爆美國文學界這樣的大事他們竟然是通過媒體知道的。

現在《舌尖上的中國》中文版即將在國內出版,文協怎麼着也應該彰顯一下存在感,畢竟這可是在國外爲傳播中國文化立下赫赫戰功的作品。

林朝陽纔剛請馬烽幫了忙,這會兒馬烽開口談座談會的事,他自然沒辦法拒絕,順口答應了下來。

「好好好,你哪天有時間?」

「儘量早點就行。」

「好,這件事我來安排,你等我電話。」

選了電話,林朝陽對於華說:「耐心等一陣吧,過段時間文協那邊應該會聯繫你。」

「謝謝朝陽老師!」於華忙不迭的感謝。

「客套話就別說了。」

林朝陽岔開了感謝的話,態度輕鬆隨意的跟於華丶祝偉聊了一陣,才得知祝偉馬上要離開《人民文學》。

祝偉是跟陶玉書前後腳進《人民文學》的,一晃也幹了七八年了,之前負責小說組的工作,可以說是《人民文學》的中流砥柱。

「要走?去哪?」

「三聯書店。」

林朝陽問:「乾的好好的,怎麼要走?」

祝偉苦笑,「這種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他沒多說,但林朝陽不難猜測。

在《人民文學》這個級別和影響力的刊物當中,文學是要服從於政治的,而且雜誌社人員衆多,難免有論資排輩的現象。

祝偉年近四旬,已經負責了幾年小說組的工作,在一些老同志看來,這其實已經是很快的發展速度了,但祝偉肯定不這樣看。

「感覺這些年真是荒廢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我有時候真是羨慕當年玉書的果斷!」

談起工作的變動,祝偉神色間滿是曦噓,顯然是這兩年受挫不輕。

林朝陽寬慰了他兩句,問:「去了三聯書店還幹編輯?」

「嗯,三聯想創辦一份古典音樂刊物,讓我過去負責。」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這樣也好。」

祝偉點了點頭,可臉上卻難掩苦澀。

如果不是鳳尾不好當,誰願意去當雞頭呢?

「你那刊物具體都登些什麼內容?」林朝陽見他心有鬱結,便轉移了話題。

果然,談到將要負責的新刊物,祝偉面上的苦大仇深輕鬆了下來。

「雜誌名暫定叫《愛樂》,規劃內容以介紹世界各國古典音樂和音樂家爲主,彙集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的最新唱片信息。

給讀者們提供最權威的新唱片品評推薦,幫助讀者入門古典音樂,爭取做成一部豐富的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祝偉他熱愛古典音樂,到三聯書店負責的第一份工作就跟興趣相關,讓他很興奮。

他跟於華關係好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爲兩人都算是古典音樂愛好者。

見祝偉談到新工作意氣風發,林朝陽覺得他這個選擇確實是正確的。

「不錯不錯,國內這種雜誌少見。玉書前段時間收購了家唱片公司,回頭我讓人跟你聊聊,看看有沒有能幫上忙的。」

祝偉聞言咋舌。

「收購唱片公司」,好小衆的詞彙。

林朝陽又說:「你升任主編,我也沒什麼表示的,送你一套好音響吧。」

「那怎麼好意思。」祝偉連忙擺手。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這也算是幫你加強一下業務。你馬上就是古典音樂刊物的主編了,好馬配好鞍,沒有一套像樣的音響可不行。」

林朝陽的話讓祝偉內心蠢蠢欲動,儘管知道無功受祿不太好,但他還是有些禁不住誘惑。

古典音樂是個燒錢的愛好,有時候光是一套好音響就足以讓人傾家蕩產祝偉聽了十多年古典音樂,家裡那套音響還是他七拼八湊回來的,美國的音箱丶英國的功放丶飛利浦的CD機。

從最早的磁帶錄音機聽到CD機,祝偉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上檔次的音響設備。

林朝陽是朋友圈子裡有名的富豪,他口中的「好音響」肯定差不了。

「不合適,不合適!」

祝偉強剋制着內心的貪婪,他知道林朝陽出手起碼也是五位數,儘管雙方關係不錯,但他也不能這麼幹。

看着祝偉拒絕的如此堅決,林朝陽心裡大概能猜到祝偉的想法,於是他換了個辦法。

「那這樣吧。西院那套音響也舊了,正好我要換套新的,你就笑納了吧。」

小六部口衚衕西院有不少電子產品,都是杜峰送來的,他知道林朝陽好客,還因此在國內作家圈內贏得了不小的聲望。

林朝陽家裡又什麼都不缺,所以杜峰時不時的就會讓人往西院送些東西最早送收音機丶電視機丶錄像機丶錄像帶,後來冰箱丶音響丶CD碟丶傢俱日常用的傢俱和家電幾乎送了個遍。

祝偉哪裡不明白林朝陽的好意,但林朝陽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也沒必要再矯情。

「好,謝了!」

一旁的於華對祝偉的待遇眼饞不已,西院那套音響,音箱是寶華韋健的丶功放機是天龍的,用來聽交響樂,那可是爽到頭髮絲都會飛起。

最關鍵的是價值不菲,四年前那套音響被搬進西院時,於華和祝偉他價幾個愛好古典樂的就跟北新橋的音響店打聽過這套設備,得一萬多。

那時候人均工資還沒過百呢,一萬元的音響設備,是個什麼概念?

於華幾人當時都快饞哭了,就跟現在的於華一樣。

他沒想到自已過來求林朝陽幫忙調動一下工作,獲利最大的竟然是祝偉。

來的時候於華手裡提着東西,走的時候於華還是提着東西,不過價值不可同日而語,他手中的寶華韋健6063S市價8000元,哪怕是用了幾年,但兩三千元肯定是值的。

一想到這麼好的音響歸了祝偉,於華心裡就十分不平衡。

「見者有份!」他突然冒出一句。

「什麼?」

我說見者有份!」於華的眼神朝手中的音響示意了一下。

祝偉不樂意道:「這是朝陽送我的。」

「要不是今天陪我來,你能有這好事?」

祝偉氣憤道:「虧你說的出口,我今天是爲了誰來的?狗咬呂洞賓是吧?」

「我有什麼說不出口的,有因就有果,跟我來是因,你得了音響是果。

這果,有我的一半!」

說着話,於華把手裡的音響緊了緊。

「你真好意思——」祝偉無奈,想了想說道:「行吧,一人一半。可這音響是成套的,總不能分開吧?」

於華剛纔光想着「見者有份」,忘了實際情況。

「那咱們輪着聽。」

「可以。你現在在燕京連個家都沒有,這樣,你先幫我搬家去,等以後你有家了,咱們輪着聽。」

「好。」

工作還沒辦到燕京呢,音響先有了,於華欣然同意祝偉的建議,哼味的幫看祝偉將音響搬回了家。

大年初三,陶杜兩家人聚會,場面熱鬧非凡。

舅媽祁紅英和陶母杜若慧聚在一起聲嘆氣,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源主要集中在杜峰和陶玉墨這兩個家裡的「老大難」。

都三十多歲的人了,也不結婚,整天嘻嘻哈哈沒個正形,賺再多錢有什麼用,給誰花?

被兩位老母親聯袂吐槽,杜峰和陶玉墨沒有絲毫覺悟,跟家裡的小輩兒們打打鬧鬧,跟二十多歲的時候沒什麼區別。

唯一不同的是杜峰的體重,給吃了豬飼料一樣。

「你可減減肥吧!」

「統一戰線」才組成沒多長時間,陶玉墨就嫌棄上了杜峰。

「你不懂,我這肚子人家一看就是大老闆。』

陶玉墨撇撇嘴,朝陶玉書喊道:「姐,杜峰他罵你是豬八戒!」

「嘿!」杜峰連忙去堵她的嘴,丶「姐,你可別聽她瞎說!」

這幾年杜峰做生意發了大財,身家上億,平時膨脹的厲害,唯獨不敢在陶玉書面前得瑟。

同樣是做生意,陶玉書的身家是他的幾十倍,他現在拿陶玉書當偶像。

除了財富量級上的對比讓杜峰不敢翹尾巴,他對陶玉書的能力更加佩服。

只有生意做大了之後,才知道管理是門技術活。

亞歐服裝城做大之後,他幾乎完全放棄了原本的那些小生意,不是看不上那些小錢,實在是沒那個精力。

尤其是去年他投入了巨大財力和心力創建的女裝品牌「紅秀」,效果卻不理想,更讓他意識到陶玉書的強悍之處。

跟幾個小的玩鬧了一陣,杜峰和陶玉書聊起了生意經。

除了談論時下最熱門的老人家南下的話題,杜峰又跟陶玉書請教起了公司上市的事。

滬交所丶深交所這兩年陸續成立,國內的資本市場正在逐步開始活躍起來。

陶玉書在港股手握三家上市公司,讓杜峰十分羨慕。

對他的執念,陶玉書不太理解,「你現在又不缺資金,上市實在沒必要,不如想着怎麼好好經營業務。」

「誰也不會嫌錢多啊,多融點資有什麼不好的?再說了,我要是成了『上市公司老總」,說出去多威風啊!」

杜峰的話讓陶玉書哭笑不得,「就爲了威風?

「也不全是,我這不也是爲了公司謀發展嘛。」杜峰一不小心說出了心裡話,立馬改口。

陶玉書懶得再搭理他,去跟別人聊天,杜峰只能汕汕的來到林朝陽身邊。

「你小女朋友呢?」

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被林朝陽暴擊,眼神連忙朝父親處警了一眼,壓低了聲音央求道:「姐夫,你小點聲!」

林朝陽調侃道:「你杜大老闆還有怕的人?」

「我不是怕他,是怕把他氣出個好列。」

「這麼說,分手了?」

杜峰點了點頭,「非得要結婚,我說你纔多大啊,結什麼婚?不要被愛情衝昏了頭腦!」

「人渣!」

在一旁偷聽的陶玉墨冷不丁冒出一句,杜峰不高興道:「我怎麼人渣了?男歡女愛,兩廂情願。再說了,她跟我一年多,也不吃虧。」

「拿錢砸人是吧?」陶玉墨冷笑。

杜峰不耐煩道:「你別打岔!什麼我拿錢砸人,我沒錢她能跟我?現在這社會啊,太現實,我可不想被女人纏上。」

「我看你是怕人家貪圖你的錢吧?」陶玉墨的眼神在他身上上下打量,

透露着不屑,「也是,無才無貌的,人家不圖你錢還能圖什麼?」

杜峰惱羞成怒,「沒完了是吧?真當我治不了你是吧?」

林朝陽當起了和事佬,陶玉墨才消停了下來,杜峰說道:「我姐真是的,我是有正事跟她說。」

「什麼事?」

我想給紅秀找個品牌代言人。

「哦,找明星啊,想找誰?」

杜峰嘿嘿笑了起來,「林青霞丶鍾楚紅丶梅豔芳·—-都行。」

「你還真挺博愛!」陶玉墨挖苦道,「怪不得跟女朋友分手了,原來是想泡女明星。可惜啊,你那點錢不太夠。」

「別瞎說。」杜峰瞪了她一眼,「我是真找代言人,明年我打算再花1000萬打GG,我就不信紅秀這品牌做不起來。」

陶玉墨表情挑剔,「你聽聽你起的這品牌名字,註定火不了。」

「名字怎麼了?紅秀,多文雅啊!」

「文雅有什麼用。你是女裝品牌,得洋氣!起箇中國式的名字,現在的顧客不認啊!」

杜峰沉思,「好像有點道理。」

他又看向陶玉墨,「還有什麼想法,再說說。

.

「你讓我說我就說?我給人家當顧問可都是收費的!」

「就你還收費?」杜峰本想質疑兩句,見陶玉墨的眼神斜着看過來,他露出笑臉,把手裡的車鑰匙亮出來。

「你給我出主意,要是真能行,這輛大奔送給你。」

陶玉墨撇撇嘴,「二手大奔,誰稀得要?」

嘴上這麼說,可她手一抹,鑰匙就不見了。

「附耳過來!」

她神秘兮兮的說,杜峰湊了過去,兩人一番交頭接耳,說了大概有十分鐘,杜峰看起來很滿意的樣子,也沒問陶玉墨要大奔鑰匙。

陶玉墨得意的將車鑰匙扔給陶希文,·「拿去開吧,小姑給你的過年福利,爭取明年泡個女朋友回來。」

「小姑,這—」

陶希文一臉疑惑,家裡人也不解的看向陶玉墨,她便把跟杜峰的交易講了一下。

陶母拉下臉,「胡鬧!什麼主意能換幾十萬?把鑰匙還回去!」

杜峰卻笑着勸陶母,說他和陶玉墨是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你看!人家買家心甘情願,你急什麼!」

陶玉墨說了一句,被陶母狠狠瞪了一眼。

「好了好了,他們小輩兒人的事你就別操心了,你什麼時候見這混帳幹過虧本的買賣?」

大舅杜若林勸了一句,陶母這才偃旗息鼓。

陶希文手裡握着大奔的車鑰匙,有些不知所措,一旁的陶玉成已經凱了半天,將車鑰匙要過來,說:

「你不會開車。車先放我這,過兩天我教你開。」

陶希武蹦高道:「爸,我也要學!」

「你學什麼,你又沒車。」

「我哥以後就去留學了,車他又帶不走。」

「平時學習沒見你反應這麼快」

父子倆正爭執的時候,陶玉墨說:「要開這車可以,能考上水木嗎?」

陶希武傻眼了,需着說:「水木—-水木有什麼了不起的!」」

過了初三,長安街上早晚擠滿了上班的車水馬龍,沖淡了春節的氣氛。

小六部口衚衕的院子裡,來了兩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客人。

說是熟悉是因爲相識多年,說陌生是因爲這幾年久未見面。

見到洪子誠和杜蓉,林朝陽略顯意外。

「你們倆怎麼來了?快進來,快進來!」

將兩人讓進了屋子,又給二人倒茶,林朝陽的態度殷勤,令洪子誠和杜蓉心生感動。

「說起來可有兩三年沒見面了。」

「是啊。你雖說年年回京,可時間太有限了,輕易也見不到面。」洪子誠說。

杜蓉性格開朗,見了林朝陽先是相看了他一陣,才說道:「你現在可富態了,有點大文學家的樣子!」

「挖苦我是吧?什麼大文學家!」林朝陽笑看說。

「我這可不是挖苦。」杜蓉的語調爽快而伶俐,表情鮮活,「你現在在國際上的名氣越來越大,以前那些名家也沒達成這種成就啊!」

林朝陽擺了擺手,「得了,你就別埋汰我了。

杜蓉笑哈哈的說了兩句,便換了話題,跟林朝陽聊起了圖書館現在的變化。

圖書館這種地方,等閒不會有什麼大變化。

這幾年館裡最大的就是人事變動,謝道源退休了,取而代之的是莊守經,還有不少老人也都退休了。

除了人事上的變化,館裡最大的變化就是利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計算機磁帶檢索數據開發了屬於自己的第一代圖書館系統。

館員們各個都得學習計算機,不少老同志怨聲載道。

「不過總體還是有利的,大家的工作確實是方便了不少。」杜蓉最後總結了一句。

「時代在發展嘛,大家也得活到老丶學到老。」

「沒錯,是這麼個道理。」

洪子誠接着杜蓉的話,問林朝陽:「這次回來,打算哪天走?」

「還沒定下來。文協那邊邀請我開個座談會,時間還沒確定。」

「是爲了《舌尖上的中國》吧?」

「是。」

聊到這個話題,洪子誠有些興奮,「你這部書可真給咱們國人提氣,這段時間我接到好幾封學生的來信,都提到了你這本書,在美國可是相當受歡迎!」

「也虧了當時在《紐約客》發表,雜誌影響力大。」

林朝陽習慣性的謙虛一下。

洪子誠說:,「雜誌發表的專欄文章多了,能這麼受歡迎的可不多,可惜就是還沒在國內發表,是這兩天上市吧?」

「是。」

《舌尖上的中國》年後將在內地出版,提前一個多月就已經打了不少圖書GG。

「到時候我可得好好欣賞欣賞。」

聊了一陣,洪子誠問林朝陽:「朝陽,我們系裡打算給你頒個榮譽博土的學位,你覺得怎麼樣?」

林朝陽早知今天洪子誠和杜蓉來肯定是有事,只是沒想到居然是燕大想給他頒榮譽學位。

他微笑着說道:「這可是好事。我原來就一個函授本科文憑,這下子可好,書都不用念,成博士了!」

林朝陽的語氣輕鬆談諧,讓洪子誠和杜蓉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洪子誠之後又解釋了起來,本來從87年林朝陽得了勒諾多文學獎,燕大中文系就有聲音說應該給林朝陽頒個榮譽博土。

燕大建校後沒有榮譽博士一說,直到1983年才搞起了榮譽博士的授予。

大家認爲中國文學在國際上向來沒什麼聲音,勒諾多文學獎在歐洲文壇屬於主流文學獎項,份量不輕,林朝陽的得獎是有開創性意義的。

在中文系不少教師看來,這樣的獎項完全值得一個榮譽博士。

更何況林朝陽還是燕大自己人,當年還有過在中文系旁聽的經歷,說出去也是一樁美談。

但這個想法在學校看來,未免有些想當然了。

很多大學的榮譽博士真就是「榮譽」,每一兩年頒發一次,已經形成了慣例,港中大便是如此。

但燕大的榮譽博士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按照燕大學位授予工作細則,榮譽博士學位的授予對象要符合以下條件:

學者和科學家需要在學術上造詣高深,在某一學科領域取得重大成就,

具有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學術地位和威望,在促進我國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政治家則需要在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人類進步事業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在增進我國對外友好合作丶擴大我國國際影響方面做出了長期丶突出的貢獻。

社會活動家和知名人士則要在促進國際友好往來和全面合作方面丶聲譽卓着,在繁榮和發展我國經濟丶教育丶科學丶文化丶衛生和體育等事業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這個條件堪稱苛刻,因而到89年才授予了8個名額,這些人裡每一位都屬於「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而且在此之前,燕大的榮譽博士還沒頒給過國人。

林朝陽固然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超越一般國內作家的成就和榮譽,但距離「在繁榮和發展我國文化事業方面做出重大貢獻」這一條件明顯有些差距。

因而中文系的這個提議在當年只是簡單討論一下就被學校給否了。

直到前年林朝陽獲得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的消息傳來,洪子誠他們,

這些人認爲林朝陽如今在國際上名聲顯着,連着得了兩個文學大獎,應該算達標了。

但在燕大看來,這樣的成就依舊不夠,因爲燕大之前的榮譽博士給的都是李政道丶歐格·波爾這一級別的人物。

洪子誠說到這裡,臉上露出苦笑。

「我當時還和老謝開玩笑,說你這個榮譽博土,說不定得等哪天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才能拿到手,那個時候誰還稀罕個燕大的榮譽博士啊!」

林朝陽笑道:!「怎麼會不稀罕。放在古代,我這叫衣錦還鄉丶榮歸故里洪子誠也跟着笑了起來,他接着說道:「反正這事提了兩回,學校沒同意,我們也就放下了。結果去年年末,學校主動提起來了這件事,說要給你頒個榮譽博士。

當時我們還納悶幾呢,你這也沒得諾貝爾文學獎啊,怎麼就答應了呢?

後來老孫到學校開會,回來跟我們說起來大家才明白過來—

洪子誠口中的老孫是孫玉石,中文系原來的系主任楊暉卸任之後,孫玉石成了繼任者。

據孫玉石說,林朝陽雖然沒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去年在「在繁榮和發展我國文化事業方面」可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貢獻有二,第一是他在七月份訪問灣島,在島內文學界掀起了一陣旋風,也爲兩岸的文化丶政治交流打開了新的突破口。

第二,是《舌尖上的中國》在美國的廣受歡迎,不僅是創造了中國當代文學的記錄,更關鍵的是爲傳播中國文化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第425章 金棕櫚,你得過嗎?第263章 老張,你怎麼看?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414章 體面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619章 你把握不住第383章 再攢兩年買房子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399章 看《棋聖》提振一下士氣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54章 《收穫》來信第512章 不是錢的事第578章 林朝陽現象(新春快樂)第624章 成爲被傳頌的那個人第401章 鳥槍換炮第54章 《收穫》來信第549章 真正的英雄主義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499章 心狠手辣陶玉書第536章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429章 莫欺少年窮第260章 《秋瑾》得先停一下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42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491章 那一天不會太遠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552章 大賣的潛力第173章 新書發售第622章 斷層第一第465章 這麼看好我嗎?第280章 真正厲害的地方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546章 俄克拉荷馬州第225章 姐夫對你可真好第574章 糖衣炮彈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624章 成爲被傳頌的那個人第685章 亞洲文壇的珍寶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211章 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242章 同行是冤家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196章 往來無白丁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593章 稍遜一籌,雖敗猶榮第527章 陶總是個講究人第25章 鴿子精第358章 充長輩的代價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572章 一時美談第664章 拿我當日本人坑?第528章 朝陽體育館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653章 背鍋俠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392章 《棋聖》審片會第159章 我還有更棒的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422章 東方花園第170章 阿毛的邀請第658章 百萬獎金第652章 赤裸裸的現實第294章 金口玉言第89章 道統之爭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327章 這也太摳了第238章 多給點稿費不過分吧第609章 可不可信不重要第265章 家屬的功勞更大第310章 醜萌醜萌的第664章 拿我當日本人坑?第633章 藝術高峰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260章 《秋瑾》得先停一下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672章 人生的參差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561章 《一場美食的奇幻之旅》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685章 亞洲文壇的珍寶第346章 愛國主義讚歌
第425章 金棕櫚,你得過嗎?第263章 老張,你怎麼看?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414章 體面第305章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第619章 你把握不住第383章 再攢兩年買房子第179章 現成的許靈均第399章 看《棋聖》提振一下士氣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54章 《收穫》來信第512章 不是錢的事第578章 林朝陽現象(新春快樂)第624章 成爲被傳頌的那個人第401章 鳥槍換炮第54章 《收穫》來信第549章 真正的英雄主義第208章 第一次撿漏第499章 心狠手辣陶玉書第536章 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429章 莫欺少年窮第260章 《秋瑾》得先停一下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42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491章 那一天不會太遠第296章 沒有水花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第552章 大賣的潛力第173章 新書發售第622章 斷層第一第465章 這麼看好我嗎?第280章 真正厲害的地方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546章 俄克拉荷馬州第225章 姐夫對你可真好第574章 糖衣炮彈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624章 成爲被傳頌的那個人第685章 亞洲文壇的珍寶第190章 想學我教你啊第676章 青絲換白髮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211章 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3章 窮酸的紂王第242章 同行是冤家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196章 往來無白丁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593章 稍遜一籌,雖敗猶榮第527章 陶總是個講究人第25章 鴿子精第358章 充長輩的代價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572章 一時美談第664章 拿我當日本人坑?第528章 朝陽體育館第457章 經典的誕生第653章 背鍋俠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508章 這筆收購賺大了!第392章 《棋聖》審片會第159章 我還有更棒的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124章 《父母愛情》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123章 大家說話可真好聽第422章 東方花園第170章 阿毛的邀請第658章 百萬獎金第652章 赤裸裸的現實第294章 金口玉言第89章 道統之爭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第403章 這不是作弊嗎?第327章 這也太摳了第238章 多給點稿費不過分吧第609章 可不可信不重要第265章 家屬的功勞更大第310章 醜萌醜萌的第664章 拿我當日本人坑?第633章 藝術高峰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249章 哄擡物價,行業敗類第260章 《秋瑾》得先停一下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672章 人生的參差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561章 《一場美食的奇幻之旅》第412章 完美的人設第685章 亞洲文壇的珍寶第346章 愛國主義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