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凹坑

心象統馭物象……

餘慈咧開嘴笑。在《玄元根本氣法》中,所謂物象,乃骨血精魂等形神之屬;所謂心象,則是從形神中抽象出來,又根據自我把握而描畫的更簡單更直觀的形象,是物象的象徵,也天然統馭物象。

在《玄元根本氣法》的修行中,描畫心象大約相當於通神中階,洗煉陰神的功夫。以前餘慈是靠着結構推演的法子,取巧判斷出心象所在,以此陰神成就,其實他的心象還未真正成形,修爲上是有瑕疵的。

但如今,這個瑕疵被抹去了。

餘慈確實沒有真正描畫出心象,直到現在也是如此。因這本就是一個長期的水磨功夫,若無頓悟,持續三年五年也不奇怪,但餘慈另有機緣。

他的機緣就是心內虛空中的天龍真形之氣。

從天龍真形之氣搶入心內虛空的那刻起,便以其天龍真意的強勢,奪去原本未成形心象的地位,成爲“心內虛空”的中心,等於是將心象吞噬。這後果本是毀滅性的,但因爲天龍真形之氣沒有明確意識,只有原初的本能,最終還是敵不過餘慈強韌的意志,反被餘慈所控制。

如此,騰籠換鳥也好、借屍還魂也罷,一來二去,這天龍真形之氣反而坐上了“心象”的位置,使心象瞬間從無形轉爲有形,幾乎一步到位。

當然,它畢竟是外來戶,需要調整適應,所以纔有了心內虛空綿延數月的“細雨”,那就是天龍真形之氣將自身菁華和餘慈形神交融,彼此影響,直至渾然一體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天龍真形之氣改變着餘慈,餘慈也以自我的習慣和意志對其進行調整。

這是非常玄妙的經歷,餘慈先前心象難成,是因爲他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可如今有天龍真形之氣打底,再怎麼說他也有了能夠用力的“扶手”,自此水到渠成。

當雨歇雲散,這一過程便功行圓滿,心象終於成形。

心象成形,他便自然跨越通神中階,陰神洗煉已成,只待一段時間的溫養後,嘗試出竅……但絕非僅此而已。

《玄元根本氣法》能夠在面世之初,便被迎入“祖師堂”,自然有其獨到之處。其以物象建心象,以心象馭物象的思路,與普通先天氣法截然不同。在此門氣法中,通過簡單直接的心象,主導複雜玄奧物象的一切變化,化繁爲簡,自然貫通,極得惟精唯一的妙詣。所以在修行中,除了洗煉陰神外,還另有妙用。

餘慈手持純陽符劍,視線集於劍尖,於是有煞氣吞吐,森然如霜。劍上生煞,正是餘慈近段時日一直追求的極限殺傷。且他可以在念動之間,將精氣神傾注於劍,由此官止神行,已經初窺飛劍之術的堂奧。

其實這與之前貫伸無名指,聚精氣神於毫釐之間是一回事。那是一種測試方法,也是一種狀態。

修士修行,除了少數修煉方式比較特殊的人外,其神魂元氣總是在朝着相合相抱、逐步交融和凝聚的趨勢走的,最終達到收束生機,凝成還丹的目的。這其中有“呼應”、“合流”、“貫通”三個層次,與神魂元氣的融合進度相對應。

餘慈早在明竅境界便做成了第一步,後又通過元神馭劍的頓悟完成了第二步,此後逐步精進,力求“貫通”,終於在此刻功成。

神魂元氣節節貫通,聚於毫釐,無所不至,再向上便是“神氣合抱,定鼎樞機”的功夫,而那已經是還丹境界的範疇。這也就是說,僅就氣法而言,餘慈已經做到通神境界能夠做到的極致!

現在唯一需要確認的,便是他溫養陰神的火候。餘慈倒真有些躍躍欲試,想就此試驗一回陰神出竅的感覺。

不過想了想,他還是放棄了。陰神出竅乃是一道絕大險關,若是火候不足,防護不周,便會與外界元氣發生激烈反應,導致心火內焚,魂飛魄散。於舟、解良等人在指點他修行時,都極嚴肅地告誡他,就算進入通神上階,沒有師長在旁護法,也不能輕易嘗試出竅,否則後悔無及。

其實不用他們說,上回在絕壁城,餘慈也經了這麼一回,尚心有餘悸,類似的蠢事,是絕不會做第二回的。

搖搖頭,壓下殘留的興奮感,餘慈將心神放回現實。

他擡起頭,頭頂雲霧深處,不知鬼獸是否將形態轉換完畢,此時又是怎樣的動向?如果那廝記仇,不依不饒地追過來,他還要依靠周圍的地勢,與之周旋;便是不過來,在這片茫茫雲霧中,他總要找到能飛回去的辦法吧。

不管怎麼選擇,熟悉周邊環境都是第一位的。

所以,他低頭打量腳下結實的岩石地表。

從安全降落時起,餘慈對此地便非常好奇。他發現,腳下這片實地,似乎並不是他前兩次到天裂谷來,見到的那些依託在絕壁上的坡地、石樑,而是一座實實在在,高拔起來的山峰,至少從他可見的範圍看,並沒有和天裂谷絕壁相粘連。

餘慈知道天裂谷廣大無邊,東西相隔以萬里計,內裡也不是完全由雲霧添充。從離塵宗的資料看,在谷中雲霧深處,其實是聳立着無數高低不等的山體。有的甚至從谷底一直延伸到雲霧之上,遠遠看去,像是雲霧中浮游的島嶼。

有些“島嶼”上還可以住人,許多地方都被開發成爲修士的落腳點。餘慈所在的山峰,高度離雲霧頂端還差得遠,遠到照神銅鑑飛射的神意星芒,還無法抵達。

那就是說,至少是十里以上的深度了。

自餘慈以陰神馭寶鏡,重啓寶鏡神異以來,數月間已經把照神銅鑑現階段的情況摸得差不多了。

不得不說,現階段的照神銅鑑,雖然開發出神意星芒這個非常有用的手段,卻還達不到當初“照神圖”映徹方圓五十里的程度。神意星芒若是自然投射,追索生靈目標以駐其腦宮,最多遠及十里,大約是他神魂自然感應極限的兩倍。當然,餘慈意念驅動、又或者先寄生在魚龍等目標之上時,則是另一回事。

出現這種情況,餘慈覺得,應該是陰神馭寶鏡後,從寶鏡那裡獲得一部分主導權的緣故。他還沒有搞清楚照神銅鑑的神異根源,使得寶鏡威力受到他自身實力的限制,也是應有之義。

其實,十里範圍也差不多夠了,就是支離破碎的視角分辨起來讓人難受,也很難有一個對周邊環境直觀的整體印象。餘慈嘗試着拼接幾個視角,最終還是放棄。不過在此過程中,他倒是發現一樁異處。

那是在照神銅鑑感應範圍的邊緣地帶,大概也是在這個山峰邊沿了,由於分不清東西南北,只能說是在他左手方向。與其他區域不同,那地方生靈明顯稀少,神意星芒沒找到幾個目標,破碎的視角中間,是大片大片的空白,而靠近邊緣地帶,更是一片純粹的虛無。

餘慈想了想,便往那邊移動,十里左右的路程一會兒便到。

怪不得感應中一片虛空,果然是一片死地!

餘慈視線所及,沒在這裡發現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沒有鳥獸、沒有草木,甚至連塊苔蘚都吝於出現。站在這裡,除了風過時的呼嘯和自己的呼吸,便再無任何聲秘。

站在山崖邊上,餘慈看着腳下翻卷的雲霧,感覺非常古怪。這裡像是山體的邊緣,不過從這裡遙望過去,大約在一里外,還有一片黑沉沉的影子,那是另一處山峰。

不只是對面,錯開一個角度,另一側同樣有類似的山體呈現。餘慈數了數,這附近,至少有五座山峰環繞,分佈得非常整齊,間隔都差不多,中央則是一個徑約裡許的“山谷”,和周圍山峰相比,未免太窄小了些。餘慈投了塊石子下去,很快就聽到了響聲。深度……

二十丈?

這點兒高度,以餘慈如今的修爲,直接跳下去也沒關係。

餘慈終究還是比較小心地攀援而下,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危險,只是覺得這段崖壁有些過於光滑了,倒像是有匠人刻意斧削過一般。

雙腳接觸地面,餘慈卻是一怔,和巖壁相比,這“谷底”可是粗糙得很哪。

低頭掃視,這裡像是經了一場地震,地面上處處都是崩裂的痕跡,長的幾乎要撕裂整個“山谷”,短的不過數分,然而無論長短,都深不見底。餘慈甚至懷疑,這地面,包括下方的山體,是不是已經給震得酥了,再加把力,便會徹底崩坍。

可週圍光滑的崖壁又是怎麼回事?

餘慈在“山谷”內繞行一圈,越發覺得這裡根本就不是什麼山谷,而像是在山體中段挖出的一個凹坑。至於這坑是怎麼挖出來的,尚不得而知。倒是坑底這些崩開的裂紋,隱然從凹坑中心放射開來,頗有規律。

餘慈走過去,卻見那裡的地面凸出一截,細看去,乃是一塊半人高的青石,上面略呈弧形,看起來頗爲光滑。餘慈剛一探手觸摸,便噝地一聲縮回來。

“好燙!”

挖坑不埋人,寫此章有感。呆話說完,高呼紅票,望兄弟姐妹們鼎力支持!

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中)第210章 靈綱劍鳴 故氣餘音(下)第185章 天授加持 九符權柄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下)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上)第225章 魔蹤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中)第43章 釣魚第116章 胡柴第189章 天有二日 計生兩重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中)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中)第18章 暴動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四)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四)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上)第91章 出浴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中)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下)第73章 援手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上)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上)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上)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239章 死魔之劫 大願之火(下)第27章 祭法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203章 轉移第341章 不純第15章 葉途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七)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中)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中)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上)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上)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中)第31章 功德第71章 崩弦破局 罪魁禍首(上)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上)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上)第4章 雷霆之威 萬魔之池(中)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上)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上)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121章 有爲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上)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93章 虛實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上)第8章 一席之地 一堡之宗(中)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中)第60章 流星擊蠅 虛實幻境(下)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123章 飛魂傳訊 辰光破禁(上)第318章 破碎第209章 魔種生芽 大劫獻祭第44章 合擊第243章 話事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上)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中)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七)第55章 扒皮拆骨 相山神算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上)第200章 化形十煞 形神妙化(下)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下)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第256章 此一時也 彼一時也(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三)第167章 火煉固本 巫毒伏蟲第54章 截殺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下)第191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下)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下)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中)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九)第41章 難度第261章 輸贏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下)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上)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下)第244章 生機沉澱 深淵血眼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中)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中)第61章 雷刑第242章 種子第95章 寄託第56章 藥散第115章 猜忌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上)第100章 談判第302章 退路第255章 釣翁香餌 亂線纏勾(下)第124章 胖子
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中)第210章 靈綱劍鳴 故氣餘音(下)第185章 天授加持 九符權柄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下)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上)第225章 魔蹤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中)第43章 釣魚第116章 胡柴第189章 天有二日 計生兩重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中)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中)第18章 暴動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四)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四)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上)第91章 出浴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中)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下)第73章 援手第278章 旁枝側出 玉壁含靈(上)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上)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上)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239章 死魔之劫 大願之火(下)第27章 祭法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203章 轉移第341章 不純第15章 葉途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七)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中)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上)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中)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上)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上)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中)第31章 功德第71章 崩弦破局 罪魁禍首(上)第56章 傾城一舞 虛名之爭(上)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上)第4章 雷霆之威 萬魔之池(中)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上)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上)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121章 有爲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上)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93章 虛實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上)第8章 一席之地 一堡之宗(中)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中)第60章 流星擊蠅 虛實幻境(下)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123章 飛魂傳訊 辰光破禁(上)第318章 破碎第209章 魔種生芽 大劫獻祭第44章 合擊第243章 話事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上)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中)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七)第55章 扒皮拆骨 相山神算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上)第200章 化形十煞 形神妙化(下)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下)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第256章 此一時也 彼一時也(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三)第167章 火煉固本 巫毒伏蟲第54章 截殺第9章 靈動諸天 雙鶴之謀(下)第191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下)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下)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中)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九)第41章 難度第261章 輸贏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下)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上)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下)第244章 生機沉澱 深淵血眼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中)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中)第61章 雷刑第242章 種子第95章 寄託第56章 藥散第115章 猜忌第83章 輕重取捨 明暗規矩(上)第100章 談判第302章 退路第255章 釣翁香餌 亂線纏勾(下)第124章 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