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127章 不玩了,我們蒙古現在怎麼誰都

第127章 不玩了,我們蒙古現在怎麼誰都打不過啊?

西安城,大明宮內。

自打嶽樂當上了皇帝,便是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就算是偶爾幾次睡眠,他也會在夢中看到累累骸骨朝着他爬來,嘶吼着想要報仇。

他知道,那些都是入關時,死在自己屠刀之下的明朝百姓。

“呼~!”

嶽樂再一次從夢中驚醒,他看到了那一張張猙獰、恐怖的面孔,一時之間竟然大汗淋漓,不知該如何來訴說心中的鬱結。

他自然不是良心發現,對自己當初的行爲感到懺悔。

而是因爲大明覆活了,而且現在的情況簡直是和當初一模一樣,聽說內城被屠,屍骨壘成了小山,投降的八旗兵們被編成了滿洲營,作爲敢死隊先登。

而割辮令,更是讓嶽樂膽顫。

他擔心,自己也會成爲過去那些被自己屠殺的大明官員、藩王一樣,死在大明的屠刀之下。

因此,他纔會這樣輾轉反側,就算是勉強入睡,也很快就會被驚醒。

嶽樂的眼睛充滿了血絲,他心裡隱隱有一種不太好的感覺,在身旁侍奉的大學士、鎮撫大將軍張勇之女也是被嶽樂的動靜吵醒,只得低聲擔憂道:“皇上~您這是怎麼了?”

前陝甘總督張勇,如今是新朝的大學士、吏部尚書兼鎮撫大將軍、正藍旗、鑲藍旗旗主,一等秦國公。

而其餘擁立者,也是一一升職。

陝西巡撫賈漢復,爲新朝大學士、戶部尚書兼鎮南大將軍,一等涼國公。

甘肅總兵孫思克,爲新朝大學士、兵部尚書兼安北大將軍,一等肅國公。

至於趙良棟、王進寶等,也是一一封侯賞爵,大家一起進步。

跟隨嶽樂一起來大西北的圖海、費揚古也是升官發財。

圖海是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鑲紅、正紅兩旗旗主,爲雍親王。

費揚古爲新朝大學士,禮部尚書,鑲白旗旗主,爲朔方郡王。

除此之外,幾個在陝甘之地的老漢奸、老滿洲也被挖了出來,統統授予高官厚祿,他們這個‘西清小朝廷’才勉強立了起來。

他們這個‘西清小朝廷’,主要是由漢人組成。

雖然滿人官職看起來很高,又是親王、又是郡王,但在整合了陝甘地區的兵馬之後,八旗兵僅有四千餘衆,而陝甘綠營則是有將近十五萬人。

誰是爺爺一眼便知。

爲了讓滿人有安全感,嶽樂纔將圖海、費揚古這兩個其實根本不姓愛新覺羅的傢伙封了王,否則他們根本也封不了王。

什麼,這不符合大清的規矩?

差不多得了,大清在康熙被抓的那一刻就名存實亡了,我們這只是延續了大清國號的續命政權而已,嚴格意義上來說,朕就是開國君主!

因此,嶽樂把一直都是滿洲人禁臠的鑲藍旗、正藍旗旗主的位置,都給了陝甘地區真正的話事人,前陝甘總督張勇,就是穩住這一批老漢奸的心。

而嶽樂本人,則是娶了張勇的女兒爲妻,冊封爲皇后。

至於嶽樂本來的老婆兒子?都在北京城被明軍給抓了,哪兒還有什麼老婆兒子啊。

“無事,朕只是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嶽樂搖了搖頭,他從牀上爬了起來,連夜挑燈,在這曾經的十三朝古都內,一遍又一遍的看起了地圖,似乎對大清的未來十分憂慮。

皇后張氏見此,當即也挑了一盞燈,來到了嶽樂身邊,似乎十分想要扮演好皇后的職責,爲嶽樂出一把力。

而嶽樂對皇后張氏並不是很感冒,畢竟這位張氏長得也沒多漂亮,只能說姿色平庸,若非是張勇之女,嶽樂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如今的局勢很不樂觀,他們西清如今只有甘肅、陝西此兩省,如果想要擴張,只有繼續向西進軍,進入青海。

而新疆的準噶爾也一直沒個動靜,不知道是什麼想法,不過就算有所行動,那也鞭長莫及。

雖然山西也可以是西清的進取方向,而且大概率能夠完美承接,畢竟山西大量官員都是清朝任命的,但嶽樂也很清楚,等明軍擊破直隸、山東的殘餘清軍,下一個必然是山西,嶽樂並不想繼續和明軍起衝突了,因此才選擇將山西直接打包送走。

當然,雖然是送走,但嶽樂也在山西安排了不少人手,不過並不以大清的名義,而是以其他名義。

畢竟山西自古便易守難攻,有呂梁山脈縱深,又有黃河流過,當年入關時,大同總兵姜瓖反正,以一隅之地,足足干擾了清軍一年的時間,像一顆釘子一樣紮在山西之地。

而如今,雖然把大部分山西讓出去了,但也不妨礙嶽樂在這裡摻沙子,一旦打起來,也能拖延時間。

至於另一夥大清,佔據安徽、河南、湖北的福全,嶽樂十分不屑。

一個十六七歲的娃娃,他能懂個什麼?上一個娃娃皇帝現在已經被明朝抓走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福全所控制區域,可不如陝甘這般有險可守,因此嶽樂以軍事角度來看,倘若明軍大軍攻伐,首要目標必然是福全。

畢竟嚴格來說,福全繼承了康熙一切的政治遺產,他纔是大清的真正繼承人,而自己這邊只不過是一個另起爐竈的罷了。

當然,爲了自己的正統地位,嶽樂也宣稱福全是叛黨、亂臣,說福全的政權是僞政權。

南方的三藩,唯一值得嶽樂關注的就是吳三桂了。

因爲嶽樂想着南下,進入四川。

四川雖然是吳三桂的控制區域,但四川人煙罕見、道路泥濘,吳三桂不一定控制得當。

什麼?

你說四川不是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嗎?

沒看報是吧,這都什麼年代了,你還以爲是以前的四川啊?

我大清當年可是屠了四川數百……咳咳,說錯了,說錯了。

是可惡的大西賊張獻忠把四川屠了個乾乾淨淨,真是太氣人了!

我大清從來就不會幹這種事兒!

至於關外的那位攝政王巴海,嶽樂的評價是……隨緣。

這位攝政王巴海已經在關外被明軍摁着頭打,都快被打死了,就算是當皇帝嶽樂都沒意見,人死前樂呵一下又有什麼不行的?

嶽樂這個揚武帝還是很善解人意的。

甚至於,嶽樂還蠻希望巴海立刻登基稱帝,儘可能做一些作死的行爲來吸引一下明軍的火力,分擔他們的壓力,讓他們可以有多一些的準備機會,應對即將來襲的明軍進攻。

至於反攻明軍?

先緩一緩再說,明軍的組合拳有點猛,暫時被打暈了,嶽樂還沒有反攻明軍的打算。

又仔細看了看地圖,嶽樂的腦海之中出現了一種又一種的戰術,最終卻也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接着便長嘆道:“曾經唐太宗、漢武帝在此地商議國事,征討了一個個不臣之國,如今朕御極天下,不知能否復刻唐太宗、漢武帝的偉業?”

張氏雖然看不懂嶽樂標註的一個個標記,但還是在一旁十分識趣的奉上一句馬屁:“皇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的。”

聽到張氏的聲音,嶽樂的內心大爲滿足,心中忽然升起一陣燥熱。

他看向了張氏,粗魯的將其抱起,正打算做些繁衍子嗣的事情之時,屋外便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皇上!”

一個老太監慌張的在門外大喊,喊道:“肅國公、秦國公和涼國公皆有緊急軍情稟報!”

這太監已經老態龍鍾,說話都有些哆嗦。

不過這也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西安沒有留守,因此自然也沒有太監。

只能返聘了幾個回了老家的太監,讓他們充當這西清小朝廷的新太監,因此雖然足夠專業,但嶽樂總覺得差點意思。

不過現在不是挑太監錯的時候了。

嶽樂趕緊站起身來,也顧不得繁衍子嗣了,當即推門而出,對着那太監道:“速速帶我去見三位國公!”

張勇、賈漢復和孫思克,可是嶽樂在西安立足的保障,只有這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嶽樂才能在西安城睡個安穩覺。

他們三個一起來,一定是發生大事了!

急急忙忙的嶽樂甚至連鞋子都沒怎麼穿,便來到偏殿,而三位國公已經是正襟危坐,穿着一襲標準的大清官袍,戴着頂戴花翎官帽,等候着嶽樂的到來。

“臣等拜見皇上!”

三大漢奸對嶽樂行禮之後,接着便毫不猶豫,張勇率先張口道:“皇上,末將在甘肅的下屬剛纔快馬來報,榆林附近發現大規模騎兵,那蒙古騎兵竟然南下,來攻我疆域了!”

嶽樂大驚:“有多少人?!”

“榆林來報,估摸着約有十萬人吧。”

張勇當即稟報:“就算沒有十萬,八萬之衆也該有的。”

毫不猶豫,嶽樂便張口道:“傳令,朕要親征!”

雖然嶽樂已經是皇帝了,但如果按照武將的說來看說,嶽樂也是及格線上的。

十萬蒙古來襲,自然是頭號要緊的大事,拖不得!

不過嶽樂怎麼都沒想到,第一個來攻打他們政權的竟然是蒙古人……該死,蒙古人難道不應該趁機去打北京嗎,怎麼繞遠路來找自己的晦氣?

而就在此時,賈漢復卻站了出來,對着嶽樂鏗鏘有力道:“皇上,此非要緊之事啊!”

“這還不要緊?!”嶽樂再度大驚,“涼國公,你那邊是什麼事兒?!”

“鳳翔府知府劉澤文、守備汪平不滿陛下登基後的賞賜,串通當地大戶,自號陝西將軍,擁立了鳳翔府當地八旗子弟愛新覺羅·達諾爲帝,攜兵一萬八千人,反了!”

賈漢復嚴肅道:“慶陽府有一夥反賊,殺入府城,處死知府在內一十七人,佔據慶陽府,自稱反清復明義士,據悉擁兵或有萬人……”

嶽樂聞言,再度倒吸一口涼氣。

不同於榆林府。

榆林府那是在陝西最北方,乃是邊防要塞,明代的時候就有重兵把守,如今嶽樂登基之後,榆林佈置了超過三萬的榆林兵。

而且距離略遠,就算是榆林失陷,尚且還有反應的機會。

而慶陽府則是在榆林的西南方向,臨近延安府,乃是易守難攻之地,竟然被反賊佔據!

不過這也就罷了。

最重要的是鳳翔府!

但鳳翔府不一樣,鳳翔府可是距離西安非常非常近的府,與西安只有一條渭河天險相隔!

一旦鳳翔拿不回來,西安就危險了!

與鳳翔府造反的事情相比,慶陽府的反賊、榆林府的蒙古兵,確實不算是急事了。

嶽樂深吸一口氣,毫不猶豫,當即道:“點兵,朕要親征鳳翔的逆賊!至於榆林府、慶陽府,則是交給涼國公和肅國公去解決了。”

嶽樂現在心裡也有一股火氣的。

自打他入關以來,基本上是所向披靡,直到前些日子在承德敗給了明軍。

如今,鳳翔府的這兩個混賬東西竟然還敢造反?真是反了他了!

我打不過明軍,還打不過伱們這兩個曾經從明朝投誠過來的漢奸不成?!

御駕出征,必須狠狠地征討!

讓他們知道違逆大清揚武皇帝(嶽樂的年號)的下場!

“臣等奉詔!”

賈漢復、孫思克連忙拱手聽命,打算去帶領各自麾下的綠營兵,前去救火了。

這個剛剛成立的西清,眼瞅着便又要搖搖欲墜了起來。

作爲大清的裱糊匠,他們這幾個漢人自然要盡心竭力、勠力同心了。

一切,都是爲了大清!

……

“陛下,保定已克!直隸之地,不肯割辮者,無論漢滿,已依令斬之,虜清官吏,盡數發配礦場挖礦去了,虜清直隸總督苗澄破城之前便已畏罪自殺。”

聽着陸炳那邊傳來的最新消息之後,朱厚熜不由目光深邃,微微點了點頭:“山東那邊怎麼說?”

“啓稟陛下,兗州總兵曹尋、曹州總兵魏淡民皆以反正,屠城中滿人,鑄京觀已請降!孔府的第六十六代衍聖公孔毓圻率先投誠,魯西地區已進入掌控,鄭提督經過海域之時,遭遇虜清登州水師,已大破之,佔領登州後,從容率軍南下,往臺灣而去。”

“直隸、山東地區,尚有頑固分子仍在抵抗,我軍正在清繳。”

朱厚熜聞言,倒是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接着便道:“衍聖公孔毓圻有功,待我王師佔據山東之後,便將衍聖公召入京師見朕,朕要封賞衍聖公爲緬王,永鎮緬甸,讓緬甸之地沐浴王化!”

“兗州總兵曹尋、曹州總兵魏淡民皆能臣也,責令其二部率軍趕來,隨軍南下,位在滿洲營、建奴營之後。”

是的。

畢竟這個衍聖公孔毓圻有點作用,和平解放了魯西地區。

雖然就算他不勸降,按照這羣能被勸降的傢伙尿性來說,多半也是投誠。

但,作爲聖人的後裔,朱厚熜又怎麼能虧待他們呢?

衍聖公……當什麼衍聖公啊!直接去讓南蠻之民得以沐浴王化不行嗎?

《論語·子罕》中曾經講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當年,孔夫子都想要身行力踐,去教化那些夷狄,讓他們沐浴王化。

如今千年之後,朱厚熜覺得孔子的後代應該繼承孔夫子的意志,去讓東南亞那一片南蠻沐浴在王化之中。

什麼?

經過這麼多年發展,他們認字了?

無所謂,朕說他們是蠻夷,他們就是蠻夷。

什麼?

要是衍聖公過去之後,被緬甸當地人割了腰子怎麼辦?

那隻能說衍聖公……不,只能說緬王運氣太差,深表遺憾。

不過大明會有雷霆震怒,會爲衍聖公報仇的,挖地三尺也要把兇手從緬甸翻出來。

至於衍聖公帶多少人去?

他有多少家丁,帶多少家丁。

大明官府不管,反正大明官府只負責冊封,不會派一兵一卒幫衍聖公搬家,剩下的就看衍聖公的本事了。

至於田契什麼的,土地也帶不走,就留下吧,統統充公。

身爲聖人之後,應該會有本事吧?

朱厚熜微微一笑。

畢竟這裡的情況和明末不一樣,自然不能簡單粗暴的動手了。

糧食、財寶什麼的,朱厚熜都不會要,只要衍聖公能夠在緬甸安家立業,那麼朱厚熜將果斷把緬甸內附,然後讓衍聖公去下一個蠻夷之地當國王,讓他始終處於開拓前線。

至於開拓失敗,不幸被蠻夷反殺。

朱厚熜會表示這些蠻夷大大滴可惡,我大明王師將會重拳出擊,爲衍聖公報仇。

至於衍聖公自己造反?

我的天啊,衍聖公怎麼會造反呢?如果他造反了,那麼說明這衍聖公就不是聖人後裔,是鐵雜種,需要重拳出擊!

“山西那邊是什麼情況,嶽樂真把山西交給朕了?”朱厚熜問道。

陸炳道:“啓奏陛下,太原總兵許世平乃許定國之後,已棄城而逃,大同總兵楊振威則是拒不奉詔,要做抵抗。”

太原總兵許世平,乃許定國的次孫。

許定國,崇禎時期的山西總兵官,乃是崇禎朝大將之一。

後來在南明,夜起伏兵殺了淮北四鎮之一的高傑後降清,成爲多鐸的部將,爲多鐸引路。

不過許是良心受不了譴責,見到了多鐸屠城之後,直接乞骸骨回家了,留下兩個兒子在北京,一個跟多爾袞混,一個跟順治混。

而根據族譜,這位許定國同族的後代,在後世也混了個大名鼎鼎,乃是著名房地產集團某恆的許姓ceo。

當然,這位許老闆並非許定國的直系後代,只是按照族譜,也是有一定關聯的。

而大同總兵楊振威,則是當初姜瓖的部將,圍城之時開城投降,致使姜瓖被殺,山西再度陷落,大同被屠殺。

而這位楊振威,便接替了姜瓖的官職,成爲了大同總兵。

雖然嶽樂表示不要山西了,但山西的這兩位總兵卻很害怕,自然不會投降。

畢竟對於明廷來說,他們兩個的毛病太多了。

許世平的爺爺許定國,伏殺南明的北伐派,致使南北對峙的最佳機會破裂。

而楊振威更是重量級,一手締造了大同之屠。

因此,許世平果斷帶兵跑了,而楊振威則是打算堅守大同,和大明碰一碰。

對於此二者,朱厚熜冷哼一聲:“許世平若擒,可只斬其一人;克大同後,斬楊振威全族!”

兩者相比,朱厚熜自然對楊振威殺意更重。

畢竟許世平只能算漢奸後代,本人雖然沒有投降,但也沒抵抗,把太原這座軍事重鎮扔給明軍了。

而楊振威不一樣,他是既不投降,也要抵抗。

再加上他之前的所作所爲,朱厚熜已經對楊振威產生了濃郁的殺意,若是攻克大同,必然將楊振威全族夷滅!

鄭成功的水師還在路上,臺灣那邊尚不明朗。

接下來……

朱厚熜思索了片刻之後,便確定了目標。

先平定山西,安穩後方最重要。

目前從嘉靖朝調兵,十五萬便是短期內的極限,若是要長久,需要從其他地方調地方兵……說實話,資源消耗太大了,除非滿清突然發力反推,不然朱厚熜並不打算這樣幹。

因此,飯只能一口一口吃了。

等平定了山西之後,便可以再從嶽樂、福全這兩個帶清皇帝身上,選擇一個,看看究竟是打西清還是打南清,看看有沒有破綻。

若是沒有破綻,朱厚熜便只能選擇南下,攻伐河南、安徽的福全了。

畢竟和陝西的嶽樂相比,福全沒什麼太大的天險,可以一路推到長江邊上。

至於江南地區……這個只需要等着響應反清義士就可以了。

江南、福建等地,反清復明的號角一直很明朗,反清活動軌跡最大,等發酵之後,問題不大。

“呼~”

朱厚熜深深地呼出一口氣,忽然饒有興致,忽然張口問道:“小玄子最近怎麼樣?”

“啓稟陛下,小玄子現在可有禮貌嘞!見了咱們官軍都還打招呼呢!”

黃錦聞言,在一旁當即笑呵呵地開口說道:“這些天,小玄子跟着伏波營的俞侯爺出陣山東,勸降了一十三座縣城嘞!”

“怎麼勸降的?”朱厚熜問道。

黃錦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線:“就是在城門前嚷着,有不少那些當過京官的僞清官員都認得小玄子,因此開城投降者佔大多數,只有少部分拒不投降,小玄子還請俞侯爺破城後屠城嘞!”

俞大猷在連戰之後,已經是伏波營提督,封伏波侯了,倘若未來一切順利,進位國公問題不大。

甚至於在國戰開啓之後的今天,朱厚熜也已經盤算着等俞大猷戰功赫赫之後,可封在何處作爲以爲海外藩王。

畢竟在我大明,軍功就是一切,只要有軍功,普通人也能裂土封王!

談論了一番國事之後,陸炳便打算告退,不過就在陸炳告退之時,朱厚熜卻忽然張口道:“東湖,你我自幼便交好,朕爲興王時,袁先生上課枯燥,你還去尋好吃的好玩的給朕……你若有什麼事情,盡數與朕說來便可,無需如此。”

袁宗皋雖然是盡心竭力的忠臣,但他的課確實有點枯燥,讓身爲穿越者的朱厚熜很苦惱,畢竟朱厚熜一心想要修仙,很難聽得進去。

和陸炳,確實是幼時玩伴。

朱厚熜見陸炳眉頭緊鎖,似是有心事,便直接暢所欲言,沒有什麼顧忌。

而聽到朱厚熜的話語之後,先前有些猶豫的陸炳,當即長拜道:“陛下,臣與陛下相交,驟登錦衣衛指揮使之位,惶恐不已,恐他人嗤笑,無時無刻都在盡心竭力,但卻身無軍功,臣尤是苦惱!”

“臣斗膽,請爲一營之將,爲陛下攻城略地!”

陸炳長拜道:“不求精銳,陛下若能將綠營降兵調撥給臣,臣便可爲陛下建功!”

聽到陸炳的話語,朱厚熜這才緩過神來,知道陸炳在擔心什麼了。

確實。

錦衣衛指揮使雖然身份高,但卻無任何軍功,爵位還是靠賞賜,難免有人說閒話。

這個倒是沒有辦法之事。

讓陸炳去擔任一營主將,其實未嘗不可,大不了讓他隨俞大猷、郭勳、柳珣、鄭成功出戰,混點軍功嘛。

不過看陸炳的志氣,似乎並不想要混軍功。

也是。

畢竟陸炳和朱厚熜年歲相仿,正是少年得志之時,肯定不滿足於如此。

“東湖此言差矣。”

朱厚熜搖了搖頭,接着便道:“在此番國戰,曠日持久,非兩三月能夠平定,錦衣衛方來之時,未曾發揮作用,接下來便是錦衣衛的職責了!”

“錦衣衛是做什麼的?刺探軍情、勸反賊將、暗殺行動……若是能夠探查到足夠重要的軍情,在關鍵之時勸降賊將反戈一擊,暗殺賊酋……此等功勞,自然遠大於攻城略地之功!”

朱厚熜笑道:“如此,誰又再敢說閒話?”

不過有一點朱厚熜還是挺迷惑的。

爲什麼會有人敢背後議論錦衣衛指揮使啊?是沒進過詔獄嗎,還是說議論者,乃是重臣?

聽到朱厚熜的話語,陸炳當即明白了自己這段時間的問題,當即自責道:“陛下,臣愚鈍,險些忘了錦衣衛職責所在!臣這便回去安插人手,潛入虜清所在之地,刺探軍情、刺殺勸降賊將!”

“善!去吧。”

朱厚熜笑着點了點頭。

陸炳這才退下,準備開始在這裡,行使錦衣衛的職責了。

而在陸炳退下之後,朱厚熜便從瓷瓶之中取出一枚黃龍丹,開始服用,潛心靜修。

小玄子……

倒是有點意思。

他竟然積極勸降,難道不想要復清了嗎?

且在看看,若是不對勁兒,還是殺了吧。

……

並畢從小桃紅處出來,神色有些鬱悶。

可能是當了明朝的大官,眼界高了。

小桃紅雖然貌美,乃京中名妓,不少滿洲人都捧過場,現在被並畢公車私用,但並畢還是耿耿於懷,覺得落後了屠莫很多。

因爲屠莫,得到了御賜的虜清公主!

額……現在只能說是罪婦,但那曾經可是公主啊,這讓並畢羨慕嫉妒恨。

什麼?

並畢也是愛新覺羅?

沒事,並畢這個愛新覺羅早出五服了,他要真是資格重的皇親國戚,怎麼可能當大頭兵出征被俘啊?

並畢現在也還挺慶幸的,倘若自己是什麼重量級愛新覺羅,現在已經在北京被砍了呢。

與曾經的公主相比,小桃紅就有些不對勁兒了。

“改明兒個去一趟,康麻子的嬪好像還有幾個沒安頓,只要再立一個大功和兩個小功,就能求一個嬪回來……”

並畢在心中想着,心中發愁該怎麼出戰。

他的建奴營已經被調走了,現在歸先登北京城的副提督統領,而並畢因爲先前的事兒吃了掛落,現在賦閒在家,讓並畢很苦惱。

“並畢。”

忽然,並畢耳畔傳來一道聲音,並畢擡頭望去,卻看到了錦衣衛指揮使陸炳,並畢立馬揚起了笑臉,立馬打了個袖子:“陸爺來嘞!陸爺您吉祥!您是來找消遣的嗎?別介,這兒都是殘花敗柳,奴才家裡有個京城名妓,小桃紅!陸爺要是想消遣……”

“咳咳。”

陸炳輕咳兩聲,打斷了並畢的聲音,接着便道:“你且做你的,我此番前來,不是與你說這些的!”

“陸爺您有何吩咐?”並畢當即賠笑道。

“錦衣衛要開展新業務,你可願加入我錦衣衛,做編外統領,刺探虜清軍情?”陸炳道。

聽到這句話,並畢瞬間精神一震,當即連聲道:“奴才願意,奴才願意啊!”

他甚至有些挺直了腰板。

現在爺們可是錦衣衛了!

你屠莫拿什麼跟爺們鬥?

陸炳聞言,正欲說話,卻見一錦衣衛小旗快步來報,對着陸炳道:“指揮使大人,陛下口諭:蒙古騎兵忽然殺向榆林,雖不知是什麼道理,但錦衣衛也該動動了,先西后南。”

而聽到這句話之後,陸炳立馬就明白了一切,當即尊敬道:“臣明白!”

奉詔之後,陸炳便看向並畢:

“尋幾個親信,重新紮辮子……要不就你吧,去一趟西安!”

並畢:“啊?”

……

榆林外,老王阿布鼐人又麻了。

“怎麼回事兒,打不過大明,連大清也打不過???”

他深深地嘆了口氣,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來,到底是爲什麼。

他小時候還記得,自己的父親與清朝交戰,雖然沒贏,但也給滿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這才四十來年,蒙古怎麼就變得這麼弱了?

莫非是蒙古男兒耽於逸樂?

老王阿布鼐深深地嘆了口氣,感覺心有點累。

就在剛纔,他們大元久攻不下,鳴金收兵之時,榆林城中的綠營兵忽然殺出,殺了大元一個措手不及,雖然反應及時,但也大敗而歸,又死傷了兩千餘子弟。

現在就尬在了原地。

他們倒是沒有像在北京那麼被按在地上摩擦,現在頂多算是被打了兩個巴掌,摔了一大跤。

但根據老王阿布鼐的經驗來看,如果再不跑,馬上就要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他真的百思不得其解。

蒙古兵要人有人,要馬有馬,一對一單挑不少滿洲人、漢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爲什麼打起仗來就是這樣?

當年祖先橫掃天下的時候,蒙元鐵騎可是天下無敵啊!

可能是裝備問題。

老王阿布鼐只能在心中給自己這樣找補,接着便長嘆一聲後下令:“撤軍!”

跟隨在老王阿布鼐身邊的蒙古貴族們也是垂頭喪氣,他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原本熊熊燃燒的希望之火在這一刻被澆滅。

而那個一直開口進言的年輕人苦口婆心道:“陛下,我們……”

老王阿布鼐搖了搖頭:“行了布爾尼,知道你在北京讀過書了,不用再說了。”

布爾尼是他的長子,也是蒙古未來的王。

對於這個長子,阿布鼐是欣賞的,但現在阿布鼐感覺自己要做點什麼了。

畢竟一口氣得罪了大清和大明,如果不做點什麼……怕是要捱揍。

“陛下。”

布爾尼苦笑一聲,開口道:“就在方纔,孩兒想明白了,咱們輸在了哪兒。”

“當初的先祖,可是拼殺出來的悍勇之士,一刀一槍打出來的!而如今的我們,被滿清圈養在一處,雖然日日摔跤,但摔跤並非廝殺,是完全不同的。”

布爾尼道:“滿清也在扼制我們的進步,我大元滿朝上下,除了兒臣之外,竟無一人讀過漢人、滿人的書,甚至有些人連蒙文都寫不明白了!”

“調兵打仗的大將,全都編入了蒙古八旗,被滿洲人利用,而我們草原上的蒙古人,無人會調兵打仗,每次交戰,都是亂哄哄成一片,隨意衝陣,只懂粗淺手段,後勤都供應不足……”

布爾尼似乎也是死心了,深深地嘆氣道:“如今看來,唯有投誠,可免災了。”

老王阿布鼐猶豫地問道:“投降嶽樂?”

“嶽樂這邊正缺人手,若是咱們投誠過去,嶽樂是不會過河拆橋的。”老王阿布鼐道。

“父親,我覺得應該投效大明!”

布爾尼目光閃動:“嶽樂將兵十萬,被明軍五萬人擊破,此人已經嚇破了膽子,不敢前進半步,據說已經向大明朝貢了,我們爲什麼要成爲朝貢者的朝貢,而不一步到位,直接朝貢呢?”

老王阿布鼐還是有些猶豫:“大明能饒過咱們嗎?咱們可是襲擾了北京。”

“父親……捱打的是咱們,被斬首的也是咱們,只要我們誠心悔過,等待大明的大將來帶領咱們,大明皇帝定然不會拒絕。”

“兒臣也打聽過了,大明皇帝乃嘉靖帝,是來自過去的皇帝,此番顯靈,懲戒滿清來了!當年咱們蒙古,在大明之中,可是地位斐然,三千營最初便是咱們蒙古祖先的騎兵營!而朵顏三衛更不用說了!”

布爾尼侃侃而談:“我們若是歸順大明,仍不是好位置!而且大明對咱們,可比滿清對咱們要好很多,大明可不會將咱們的精英挑走呢!”

“最重要的是,大明氣吞萬里如虎,僅僅兩個月便將滿清打成這樣,再度一統指日可待,因此,我們沒有緣由不加盟大明啊!”

“說自立的是你,說投降的也是你。”

老王阿布鼐嘆了口氣後,接着便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點了點頭,張口道:“行吧,你讀過書,聽你的!”

“倘若大明不接受我們的投降,那以後的王位,就讓你弟弟羅布藏來吧。”

推本書,從水猴子開始成神

“能不能別向我祭祀少女了,我真不是水神啊!”

精品作者,信用良好,變種隨身流,帶御獸元素,可衝。

(本章完)

第三十一章 臣吳襄、兒吳三輔,願爲陛下斬逆賊吳三桂!第86章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第二十九章 洪亨九,你怎麼是個包衣奴才啊?168.第168章 皇太極:這把穩了,直接開戰第七十三章 錢先生,水涼頭癢否?181.第181章 一孔十六抄,黃臺吉的無奈138.第138章 玄燁,你可是大清國的皇上,不178.第178章 羣會議結束,天啓皇帝的動作!第四十一章 洪武朱棣:造反派竟是我自己!第五十四章 朱祁鈺的憤怒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251.第250章 新一輪羣會議,弘治帝入羣156.第156章 朱棣:老二,你咋回來了?!156.第156章 朱棣:老二,你咋回來了?!第十章 兵馬雲集,馳援崇禎293.第293章 你要中門對狙?重炮轟殺石虎!279.第279章 嘉靖朝大一統,封爵功臣,國公135.第135章 解決閣老,誅滅逆臣,大清洗太第六十三章 大明在我朱棣靖難後,就出了你們這羣貨色?!180.第180章 魏忠賢的功過,朱由校決心整治完本感言205.第205章 西線團滅,乾隆大清正式滅亡!第三十八章 全軍覆沒的八旗先鋒,溺斃的阿濟格205.第205章 西線團滅,乾隆大清正式滅亡!210.第210章 針對滿清的釣魚計劃,開始!147.第147章 平三藩,尷尬的鄭經289.第289章 劉琨 石勒,一統晉末第一步166.第166章 匯合,暴怒的乾隆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194.第194章 你也配背這首詞?!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293.第293章 你要中門對狙?重炮轟殺石虎!第四十四章 我笑爾輩漢奸走狗,奴顏婢膝!119.第119章 朱高煦的奇妙見聞112.第112章 明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啊!第309章 殺殺殺,朕要殺出一個乾淨的成化朝第三十四章 生擒尚可喜,處以俱五刑!第四十四章 我笑爾輩漢奸走狗,奴顏婢膝!208.第208章 上古呼吸法,大明皇帝齊聚北京177.第177章 朱由校:所以,你也不知道朕是229.第229章 生擒努爾哈赤,野豬皮應該名副250.第249章 隨機事件,提前召開羣會議第三章 拯救馬皇后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223.第223章 巴塞羅那陷落,神羅之怒!第六十三章 大明在我朱棣靖難後,就出了你們這羣貨色?!273.第272章 明軍出擊,夾擊匈奴第82章 公審孔胤植,遊街示衆!(求首訂)第303章 巡天炮之威,平定建業!226.第226章 順手去把努爾哈赤給滅了吧177.第177章 朱由校:所以,你也不知道朕是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125.第125章 我的公公,叫康熙!(二合一)第84章 衍聖公?便讓這條狗來當吧!119.第119章 朱高煦的奇妙見聞190.第190章 進京!第七十七章 魏國公與魏國公118.第118章 一百五十兩就把我賣了?朱高煦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174.第174章 曾家兵南下,曾國藩的戰術,堅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203.第203章 五等分的若晴,一統乾隆朝238.第238章 維也納條約,西班牙進入半殖時第一十五章 三朝大軍彙集於京師!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193.第193章 乾隆若晴反目成仇,弘曆,你到227.第227章 再臨關外,懵逼的努爾哈赤第306章 朱元璋怒斥朱見深兩大罪,朱見深人240.第240章 推行新種姓制度,大明在天竺的282.第282章 洛陽自亂,箭射天子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286.第286章 海瑞 戚繼光,先帝想你們了第307章 成化朝,皇權與文臣的第一次激烈碰231.第231章 洪武朝國戰結束,朱元璋獲得獎94.第94章 廢黜朱祁鎮,新羣員明興宗朱標!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289.第289章 劉琨 石勒,一統晉末第一步222.第222章 大明靖海將軍汪直,劍指巴塞羅141.第141章 新一輪羣會議開啓,蛐蛐天子朱第一十一章 空蕩蕩的太和門,憤怒的崇禎128.第128章 新的羣會議,正德帝入羣!第五十七章 于謙: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207.第207章 處死杏貞與咸豐,上古煉氣士遺209.第209章 第一次皇帝線下會議,淚流滿面第六十九章 敕封英靈,真聖天子也!133.第133章 正德帝朱厚照的謀劃,小玄子叫203.第203章 五等分的若晴,一統乾隆朝290.第290章 朱允炆終於重新擁有了屬於自己152.第152章 日本,本就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285.第285章 朱載坖:酒色竟傷朕如此之深,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111.第111章 康熙:什麼,大明又活了?第90章 朱祁鎮:等朕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你們第四十八章 第二輪羣會議,朱棣的憤怒!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190.第190章 進京!154.第154章 大清忠臣吳三桂,屠莫的計謀!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第五十三章 嘉靖朝議,佛郎機人與河南人225.第225章 君臨泰昌朝,就你叫內閣首輔啊
第三十一章 臣吳襄、兒吳三輔,願爲陛下斬逆賊吳三桂!第86章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第二十九章 洪亨九,你怎麼是個包衣奴才啊?168.第168章 皇太極:這把穩了,直接開戰第七十三章 錢先生,水涼頭癢否?181.第181章 一孔十六抄,黃臺吉的無奈138.第138章 玄燁,你可是大清國的皇上,不178.第178章 羣會議結束,天啓皇帝的動作!第四十一章 洪武朱棣:造反派竟是我自己!第五十四章 朱祁鈺的憤怒274.第274章 大明協同進攻,劉淵的驚恐251.第250章 新一輪羣會議,弘治帝入羣156.第156章 朱棣:老二,你咋回來了?!156.第156章 朱棣:老二,你咋回來了?!第十章 兵馬雲集,馳援崇禎293.第293章 你要中門對狙?重炮轟殺石虎!279.第279章 嘉靖朝大一統,封爵功臣,國公135.第135章 解決閣老,誅滅逆臣,大清洗太第六十三章 大明在我朱棣靖難後,就出了你們這羣貨色?!180.第180章 魏忠賢的功過,朱由校決心整治完本感言205.第205章 西線團滅,乾隆大清正式滅亡!第三十八章 全軍覆沒的八旗先鋒,溺斃的阿濟格205.第205章 西線團滅,乾隆大清正式滅亡!210.第210章 針對滿清的釣魚計劃,開始!147.第147章 平三藩,尷尬的鄭經289.第289章 劉琨 石勒,一統晉末第一步166.第166章 匯合,暴怒的乾隆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194.第194章 你也配背這首詞?!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293.第293章 你要中門對狙?重炮轟殺石虎!第四十四章 我笑爾輩漢奸走狗,奴顏婢膝!119.第119章 朱高煦的奇妙見聞112.第112章 明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啊!第309章 殺殺殺,朕要殺出一個乾淨的成化朝第三十四章 生擒尚可喜,處以俱五刑!第四十四章 我笑爾輩漢奸走狗,奴顏婢膝!208.第208章 上古呼吸法,大明皇帝齊聚北京177.第177章 朱由校:所以,你也不知道朕是229.第229章 生擒努爾哈赤,野豬皮應該名副250.第249章 隨機事件,提前召開羣會議第三章 拯救馬皇后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223.第223章 巴塞羅那陷落,神羅之怒!第六十三章 大明在我朱棣靖難後,就出了你們這羣貨色?!273.第272章 明軍出擊,夾擊匈奴第82章 公審孔胤植,遊街示衆!(求首訂)第303章 巡天炮之威,平定建業!226.第226章 順手去把努爾哈赤給滅了吧177.第177章 朱由校:所以,你也不知道朕是292.第292章 明軍東出,反大明聯盟成立!125.第125章 我的公公,叫康熙!(二合一)第84章 衍聖公?便讓這條狗來當吧!119.第119章 朱高煦的奇妙見聞190.第190章 進京!第七十七章 魏國公與魏國公118.第118章 一百五十兩就把我賣了?朱高煦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174.第174章 曾家兵南下,曾國藩的戰術,堅253.第252章 武功鬆弛的弘治朝,可笑的大捷203.第203章 五等分的若晴,一統乾隆朝238.第238章 維也納條約,西班牙進入半殖時第一十五章 三朝大軍彙集於京師!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193.第193章 乾隆若晴反目成仇,弘曆,你到227.第227章 再臨關外,懵逼的努爾哈赤第306章 朱元璋怒斥朱見深兩大罪,朱見深人240.第240章 推行新種姓制度,大明在天竺的282.第282章 洛陽自亂,箭射天子201.第201章 清末列強未能滅亡清朝的原因286.第286章 海瑞 戚繼光,先帝想你們了第307章 成化朝,皇權與文臣的第一次激烈碰231.第231章 洪武朝國戰結束,朱元璋獲得獎94.第94章 廢黜朱祁鎮,新羣員明興宗朱標!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289.第289章 劉琨 石勒,一統晉末第一步222.第222章 大明靖海將軍汪直,劍指巴塞羅141.第141章 新一輪羣會議開啓,蛐蛐天子朱第一十一章 空蕩蕩的太和門,憤怒的崇禎128.第128章 新的羣會議,正德帝入羣!第五十七章 于謙: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207.第207章 處死杏貞與咸豐,上古煉氣士遺209.第209章 第一次皇帝線下會議,淚流滿面第六十九章 敕封英靈,真聖天子也!133.第133章 正德帝朱厚照的謀劃,小玄子叫203.第203章 五等分的若晴,一統乾隆朝290.第290章 朱允炆終於重新擁有了屬於自己152.第152章 日本,本就是大明不可分割的一285.第285章 朱載坖:酒色竟傷朕如此之深,第六十八章 一切事了,迴歸本位面!111.第111章 康熙:什麼,大明又活了?第90章 朱祁鎮:等朕回去之後,一定要把你們第四十八章 第二輪羣會議,朱棣的憤怒!283.第283章 洛陽獻降,犯我大明者,必誅!190.第190章 進京!154.第154章 大清忠臣吳三桂,屠莫的計謀!130.第130章 朱厚照的覺悟!朕回去之後,先第五十三章 嘉靖朝議,佛郎機人與河南人225.第225章 君臨泰昌朝,就你叫內閣首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