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話音剛落,豆豆又對着車主大聲叫了起來,一副“我有理我最大”的表情:“就是你故意想要訛我們的錢的!你……”
豆豆的話還沒說完,媽媽就打斷了她,不過媽媽的聲音是平靜的,淡定的:“這件事不用再說了,聽我說兩句。”
豆豆總算是沒有再繼續爭論這個話題,閉上了嘴巴。
“這件事本來也就不是什麼大事,不用爭得這麼臉紅脖子粗的。”媽媽先對着我和豆豆說了這句話,然後轉頭看着車主,笑着說:“兩個孩子畢竟年紀小,不懂事,做事沒有分寸,這樣纏着你耽誤了你的時間是她們不對,我代替她們向你道個歉。”
媽媽說完這句話的時候,還微微低了低頭。
那一瞬間我立刻感覺腦子“嗡”的一下,徹底蒙掉了。
我不是不能理解我媽媽的行爲,我很清楚的知道媽媽這個時候的所作所爲是最好的選擇。
本來人在社會,不是原則性問題的話,儘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纔是最好的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是生非總歸是容易自找麻煩的。
這件事情本來就算不上是什麼原則性問題,何況也確實是我先撞上了車,是我不對在先,本來我就沒那麼有理。更重要的是,像豆豆這樣不停地去跟人爭論到底誰對誰錯,其實沒有任何的意義,對方就是死活不承認我們也拿他沒辦法,因爲我們沒有證據。
而且,這個車主到最後的態度都依然是那麼的強硬,明擺着認準了自己是沒錯的。這個車主本身看着就不像是個好說話的人,如果把他鬧得煩了,誰知道待會兒會不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來——他已經因爲豆豆的胡攪蠻纏搞得臉色陰沉了。
所以我很能明白媽媽心裡是怎麼想的,我也知道她爲什麼要道歉,不過是爲了讓事情可以和平的解決而已。
所以,我並不是因爲不理解而導致自己蒙掉的。
我是因爲,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跟我媽媽無關。做錯事的人是我,胡攪蠻纏的是豆豆,媽媽不過是在最後的時候爲我而來,卻要她來代替我和豆豆去對別人道歉……明明她什麼錯都沒有啊!憑什麼要讓媽媽這樣委屈自己呢?
這纔是我蒙掉的真正原因——爲了媽媽這樣的行爲,我感到心酸和心痛,我替我媽媽感到委屈。
可就在這個時候,豆豆居然跑到我的身邊對我咬耳朵:“你媽媽幹嘛要道歉啊?我們又沒做錯,應該讓那個男的對我們道歉纔是,你媽媽真是的!”
我的心瞬間變得冰冷無比。
我沒有看向豆豆,只是低頭看着自己的腳面,但是我的心底深處卻涌現出一股憤怒的情緒。
如果不是因爲她,如果不是因爲豆豆這樣胡攪蠻纏,至於讓我媽媽去向別人道歉的地步嗎?
本來發現車漆沒掉,我們直接走人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我媽媽甚至都不用出現。豆豆偏偏不肯就此罷手,自己大吵大鬧大吼大叫也就算了,還叫我媽媽一定要來。鬧到現在這個地步,完全就是因爲她!我媽媽纔不得不先擺出低姿態來跟別人道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