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老僧說法力

謝承文正一臉癡迷的看着那團神秘的金光,肩膀上忽然出現了一隻手,這隻手圓圓潤潤的,看上去很是富態,就是手背上有一些老年斑,暴露了手的主人已經不再年輕。

謝承文猛地轉頭,驚訝的看着近在咫尺的老和尚,這位老和尚看着有些熟悉的感覺,但是謝承文敢肯定,自己絕對不認識他,對於自己的記憶力,謝承文現在還是很有信心的。

“指揮官,是剛纔院子裡的那個老和尚哦。”

謝承文恍然,自己感覺熟悉的是這個和尚的氣息,或者說靈魂波動外放出來的那種玄妙的氣質。

“小施主在看什麼?”

老和尚笑眯眯的問着,語氣和藹,聲音也很低,似乎不想打擾正在燒香求佛的幾位老大媽。

謝承文也低聲回道:

“看佛啊,來寺廟的不都是看佛麼,還能看什麼?”

老和尚笑着點頭:

“小施主可方便,我們找個清靜地方說說話可好?”

謝承文看了看老和尚,點了點頭道:

“可以啊,聽說寺院的茶都很好喝。”

老和尚輕笑:

“粗茶還是有的,小施主隨老衲來。”

老和尚帶着謝承文,繞過大殿的佛像,在佛像後方,還有個後門,穿過後門,沿着走廊向左邊走,就匯入了剛纔謝承文穿過角門的那條走廊,果然,老和尚將謝承文帶到了剛纔去偷窺過一次的後院中。

老和尚將謝承文帶到樹蔭下,原來在兩人合抱的大樹背後,還擺着一張石桌,周圍四個石鼓,看上去顏色深沉,表面都被磨得如鏡子一般光滑,靠近地面部分,則是墨綠色的青苔染痕。

老和尚請謝承文坐下,又轉身去房間取了茶具和電水壺,謝承文這才發現石桌下面竟然有防水插座,果然是與時俱進啊。

等着水燒開,老和尚笑眯眯的開口道:

“小施主,你可知道五眼?”

謝承文點頭,佛經他還是跟初心一起研究過一些的,尤其是佛經中的重要經典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華嚴經等,五眼之說就出自金剛經。

“聽過,大師父要說什麼?”

老和尚點了點頭:

“慧海禪師曾說過,肉眼能見色境,天眼能見體境,慧眼能見諸色境,悉善惡而無所染。諸多凡人都是肉眼,他們能看見的,就是眼前的一切。”

謝承文不知道慧海禪師是誰,但是老和尚既然引用他的話,想必是個佛教界高僧。

“大師父說的天眼體境,是指事物的本質?”

“可以這麼理解,但是不完全,所謂體境,不但指外相本體,也指外相本體與自心的映照,體境是指事物的本質以及你對事物本質形成的成見,於你是真,於他人未必是真。”

謝承文想了想,笑了笑道:

“這是個哲學問題啊。”

老和尚又笑:

“我們研究的本來就是哲學問題,當然,也不僅僅限於哲學問題。那麼,小施主剛纔在看什麼?”

謝承文玩味的看了看老和尚,老和尚正專心的折騰茶葉好茶具,動作緩慢而沉穩,看上去有種特別的韻味。

不管怎麼看,老和尚身上都沒有出現類似初級凝聚體那樣的存在,可是,他好像知道些什麼,謝承文試探道:

“我說我看的是佛的本體,大師父信麼?”

“信啊,那佛的本體是什麼?”

謝承文搖頭:

“不知,大師父知道麼?”

大和尚擡頭看向謝承文,有些蒼老的眼眸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

“小施主見到的恐怕不是佛的本體,而是佛像的本體。”

謝承文一怔,隨即有些吃驚的看向老和尚:

“莫非大師父也能看到?”

謝承文故意不說自己看到了什麼,而是反問老和尚。

老和尚開始洗茶。

“老衲這雙肉眼看不到,但是卻能感覺一二,或許,這也算是一種天眼。”

老和尚完全沒有絲毫的隱瞞,坦然說出自己的狀態,然後不等驚訝的謝承文開口,又繼續道:

“小施主可知法器?”

謝承文按下心裡的好奇和震驚,點頭又搖頭:

“聽說過,但是並不瞭解。”

“那小施主相信法器真的會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功效麼?”

謝承文原本是完全不信的,不過自從有了初心之後,謝承文覺得沒必要輕易的否定自己並不瞭解的東西,所以對這些傳說中的東西持中立態度,不相信也不否定,但是於隊告訴謝承文這世上還有些與衆不同的人之後,謝承文就傾向於相信法器這類神奇的東西是真實存在的。

“嗯,大概是信的吧。”

老和尚笑了笑,再次向茶壺內注水。

“小施主缺乏一次親身體驗,所以半信半疑。事實上,法器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小施主覺得法器起效的原因是什麼?”

謝承文笑了,這個東西網文中說法多啊:

“願力吧?反正不可能是佛祖保佑。”

老和尚給茶杯裡分茶,笑着說道:

“那要看小施主怎麼理解了,那尊佛像也是佛呀。”

謝承文想了想,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佛存在很多層面的意思和理解,最本質的,當然是自我佛了,是追求自我覺醒的終極成果;下一層的,是衆生佛,也就是信衆羣體意識所認可的信念象徵,是一種羣體意識的代表;最下的,當然就是佛像上寄託的信願,是實打實的現世佛,就像大殿中那一尊。

因此老和尚說的沒錯,如果法器起作用的原因是因爲那團金色的光團,那真可以說是佛祖保佑。

老和尚將茶杯送到謝承文面前,伸手示意謝承文嚐嚐,謝承文端起茶杯嗅了嗅,茶香清淡怡人,又輕輕抿了一口,主要是太燙,不然就一口喝了。

“嗯,有些澀,回甘很淡,茶香到了嘴裡若有若無,卻又始終不散。”

“呵呵,就是普通的碧螺春而已。”

謝承文也不尷尬,點頭道:

“是麼,我也不懂茶,不過喝起來感覺真不錯。”

老和尚笑而不語,事實上,這位老和尚很有名,出名的不僅僅是他佛理精通,佛法高深,更知名的是他的茶藝,他是能將普通茶葉沖泡出神韻的真正茶藝高手。

謝承文的確不懂茶,自身文化水品也不高,但是他那幾句總結,卻準確的道出了這一壺茶的精髓,這種準確的描述一般人是不可能隨意做到的,老和尚再次確認眼前的年輕人很不一般。

“佛像身上有一種力量,用小施主說的信願之力來定義也不錯,不過常人都稱之爲法力,這種力量可以通過一些方法,轉移到一些器物上,那些器物就是法器。”

“哦...很有意思,那麼法器的效果呢?真能趨吉避凶、避邪招財?”

“呵呵,那是訛傳,法器的作用是穩定心神,驅散負面情緒,進而對身體和精神狀態有相當的助益,一個人的身體狀態好,精神健旺,做事自然容易成功,或許,這就是常人所說的趨吉避凶辟邪招財吧。”

謝承文對於法器的興趣不大,當然,如果能弄幾個給父母親戚也是不錯的,同時,謝承文也在想自己能不能將自身的力量轉註於器物之上,然後成爲法器,可想想似乎還有些難度,因爲他對此根本一無所知啊。

不過,眼前不就有個明白人麼。

“大師父,那您對佛像上的法力有什麼認識?這些法力又是怎麼被轉移到器物上去的呢?”

這個問題有些交淺言深了,老和尚卻也不生氣,只是玩味的看了看謝承文,謝承文臉皮厚這呢,臉上的笑容很是真誠。

“小施主,那你‘看’到的法力又是什麼樣子的?你對法力又有什麼認識呢?”

謝承文眨了眨眼睛:

“大師父,我可從沒有說過我‘看’到了法力,那是您說的,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佛像身上有法力,也第一次聽到法器是確實有強大的功效的。”

大和尚笑而不語,只是默默的品茶,謝承文無奈:

“好吧,我也是感覺,我感覺到佛像身上有種神秘的力量,嗯,大概集中在佛像腹部,雙手結印的上方位置,就這些了,我可沒騙您。”

老和尚笑了:

“小施主果然身具慧根,可願意皈依佛門啊?”

謝承文使勁搖手:

“我怕被我爸媽打死!”

“呵呵,小施主誤會了,做和尚唸經那都是形式,修行佛法就是皈依佛門了。”

謝承文收斂了玩笑的態度,認真的問道:

“佛法是什麼?”

“是經驗,前人的經驗。”

“既然是經驗,何須皈依?我看書學習,難道也要皈依這個皈依那個?”

老和尚一怔,隨即卻哈哈一笑,十分高興的點頭道:

“小施主說的不錯,是老衲着相了,做和尚做的久了,竟然也給自己戴上了門戶的桎梏,多謝小施主提醒,這下輕鬆多了。”

謝承文端茶示意:

“大師父客氣了,我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

老和尚也不再糾纏,而是轉回剛纔的話題道:

“小施主竟然能明確的感知那力量的位置,老衲卻只能模糊的知道佛像身上存在法力。正如小施主剛纔所說,這些法力來源於信衆,信衆越多,越虔誠,這股法力就會越發的強大。根據本寺流傳下來的書記和老衲師父講述,這股法力在本寺鼎盛時期,幾乎寺中的和尚人人都能感知,甚至連來參拜的信衆都能感覺到,寺中有時會進行大型法事,參與者均能直接感受法力的洗禮。”

謝承文點頭,老和尚的說法是可信的,如果這股力量真的積聚了許多,一旦被激發起來,被常人感覺到一點都不奇怪。

“現在不行了麼?那股法力,能讓我體會一下麼?”

老和尚笑眯眯的看着謝承文:

“現在佛像身上的法力並不多,做法事惠及信衆肯定是不夠的。至於小施主的想法,老衲覺得還是不要去嘗試,小施主是想要試試能不能將之收爲己用吧?”

謝承文乾笑,有點心虛啊怎麼辦:

“我只是好奇,想要弄清楚那股力量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用處而已。而且按照大師父的說法,那東西消耗了還會再生的,大師父沒必要那麼小氣嘛。”

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君不如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人必以羣分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念要通達第二百三十三章 言不合則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事如棋局第三百五十章 靈機見真如第七十章 幼狐試爪牙第一百五十七章 歸去意躊躇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手擒二鬼第二十章 不與凡人同第一百五十三章 烈火焚塢城第六十九章 飲啄皆前定第三百三十七章 指鹿即爲馬第六十二章 此心憑君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喜獲新技能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山遮不住第三百三十二章 積沙而成塔第一百二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意未曾改第一百五十六章 人心不可恃第一百一十章 江湖初留名第三十六章 心中自歡喜第一百五十六章 人心不可恃第七十四章 是友不是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湖再相見第二百七十六章 喜獲新技能第三百零七章 鴻爪過留痕第八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八章 孤舟向晚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覆手捉殘魂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意未曾改第二百六十九章 事臨反遲疑第一百零三章 隨風潛入夜第二十八章 雙親憂思重第六章 方得自性情第三百三十章 殊途而同歸第五十六章 世人皆煩憂第七十五章 欣然赴茶局第九十五章 欲雨風先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撥草尋蛇蟲第一百九十三章 法自身外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照無私隱第八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一百四十三章 曾是陌路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借刀殺人計第一百五十章 陰謀藏身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樹靜風不止第九十九章 我且來就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老算計多第九十八章 伴你同風起第二百九十三章 人力有窮時第八十四章 笨拙且努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烈火焚塢城第二十四章 當時已迷惘第一百九十二章 玩火終自焚第四十一章 勝負反手間第三百二十六章 機緣需把握第三百二十一章 心意各自知第三百三十章 殊途而同歸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君不如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歸去意躊躇第二百九十一章 和氣乃生財第二百二十九章 心思若繩網第三百三十一章 蹊徑早行者第六十六章 由相不由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九十一章 和氣乃生財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風將起兮第一百二十五章 爲有君心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已入佳境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敗牽人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過江初見聞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重疑無路第六章 方得自性情第二百二十章 事宜早安排第二百六十三章 心湖起波瀾第一百零四章 退則風浪平第一百九十九章 興盡自歸去第七十章 幼狐試爪牙第二百八十二章 應對有分寸第二十八章 雙親憂思重第三十三章 烹茶以論道第一百零四章 退則風浪平第二百八十五章 百般都願嘗第九十三章 猶見赤子心第十四章 成事不由人第二十八章 雙親憂思重第六十一章 風雨燕歸來第八十章 心意不肯讓第一百七十章 不許見白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覆手可爲雨第二百五十七章 窮極則思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事了伏線起第九十六章 往來皆人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風雲鼓盪時第三十四章 坐談而忘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至親猶不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青山盡鉛華第二章 誓約非空許
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君不如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人必以羣分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念要通達第二百三十三章 言不合則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世事如棋局第三百五十章 靈機見真如第七十章 幼狐試爪牙第一百五十七章 歸去意躊躇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手擒二鬼第二十章 不與凡人同第一百五十三章 烈火焚塢城第六十九章 飲啄皆前定第三百三十七章 指鹿即爲馬第六十二章 此心憑君意第二百七十六章 喜獲新技能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山遮不住第三百三十二章 積沙而成塔第一百二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意未曾改第一百五十六章 人心不可恃第一百一十章 江湖初留名第三十六章 心中自歡喜第一百五十六章 人心不可恃第七十四章 是友不是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湖再相見第二百七十六章 喜獲新技能第三百零七章 鴻爪過留痕第八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八章 孤舟向晚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覆手捉殘魂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意未曾改第二百六十九章 事臨反遲疑第一百零三章 隨風潛入夜第二十八章 雙親憂思重第六章 方得自性情第三百三十章 殊途而同歸第五十六章 世人皆煩憂第七十五章 欣然赴茶局第九十五章 欲雨風先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撥草尋蛇蟲第一百九十三章 法自身外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照無私隱第八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一百四十三章 曾是陌路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借刀殺人計第一百五十章 陰謀藏身後第二百三十七章 樹靜風不止第九十九章 我且來就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老算計多第九十八章 伴你同風起第二百九十三章 人力有窮時第八十四章 笨拙且努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烈火焚塢城第二十四章 當時已迷惘第一百九十二章 玩火終自焚第四十一章 勝負反手間第三百二十六章 機緣需把握第三百二十一章 心意各自知第三百三十章 殊途而同歸第一百二十七章 見君不如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歸去意躊躇第二百九十一章 和氣乃生財第二百二十九章 心思若繩網第三百三十一章 蹊徑早行者第六十六章 由相不由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九十一章 和氣乃生財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風將起兮第一百二十五章 爲有君心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已入佳境第三百一十五章 成敗牽人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過江初見聞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重疑無路第六章 方得自性情第二百二十章 事宜早安排第二百六十三章 心湖起波瀾第一百零四章 退則風浪平第一百九十九章 興盡自歸去第七十章 幼狐試爪牙第二百八十二章 應對有分寸第二十八章 雙親憂思重第三十三章 烹茶以論道第一百零四章 退則風浪平第二百八十五章 百般都願嘗第九十三章 猶見赤子心第十四章 成事不由人第二十八章 雙親憂思重第六十一章 風雨燕歸來第八十章 心意不肯讓第一百七十章 不許見白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覆手可爲雨第二百五十七章 窮極則思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事了伏線起第九十六章 往來皆人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風雲鼓盪時第三十四章 坐談而忘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至親猶不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青山盡鉛華第二章 誓約非空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