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賺瘋了

張安世已抵達了詔獄。

看着這一個個被駕貼請來的人,不禁爲之振奮。

這些……將來可都是……人力啊。

新洲土地廣袤,礦產資源尤其是豐富,且多數礦產,都是富礦,開採成本低廉,品質極高。

何況還有足夠的耕地和草場,至少在這個時代,即便是養活千萬人,也是足夠了。

只是現在……新洲最缺的,恰恰就是人。

相比於流民,張安世其實更青睞囚犯的親眷。

倒不是因爲罪囚好管理,而是因爲,在大明,能扯得上欽犯眷屬四個字的,其實都是非富即貴。

這樣人家出身的人,從小就不知用了多少民脂民膏,將無數資源搭進去,進行培養。

讀書寫字對他們而言都不在話下。

人……終究還是要讀書的,無論讀的是什麼書,即便是這些人再不可能指望科舉,可讀書之後,再去學習其他的手藝和安身立命的東西,也遠比大字不識的人要輕易的多。

說的再難聽一些,哪怕只是做木工,一個完全憑藉經驗的老匠,未必比得上一個飽讀詩書,頗有閱歷之人在木工這一行創造更高的價值。

畢竟經驗的東西,只要真正去幹,慢慢的也就能養出來。

可如何舉一反三,如何在木作的過程中開動腦筋,改進工藝和生產方式,這卻是前者遠遠比不上的。

大明的問題恰恰就在於,真正勤勤懇懇的百姓,無法獲得教育的資源。

而擁有大量教育資源的達官貴人們,卻不屑於生產。

於是乎,所有的生產方式,即便也創造出許多的輝煌,卻無人願意記錄,以至無法積累,也無人進行總結,最終曇花一現。

張安世缺的不是人力,缺的是大量像沈括和宋應星這樣既關注生產,同時又有學識的人。

讓民脂民膏堆砌出來的教育資源,最終淪爲寫文章金榜題名這般的工具,實是暴殄天物。

而如今,這些人統統成了罪人,從雲端上掉了下來。

張大爺即將要賞他們一口飯吃,送他們去新洲重獲新生,他們捱了一頓苦頭,刺配萬里,遭了罪之後,總算有了一個棲息之地。

如今淪爲了最底層的尋常百姓,得指望着勞作才能吃飯,還怕他們反了天?

可但凡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知識與勞作之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必能成爲各行各業的中堅。

張安世踱步至詔獄的刑堂,巡視一番,隨即便將陳禮和陳道文喊來,道:“現在有多少欽犯了。”

“一千多,各省只怕還有千人以上。”

張安世遺憾地道:“這麼少?”

“啊……這……”

張安世道:“本王的意思是……除惡務盡,陛下這一次的意思是要斬草除根,當然……也不能冤枉了好人。”

“卑下明白。”陳禮道:“現在……只是冰山一角呢……卑下這邊,還在盡心竭力。”

張安世頷首:“無妨,可以慢慢來,現在加起來,是兩千餘戶,這一家老小……我來算算……這樣的大戶人家,一家能有十幾口嗎?”

“恐怕不止。”陳道文在旁道:“殿下……這都是大戶,卑下捉拿了不少人,也拿過不少家眷,這一戶人家,規模可不小。許多人,妻妾都有好幾房呢,子女不少,大抵……應該是一戶三五十人吧。還有一個叫劉進的,此人乃江西的士紳,他的姐夫,還是文淵閣大學士呢,這廝有九房的妻妾,就這……還不算完……”

張安世一時沒反應過來,於是下意識地道:“還沒算完是什麼意思?”

陳道文道:“還有許多的通房丫頭,並未計算在內,這廝子女就有二十餘,還有幾個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燈。這上上下下,便有近百餘口了。”

張安世也給整震驚了,接着一股子火氣冒了上來,憤恨地道:“該死,平常百姓連個媳婦都娶不上呢,他們居然這樣糟踐……罷啦,這個人……陛下已經赦免,留下他的人頭,不過……死罪可免,活罪卻難逃,一家人整整齊齊的,一個都別少,都給我送去新洲流放!記得,要整整齊齊的,此人畢竟是金公的妻弟,若是留下點什麼人,教他們骨肉分離,本王於心不忍。”

陳道文道:“殿下放心,卑下明白。”

張安世則道:“若是一戶能有三五十人的話,這樣下來,豈不是有近十萬口……若是再捉拿了一些欽犯……若是能有二十萬之數……”

見張安世念念叨叨,居然越說越神采飛揚,陳道文很是無語,不由得看向自己的叔父陳禮,似乎想從自己的叔父臉上看出一點什麼。

陳禮看了一眼張安世,也表示很無奈的樣子。

張安世隨即道:“好了,這事……就這樣吧,接下來是你們要努力的事了,其他的事,本王也就不多管了。不過有幾件事,你們要牢記着。”

陳禮和陳道文連忙收起心神,認真地道:“還請殿下示下。”

張安世若有所思地踱了幾步,才慢悠悠地道:“其一,這些都是欽犯,他們的眷屬,要立即嚴格看管起來,逃了一個,就是死罪。”

“其二,也不必教他們遭罪,該吃吃,該喝喝,別餓死了,有病要治病,非必要不可動刑。”

“其三……”張安世頓了頓,接着道:“這是最緊要的,沒有聖旨和本王的詔令,無論是任何人,管他是東廠也好,還是文淵閣亦或者六部也罷,若是索要眷屬,一個都不得給。”

陳道文猛地張目,大驚道:“殿下……莫不是……朝中還有他們的黨羽,可能……想辦法讓他們脫罪?”

張安世深深地看了陳道文一眼:“莫須有呢?”

陳道文肅然道:“殿下放心,卑下明白,從今日起,卑下親自守着。”

張安世露出微笑道:“既如此,那麼本王也就安心了。”

當即,張安世擺駕回府。

陳禮與陳道文一道親自出詔獄相送,看着張安世的車駕逐漸遠去,陳道文眼中依舊帶着欽佩之色,道:“叔,不,都督,殿下想的真是周到啊,我爲何就沒有想到?這些欽犯,無不是非富即貴,人脈廣的很,朝中必有人施以援手,這樣看來,咱們錦衣衛的壓力,可就不小了。”

陳禮朝他笑了笑,只輕描淡寫地道:“好了,別成日瞎琢磨了,幹好你自己的事。”

陳道文收斂起心情,隨即道:“都督,我覺得得再想辦法,將官校學堂的新生員也調撥來戍守,我眼皮兒總跳,聽了殿下的話之後,心裡更覺得有蹊蹺,都督……難道不認爲……這後頭……可能還有什麼大事嗎?”

陳禮意味深長地看了陳道文一眼:“你認爲有就有吧。”

陳道文:“……”

另一頭,張安世興沖沖地回到了自己的王府。

而此時,張三卻已張羅起來。

原本以爲皇帝駕崩,所以王府上下,統統都披麻戴孝,府裡也裝飾了一番。

現在已聽聞陛下起死回生,於是便覺得晦氣,自是趕緊摘除,整個王府自是忙的不可交加。

一見到張安世回來,張三便道:“殿下,你是不曉得呢……”

張安世擺擺手:“好了,好了,本王他孃的錦衣衛出身,陛下肚子裡的蛔蟲,天下還有本王不曉得的事?少在本王面前賣弄你聽到的那些胡扯消息。”

張三於是笑了,道:“不是……咳咳……是………馬氏船業的東家……來拜訪了。”

張安世一愣,有些意外,隨即皺眉道:“是那個狀元公?”

“正是。”

張安世這才頷首,便道:“人在何處?”

張三是從前跟着張安世一路走來的人,在張安世的跟前也比其他下人要隨意幾分,便如實道:“原本我是不教他進的,這可是蕪湖郡王府,豈是閒雜人等想來就來的?殿下您……”

張安世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然後他塞了你一點銀子,你就巴巴地請他進去了?”

張三大驚,道:“殿下,可……可不是這樣……”

可他語氣明顯的越來越微弱。

張安世也不多說什麼,只笑了笑,便道:“人在何處?”

“安排在側殿。”

張安世點頭,便繼續往裡走。

等進入了側殿,便見有人起身,忙朝張安世行大禮,正是那馬愉。

張安世只是道:“免禮吧,你是曉得本王這個人,不喜……這些虛禮的,怎麼……馬先生這又是嗅到了什麼,突然跑來了。”

馬愉微笑,他道:“聽聞了一些消息。”

張安世穩穩落座,拿起下人送來的茶盞,施施然地押了一口茶,才道:“說。”

馬愉道:“聽聞……陛下捉拿了許多的欽犯,這些欽犯還不少,這些人的族人,盡都要流放,且聽聞……是流放去新洲?”

張安世頓時將茶盞放下,警惕地看了馬愉一眼。

這馬愉得到消息的速度倒是很快。

馬愉似乎瞭解了張安世的意圖,忙解釋道:“殿下勿怪,鄙人只做買賣,朝中的事,不敢幹涉,也不敢多問。只是……這經營之道,消息也是最緊要的,很多時候,一個消息,足以讓人快人一步,而快人一步……就意味着有利可圖……”

張安世倒也認同地道:“是有這麼一回事。”

馬愉還算是坦誠,所以張安世也沒有繼續深裡去追究,當即又端起了茶盞,邊道:“馬先生看到了機會?”

“是。”馬愉頷首道:“學生打算,馬氏船行,將增加新洲至松江口、珠江口、登萊幾處港口的航運,貨船從以往每月三十一班次,增加至六十二班次,客船從九班次,增加至三十班次。”

張安世不由得笑了,道:“這倒是互惠互利的好事,突然增加了這麼多的人力,尤其還有這麼多人需要去新洲,你這客船去,保準虧不了。人去了,就不免要多帶一些東西去,這貨運……也不吃虧,馬先生……看來總是能找到掙錢的機會。”

馬愉接着道:“這只是次要的,首要的還是能爲殿下出出力,否則,一下子這麼多的人,想要送去新洲,怕也不易,馬氏船業這邊增加一些航運,也是爲了新洲着想。”

張安世頷首:“不過,本王卻以爲,這畢竟只是蠅頭小利,馬先生是做大買賣的人,不至於爲這小買賣跑動。說罷,還有什麼事,你別誤會,本王不是不近人情,只是已習慣了開門見山。”

馬愉笑了笑,張安世這句話,還真不是奉承他,馬愉這馬氏船行,現如今,已算是海船運輸業的翹楚,甚至規模,已比之第二、第三的船運商行相加還要大了。

船運可是重資產的行業,每年購船的開支,就是天文數字,而馬氏船行資本也是最豐厚的,雖然不如棲霞商行,可它的成長速度,卻是教人咋舌。

這一點客運和貨運的買賣,馬愉這樣的人,還真未必看得上眼。

馬愉微微一笑道:“殿下知我。”

他頓了頓,接着道:“此番,馬某也希望能夠往新洲一趟。”

張安世好奇地看着他道:“噢?”

馬愉道:“新洲的情況,馬某也瞭解一些,據聞還不錯,此番……藉着這一次機會,想再實地走一走。”

張安世意味深長地看着馬愉:“爲何?”

馬愉道:“實不相瞞,只一件事,就是希望……馬氏船行,打算大舉進入新洲。”

張安世道:“是嗎?”

他臉上認真了幾分,打量着馬愉,邊道:“馬先生,你就說實話吧,新洲那地方……本王一向是一視同仁的,若只是因爲……大舉進入新洲,想借機討好本王,教本王給你什麼恩惠,這……可不成。”

馬愉搖頭:“草民是看中了商機,與殿下無涉。”

“商機?”

馬愉點頭道:“草民此前說過,新洲的情況,草民有一些瞭解,至少現在得到的訊息是,土地廣袤,沒有外敵,礦產豐富,如今各處的城鎮,也已初具了一些規模。草民一直都想……馬氏船行進入西洋等地。”

“只是……西洋諸藩國,大多都環境險惡,周邊有不少的土人,平日裡相互攻伐,因而,諸國對火器和鋼鐵的需求極大,對於生產和海運的需求雖也不小,可畢竟只是次要的。”

馬愉頓了頓,繼續道:“新洲不同,新洲安定,且一直進行的是墾荒、開礦,建造、生產爲主,且此地,從航運上看,距離西洋諸國更近一些,譬如造船,若是在新洲造船,開闢航線至西洋諸國,供應西洋諸國所需,成本算起來,其實比之大明,也是不相上下。畢竟,礦藏比之大明廉價的多。將來冶煉必爲新洲的支柱。”

“何況,新洲眼下可能有利可圖,與大明不相上下。可新洲畢竟眼下是不毛之地,未來一旦人口日漸增多,長遠來看,今日的投入,可能大明與之相比,也遠遠不如。畢竟……大明雖是百業興旺,可畢竟……許多的行業,大抵都已人滿爲患,競爭不小。而新洲……則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張安世聽罷,不由笑起來,道:“所以,你想在新洲提前佈局?”

“正是。”馬愉道:“草民在大明,一直投入的乃是船運,可單憑船運,可不成,要與其他的船運進行競爭,單憑購船,風險依舊不小,今日馬某能籌措資金,大肆購船,可其他的船行,現在也磨刀霍霍,遲早,馬氏商行這搶佔的先機,是要慢慢淡化的。要對抗諸船行,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線經營。”

“馬某聽聞……當初從新洲來,竟有一種鐵殼船,曾在松江口岸逗留,乃新洲製造。更聽聞,是新洲那邊,在設想將蒸汽機,搬至船上,這件事,倒是大大地啓發了草民。”

他顯得極認真,繼續道:“如今,蒸汽機的運用……倒是不少,不少作坊,都藉此來替代人力和馬力,既然可以用來制車,可以用來取代人力和水力用來紡織,那麼……擱在船上……有何不可?甚或將來……或許可以風靡起來。”

“倘若是如此,那麼就太可怕了,每年所造新船,需要冶煉多少鋼鐵?除此之外,如今新政已在即,各省要鋪開鐵路,也只是時間的問題,這又需多少鋼鐵?這普天之下,唯有新洲的鐵礦挖掘的成本最低廉,品相最好。可若是將礦石運至松江口販售,運輸的費用卻是不小。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爲了滿足大明對鋼鐵的需求,新洲會出現大規模的冶煉,將礦石冶煉成上等的鋼鐵,運輸至松江或者珠江,供應大明所需。”

“除此之外,還有造船,一旦造船所需的鋼材大增,那麼將來造船的最大成本,可能就是鋼材。若是等新洲冶煉了鋼鐵,運送至大明的船塢製造艦船,這不但費時費力,而且還大大增加了成本。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就近製造,新洲冶煉了鋼鐵之後,直接輸送至新洲的船塢,製造成船,再交付出去。”

今天的更新會晚一點。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89章 入宮報喜第326章 反殺第257章 大喜第100章 加官進爵第157章 封侯第351章 幹一件大事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583章 衆建諸侯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372章 自取滅亡第370章 天大功勞與萬死之罪第593章 大功告成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581章 封官許願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555章 一個個收拾第510章 真相反轉第199章 人贓並獲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231章 千秋功業第7章 聖旨第131章 殺手鐗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164章 有一百六十四章:水落石出第594章 出擊第7章 聖旨第229章 破天荒的賞賜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593章 大功告成第147章 豐功偉績啊第354章 朕的好孫兒今天的更新會晚一點。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網打盡第326章 反殺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442章 大功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49章 亂世用重典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456章 加恩第587章 斬立決第19章 皇孫第600章 大發現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570章 破賊第208章 聖孫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284章 帝心難測第459章 驚人數目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73章 血濺五步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398章 朕誅之第269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200章 原來如此第45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532章 行萬里路第35章 如獲至寶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205章 趕盡殺絕第75章 聖駕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165章 真相第124章 此孫必爲聖主第259章 國公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438章 天文數字第15章 震動朝野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220章 天子門生第452章 大獲全勝第366章 漲勢喜人第188章 落網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364章 揭開謎底第199章 人贓並獲第212章 清洗
今天的更新會晚一點。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455章 敬天法祖第89章 入宮報喜第326章 反殺第257章 大喜第100章 加官進爵第157章 封侯第351章 幹一件大事第86章 血淋淋的真相第218章 原形畢露第486章 大明的希望第583章 衆建諸侯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489章 富可敵國第372章 自取滅亡第370章 天大功勞與萬死之罪第593章 大功告成第371章 文臣皆可殺第430章 天大的事第581章 封官許願第223章 斬草除根第425章 生財有道第406章 天下人之心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555章 一個個收拾第510章 真相反轉第199章 人贓並獲第119章 真相水落石出第231章 千秋功業第7章 聖旨第131章 殺手鐗第287章 大局已定第368章 孝順的皇孫第253章 價值連城第246章 財源廣進第164章 有一百六十四章:水落石出第594章 出擊第7章 聖旨第229章 破天荒的賞賜第427章 人中龍鳳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196章 大開殺戒第593章 大功告成第147章 豐功偉績啊第354章 朕的好孫兒今天的更新會晚一點。第286章 一擊必殺第428章 奉旨拿人 一網打盡第326章 反殺第557章 志在四方第442章 大功第584章 百倍千倍的回報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228章 名震天下第549章 亂世用重典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408章 血流成河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456章 加恩第587章 斬立決第19章 皇孫第600章 大發現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570章 破賊第208章 聖孫第377章 帝心難測第284章 帝心難測第459章 驚人數目第469章 御前問審第217章 皇孫,快出來看熱鬧第73章 血濺五步第95章 京城五大名儒第398章 朕誅之第269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200章 原來如此第45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532章 行萬里路第35章 如獲至寶第256章 大功告成第205章 趕盡殺絕第75章 聖駕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第165章 真相第124章 此孫必爲聖主第259章 國公第449章 謝陛下恩典第438章 天文數字第15章 震動朝野第464章 張安世的毒計第220章 天子門生第452章 大獲全勝第366章 漲勢喜人第188章 落網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364章 揭開謎底第199章 人贓並獲第212章 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