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宇就坐到旁邊的桌子旁,雖然目不能視人,卻依舊謙恭的和賓客寒暄,沒有半點扭捏做態的樣子。
楊大波暗自嘆息一下,論任何方面這個謝宏宇都是繼承謝家衣鉢的最佳人選,卻偏偏選擇捨身爲父,到了這步田地還能這麼坦蕩,光是這份博大的胸懷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剛想到這兒,餘光卻忽然發現謝宏宇的“目光”正對着自己這邊,臉上帶着陽光雨露般的微笑,如果他是個視力正常的人,楊大波一定會以爲對方正在審視自己,不過等他把目光投去時,謝宏宇卻已把臉轉到另外一邊。
這不經意間的一個小細節卻令楊大波心裡一動。
這時,門口一陣喧鬧,緊接着腳步聲匝沓,三名黑衣男人護持着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輕男子進來。
和謝宏紳、謝宏宇相比,這個男人一經出現立即吸引了在場更多人的關注。
這個男人的身高和楊大波差不多,身材也算魁梧,一副不苟言笑的樣子站在人羣中,頗有些鶴立雞羣的感覺,目光隨便在人羣中一掃,凜凜生威。
同樣的,這個男人和謝宏宇兄弟眉目間有些相像,楊大波一眼便看出,這個男人應該就是謝家大公子。謝家的三個公子齊齊亮相幾乎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也足見謝家對這次壽辰的重視。
與謝宏紳、謝宏宇兄弟不同的是,這個男人眼圈發青,目光有時凝滯無神,行走時明顯可看出下盤輕飄許多。看樣子不是身患某種疾病,就是被酒色掏空了身體。
奇怪的是,三人雖然是親兄弟,卻並沒有坐到一張桌旁,而且彼此間沒有任何交流。
楊大波只是靜靜地旁觀,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豪門,不管是什麼樣的豪門家族,背後總是充斥性,謊言,暴力,權力,luanlun,彷彿是一片慾望交織的海洋,永遠深不見底。
“老爸,這個人是誰,看樣子派頭不小啊!”戴瑋不知疲倦的問道。
戴春風眯縫着眼睛,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說道:“看樣子還看不出來嗎,他就是謝家大公子謝宏彬,目前只有他幫助老謝打理家族核心業務,還是嘉美實業旗下博雅地產的總裁,在年輕一輩中也算是佼佼者了。”
戴瑋額角的青筋根根暴起,幾分糾結的說道:“老爸,在你眼裡,人家謝家三個兒子個個都是好樣的,你就這麼一個兒子,難道會比他們差麼?”
戴春風酣然一笑:“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你何必那麼緊張。他們三個各有各的優點,但同時也有無法彌補的缺點,就好象一枚硬幣的兩面。”
戴瑋幾分釋然的出口氣,“老爸,就你來看,他們三個誰最有可能繼承謝家老爺子的衣鉢呢。”
戴春風老奸巨猾的笑笑,看看左右沒人注意到他們父子,把聲音放低些說道:“這話要從何說起呢,打個比方吧,康熙朝九龍奪嫡的事情,你知道嗎?”
“大體知道一點,不過這和謝家有什麼關係?”戴瑋懵懂的說道。
戴春風輕撫着頜下的微須,悠然道:“當然有關係,你聽我慢慢道來。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廢太子,引起衆位阿哥對太子位置的覬覦。當時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謀求儲位的願望。只不過有些人野心小,有的只覺自己沒戲,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真正要爭奪皇位的只有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禎,老九、老十是老八同黨,助老八爭位,他們自己並無野心;老十三助老四,他自己也無意爭位。而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十二阿哥胤祹深知皇位輪不到自己,也無此奢望,便只安穩地當着親王。
後來,老大因野心太過暴露,遭康熙帝終生圈禁;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兩次廢黜,第二次廢黜後將其終生圈禁並昭告天下,說不再立他,也不許任何人再舉薦他爲太子;老三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車之鑑,不敢再攪這趟渾水,主動退出。實際的競爭者只剩老四、老八和老十四。最後,老四勝出,即雍正皇帝。
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九位阿哥,形成了五大‘朋黨’。從此便形成九龍奪嫡的局面。”
“古代那種事司空見慣,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戴瑋不以爲然地說道。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搞清楚九龍奪嫡的事情,就不難理解謝家的情況。”
“是嗎?老爸,你學問好,講講到底是怎麼回事。”
“呵呵,孺子可教。那接下來我們就要先從康熙的幾位阿哥說起。”戴春風眯縫着細長的眼睛,一頓一挫的說道:“顧名思義,‘太子黨’以皇太子胤礽爲首。
胤礽生母是康熙的結髮妻子赫舍里氏,因夫妻感情甚篤,而皇后又因生子難產而亡,故康熙帝對皇后這位遺孤十分疼愛,並在翌年胤礽一歲時就確立了他的儲君之位,並加以悉心培養。胤礽是康熙帝諸子中非常有能力的一位皇子,他是康熙皇帝一手帶大和培養起來的繼承人,曾經是皇父的驕傲。胤礽天資聰穎,是諸師父口中讚不絕口的完美學生;他六歲就傅,十三歲出閣讀書,自此經常在文武百官面前講解儒家經典;而且嫺於騎射,可謂文武雙全。
爲了培育太子,康熙破格樹立皇太子的權威,讓他結交漢族名家與外國傳教士。值得一提的是,在與諸洋人的交往中,大清儲君的翩翩風度同樣讓外國人刮目相看。青少年時的胤礽爲人賢德,謙恭禮讓,且有很高的治國天賦,代父聽政期間,能力非凡。康熙過早確立皇太子,且給予太子臨政、領兵的特權,這便必然導致太子周圍形成一羣阿諛奉承之人,結黨營私;而康熙對太子的特殊關愛甚於諸皇子兼其弄巧成拙,給予諸皇子兵政大權,這必然引發諸皇子與皇太子之間矛盾叢生。
皇太子胤礽的一切過錯在康熙處均能得到包庇,康熙不厭其煩地選撤太子的侍從,因爲他堅信自己兒子是沒錯的,唯有兒子身邊的小人教唆壞了太子。長期的姑息養奸,使得高高在上的胤礽逐漸養成了不可一世、蠻橫無禮的性格,之前的君子氣度已蕩然無存,變得乖戾暴躁,四周早已樹敵無數。
胤礽被廢黜儲位,絕不是因爲他軟弱無能。相反,卻是因爲康熙給予他的過多特權與他結交過多大臣,故而對康熙皇帝的中央集權造成極大威脅,而作爲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胤礽並沒有讓皇父及諸臣失望,早期的能力已赫然在目,即使在他第一次被廢、康熙帝對他失望透頂之時,仍對他從前的功績予以承認。”說到這兒,戴春風深湛的一笑:“說了這麼多,你應該明白,以古比今,胤礽和謝家大公子有許多相似之處。”
戴瑋似有所悟的點點頭,“明白一些了,您接着說。”
“嗯,再說諸皇子中的三爺。爲什麼是三爺,而不是三爺黨,這是由於三皇子胤祉根本沒有形成什麼明顯的朋黨之勢。他本身喜歡舞文弄墨,周圍都是些文人。他們受康熙之命,負責編書,還負責重修壇廟、宮殿、樂器,編制曆法等。他們的最大成就是編輯了我國第二部大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所以,胤祉即使有當皇帝的心,但較之別的阿哥,動作可小得多了。”
戴春風停頓一下,接着說:“再說八爺黨。‘八爺黨’是所有朋黨之中勢力最強的一支。以八阿哥胤禩爲首,還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等人。胤禩樂善好施,人稱’八賢王‘。因生母良妃衛氏原系辛者庫罪籍,因此並非子憑母貴,出生便被送到惠妃納蘭氏處撫養。低微的出身、溫和的性格讓他在小時候受兄弟嘲笑。然而他天資聰穎,德才兼備,17歲便被封爲貝勒,在朝中、江南一帶都有極好的聲望。一到廢太子時,諸多對儲君之位有所覬覦的各黨開始活躍,尤以八爺黨最甚。當時康熙問朝中百官,這個儲君之位誰來當最好,他便立誰。誰知百官大部都舉薦了八阿哥,這引起康熙極度不滿。二阿哥雖然忤逆乖張,卻是從小就帶在身邊親自撫養的,父子之情尚未了結。因此康熙心裡是希望衆大臣復立二阿哥爲太子。
康熙生平最痛恨結黨營私,並且當時他尚算壯年,看着朝中百官及八爺黨的勢力豈能不擔憂自己的皇位,因此,這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裡,心中大爲不滿。所以在衆人舉薦胤禩爲皇位繼承人之後,康熙不僅大怒,還下令圈禁胤禩,藉此打擊‘八爺黨’。不過,沒過多久,他就被釋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