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土地補償款(二)

土地,是農民賴以爲生的基本生產資料。

自從土地承包分產到戶,多年來錢家寶一家就在自家的地頭忙活。

除了種莊稼,也弄了一畝多地種菜。

每到節令時分,各種各樣的疏菜都種上一些。除了供自家人食用,省去買菜的錢,三不五時的還能到五里外的鎮上擺個攤。

他和姐夫兩個,在院子裡壘了個豬圈,從集市上買來兩頭小豬養。

這到了年底,豬養大了一賣,又是一筆收入。平時豬的排泄物,又可以挑到地裡肥田。至少種菜的肥料總是夠了的。

雖說誰家的日子都挺緊巴,房前屋後儘可能撒個種種上一點,但像他們家這麼齊全的卻不多。

日子再節省,哪家都短不了有個紅白事啥的,或者偶爾改善一下伙食,這菜呀肉呀,總是有些市場的。

挑着擔子靠步行去鎮上趕集,辛苦歸辛苦,錢家寶每去一次,多少都能賺回一點零花錢,貼補家用。

這些年間,靠着姐姐姐夫幫襯着,加上姐姐出嫁時,姐夫家送來的彩禮,錢家寶總算把欠村裡人的錢,一點點還清了。

無債一身輕呀。往後就算再辛苦,賺來的錢總歸可以留到自己兜裡。

這次徵地,包括菜地在內,錢家大部分土地都在裡面。

錢家寶也不覺得有啥可惜的,他只盼着徵地的錢儘快發下來,他要領着父親去治病。

姐夫是從部隊轉業地。算是有些見識的,他倆個農閒時沒少爲將來盤算。

只要修了路,交通便利了,將來想做點啥都方便。

“要不是你侄子小,裡裡外外活計太多,你姐一個人忙不過來,我真想進城去打工……”

前些時候姐夫接到從前戰友的來信了。

人家現在在北京打工呢。在一家裝飾公司裡幹活,每月都有工資領。老闆人不錯,平時吃的用的住的都沒虧着他們。去年一年算下來,收入正八經不錯。

戰友在信裡告訴他,他們工程隊裡,絕大多數人都是退伍兵,大家彼此相處很融洽。而且,在大城市裡做活,着實開了眼界。不說那高樓大廈和馬路上跑的各種樣式的四個軲轆的小轎車,單是他們一年裡頭,進進出出地可都是京城裡數得着的高檔小區和別墅,人家家裡那裝飾那設計那擺設,絕對是一般人連想都沒辦法想像的……

錢家寶也很是憧憬。

“姐夫,會有機會的。不是說被佔用的土地,國家都會給補償嗎?等這錢一下來,我送咱爹進城把病瞧好了。以後咱倆一塊兒進城打工。咱家聰聰馬上就該入學了。咱多掙點錢,讓聰聰好好唸書,將來當大學生……”聰聰是他的小侄子,錢家寶自己沒能圓的求學夢,是他一直深壓在心底地遺憾。

錢家姐夫嘴脣動了動,想說點啥,又咽了下去。

給癱瘓在牀的岳父治病,是小舅子多年的心願。可是、可是他託戰友跟城裡的醫生諮詢過。

岳父的情況應該屬於脊髓損傷。即便是得到正確治療,恢復的神經也是代償功能,不能全愈。最關鍵的是,這種病治療恢復在於早期,倘若受牽扯的神經,因爲時間過長以致繼發缺血變性,則恢復無望。

岳父病了十年了,便是那時候有治好的希望,耽誤到現在……算了。不管怎麼樣試試也好,省得小舅子總揣着是塊心病。

土地補償款。就像在推磨地驢子前頭掛着的一根胡蘿蔔,看着誘人,然而你怎麼努力,都吃不到。

從去年開始,就被村裡人傳的沸沸揚揚的錢,過了冬,過了年,眼瞅着春天都來了很久,還是沒個影。

不知什麼時候,不知由誰那裡漏出股風,說是錢早已經到位,大隊扣着,就是不發給村民。

再後來,耳朵裡能聽到的消息就更多了。

據說幾裡外的村子,人家大隊拿了錢,買了很多吃的用的發到各家去了。又說再遠地村子,聽說人家都分到了錢,具體數就不清楚了,反正大隊給錢了……

錢家寶所在的村子,立刻像炸了鍋。

“平時大家各管各的,好的賴的各家生活自理,也沒見他村長支書發揮出點啥作用來。這一有了好處,腰桿子咋就立馬挺起來了?說什麼村委會也是一級政府,有啥事他們得慢慢研究個章程出來,我看哪,簡直就像地主老財突然回來當家做主似的哩……”

“頭前碰見村支書,我和二娃他爹、順子他叔一合計,掛記着自家那塊地,趕緊湊過去問問,你猜人家說啥?人家也不提錢到沒到,分不分的事,人家不理咱這茬,轉了半天圈子,就一個意思:錢是徵地給的補償,地是村集體共有地,得走村集體地帳,歸集體共有。將來要怎麼處理,他也做不了主……”

聽的人立刻義憤填膺,“啥?啥叫歸集體共有?土地早就承包到戶了,做啥一提起來還是集體經濟?這又不是過去搞公社那會兒了。這地平時說起來都是我們自家地,一有了好處,立刻就換戶主啦?說啥歸村集體,說到死,還不是歸那幾個村幹部了?他們自己私下裡分巴分巴沒我們啥事了……”

然而氣憤歸氣憤,議論歸議論,也就是背後裡說道說道,還真沒有哪個站出來,堅決要求村長給個說法。

大家都在觀望。沒有地被佔用的村民,站在一邊看熱鬧;被佔了地的村民,錢是想要地。可被村幹部一句話就堵了回來,沒轍沒招的,也就剩生氣不憤的份了。

這樣的結果,出乎錢家寶意料之外。

他所有的打算都落了空,多少天的喜悅、多少個夜裡的憧憬,全部化成泡影。

爹在牀上癱了十年,十個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錢家寶都是靠着一個念想支撐着自己過來的:要掙錢。要給爹瞧病!

現在地沒了,錢也沒有着落,共產黨的天下,還有沒有讓農民說理地地方了?

他就不信了!

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但由於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四十,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這是官方說法。

實際上,就大山和董潔一路行來的所見所聞,這個見諸於文件的說法,實在是太過於保守了。

他們開了兩輛越野車出行。

越野車請人專門改裝過,外部看上去不能光鮮的像剛出廠的新車,內部在不影響安全和性能地前提下。也做了少許改動。

董潔不算。大山另外帶了六個人出門。

這六個人除了人人有一手過硬的開車修車技術、身手不俗外,基本上都有過在西北或高原等惡劣地區執行任務的經歷。

乘火車或者飛機,當然是最安全也最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但考慮到他們出遊一次不容易,大山想讓董潔好好欣賞一下西部的沿途風光。

這也是董潔自己的意思,在她看來,自駕遊是最好的出行方式。回程時坐火車坐飛機都無所謂,一來一往。總歸得有一趟像個真正出門旅遊的纔好。

他們走地不快。三月底出發,清明節時還在路上。

除了經常停下來看風景,在一些景區流連,路上也時不時停車,留兩個人開車慢行,其餘人步行一段路。

董潔一方面是吃不消連續地長途行車,覺得累,也覺得悶——車裡的空間到底有限。一方面在陌生的地方走走。也是頗有意思的一件事。

清明節。沿路碰到好幾起學生,排着長長的隊形。看模樣是學校組織的去給當地烈士掃墓。偶爾路上也有軍用卡車駛過,上面站滿了一身綠軍裝的軍人,看到他們一行,交錯的剎那,忍不住投過來關注地目光,尤其是那兩輛越野車,甚至引發其中一些人的議論,但不及聽清楚,人車就已經駛遠了。

大山忽然站住了,想了想,對走在身邊的董潔提議道:“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去附近的烈士陵園走一趟吧。”

董潔點了點頭,其餘人當然更沒有異議。

經過一番打聽,他們在一個山腳下停了車。

不知道是趕上了這兒的一個集市還是怎麼着,山腳下人很多,兩邊擺了一些攤子,正有些小販叫賣,吃的喝的和一些小玩藝都有。

山不是很高,幾百米總是有的,據說烈士陵園在半山腰。看看天色,估量一下路途和所需花費地時間,大山讓人從車裡拿了些水果火腿和飲料等東西,放到揹包裡。

揹包被一個人拿過去背好,再留下一個人守着車,其餘人這就往山上行去。

一座高聳地紀念塔前,整整齊齊站着數排學生,再旁邊,是幾排軍人,他們是有組織的過來掃墓。周圍還有很多零零散散自發過來地村民、市民。

在紀念塔前站了一會兒,大山往裡走。

“青山有幸埋忠骨”,蒼松翠柏的環繞下,山風的吹拂下,一排排由上而下的石碑映入眼簾。

墓碑上,刻着烈士的名字,整整齊齊排列的墓碑,就像他們生前端整的軍姿,遠遠望去,一座座墓碑就像一個個身穿戎裝整裝待發的戰士,在這裡集合待命。

年輕的生命在這裡長眠,很多人只留下一個名字,很多人連名字都沒留下。幾十年過去了,沒有親人從千里萬里外來爲他們上墳,或許,他們在家鄉的父母,直到死,都在盼望着能得到他們的消息,哪怕僅僅只是犧牲的消息。

這裡,自然而然形成一種肅穆的氣氛。

幾個退伍的軍人,情不自禁立正,對着墓碑,默默行了一個軍禮。

揹着揹包的人把揹包拿過來,把水果和火腿,一樣樣擺過去。

或許要不了多久,這些東西就會被人拿走吃掉,但這時候,就是想這麼做。

大山在墓碑中穿行。

這一天是給親人掃墓的節日,這一刻大山想了很多,想到了去世的奶奶、素未謀面的父親,也想到了姜紅葉和陳羣。

陳羣還在的時候,他幾乎每年的這一天,都要不遠千里,去一次雲南的麻粟坡烈士陵園。

他常說,那裡長眠着他親愛的戰友,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澆灌出了麻粟坡這片紅土地。他說,很多戰友的親人和愛人,因爲生活困難,甚至沒辦法從家鄉趕過來,看望犧牲後在那裡長眠的兒子和丈夫。他說,他條件允許,就一定要多來看看他們,敬一杯酒,敬一支菸……

如今斯人已去。

大山在心底喟然長嘆,他的手從一個個冷冰冰的墓碑前撫過,下定決心:明年的今天,他一定要去一趟雲南,替陳羣看望他的戰友。如果可能的話,希望能從相關負責人那裡,多打聽一些烈士身後的消息,至少,要讓烈士的親屬,可以去看看長眠異地他鄉的親人!

“哥?”董潔握住他的手。

“走吧。”

大山領先向外走。

他是在世俗中打滾的凡人,但是這一刻,他默默對自己起誓:他會本着良心做人、做事!

第二百四十一章 堅持第一百六十二章 工作室的首席設計師第三百零一章 商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舊友第二百五十九章 應酬第一百七十二章 時裝發佈會第二十一章 開店第六十章 艾草香第三百零五章 二去青島第三百二十章 打算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上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暴力第三百零二章 婚期第五十九章 慈母愛第三百五十七章 發現第一百九十一章 煩惱第三百六十三章 農產品第七十四章 清涼一夏(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意外第四十九章 天價的紅木傢俱(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吃醋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媒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一個國家叫中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朋友第一百四十章 噩夢第三百五十八章 採訪第八十五章 客自故鄉來(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天會更好第三十八章 生活啊,多麼美好第三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九十章 請人(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意外第三百四十二章 孩子第一百零二章 爭取第三十三章 明天會更好第七十章 我不允許第一百八十八章 傷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憋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紅葉的傷感第二十八章 驚豔校園第一百四十章 噩夢第三百七十六章 驚變第三十六章 金土地第三十六章 金土地第一百四十章 噩夢第二百一十六章 驚嚇第三百六十九章 事業第十章 行路難(二)第八十章 赤子心第一百二十章 再赴巴黎第三百一十九章 身後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幸福的微笑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海之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第一百九十一章 煩惱第一百四十三章 上學第七十六章 買房第六十章 艾草香第二百八十五章 同學會(三)第一百零四章 承諾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忙碌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遊第二百二十二章 疼愛第一百九十一章 煩惱第二百二十二章 疼愛第三百五十四章 想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難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遊第二百五十九章 應酬第三百二十八章 愛戀第五十章 天價的紅木傢俱(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二十二章 疼愛第三百零七章 姐妹不和(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災第二百一十章 兼職第一百九十一章 煩惱第三百六十九章 事業第二百三十二章 羅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災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問題第二章 天上掉下個小妹妹第三百三十七章 遠客第二百八十八章 房地產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三百四十三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一百一十九章 忙碌第三百零七章 姐妹不和(二)第二百零三章 親密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萊塢的邀請第九十一章 瘋狂的石頭第二百一十六章 驚嚇第一百九十六章 助學第二百七十七章 孩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上學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早婚
第二百四十一章 堅持第一百六十二章 工作室的首席設計師第三百零一章 商談第二百五十五章 舊友第二百五十九章 應酬第一百七十二章 時裝發佈會第二十一章 開店第六十章 艾草香第三百零五章 二去青島第三百二十章 打算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上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暴力第三百零二章 婚期第五十九章 慈母愛第三百五十七章 發現第一百九十一章 煩惱第三百六十三章 農產品第七十四章 清涼一夏(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意外第四十九章 天價的紅木傢俱(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吃醋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媒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一個國家叫中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朋友第一百四十章 噩夢第三百五十八章 採訪第八十五章 客自故鄉來(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天會更好第三十八章 生活啊,多麼美好第三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九十章 請人(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意外第三百四十二章 孩子第一百零二章 爭取第三十三章 明天會更好第七十章 我不允許第一百八十八章 傷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憋氣第一百七十七章 紅葉的傷感第二十八章 驚豔校園第一百四十章 噩夢第三百七十六章 驚變第三十六章 金土地第三十六章 金土地第一百四十章 噩夢第二百一十六章 驚嚇第三百六十九章 事業第十章 行路難(二)第八十章 赤子心第一百二十章 再赴巴黎第三百一十九章 身後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幸福的微笑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海之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第一百九十一章 煩惱第一百四十三章 上學第七十六章 買房第六十章 艾草香第二百八十五章 同學會(三)第一百零四章 承諾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忙碌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遊第二百二十二章 疼愛第一百九十一章 煩惱第二百二十二章 疼愛第三百五十四章 想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難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遊第二百五十九章 應酬第三百二十八章 愛戀第五十章 天價的紅木傢俱(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二十二章 疼愛第三百零七章 姐妹不和(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災第二百一十章 兼職第一百九十一章 煩惱第三百六十九章 事業第二百三十二章 羅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災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問題第二章 天上掉下個小妹妹第三百三十七章 遠客第二百八十八章 房地產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逢第三百四十三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一百一十九章 忙碌第三百零七章 姐妹不和(二)第二百零三章 親密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萊塢的邀請第九十一章 瘋狂的石頭第二百一十六章 驚嚇第一百九十六章 助學第二百七十七章 孩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上學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