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波斯灣的威脅

聖城麥加,燥熱的空氣中蔓延着緊張的氣息,謝里夫帶着哈希姆家族正式站在了奧斯曼帝國的對立面,這一刻起哈希姆家族不再是奧斯曼帝國掌權者尊重的聖地守護者,而是爲了阿拉伯獨立而戰的阿拉伯領袖。

麥加這個與世隔絕的聖城,迎來了槍炮的洗禮,擡眼望去,遠處的交戰區域不斷升起白色的火光和灰色的煙塵,那是那是阿拉伯起義軍在向忠於奧斯曼的武裝開火。炮彈不斷落在的不遠處的土地上,閃過道道白光和橘紅色的火焰,人們的耳邊不斷迴盪着隆隆的悶響聲。空氣中瀰漫着刺鼻的硝煙的味道,如果再加上熔岩,那就是地獄的景象。

謝里夫知道,既然做出了選擇就已經沒有回頭路,有些事情做了就不是因爲哈希姆家族的牌子,就能夠全身而退的了。阿拉伯帝國最後一任哈里發,最終也死在了旭烈兀率領的蒙古大軍手上。

看着焦灼的戰事,謝里夫的拳頭緊緊地握了起來。現在奧斯曼的控制區,已經被跨越西奈半島的英印軍團截斷,漢志當地忠於奧斯曼帝國的武裝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所以說目前這裡應該算是很安全,想到這謝里夫纔算是稍稍鼓足了勇氣。

三個兒子都已經被謝里夫送走,他已經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奪回麥加讓它回到阿拉伯人的手裡,就從這一天開始了,這對全體阿拉伯人有着重要意義。

對此帶着頭巾的勞倫斯本人也深表同感,他雖然是帶着麥克馬洪的任務來到這裡,卻並不知道英國高層到底在想着什麼,能夠親眼看着阿拉伯人成功從奧斯曼帝國分離,成爲一個獨立實體,以勞倫斯這樣一個階層的普通英國人,還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雖然漢志地區因爲麥加的特殊性,可以視爲奧斯曼帝國統治的薄弱地區,但想要兵不血刃的解決問題也並不容易。六百年來,奧斯曼帝國代表了和平教文明的榮耀,做到了阿拉伯帝國沒有做到的事情,攻克千年不落的君士坦丁堡,越過達達尼爾海峽深入歐洲,更是將地中海南岸全部控制,對歐洲形成了半包圍。

如果不是歐洲人開闢了新大陸,正常的情況下,兩大宗教的爭端將會以奧斯曼帝國的全勝作爲結局,古老的榮耀並非能夠輕易割捨。

更何況奧斯曼帝國蘇丹還自命哈里發,很多阿拉伯部族非常相應這一次對協約國的聖戰。

哈希姆家族認爲自己是爲了阿拉伯人反叛,而阻止哈希姆家族的同樣是阿拉伯的部族武裝,對方同樣認爲哈希姆家族在這個時候反叛奧斯曼帝國,是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的背叛。

既然雙方都有自己的理由,那就讓一切在戰場見真章吧?

奪取麥加的戰鬥其實非常不順利,但是哈希姆家族是外援的,英國是世界第一海權強國,如果說可能會小看奧斯曼帝國首都的防禦力量倒是真的,但僅僅隔了一條紅海的麥加,確實也不會被英國高看到哪裡去。

僅僅動用兩艘驅逐艦護送運兵船,將一個團的澳新軍團送過紅海海峽,這些到達的澳新軍團士兵,終於到達了還在戰火紛飛的麥加。

米字軍旗的出現是決定性的,澳新軍團出現在麥加附近的時候,也標誌着這一場爭奪結束了,哈希姆家族控制了宗教聖地麥加,即將蔓延的阿拉伯大起義出現了星星之火。

但對於英國在中東戰場的整體形勢來說,目前麥加這裡的情況還談不上什麼大的助力。英印軍團在早期的順利之後,深入到了巴勒斯坦附近,被傑馬爾帕夏調集的奧斯曼第三集團軍所擊敗,以印度軍團爲主力的英印軍團,在奧斯曼帝國上下已經決心抵抗之前,還是略微差了一點。

當然這一切謝里夫目前還不知道,陸地上的問題,還是法國人和俄國人更加靠譜一些。英國能打的陸軍都在法國境內!

“尊敬的謝里夫先生,你終於達成了自己的目的。”勞倫斯十分高興的開口道,“我相信以後阿拉伯人的命運,將由你們自己決定。”

“我同樣感謝勞倫斯先生你,感謝你和那些英國士兵溝通,纔沒有讓他們進入聖地。”謝里夫的態度同樣算是真誠,麥加的宗教意義重大,一旦被澳新軍團的士兵所破壞,這對整個中東來說都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這是我應該做的,其實我並不喜歡很多人認爲的思維,各大文明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勞倫斯擺擺手道,“你其他兩個兒子去了什麼地方。”

從起義開始,勞倫斯就沒有見到謝里夫的大兒子阿里和三兒子費薩爾,只剩下阿卜杜拉還跟在自己父親的身邊,難道是出現了什麼意外。

“我讓他們去了別的地方,倡議其他地方的阿拉伯人站在我們這一邊。”謝里夫的回答言簡意賅,但沒有透露去了什麼地方。

實際上他的兩個兒子都化妝,前往其他阿拉伯人的聚集區,三兒子費薩爾去了敘利亞。大兒子阿里去了波斯灣,說服當地的阿拉伯人站在自己一邊。

埃及出發的英印軍團,毫無疑問沒有實現丘吉爾的設想,海軍大臣認爲奧斯曼軍隊的戰鬥力不值一提,忘記了英國陸軍的戰鬥力同樣沒有高到哪裡去。挺高的那一小部分都在西線進行戰壕戰,剩下以印度軍團爲主的英印聯軍,在面對奧斯曼軍隊的時候沒有優勢。

東地中海一線的戰鬥沒有進展,達達尼爾海峽登陸戰同樣不容樂觀,在戰鬥陷入停頓的時候,英國內閣認命了陸軍中將伊恩·漢密爾頓爲接下來的指揮官,代替之前的海軍上將卡登則以負傷的名義回國養傷。

漢密爾頓被認爲是一位極具天賦的軍官,因勇敢、魅力和智慧出衆而聞名,有着不俗的文學素養,有着詩人將軍的外號。

在人生的大部分時間當中,伊恩·漢密爾頓都在國外作戰,長達二十五年的時間伴隨英軍在全世界作戰,戰場遍及亞非拉,其中在兼併緬甸的戰役當中居功至偉,將緬甸變成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伊恩·漢密爾頓指揮英軍佔領邊防要塞敏赫拉,直逼緬甸首都曼德勒。緬甸正規軍抵擋不住在數量和裝備上佔有優勢的英軍。最後英軍開進曼德勒。隨後在第二年緬甸被宣佈爲英國領地,作爲英屬印度的一個獨立省。

因爲長期在外作戰經驗,伊恩·漢密爾頓的任命被內閣全體部長一致認可,接手對奧斯曼帝國的軍事行動。

伊恩·漢密爾頓接手的時候,英印軍團面對奧斯曼帝國第三集團軍吃了敗仗,和哈希姆家族發起阿拉伯大起義的消息同時傳來。漢密爾頓對於他的敵人的惟一知識,來自於奧斯曼帝國陸軍操典、一張不完善的作戰區域地圖和在最後一分鐘衝進書店買來的君士坦丁堡旅遊指南。在他離開倫敦的時候,他甚至不知道戰役已經開始。

達達尼爾海峽登陸戰的一籌莫展,在有了中東戰場指揮權之後,伊恩·漢密爾頓迅速的對整體局勢有了判斷。

索性長期在英屬印度服役的精力,讓伊恩·漢密爾頓對印度軍團十分了解。到達埃及之後迅速就對印度軍團進行了重新梳理。

在縱觀全局的時候,伊恩·漢密爾頓發現了波斯灣不同尋常的情況,“十六萬英印軍團就在阿曼,是在那裡休假麼?我相信每個人都能看出來,對奧斯曼帝國的軍事行動,以及策動阿拉伯人的反抗,美索不達米亞當地的阿拉伯人非常重要,爲什麼不在波斯灣展開軍事行動?”

“波斯灣當地的情況比較特殊,佔據科威特一線的奧斯曼第八集團軍,是一個外國帕夏組織的基督軍團。”指揮部的參謀回答道。

“這樣不是更好麼?我們可以嘗試讓他們站在我們這一邊。”伊恩·漢密爾頓打斷道。

“但是聽說這個人是一個親德思想濃厚的商人,而且他認爲歐洲國家對奧斯曼帝國的攻擊,沒有考慮到當地基督徒的安全,所以這一支奧斯曼第八集團軍,是以他以基督徒自保的名義拉起來的,對任何進入領地的軍事力量都十分敵視。”

“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這是一場世界大戰!我在來之前得到了一部分的支援,兩個日本師團內閣已經決定放在中東戰場,我的意思是放在阿曼一線。”伊恩·漢密爾頓將軍斬釘截鐵道,“必須解決波斯灣的問題,我們才能夠儘快的解決奧斯曼帝國。”

伊恩·漢密爾頓到任之後,迅速進行了兵力調整,將阿曼的英印軍團派上用場。補充兩個日本師團,對兩河流域採取進攻態勢。

“我和英國人當然是打不起世界大戰了,人家是一個國家,我只是一個商人。不過戰爭要僅僅侷限與波斯灣麼?沒什麼不能打的!”謝菲爾德接到科威特的電報後看了一眼,呵呵一笑道,“我每個月都運達一千輛摩托車,三百輛卡車,現在是時候讓我們的敵人知道,打仗是要花錢的。”

第四百三十三章 保護傘公司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通用第三十九章 魯爾區第二章 副理事長第十四章 我也可以談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水污染下手第七百四十章 十四點原則第七百一十七章 氪金戰役第五百一十四章 降低關稅第八十三章 芝加哥第一夫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二百二十三章 華人的定位問題第六百三十七章 保衛華爾街第二百零九章 中美洲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七章 新股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地中海攻略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三百一十一章 真相訪談第二百三十四章 摩根和杜邦第三百三十章 反托拉斯的號角第二百一十八章 聖誕大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的風暴第一百八十七章 躊躇滿志的緬因號第三十三章 軟飯硬吃第七百二十六章 戰爭部長的酒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行是冤家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軍部的客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臉紅的澳大利亞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來自總統的報價第四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大地震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五百四十三章 又是私人時間第一百二十六章 市場規律第四百三十九章 墨西哥的盟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身威脅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六百三十二章 戰爭也可以交易第五百一十八章 現在是私人時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通用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噴火試驗第七百四十九章 筋疲力竭第五百九十章 聯邦調查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總統密友第七百六十章 基輔第五百四十七章 煎熬的貝克蘭第二百零一章 我最懂亞洲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二百二十九章 併購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四百一十六章 輕裝上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都是酒精的錯第七百一十八章 德國人的毒氣彈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廉洛克菲勒第三百九十九章 巔峰對決第六百九十八章 提爾皮茨的決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三百六十一章 厄運之鑽(免限階段)第二百一十章 深入合作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波漸熄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五百一十一章 愚人節國情諮文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二百七十七章 正義的審判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新認識一下第七十一章 冷靜客觀黨第六百二十一章 神棍和神棍第二百九十一章 就是坑也要跳第五百五十二章 當然是錢重要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白艦隊起航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五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英勇善戰意大利第五百五十三章 有效率的入侵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廉洛克菲勒第一百六十二章 電影秩序第二百九十九章 進入菸草業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英有錢啊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三百二十五章 弱小的赫斯特第二百零八章 欺負到家了第五百一十章 總統就職典禮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七百一十四章 決戰之年第六百六十一章 包辦婚姻第四百二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暴亂第七百一十八章 德國人的毒氣彈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
第四百三十三章 保護傘公司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通用第三十九章 魯爾區第二章 副理事長第十四章 我也可以談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水污染下手第七百四十章 十四點原則第七百一十七章 氪金戰役第五百一十四章 降低關稅第八十三章 芝加哥第一夫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二百二十三章 華人的定位問題第六百三十七章 保衛華爾街第二百零九章 中美洲的消息第五百六十七章 新股王第六百九十七章 地中海攻略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三百一十一章 真相訪談第二百三十四章 摩根和杜邦第三百三十章 反托拉斯的號角第二百一十八章 聖誕大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的風暴第一百八十七章 躊躇滿志的緬因號第三十三章 軟飯硬吃第七百二十六章 戰爭部長的酒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行是冤家第七百三十一章 下一代的婚禮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軍部的客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臉紅的澳大利亞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來自總統的報價第四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大地震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五百四十三章 又是私人時間第一百二十六章 市場規律第四百三十九章 墨西哥的盟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身威脅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六百三十二章 戰爭也可以交易第五百一十八章 現在是私人時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通用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四百零四章 中場休息的發佈會第二百八十六章 噴火試驗第七百四十九章 筋疲力竭第五百九十章 聯邦調查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總統密友第七百六十章 基輔第五百四十七章 煎熬的貝克蘭第二百零一章 我最懂亞洲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二百二十九章 併購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四百一十六章 輕裝上陣第三百九十三章 都是酒精的錯第七百一十八章 德國人的毒氣彈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廉洛克菲勒第三百九十九章 巔峰對決第六百九十八章 提爾皮茨的決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三百六十一章 厄運之鑽(免限階段)第二百一十章 深入合作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對錢沒有興趣第四百八十二章 風波漸熄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五百一十一章 愚人節國情諮文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二百七十七章 正義的審判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新認識一下第七十一章 冷靜客觀黨第六百二十一章 神棍和神棍第二百九十一章 就是坑也要跳第五百五十二章 當然是錢重要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白艦隊起航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五百四十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國第一大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英勇善戰意大利第五百五十三章 有效率的入侵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廉洛克菲勒第一百六十二章 電影秩序第二百九十九章 進入菸草業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英有錢啊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三百二十五章 弱小的赫斯特第二百零八章 欺負到家了第五百一十章 總統就職典禮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七百一十四章 決戰之年第六百六十一章 包辦婚姻第四百二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暴亂第七百一十八章 德國人的毒氣彈第四百四十一章 正能量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