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衆人皆驚

此言一出,茶樓皆靜,衆人紛紛循聲望去,卻看到一名穿着長衫的胖子坐在不遠處的一張桌子上正冷笑的看着侯方域。

侯方域一看來人,不由氣得笑了起來,此人侯方域也是認識,當初侯方域、陳貞慧、冒襄和方以智等十多人路徑渾源州,看到渾源州與大明各處截然不同的景象後,陳輝真、冒襄和方以智等七八人決意留下來,這個湯護就是其中一個。

看到湯護突然出現在這裡,侯方域心中就是咯噔一聲,隨即冷笑道:“湯兄,你不是已經放棄了功名決意投靠了那岳陽嗎,怎麼也來到京城了?莫非你忽然醒悟決意與那岳陽分道揚鑣了嗎?”

“非也非也!”湯護笑嘻嘻的說道:“湯某不才,如今被侯爺委任爲山西北路財政司副司長,僅此來此乃是爲了向朝廷納稅的,看到侯兄正在慷慨激昂痛斥侯爺,是以忍不住好奇發問罷了。”

“財政司?”侯方域眼中露出一絲訝色,隨即冷笑道:“沒聽說過,湯兄以前好歹也是有舉人功名的讀書人,如今卻整日與阿堵之物爲伍,你就不怕身上的銅臭味太難聞嗎?”

“阿堵之物?銅臭?”湯護先是一愣,隨即開始笑了起來,他的笑聲越來越響亮,後來乾脆整個人都笑得直不起腰來,最後更是整個人都笑得伏在了桌上。

只是湯護固然是笑得很開心,但侯方域的臉色卻是愈發的難看。最後等到湯護的聲音漸漸低下來時侯方域才陰沉着連說道:“湯兄,侯某不知剛纔哪裡說錯,竟惹得你如此好笑,莫非湯兄對侯某的話不認同嗎?”

湯護止住了笑聲,吃力的將肥胖的身子坐直望着侯方域喘息了幾口後大笑道:“侯兄啊,原本我只是以爲你這個只是有些固執,可沒想到原來我錯了。你不是固執,你是虛僞啊!”

“虛僞!”侯方域臉色頓時變得鐵青,如今這個茶樓上的人大多都是來自各地的舉子,若是任由湯護這麼說下去,他的名聲就完了。在這個以“德”來要求各地官員的時代來說,一名舉子若是被打上了“虛僞”的名聲就幾乎意味着他的名聲要完了,而他的仕途之路恐怕還沒開始也要斷了,沒有人會喜歡和一個虛僞的人共事。

後方呀幾乎是用咬牙切齒的語氣森然道:“湯護,你竟敢毀我名聲,今日你若是不說出一個所以然來。我侯方域勢必不和你善罷甘休!”

“怎麼……你還不服啊!”湯護曬然道:“那好,就讓我來說說你的虛僞。”

說罷,湯護站了起來,移動着肥胖的身子走到了侯方域的面前面帶譏笑道:“侯兄,我說你虛僞你還不信,好吧,現在我就來說說虛僞在何處。我問你,你既然是讀書人,想必禮義廉恥這四個字應該是知道的吧。”

“你夠了!”侯方域怒吼了一聲站了起來用幾乎是吃人的眼光瞪着湯護。大吼道:“湯護你這是在侮辱我麼?你先是說我虛僞,現在又說我不識禮義廉恥,你到底想幹什麼?”

“我不想幹什麼。”湯護依舊是一臉譏笑的問道:“你知道急了吧?那我問你,忠勇侯身爲皇上欽封的侯爺。乃堂堂大明超一品大員身份尊貴,以他之身份即便是六部尚書乃至閣老也見了他也得先行施禮,你侯方域何德何能竟敢直呼其名?還有,這些年韃子不斷叩邊。全賴侯爺率領大明將士東征西討,這才保得大明百姓平安,而今更是擊斃了賊酋嶽託。更令得其僞帝皇太極喪命軍中,稱其爲滔天大功也不爲過。可是如此功勞到了你嘴裡不但無功,反倒成了藩鎮的依據,天理何在?道義何在?而你侯方域不過一區區舉子,竟敢妄議國事,詆譭大明親貴,你又該當何罪,我問你……你的禮在哪裡?義在哪裡?廉恥又在哪裡?古人尚且有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之說,可你呢,侯爺一次次的爲國立此大功,你不思回報也就罷了,反倒在此信口雌黃大肆污衊侯爺恩將仇報,這樣的人豬狗不如……你枉爲一個讀書人!”

湯護的聲音在茶樓上回蕩着,樓上的數百名讀書人聽得清清楚楚,不少人的面上帶着溫怒之色,但卻沒有一個人能反駁他的話,因爲不管他們怎麼不願意承認,可湯護說的話卻如同刀子一般戳在他們的心裡,因爲這是事實。岳陽再囂張跋扈他也是皇帝欽封,內閣的首輔和幾位閣老簽字同意了的大明朝侯爺,掄起地位要比他們這些書生更是高了十萬八千里,雖然他們可以驕傲的昂着頭說我是讀書人,可以議論天下事,可卻依舊改變不了岳陽爲國立下大功這個事實。

侯方域的臉色更是由青轉白,又由白轉紅,最後才黑着臉喝道:“湯護,我不與你狡辯,總之岳陽未遵朝廷旨意,擅自出兵這是不爭的事實,侯某人說其有藩鎮之象並無過錯。”

樓上的衆舉子一聽,同時在心中暗暗搖頭,這個侯方域已經是強詞奪理了。如今的天下不聽朝廷招呼的武將又何止岳陽一個人,遼東的祖大壽、中州的左良玉這些人哪個不是自恃手握大軍不斷和朝廷討價還價要加官進爵的,爲什麼你侯方域對這些人隻字不提,這不是明擺着針對岳陽嗎。

果不其然,湯護冷笑道:“看來侯兄對我們家侯爺還真是關心啊,估計在侯兄眼裡,只有那些看到吾等文人便卑躬屈膝自稱爲門下走狗的武將才值得侯兄敬佩了是吧?”

“你胡說,侯某可沒有這麼說過!”侯方域可不能任憑湯護這麼說他,讀書人心裡怎麼藐視武將是一回事,可這種事是萬萬不可宣諸於口的,否則就是得罪了天下所有的武官階層了,他侯方域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承認的,這個後果他承擔不起。

“哈哈哈……”湯護大笑着站了起來,仰天大笑了一陣後便朝門口走去,只見他邊走還邊說:“以往在渾源州時侯爺就曾說過,如今大明的讀書人除了能把文章做得花團錦秀之外便再無是處。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至於治國定天下更是想都別想,除此之外唯一所長着只有靠着一張嘴殺人了!”

當湯護的身影消失後,他的聲音彷彿還回蕩在茶樓當中,而茶樓裡的一衆舉子還呆坐着,腦海裡還回味着剛纔的話。

京城裡的消息傳播速度是最快的,時間只是過了一天,湯護的話便在衆多赴京趕考的舉子當中流傳着。對於湯護的話,衆舉子贊同者有之不屑者有之,衆人議論紛紛。不過不管他們怎麼議論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岳陽確實挾着大勝的餘威回來了,而大勝了清軍的岳陽威望也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就不得不讓某些人感到恐慌了。

依舊是熟悉的紫禁城,依舊是那座熟悉的宮殿,崇禎端坐在龍椅上整個的狀態很是奇怪,似笑非笑似惱非惱,而在他的前面兩邊則坐着十多位大臣,凜然還是首輔溫體仁、次輔楊嗣昌以及各部位閣老和各部的尚書。從在場的人數和份量來看,這裡完全可以開一場小型的廷議了。

在崇禎的面前放着一張捷報,捷報的內容正是今日在大明朝野傳得沸沸揚揚的岳陽一事,按理說大明打了這麼大的勝仗。身爲皇帝的崇禎應該興高采烈的昭告天下並跑到帝王廟裡向各位祖宗報喜纔是,可此時的崇禎卻絲毫沒有這種心情。

良久,崇禎擡起了眼皮有氣無力的說道:“諸位愛卿,這報捷的奏報你們都看了吧。不知你們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啊?”

衆人依舊一片沉默,他們能說什麼呢?如果跟崇禎說這是天大的喜事,應該由朝廷詔告天下。那在驛報上應該怎麼說?對岳陽大肆表彰,還是對他進行嘉獎?如今的岳陽已經成了崇禎的一塊心病了,岳陽越是強大崇禎就越是睡不着,岳陽的兵馬越是能打仗崇禎對他就越是忌憚。

按這個邏輯來說朝廷對此事應該是淡化處理纔是,可問題是這件事已經不是朝廷想淡化就能夠淡化得了的,岳陽旗下的《大明時報》已經將這個消息傳得滿天下都知道了,如果朝廷再縮起頭來當鴕鳥只會惹人恥笑,至少崇禎和滿朝諸公一個賞罰不明怠慢功臣的名聲是跑不掉了。好吧,文官們可以不要臉面,畢竟如今大明的文官節操什麼的早已被他們扔到了不知哪條水溝裡了。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他們要考慮岳陽一旦班師回到山西北路,朝廷就要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岳陽肯定要找一個算賬,那個人就是如今的大同總督、領兵部尚書銜的洪承疇。

上次洪承疇趁岳陽不在想對他來個釜底抽薪,並對岳陽手下的大將嶽順寶進行了暗殺,暗殺行動失敗了,雖然沒有留下活口,但這件事就連傻子都知道是洪承疇搗的鬼。這還不止,洪承疇還派出了自己的親信大將洪安通帶領督標營準備偷襲渾源州,但卻人識破了,那位從科爾沁來的侯爺夫人立刻派出了鐵騎對督標營進行了突襲,最後連洪安通也戰死,四千多督標營士卒被俘,這件事洪承疇是想賴也賴不掉的。按理說發生了這麼惡劣的事情渾源州那邊肯定要大腦一番,可人家卻一聲不吭,權當這是沒發生過,只是那邊沒有吭聲不代表人家不在乎,人家現在不吭聲那是因爲當家的還沒回來,人家這是在告訴朝廷,這事沒完,咱們以後再算賬,現在岳陽回來了,當他知道這件事後會有什麼反映呢?這事誰也不知道,大臣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洪承疇要倒黴了。

溫體仁輕嘆了口氣站了出來,這件事他身爲首輔不發表意見是不行的。

只見他上前一步朗聲道:“皇上,忠勇侯大勝歸來,本爲喜事,朝廷應該予以褒獎纔是,但其不聽號令擅自出兵,此卻有違朝廷制度,因此臣以爲應先對其訓斥,然後好言安慰一番即可。”

溫體仁的話剛說完,坐在他身旁的楊嗣昌就翻了個白眼,心中鄙視之心躍然與臉上,崇禎的眉頭也是心中一挑,自己挑選的大明首輔就這個水平麼?說了跟沒說一個樣。要是岳陽這麼好打發他也就不是岳陽了。

果不其然,很快一名身穿硃紅色官袍的中年人就站了出來朗聲道:“皇上,臣以爲首輔此言不妥,微臣雖未見過岳陽,但也知此人素來桀驁不馴,洪大人前次所作所爲確實有些過了,臣並不認爲他回到北路後能輕易放過洪大人,朝廷需得早作準備纔是。”

說話的這個人是剛升任吏部尚書的田維嘉,不過這位只是掛個吏部尚書銜而已,戶部的真正主事人依舊是謝升。只是這位田維嘉先生爲了在老闆面前唰存在感,不惜朝我們這位溫首輔開炮了。

果不其然,崇禎還真饒有興致的將目光投向了他問道:“那你以爲朝廷應該如何做纔好呢?”

田維嘉精神一震,立即打起精神說道:“啓稟皇上,臣以爲岳陽雖大敗清兵,但終究是不聽朝廷號令而擅自出兵,此風不可長,因此臣以爲應該下旨讓其進京,隨後命緹騎將其捉拿。交由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聯合審訊,最後再由皇上聖裁,是死是活全憑聖上發落。若是聖心仁厚則可消其爵位將其囚禁京城,若是皇上不喜則可將其斬首以正國法。一如當年袁崇煥一般,則……”

“夠了!”

田維嘉還想繼續說下去,卻被不耐煩的崇禎給打斷了。望着這位尚心存幻想的田維嘉,崇禎心中失望之情躍然與臉上。崇禎非常想不明白,如今的朝廷是怎麼了,堂堂的吏部尚書竟然會提出這麼一個荒唐的想法。還將岳陽誆騙入京城。然後抓起來三司會審,他是戲文看多了吧?

其實不止是崇禎不爽,一旁的楊嗣昌也看不下去了。他站了出來冷着臉訓斥道:“田大人,此處乃御前,並非你家中,不可信口開河,還不與我退下!”

楊嗣昌身爲次輔,自然是有權利訓斥田維嘉。只是田維嘉一心想要搏皇帝眼球,怎肯就這麼輕易被退下呢,他爲了出頭適才連溫體仁都敢炮轟,更何況楊嗣昌這個次輔呢?只見他臉色一沉,冷笑道:“楊大人莫非想要仰仗權勢逼迫本官不成,要知道這裡可是聖上跟前,容不得你放肆!”

“嘿……”楊嗣昌差點被這貨的話給氣樂了,看在他剛纔有膽子炮轟溫體仁的份上自己給他找了個臺階下,誰知道人家卻不領情,還想連自己也一塊轟。得……老子不管你了!

楊嗣昌從不跟一個即將倒黴的人計較,淡淡一笑就退了下去。果不其然,崇禎發話了,他一拍桌子喝道:“夠了,田愛卿,你不嫌丟人朕還嫌丟人呢,你真以爲那岳陽象你那麼傻,朕一紙公文他就會乖乖的跑來領死,你是把他當成傻子呢還是把朕看成傻子,朕就奇怪了,朝廷怎麼就養了你這個廢物,還不趕緊退下!”

崇禎果然發火了,原本他已經爲岳陽的事搞得焦頭爛額,想詢問一下衆人的意見,可衆人的回答卻一個比一個離譜,這個田維嘉更是天真得幾近愚蠢,崇禎已經決定,自己回頭就把這個傢伙踢回老家去,讓他有多遠滾多遠。

最後,崇禎還是將目光投在了楊嗣昌身上。經過這些年的觀察,楊嗣昌在崇禎心中的份量是越來越重,而溫體仁也漸漸失去了崇禎的信任,此時崇禎甚至有了一個想法,如果楊嗣昌能把這件事辦好,那麼他就把溫體仁撤下去,將楊嗣昌扶上首輔的寶座。

看到崇禎信任的目光,楊嗣昌沉吟了半響,這個回答太艱難了,他想了想才緩緩說道:“皇上,臣以爲不管岳陽是否奉詔出兵,可他大勝韃子卻是不爭的事實,朝廷若不對其褒獎必然會導致民間議論,百姓南面誰說朝廷賞罰不明,連殲滅敵酋之功朝廷都不褒獎,那今後還有誰人敢爲朝廷效力,遼東那些人就更有理由懈怠朝廷命令了。因此臣以爲不但要賞,而且還要大大的賞!”

一旁的溫體仁冷冷的問道:“敢問楊大人,你說要大大的賞,請問你要怎麼賞?如何賞?總不能封他爲公爵吧?”

近段時間崇禎對溫體仁的態度愈發冷淡,溫體仁自然不會察覺不出來,崇禎中意楊嗣昌他自然也看得出來,象他這種眷戀手中權勢的人自然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是以自然不會放過打擊楊嗣昌的機會。

面對溫體仁的反擊,楊嗣昌只是看着崇禎一字一句的說道:“皇上,首先臣以爲朝廷應該立即將洪承疇大人調到湖廣一帶剿匪,再將盧象升調回山西擔任宣大總督!”

“什麼?”

楊嗣昌此言一出衆人皆驚……

第417章 范文程到來第289章 秋後算賬第1章 醒來第71章 拉攏第272章 崇禎的心思第121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勢如破竹第173章 朝堂變故第272章 崇禎的心思第213章 死纏硬磨第137章 爛攤子第196章 價格談妥第153章 嶽託攻營第297章 睜眼說瞎話第238章 岳陽的反擊(上)第490章 窮追不捨第二百三十六中章 誰來留守第357章 大采購(二)第209章 我是來求官的第466章 發現敵情第231章 娜木鐘的邀請第421章 催婚的來了第493章 彈劾第384章 坤興公主第189章 搶粥事件第157章 騎兵的對決(下)第340章 彈盡糧絕?第30章 抵達應州第172章 調動問題第239章 岳陽的反擊(下)第151章 夜間探營第23章 回家第276章 擁兵自重第343 撤不下來了第45章 圓吧!第124章 人選問題第415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279章 首戰十三師團(五)第341章 爲難的寨桑第79章 回家省親第81章 抉擇第317章 錢能第422章 明確的態度第114章 開進呂子口第25章 練兵開始四百六十四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385章 初到山東第449章 暴怒的鄭芝龍第463章 仁慈的嶽侯爺第204章 信仰的倒塌第3章 清晨的敲門聲第124章 人選問題四百七十四章 四川戰局第316章 都收了第424章 大忽悠第40章 反擊第274章 不愉快的見面第136章 接到消息後第353章 斷根第111章 推銷水泥第48章 武裝前進第400章 大敗而歸第175章 到來第169章 火銃第50章 代善來了第92章 姐妹談心第98章 巡視第75章 找到一個人才第374章 崇禎的煩惱第283章 逼到死角第211章 趕赴大同第294章 傳說中的壞人第85章 兇悍的女真人第445章 楊嗣昌離京第162章 大帳內的爭吵第195章 人蔘你要不要第113章 遇險第156章 騎兵的對決(上)第265章 勇敢的王樸第409章 起衝突第175章 到來第514章 又一個投靠的第272章 崇禎的心思第2章 驚人的發現第461章 宣大來的援軍第87章 救下了多鐸第105章 我大明威武(下)第35章 斷人飯碗第126章 各懷心思的人第165章 視察(中)第337章 心狠手辣的湯護第246章 探查第130章 借貸記賬法第203章 鎮壓第148章 萬人敵第122章 大買賣第118章 不一樣的曹公公第401章 攻城第322章 準備出兵第212章 當堂頂撞
第417章 范文程到來第289章 秋後算賬第1章 醒來第71章 拉攏第272章 崇禎的心思第121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勢如破竹第173章 朝堂變故第272章 崇禎的心思第213章 死纏硬磨第137章 爛攤子第196章 價格談妥第153章 嶽託攻營第297章 睜眼說瞎話第238章 岳陽的反擊(上)第490章 窮追不捨第二百三十六中章 誰來留守第357章 大采購(二)第209章 我是來求官的第466章 發現敵情第231章 娜木鐘的邀請第421章 催婚的來了第493章 彈劾第384章 坤興公主第189章 搶粥事件第157章 騎兵的對決(下)第340章 彈盡糧絕?第30章 抵達應州第172章 調動問題第239章 岳陽的反擊(下)第151章 夜間探營第23章 回家第276章 擁兵自重第343 撤不下來了第45章 圓吧!第124章 人選問題第415章 無奈的多爾袞第279章 首戰十三師團(五)第341章 爲難的寨桑第79章 回家省親第81章 抉擇第317章 錢能第422章 明確的態度第114章 開進呂子口第25章 練兵開始四百六十四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385章 初到山東第449章 暴怒的鄭芝龍第463章 仁慈的嶽侯爺第204章 信仰的倒塌第3章 清晨的敲門聲第124章 人選問題四百七十四章 四川戰局第316章 都收了第424章 大忽悠第40章 反擊第274章 不愉快的見面第136章 接到消息後第353章 斷根第111章 推銷水泥第48章 武裝前進第400章 大敗而歸第175章 到來第169章 火銃第50章 代善來了第92章 姐妹談心第98章 巡視第75章 找到一個人才第374章 崇禎的煩惱第283章 逼到死角第211章 趕赴大同第294章 傳說中的壞人第85章 兇悍的女真人第445章 楊嗣昌離京第162章 大帳內的爭吵第195章 人蔘你要不要第113章 遇險第156章 騎兵的對決(上)第265章 勇敢的王樸第409章 起衝突第175章 到來第514章 又一個投靠的第272章 崇禎的心思第2章 驚人的發現第461章 宣大來的援軍第87章 救下了多鐸第105章 我大明威武(下)第35章 斷人飯碗第126章 各懷心思的人第165章 視察(中)第337章 心狠手辣的湯護第246章 探查第130章 借貸記賬法第203章 鎮壓第148章 萬人敵第122章 大買賣第118章 不一樣的曹公公第401章 攻城第322章 準備出兵第212章 當堂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