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晉王府

衛徵回到總兵府後,作爲自己在太原府的唯一心腹:王忠禹和汪洋兩個人,當然緊隨其後的跟着進入總兵府書房。

在兩人注視下,衛徵直言了當的說道:“王大人,王將軍,本官在太原府也住了這麼長時間了….該做的事情,都做了,接下來,太原府就要靠你們兩個掌控。如果有什麼事情,直接快馬加鞭到位於大同的總督府通知本官,本官一定會來太原給你們撐腰。”

衛徵的話,不僅告訴兩人,從今以後,他們兩個就是自己在太原府的代言人。更加告訴兩個人,有什麼想法,可以在太原府放心大膽的去做。如果真的出了什麼事情,會有自己這個山陝總督給他們撐腰,絕對不會有任何人來找麻煩。

所以,聽完衛徵的話後,兩個人的臉上,直接被髮自內心的激動給覆蓋。

就在這時,一絲擔憂,忽然浮現到汪洋臉上。

在內心中經過一番猶豫後,還是鼓起勇氣,對着衛徵開口道:“大人,下官希望您離開之前,能幫助下官再解決一個問題…..”

得到衛徵的允許後,一臉擔憂的汪洋直接開口解釋道:“大人,您剛剛在回來的路上也說了…..太原府目前所面臨的問題非常嚴峻,特別是因爲乾旱而引發的越來越多的流民…..”

“而要想解決這些流民,必須跟大同府一樣,在太原府進行大規模屯田。”

“您雖然給了下官一百萬兩白銀,讓下官在太原府境內進行屯田,安置流民。但是,下官要說的是:即使您在給下官一百萬兩銀子,下官也沒有足夠多的良田和荒地,供太原府越來越多的流民進行屯田…..”

衛徵的眉頭一皺,帶着滿臉不解反問道:“沒有土地就從那些地主官紳手中買,如果他們不賣。就想辦法逼着他們賣給我們……”

說到這裡,衛徵直接將自己在大同府用過的辦法給講了出來。

可是,讓衛徵失望的是,聽完這個辦法後。汪洋臉上的擔憂表情仍然沒有絲毫緩解。

深吸一口氣後,對着衛徵回答:“大人,您說的這個辦法,下官也考慮過….不過,下官認爲,您的這個辦法也許在其他州府有用,但是,在太原府,卻沒有絲毫用處……”

“您的這個辦法對一般地主官紳有用,對太原府最大的地主官紳卻沒有用。”

“因爲。太原府超過七成的土地,全部都落入晉王手裡,成了晉王府下的產業…..以晉王府一直以來的行事作風和強悍財力,下官擔心,即使我們出銀子。晉王府也不會賣出這些土地…..”

“晉王可是我們大明朝的親王,而且晉王府還有數千人的守衛,就是給下官再大的膽子,下官也不敢放‘流民’進城,攻擊晉王府…..”

“否則,晉王的一道奏摺送到京城後,不僅下官會受到朝廷問責。就連大人您,也會受到牽連。畢竟,大同府也是山陝總督的管轄範圍…..”

“晉王府…..”在汪洋的提醒下,衛征馬上想到這個太原城內,自己最不想面對的一個人,那就是大明皇室在山西的代表。大明晉王…..

當初衛徵被任命爲山西總兵時,衛徵之所以不願來來太原,並且建議朝廷將山西總兵府遷移到大同。

一個方面是因爲,山西巡撫吳寶田就在太原城內,一旦自己進駐太原。衛徵不敢保證,自己能否和吳寶田整個巡撫合得來。

作爲山西巡撫的吳寶田,會不會暗中破壞自己在山西境內進行的各種佈局。

至於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晉王……

作爲大明親衛,衛徵即使身爲山西總兵,甚至於現在的山陝總督,見了他以後,都要行大禮,更何況做事…..

自大明建國以來,晉王府就建在太原。經過數百年時間發展,晉王府的勢力範圍,絕對可以說是深入到太原的各個角落。一旦讓晉王府發現自己的不軌佈局,那自己就不得不在自己沒有準備好時,提前和朝廷翻臉。

這些結果,絕對不是衛徵想要看到的。所以,在衛徵進駐並且巡視太原府的這段時間,作爲山陝總督的衛徵,至始至終都沒有前往晉王府,拜見晉王這個所謂的大明親王…..

現在,汪洋提出來的這個問題,直接逼着自己,不得不面對晉王這個在爵位上,遠遠高於自己的大明親王。

深吸一口氣後,衛徵不得不迎着汪洋看向自己的目光回答:“晉王府的這個問題,絕對不能蠻幹…..”

說完以後,衛徵就閉口不言的陷入沉思之中。

至於汪洋和王忠禹兩個人,也隨之陷入沉思,思考可能出現的解決辦法。

對晉王這個大明親王,使用武力進行恐嚇,絕對行不通。因爲,晉王府下的數千將士,絕對不是一幫手無寸鐵的‘流民‘所能打敗的。

再說了,按照大明律例,各地駐軍都有保護諸王的責任。一旦晉王府遭到所謂的‘流民‘進攻,那遠在北京城的朝廷,就會顏面掃地。

到時候,太原府上上下下的幾十個文武官員,甚至於自己,都可能遭到朝廷的斥責和處罰。而自己在山西境內的辛苦佈局,也可能因此而毀於一旦。

所以,自己曾經在大同府對付地主官紳的辦法,在太原府,絕對可以稱得上得不償失。

既然出兵恐嚇行不通,那就只剩下和晉王府商量這一條路可選。

可是,根據自己對歷史的記憶,在明朝末期,不僅僅眼前的晉王,大明建國以來分封的十幾個王爺,都非常貪婪。如果不被逼得實在是不得已,貪婪的他們絕對不會進行妥協。

怎麼想辦法逼着晉王府同意自己要求,將手中多餘的土地全部拿出來,賣給官府呢?

可是,讓衛徵失望的是,半個時辰過去了,一片混亂的腦海中,仍然沒有具體解決辦法。這個時候,衛徵不得不先應下這個問題,對着汪洋說道。

“汪大人,王將軍,你們兩個先回去,這個問題我來解決……“

“你準備一下,明天一大早,我們先一起去拜見一下這個晉王,摸一摸底。如果這個晉王真的不識時務,再根據實際情況思考解決辦法…..”

晉王府堪稱金碧輝煌的大殿內,足足喝了兩杯茶水的衛徵,終於看到一身肥肉的晉王。

作爲大明親王,他們雖然有着崇高的地位和身份。但是,因爲大明祖制和各種限制,這些頭頂親王爵位的王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封底不斷的撈銀子,選王妃,生王子,以及每天不得不面對的吃美食。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等時間到了明朝中後期,被朱元璋冊封的十多個親王后輩,幾乎每個人都成了難得一見的大胖子……

面對這個所謂的親王,衛徵心裡再怎麼不願意,也不得不強顏歡笑的給晉王行了一個大力。隨後,直言了當的對晉王說出自己此行目的,希望晉王府能將太原府境內處於荒廢中的土地,全部賣給官府……

讓衛徵失望了,眼前的晉王雖然是個大胖子,但是,他的腦子並不糊塗…..

衛徵剛剛說完,一絲商人特有的奸詐笑容,就浮現到了晉王臉上。

在衛徵注視下,裝作一臉爲難的回答:“衛大人,你也太看得起我晉王府了…”

“說出來讓衛大人笑話,我晉王府雖然佔據了這麼多的土地,但是,出產卻非常少。衛大人也許不知道,我晉王府除了府邸的這些人外,還有朝廷准許建立的數千侍衛,分散在各地的數萬佃戶要養活…..”

“在加上現在年年乾旱,晉王府的土地雖然多,但是,他的出產卻非常少,剛好能滿足這數萬人的口糧….一旦晉王府將這些土地賣給太原府,依附我晉王府的數萬佃戶和數千侍衛,就會因此而餓肚子….”

“所謂,請衛大人諒解,不是本王不想把這些土地賣給太原府,而是本王根本沒有多餘的土地賣給太原府。

面對晉王睜眼說瞎話的解釋,衛徵心裡充滿了憤怒。可是,在晉王的注視下,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藉着喝茶動作的掩護,再次陷入沉思……

就在這時,晉王接下來對衛徵說的一句話,直接讓衛徵眼睛一亮,一臉若有所思的想到了什麼。

“衛大人,既然皇上加封你爲山陝總督,那整個山西境內的安全,就應該由你負責….”

“本王在城外的一個莊子剛剛派人回來報告,隨着太原府境內的流民越來越多,已經有流民衝擊晉王府農莊的情況發生…..”

“按照大明律例,地方官府有保護分封各地諸王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請衛大人能派兵剿滅這些流民,保護晉王府分散在太原境內的所有農莊和財產。”

衛徵一臉不解的反問道:“王爺,您剛剛不是說,晉王府有一支負責保衛王府的軍隊嗎….數千人的軍隊,還不能保護這些農莊嗎?”

第326章 恍然大悟第238章 殺第820章 陷阱第491章 擴軍第854章 柳暗花明第891章 利益捆綁第127章 慘敗而歸第34章 全殲第575章 防不勝防第412章 大豐收第601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強攻韃子第398章 自信的朱大典第553章 撤軍第563章 主動權易手第583章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513章 張嫣的震驚第724章 近戰祖宗第445章 軍制改革第56章 這能行嗎?第53章 定裝米尼彈第四 卷軍心穩固第770章 一代梟雄第507章 火器貿易第421章 投降地八百九十八章 囂張第379章 聚寶盆第806章 實力帶來的自信第372章 商船第779章 衛徵的忌憚第124章 行動證明一切第903章 水師碼頭第377章 百萬移民第156章 被知府恨上了第774章 必須要爭第82章 多爾袞的決斷第374章 軍事實力第890章 又是銀子第922章 問題嚴重了第120章 意外的驚喜第821章 主動出擊???第539章 漢八旗的初戰第918章 勢均力敵第844章 最後一搏第653章 皇太極急了第11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829章 逼上絕路第451章 孫承宗的作用第518章 希望中的絕望第935章 金蟬脫殼第689章 新陰謀第752章 被逼瘋了第209章 大明第一糧商第427章 輕敵的代價第432章 阻擊....斷頭第421章 投降第731章 逼出來打第76章 壓倒性優勢第622章 強悍倭寇第804章 沒有懸念第750章 真假擴軍第837章 實力體現第234章 崇禎的決定第197章 監軍第415章 朝廷對策第574章 堅壁清野第612章 投降和突變第534章 變局第64章 意外的反攻第275章 新的抉擇第658章 死亡墳墓第63章 虎豹軍的驚喜第591章 意外之喜第326章 恍然大悟第377章 百萬移民第31章 讓韃子主動送死第61章 害人的常識第24章 反圍剿之投槍顯威第459章 有底氣了第783章 野心勃勃第498章 朝廷的難題第374章 軍事實力第703章 喪家之犬第51章 抄鋼第296章 見財起意第508章 韃子入套第369章 真相大白第556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86章 爲什麼第61章 害人的常識第86章 反擊準備第691章 損失慘重第263章 多爾袞的失誤第401章 損失慘重第287章 民心所向第773章 裂痕初現第784章 朝廷困境第240章 太原總兵第530章 天價火槍第701章 絕境下的陰謀
第326章 恍然大悟第238章 殺第820章 陷阱第491章 擴軍第854章 柳暗花明第891章 利益捆綁第127章 慘敗而歸第34章 全殲第575章 防不勝防第412章 大豐收第601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強攻韃子第398章 自信的朱大典第553章 撤軍第563章 主動權易手第583章 我的地盤聽我的第513章 張嫣的震驚第724章 近戰祖宗第445章 軍制改革第56章 這能行嗎?第53章 定裝米尼彈第四 卷軍心穩固第770章 一代梟雄第507章 火器貿易第421章 投降地八百九十八章 囂張第379章 聚寶盆第806章 實力帶來的自信第372章 商船第779章 衛徵的忌憚第124章 行動證明一切第903章 水師碼頭第377章 百萬移民第156章 被知府恨上了第774章 必須要爭第82章 多爾袞的決斷第374章 軍事實力第890章 又是銀子第922章 問題嚴重了第120章 意外的驚喜第821章 主動出擊???第539章 漢八旗的初戰第918章 勢均力敵第844章 最後一搏第653章 皇太極急了第11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第829章 逼上絕路第451章 孫承宗的作用第518章 希望中的絕望第935章 金蟬脫殼第689章 新陰謀第752章 被逼瘋了第209章 大明第一糧商第427章 輕敵的代價第432章 阻擊....斷頭第421章 投降第731章 逼出來打第76章 壓倒性優勢第622章 強悍倭寇第804章 沒有懸念第750章 真假擴軍第837章 實力體現第234章 崇禎的決定第197章 監軍第415章 朝廷對策第574章 堅壁清野第612章 投降和突變第534章 變局第64章 意外的反攻第275章 新的抉擇第658章 死亡墳墓第63章 虎豹軍的驚喜第591章 意外之喜第326章 恍然大悟第377章 百萬移民第31章 讓韃子主動送死第61章 害人的常識第24章 反圍剿之投槍顯威第459章 有底氣了第783章 野心勃勃第498章 朝廷的難題第374章 軍事實力第703章 喪家之犬第51章 抄鋼第296章 見財起意第508章 韃子入套第369章 真相大白第556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86章 爲什麼第61章 害人的常識第86章 反擊準備第691章 損失慘重第263章 多爾袞的失誤第401章 損失慘重第287章 民心所向第773章 裂痕初現第784章 朝廷困境第240章 太原總兵第530章 天價火槍第701章 絕境下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