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三足鼎立

事情演變成這個樣子,修爲已經百年未有寸進的武成帝就鬱悶了,曾經的親信全都以黎應雲馬首是瞻,他又成了孤家寡人。更讓他擔憂的是,黎老祖閉關到底是不是真的爲了應付雷劫,抑或是乾脆趁着這個機會,將權力移交給黎應雲?

倘若是後者的話,就坐實了黎家的不臣之心?!蠻皇武氏一直對外宣稱有三大元嬰坐鎮皇城,問題是眼下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階段。三位元嬰太上年歲都已經超過兩千五百歲,即便使用增長壽元的秘法,也最多能將壽元再延長三五百年而已。而使用增長壽元之秘法的代價則是徹底喪失進階化神的希望。

雖說皇城之外,武氏的家譜上還有四五位元嬰太上,不過這些太上真人要麼是隱居不出,要麼是去往蠻荒深處雲遊修行,供奉在元靈殿中的本命燭燈顯示他們尚在人間,但行蹤何處卻是不得而知。

相比之下,朝堂之上,左右二相全都是元嬰修爲,朝堂之外尚有四大門閥坐鎮四方,其門下也有元嬰坐鎮。這四大門閥雖說都是當初追隨武氏初祖玄黃大君打天下的家臣,但經過萬年的時光,這四家對於武氏的忠心尚存多少,又有誰能說的明白?

近一二百年來,蠻皇武氏表面上依然風光無限,但是其外強中乾的本質卻難逃有心人的眼睛。一些有識之士,甚至指出,武氏眼下正在經歷其萬年傳承中,從未有過的危機時刻。一旦坐鎮皇城的三大元嬰駕鶴而去,武氏在元嬰數量上長達萬年絕對佔優的局面就將被徹底打破。

對於武成帝來說,能夠挽回局面的辦法只有兩個,一是寄希望於武氏族人,能夠有人進階元嬰,從而將其調入皇城,成爲未來兩千年武氏的中流砥柱。

而細數武氏遍佈各地三十六金丹老祖,論天分修爲,在未來百年之內有可能成就元嬰的不過一掌之數,其中蠻荒西部與南部各佔了兩位,再加上東方墜星海邊的一位。而蠻皇西部的兩位金丹,正是倉山郡王武青衫,以及臨淵親王的武青元,其中又以武青元的機會更大一些。

除去從武氏族人內部挖掘培養力量,另外一個鞏固帝位的方式就是結盟。對於武成帝來說,可選的對象並不多,而他最終所選擇的結盟對象,不是左相出身樑閥的樑長青,而是右相唐衍一。

與樑昌宗這種出身武朝四大門閥世家的人物不同,當朝右相唐衍一的背景並不突出,雖然算不上出身寒門,唐家在武朝衆多世家之中絕對算不上門第顯赫。唐衍一三百歲金丹成就,其資質修爲若是放到大倉山這種西部邊陲,自然算得上出類拔萃,可是放在武朝的朝堂之上,天才遍地的情況下,三百歲成丹,只能得一個不算差的評語。

唐衍一自知在朝堂中樞之地難有出頭的一天,便主動請辭去往極北之地鎮守鐵荊城。許多人都認爲唐衍一簡直瘋了,鐵荊城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給多少俸祿都沒人願往。某說金丹老祖,就算是築基修士聽到鐵荊城三字,也都是退避三舍不肯靠前。

哪知唐衍一到了鐵荊城之後,苦心經營百年,竟然被他從極北境通過蛛絲馬跡尋到了已經失聯多年的塗山人的蹤跡。

按理說,剿滅塗山蠻人這等事情,應該是由鎮守四方的四大門閥樑、凌、尹、陸中的元嬰太上出手纔對。唐衍一接連向鎮守北方的樑閥傳訊,結果全都石沉大海,唐衍一一怒之下竟然跑去皇城,擂起了大殿之前的撼天鼓,逼得鎮守皇城的武氏元嬰不得不親臨極北境,斬殺了塗山蠻人的三大蠻王。

不過,經過這一番耽擱,到底沒能將塗山蠻人斬草除根,一部分蠻人少壯精銳在大蠻巫的帶領下,見機的早提前逃了。

換作一般的外姓朝官,遇到此種情形,也是無奈,安心領個朝廷的嘉獎就算完事。可唐衍一卻做了一件讓許多人都想不到的事,他竟然聯名一百八十名武朝的外姓官員,將樑閥狠狠地參了一本,並且順道鍼砭了武朝門閥制度的種種弊端。

雖說以武成帝的實力,也奈何不了四大門閥,但唐衍一這個名字卻被他牢牢地在心裡了。而唐衍一也因爲此舉,儼然成爲朝堂之上出身寒門朝官之代表人物。

唐衍一的義氣行事雖然爲他帶來了巨大的聲望,卻也遭致四大門閥的合力反撲,武成帝迫於壓力不得不將唐衍一打發到東方墜星海畔的一座小城黑石城去做個閒官。

哪知官閒,人卻不閒,唐衍一在黑石城做了將近百年的城主,或許是心境起了變化,其修爲竟然突飛猛進。忽然一天,斜陽西垂之際,原本灰濛濛的東方天穹卻忽然現出元嬰大能頂天立地的真身法相,被貶去黑石城的閒人唐衍一,進階元嬰。

這下子,朝野震動,就連當初合力打壓他的四大門閥也全都沒了脾氣。三百年成就金丹的修士不算稀奇,然而一個六百年不到便能凝聚元嬰的傢伙,卻絕對算得上蠻墟荒原上不世出的天才!

唐衍一被武成帝高調地請回皇城,許以當朝右相之職,主掌兵,禮二部,與主掌吏、刑二部的樑昌宗,以及掌控戶、工二部的黎應雲成三足鼎立之勢。唐衍一被武成帝納爲心腹依仗,正是武朝百年來,朝堂之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最耀眼的官星。

至於所謂的後黨楚氏,其崛起發跡,就顯得頗爲耐人尋味了。首先楚氏開始向朝堂插手的時間與唐衍一崛起時間點大致相同,而且,從風聞來說,帝后楚氏與當今武帝的關係一直可用和睦二字來形容。

與根深蒂固的四大門閥不同,楚氏是近三千年才崛起的南方新貴,甚至在楚氏崛起的早期,曾經有過他們與南方蠻人關係密切的傳聞,直到楚氏舉家北遷,再到楚家與當今聯姻,那些有關蠻人的傳言便不攻自破了。

武氏與蠻族之間的血仇綿延萬年,武成帝再糊塗也不會將與蠻人有瓜葛的女人娶進宮來。

第246章 殷勤的問題第208章 雲裳的苦心第809章 畫個圈圈第352章 羣演第850章 雲裳的氣惱第52章 偷襲第633章 被亂宰的肥羊第446章 閔十九第127章 大白鴿第499章 高慶良第652章 嚴師兄第379章 殷勤築基第301章 事必躬親第482章 乾坤袋第676章 想不通第674章 一行園的盛況第315章 道心 (盟主加更2)第3章 五行靈根第756章 私賣會 1第254章 反轉第520章 賴鶴琴老人的晚年生活第118章 行情第183章 老祖辦的安排第664章 當朝皇叔第19章 變臉第718章 誰都不準管他 (求月票)第562章 武朝暗流第546章 殷主任的信譽第796章 破籠之亂第348章 豬場第541章 高二狗開脈第840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34章 賈掌櫃的如意算盤第311章 古法第706章 熟人 (求月票)第360章 彩芝第212章 尹如晦第86章 爭搶第242章 寶盒第795章 野性生蠻第99章 蠱蟲第174章 博命第301章 事必躬親第349章 彩帖第824章 宗牌第345章 欺人太甚第579章 錯綜複雜第457章 老祖的新發現第333章 殷勤的餿點子第862章 殺伐重器第754章 膏藥第551章 一切爲了大幻影我準備下蛋了!!!第333章 殷勤的餿點子第282章 十三舅爺第5章 蠻荒賤種第867章 權衡第662章 武家老祖第394章 宇宙順天體,打賞補更第320章 唯信最難第863章 囑咐第288章 骨皮房第243章 厲主事第676章 想不通第847章 追第155章 真傳之位第576章 鎮妖塔第157章 拼命第435章 我就知道第29章 蠻人的寶貝第363章 柳雨時第94章 墨鱗老祖第833章 褐藤環第824章 宗牌第46章 吃屎蟲的血脈第827章第864章 殷主任的依仗第298章 賬冊 (盟主加更4)第415章 趙家兄弟第372章 來意我準備下蛋了!!!第79章 期待第252章 記賬第455章 青衫論茶第82章 一定第8章 倉山郡城第464章 劫後餘生第230章 通牒第473章 攔路喊冤第121章 四大奇藥第180章 經卷第765張 私賣會 9第219章 造經第654章 三千飄渺之境第277章 龍髓第208章 雲裳的苦心第578章 元嬰遁速第671章 新玩意兒第664章 當朝皇叔第375章 坦白
第246章 殷勤的問題第208章 雲裳的苦心第809章 畫個圈圈第352章 羣演第850章 雲裳的氣惱第52章 偷襲第633章 被亂宰的肥羊第446章 閔十九第127章 大白鴿第499章 高慶良第652章 嚴師兄第379章 殷勤築基第301章 事必躬親第482章 乾坤袋第676章 想不通第674章 一行園的盛況第315章 道心 (盟主加更2)第3章 五行靈根第756章 私賣會 1第254章 反轉第520章 賴鶴琴老人的晚年生活第118章 行情第183章 老祖辦的安排第664章 當朝皇叔第19章 變臉第718章 誰都不準管他 (求月票)第562章 武朝暗流第546章 殷主任的信譽第796章 破籠之亂第348章 豬場第541章 高二狗開脈第840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634章 賈掌櫃的如意算盤第311章 古法第706章 熟人 (求月票)第360章 彩芝第212章 尹如晦第86章 爭搶第242章 寶盒第795章 野性生蠻第99章 蠱蟲第174章 博命第301章 事必躬親第349章 彩帖第824章 宗牌第345章 欺人太甚第579章 錯綜複雜第457章 老祖的新發現第333章 殷勤的餿點子第862章 殺伐重器第754章 膏藥第551章 一切爲了大幻影我準備下蛋了!!!第333章 殷勤的餿點子第282章 十三舅爺第5章 蠻荒賤種第867章 權衡第662章 武家老祖第394章 宇宙順天體,打賞補更第320章 唯信最難第863章 囑咐第288章 骨皮房第243章 厲主事第676章 想不通第847章 追第155章 真傳之位第576章 鎮妖塔第157章 拼命第435章 我就知道第29章 蠻人的寶貝第363章 柳雨時第94章 墨鱗老祖第833章 褐藤環第824章 宗牌第46章 吃屎蟲的血脈第827章第864章 殷主任的依仗第298章 賬冊 (盟主加更4)第415章 趙家兄弟第372章 來意我準備下蛋了!!!第79章 期待第252章 記賬第455章 青衫論茶第82章 一定第8章 倉山郡城第464章 劫後餘生第230章 通牒第473章 攔路喊冤第121章 四大奇藥第180章 經卷第765張 私賣會 9第219章 造經第654章 三千飄渺之境第277章 龍髓第208章 雲裳的苦心第578章 元嬰遁速第671章 新玩意兒第664章 當朝皇叔第375章 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