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秦馳道與泗水之秘(求推薦求收藏)

告辭了王翦,秦君一行皆快馬兼程。

出了函谷關,秦君更是罕見的換上了一聲月白長袍,一身打扮更像是遊離天下的學子。

一身帝王服飾太過於扎眼,秦君清楚,如今的天下想要他死的人,大有人在,他根本就是舉世皆敵。

……

相比於其他人,秦君一行人出關暢通無阻,畢竟作爲上位者,特權在所難免。

早知道,秦法森嚴,秦吏更是冷酷的執法者。

商鞅變法時就要求:使民無得擅徙,禁止民衆擅自離開居住地,想要旅行亦或者搬家,都需要到官府開介紹信,出示身份證明。

對於秦君等人,自然沒有這麼麻煩,金令箭在手,中原大地何處都可走遍。

而且秦法推行最嚴厲的反而是秦地,山東之地,秦法有名無實,特別是對於這些強者,根本就沒有約束。

秦法,約束的只是普通民衆。

........

此刻一行人在馳道之上奔走,望着寬闊的馳道,秦君一時間想到了很多。

他清楚,在秦始皇時期,大秦帝國曾花費巨力修建馳道貫穿天下,將中原大地牢牢的控制在一起。

歷史記載:“秦爲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

馳道以咸陽爲中心,向東直達齊、燕地區,向南直達吳、楚地區。馳道寬約五十步,路面由鐵椎夯打牢固,高出地面呈龜背形,所形成的坡度有利於排水。

爲了便於計算道路里程,馳道兩邊依據當地實情,每隔三丈植樹一株,或青松楊柳,或槐柏榆檜,綿延間隔,壯觀而秀美。

同時馳道爲三車道,中間爲皇帝專用,未經特別許可,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兩邊則爲旁行道,可供吏民使用。

心中念頭閃爍,秦君清楚大秦帝國修煉的馳道,便以五大馳道,以及直道最爲有名。

其中馳道以都城咸陽爲中心,溝通大秦帝國東西南北,與其他道路輻射連接,西去有隴西北地道,東進有三川東海道,南北有河內廣陽道,東南有南陽南郡道,瀕臨渤海又有遼西會稽道,四通八達,縱橫交錯。

隴西北地道,由咸陽沿渭河西去,過雍城進入隴西北地。支道可以抵達西垂和犬丘,越過隴山,可至涇水源頭雞頭山,再沿涇水河谷回到咸陽。

北地道盡數在秦國故土之內,這一帶地區,是秦人先祖養馬生聚的祖地,而雞頭山一帶,是秦人受周王召喚,定居稱秦的祥地。

隴西北地道就是爲了鞏固大秦故土,讓大秦根本長存。

而秦君心裡清楚,剩下的四條幹道,則是爲了鞏固六國新土。

三川東海道,由咸陽沿着渭河東出函谷關,並黃河南岸行,經過三川郡洛陽,走陳留,過碭郡,經泗水郡彭城,一直抵達東海郡朐縣,乃貫通帝國東西的交通大動脈。

其中三川東海道上的函谷關是進出關中的門戶,而滎陽是控制關東的要塞,至於彭城則是連接魏,楚,齊間的要衝,三川東海道加強了咸陽與中原的聯繫。

至於南陽南郡道,由咸陽東郊沿着灞河東南行,走藍田,入商洛,出武關,經南陽郡宛縣,南下穿越江漢平原,抵達南郡江陵一帶,大道至此,再沿着大江東下,水-陸交錯,過衡山郡與九江郡,一直抵達下游會稽,將帝國東南連接成一片。

河內廣陽道,由河內北上,走安陽,到邯鄲,過恆山郡東垣,至廣陽郡薊縣,大道南北縱橫華北平原,東西與太行山平行,延伸東去右北平郡無終,進而抵達碣石一帶。

秦君更是清楚,河內廣陽道是帝國南北交通的主幹道,這條道上的薊縣是燕國故都,邯鄲是趙國故都,安陽是魏國要地,沿着河內廣陽道度過黃河進入三川郡,直接連接三川東海道。

而且遼西會稽道,北起遼西郡南部,南下經過右北平,漁陽,廣陽,矩鹿,濟北,臨淄,琅琊,東海諸郡,一直到達會稽郡。

這條幹道由遼西往東可以連通遼東,由會稽南去,可以進入閩中越境。

……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防備六國遺族。

秦君心裡清楚,這是秦始皇的宏大布局,不僅將整個關中打造的鐵板一塊,更是爲了防備六國遺族煞費苦心。

只是他遇上了一羣廢材與野心家。

要不然,按照始皇帝的佈局,不管是帝國那裡有叛亂,大秦銳士都能夠在第一時間抵達。

在馬背上疾馳,樹影不斷閃過。

秦君心下對於始皇帝的深謀遠慮感到震撼,這樣的人生在世間,當真是所有梟雄,人傑的悲哀。

這一刻,秦君霍然想起了當初他與東皇太一的那一番談話,始皇帝只是一個人,卻做了神都不能做到的事情。

......

“陛下,此去我們在何處落腳?”東皇太一的聲音傳來。

聞言,秦君念頭一閃,道:“去彭城,朕對於泗水很感興趣!”

“諾!”

........

對於秦君而言,泗水不單單只是一個郡。

很多的事情,與這裡有關係,甚至於與未來有關,這讓秦君對於泗水有一種嚮往,他很是好奇。

他記得很清楚,赤帝之子劉季就在沛縣,而沛縣就在泗水之中,可以說是一處龍興之地。而且西楚霸王項羽乃是下相人,而下相就在泗水郡中。

這等於是,一個泗水郡孕育了大秦帝國兩大的掘墓人。

鼎鼎大名的大澤鄉起義,大澤鄉在泗水,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在亥下,亥下同樣在泗水。

別人或許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但是秦君心知肚明。

這意味着秦末亂世的開端在泗水,結束也在泗水。大澤鄉,亥下,劉季,項羽,陳涉等等,與泗水郡息息相關。

第296章 當年的隱秘!第112章 詔令:扶蘇南下以長公子之尊監國(第二更)第198章 搭通天之梯,叩天之門!第251章 臣無良策,亦無一飛沖天之術!(第一章)第21章 在函谷關之外,一試天下高手!(求推薦,求收藏,求五星評價)第278章 聖山之上,百步三叩首!(第二更)第419章 蕩平崑崙秘境之時,大秦三軍當達千萬級。第202章 當以秦法審判,夷滅三族!【第三更】第391章 以殺鎮碑,以警示天下人。第395章 五大神獸軍團,三大凶獸軍團,殺神衛,大秦帝軍,玄鳥軍團。3第399章 陛下,臣主張出兵!第388章 半人半神!第408章 牧王的自信第47章 你們死後,朕會燒一卷《呂氏春秋》伴隨你們上路。第271章 這世間,萬物爭渡,從來沒有能給的長生!第68章 項羽,張良,甘羅(星魂)《求推薦,求收藏,求五星好評》第97章 秦吏(求推薦,求收藏)第三更第119章 以七國之運,開帝丘之側!(求推薦,求收藏)第223章 若天子墓大成,可葬下一個大世!(第二更)第389章 殺神衛第457章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要不臣率領仙秦司前往,試探一二?”第412章 斬牧王,白起破關!第446章 大軍壓境,橫推三千里。第211章 一郡十萬兵,秦君欲滅東南半島!(第一更)第225章 古殿之中,局中局。第264章 人皇便是人間最高的神明!(第三更)第480章 諸聖爲棋手,諸皇作子,博一把量劫主角!第174章 半步武王第109章 背後的手 (求推薦,求收藏)第205章 大軍出且蘭,再伐邑縣!(第一更)第442章 化血神刀之下,盡皆俯首!第369章 佛血染紅蒼穹,才能告慰我大秦國人百姓的英靈。第249章 十五年,對於運朝只是彈指一揮間!第11章 那就從陰陽家開局第171章 大秦少年說!第150章 大秦再立國,秦君封羣臣!第246章陳兵雲山之巔(第一章)第376章 種姓制度,大秦當強撼之!3第363章 王翦兵出四方城1第440章 餘化第390章 十里杜郵,英靈殿!第487章 氣運神龍盤橫三萬裡。第356章 大秦從未吝嗇爵位第196章 天坑之下的墓碑。第373章五十萬大軍南下,次身鎮咸陽。3第450章 一劍之威,玄天峰俯首。第196章 天坑之下的墓碑。第88章 今日本座手握《論語》,當埋葬三十萬大秦銳士!(第三更)第249章 十五年,對於運朝只是彈指一揮間!第17章 朕當爲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求收藏,求推薦)第201章 遮天巨掌壓巫神(第二更)第348章 今日我大秦律法加一條:凌遲!第478章 登天而上,咸陽城鎮皇太極。第321章 見帝不跪者,殺——!(第一更)第480章 諸聖爲棋手,諸皇作子,博一把量劫主角!第163章 蒼龍七宿大秘開啓時間第59章 朕見到了神話 (求推薦,求收藏)第479章 大秦逆世而來,天地大能的反應!第339章 一世人皇,翻手鎮壓渡劫。7第14章 東皇叩關!【求收藏,求推薦,求五星評論!】第67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我大秦之土!(求推薦,求收藏)第139章 秦君出手,鎮壓法家首領!第443章 斬殺帝子,太古神兵顯兇威。第310章 今日的大秦,已經不需要朕一個人扛着前行。(第一更)第25章 今日,函谷關就是你的埋骨之所!(求推薦,求收藏)第24章 伏念長嘆一聲:“在函谷關,人皇近乎無敵!”(求收藏,求推薦)第320章 對於賜爵人數的質疑!第38章 人皇,當時刻絕世無雙!(求推薦,求收藏,求五星好評)第253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更)第256章 一個時辰,本將便可擊破百萬狼兵!(第三章)第308章 小白化蛟,咸陽上空十里雷海。第477章 晉升皇朝,創法天子封神術!第292章 想利用朕,只可惜爾等有那樣的資格麼——!(第三更)第459章 劍指大周王族,各方反應。第316章 一刀斬下,自此謀劃萬世。第330章 蒼茫大地皆血色,分而擊之。第32章 渭水冊封,震驚天下(一)第168章 在故鄉,故鄉。第478章 登天而上,咸陽城鎮皇太極。第302章 “人生在世,七尺男兒,當如是——!”第445章 兩大凶獸軍團入秘境,項他一飛沖天。第187章 大秦帝國羽翼漸豐(第二更)第75章 就算吳起復生,也未必能與之爭鋒!(求推薦,求收藏)第160章 離石要塞之中的陰謀第51章 此生註定於風口浪尖之上 (求推薦,求收藏)第291章 陛下,接璽!(第二更)第297章 一頁紙,一株草,一柄劍!《第三更》第11章 那就從陰陽家開局第3章長城合龍,秦君之令!第258章 太子血祭,三軍自爆,大將跪於國門之外(第二章)第97章 秦吏(求推薦,求收藏)第三更第152章 引龍之術!第347章 帝戰山河,八千里血雨腥風。第477章 晉升皇朝,創法天子封神術!第368章 一言出,嬴政欲滅國。第463章 陣困天地,朕要殺得天地變色。第307章 以驚世謀劃破絕世力量第488章 一日滅三朝,大羅道果。第45章 去豐邑,朕想吃一碗蛇羹!(求推薦,求收藏)
第296章 當年的隱秘!第112章 詔令:扶蘇南下以長公子之尊監國(第二更)第198章 搭通天之梯,叩天之門!第251章 臣無良策,亦無一飛沖天之術!(第一章)第21章 在函谷關之外,一試天下高手!(求推薦,求收藏,求五星評價)第278章 聖山之上,百步三叩首!(第二更)第419章 蕩平崑崙秘境之時,大秦三軍當達千萬級。第202章 當以秦法審判,夷滅三族!【第三更】第391章 以殺鎮碑,以警示天下人。第395章 五大神獸軍團,三大凶獸軍團,殺神衛,大秦帝軍,玄鳥軍團。3第399章 陛下,臣主張出兵!第388章 半人半神!第408章 牧王的自信第47章 你們死後,朕會燒一卷《呂氏春秋》伴隨你們上路。第271章 這世間,萬物爭渡,從來沒有能給的長生!第68章 項羽,張良,甘羅(星魂)《求推薦,求收藏,求五星好評》第97章 秦吏(求推薦,求收藏)第三更第119章 以七國之運,開帝丘之側!(求推薦,求收藏)第223章 若天子墓大成,可葬下一個大世!(第二更)第389章 殺神衛第457章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要不臣率領仙秦司前往,試探一二?”第412章 斬牧王,白起破關!第446章 大軍壓境,橫推三千里。第211章 一郡十萬兵,秦君欲滅東南半島!(第一更)第225章 古殿之中,局中局。第264章 人皇便是人間最高的神明!(第三更)第480章 諸聖爲棋手,諸皇作子,博一把量劫主角!第174章 半步武王第109章 背後的手 (求推薦,求收藏)第205章 大軍出且蘭,再伐邑縣!(第一更)第442章 化血神刀之下,盡皆俯首!第369章 佛血染紅蒼穹,才能告慰我大秦國人百姓的英靈。第249章 十五年,對於運朝只是彈指一揮間!第11章 那就從陰陽家開局第171章 大秦少年說!第150章 大秦再立國,秦君封羣臣!第246章陳兵雲山之巔(第一章)第376章 種姓制度,大秦當強撼之!3第363章 王翦兵出四方城1第440章 餘化第390章 十里杜郵,英靈殿!第487章 氣運神龍盤橫三萬裡。第356章 大秦從未吝嗇爵位第196章 天坑之下的墓碑。第373章五十萬大軍南下,次身鎮咸陽。3第450章 一劍之威,玄天峰俯首。第196章 天坑之下的墓碑。第88章 今日本座手握《論語》,當埋葬三十萬大秦銳士!(第三更)第249章 十五年,對於運朝只是彈指一揮間!第17章 朕當爲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求收藏,求推薦)第201章 遮天巨掌壓巫神(第二更)第348章 今日我大秦律法加一條:凌遲!第478章 登天而上,咸陽城鎮皇太極。第321章 見帝不跪者,殺——!(第一更)第480章 諸聖爲棋手,諸皇作子,博一把量劫主角!第163章 蒼龍七宿大秘開啓時間第59章 朕見到了神話 (求推薦,求收藏)第479章 大秦逆世而來,天地大能的反應!第339章 一世人皇,翻手鎮壓渡劫。7第14章 東皇叩關!【求收藏,求推薦,求五星評論!】第67章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我大秦之土!(求推薦,求收藏)第139章 秦君出手,鎮壓法家首領!第443章 斬殺帝子,太古神兵顯兇威。第310章 今日的大秦,已經不需要朕一個人扛着前行。(第一更)第25章 今日,函谷關就是你的埋骨之所!(求推薦,求收藏)第24章 伏念長嘆一聲:“在函谷關,人皇近乎無敵!”(求收藏,求推薦)第320章 對於賜爵人數的質疑!第38章 人皇,當時刻絕世無雙!(求推薦,求收藏,求五星好評)第253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更)第256章 一個時辰,本將便可擊破百萬狼兵!(第三章)第308章 小白化蛟,咸陽上空十里雷海。第477章 晉升皇朝,創法天子封神術!第292章 想利用朕,只可惜爾等有那樣的資格麼——!(第三更)第459章 劍指大周王族,各方反應。第316章 一刀斬下,自此謀劃萬世。第330章 蒼茫大地皆血色,分而擊之。第32章 渭水冊封,震驚天下(一)第168章 在故鄉,故鄉。第478章 登天而上,咸陽城鎮皇太極。第302章 “人生在世,七尺男兒,當如是——!”第445章 兩大凶獸軍團入秘境,項他一飛沖天。第187章 大秦帝國羽翼漸豐(第二更)第75章 就算吳起復生,也未必能與之爭鋒!(求推薦,求收藏)第160章 離石要塞之中的陰謀第51章 此生註定於風口浪尖之上 (求推薦,求收藏)第291章 陛下,接璽!(第二更)第297章 一頁紙,一株草,一柄劍!《第三更》第11章 那就從陰陽家開局第3章長城合龍,秦君之令!第258章 太子血祭,三軍自爆,大將跪於國門之外(第二章)第97章 秦吏(求推薦,求收藏)第三更第152章 引龍之術!第347章 帝戰山河,八千里血雨腥風。第477章 晉升皇朝,創法天子封神術!第368章 一言出,嬴政欲滅國。第463章 陣困天地,朕要殺得天地變色。第307章 以驚世謀劃破絕世力量第488章 一日滅三朝,大羅道果。第45章 去豐邑,朕想吃一碗蛇羹!(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