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

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加更)

三十六方渠帥,雖然都歸張角指揮,但這個指揮機構並不牢靠。

三十六方渠帥,也都不是有學問的人,他們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而且他們需要用各種不同的手段去拉攏下面的普通教衆。

如果攻打豪右閥閱,搶奪他們的財富確實已經成爲了普通教衆們的根本目標,那即使是渠帥,也不能太過違背教衆。

黃巾軍本來就是因爲順應人願而生長壯大的,支持這支軍隊反叛的基礎,就在於人願!

張角抓住了人願,故而成事。

但在人願的大勢面前,張角有時也須放棄自己的初衷,與他的教衆們站在一條線上。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張角憑藉操縱萬千黎庶流民的思想走到了今天的這個位置上,而現在,思想要反過來掣肘他了。

突如起來的變化,可以說是打了張角一個錯不及防。

若是在沒起事之前,給他多一些時間,他或許會將這股與他初衷相違背的新思想給想辦法沖淡,或是用其他新的教條口號以及思想磨平這個均平富。

但是偏偏是在他要造反的節骨眼上出現了這件事。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他沒有過多的時間來處理這件事,也沒有過多的精力,再去研究一個可以壓制均平富的口號教義。

爲了不違背自己一開始的起兵意願,必須要把起義時間提前了!

雒陽,十里亭外。

唐周的速率很是很快的,在太平道中將幾句話快速的散佈出去,對於他這個深得底層教衆敬佩的人來說,沒難度。

而且由於這些話非常貼合太平教的普通教衆的切身之利,所以目下已在太平教中廣爲流傳。

三十六方的渠帥,中原地區的渠帥甚至大半都認可了該宗旨,極力贊同太平教在起事之後可先‘均平富’,再‘黃天’。

只要時機契合,綱領順遂,那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唐周功成身退,在高順和李大目的監督下,迅速返回雒陽。

劉儉在官道上的一處亭驛中迎接了他。

“此事你辦的很好……沒有把別的事泄露出去吧?”

聽劉儉這樣問,唐周急忙道:“那怎麼可能,若是消息走漏豈不是連我也要死無葬身之地?校尉放心,此事我辦的極妥,就算是最後查到源頭,也不過是我一人所爲,與旁人無干,不過我身爲太平教嫡傳之徒,有些切合民意的思想教義,就算是傳出去也理所當然的。”

“嗯,好。”

劉儉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唐道師功勞甚重,今番回京,陛下定會有所敕封,你且在我的府邸暫住幾日,等陛下召見之時,我自當引你前往。”

“多謝校尉,多謝校尉。”

唐周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下,又喝起了劉儉帶給他的水酒,心中感覺美滋滋的。

隨後,唐周跟隨劉儉返回雒陽,路上,他卻突然感覺腹中的疼痛難忍。

他用手捂着肚子,額頭上的冷汗悽悽而落。

“校尉,我,我這腹中不知爲何,極爲疼痛,還需尋個地方方便一下……請校尉見諒!”唐周略顯尷尬的對劉儉道。

劉儉關切地道:“不妨事,道師可去林中隱蔽之處如廁,我在這裡等伱就是了。”

“多謝校尉!唉,慚愧慚愧!”

唐周急忙從輜車上跳了下來,捂着肚子就向着林中跑去。

劉儉翻身下馬,看了看四周,見此時小路無人,隨即衝着李大目和高順使了個眼色。

二人領了命令,當即下馬跟着唐周的身影向着林中而去。

唐周自認爲乃是有身份的人,在野外如廁自然是要選個僻靜無人的地方。

他捂着肚子往密林深處走了許久,離開大路甚遠,最後找到一處寂靜處,隨即蹲下出恭。

而不遠處,李大目和高順則是按劍站定。

過了好一會,唐周終於完事出來了,他看見李大目和高順在等他,先是一愣,遂道:“有勞相二位在此相候,我這已經完事了,咱們快回去找校尉。”

李大目呵呵笑道:“道君完事了?”

“完事了,完事了,唉,真是不好意思……”

“哈哈哈,好!”

話音落時,卻見高順突然拔劍,向着唐周的脖頸上一劃,頓見血流如注。

唐周用雙手緊緊地捂住自己冒血的咽喉,驚恐地看着面前的兩個人,眼眸泛白,身體向後一躺,隨即倒在地上開始抽搐着。

不多時,就見唐周的身體不再動彈了。

李大目與高順殺死了唐周,兩人仔細的檢查了一下屍體,並沒有進行處置,只是扔在密林之中,隨即轉身去向劉儉覆命了。

“依校尉之令,唐周已除。”

劉儉隨意的點了點頭,道:“很好,我們回去吧。”

“諾。”

……

返回了雒陽之後,劉儉就回到了越騎營,找到了徐榮和黃忠二人,下令讓他們在近期內仔細操練兵馬,並時刻關注雒陽城巡防事務。

接下來,他抽調出了一部分越騎營的精銳,開始在唐周當初留給自己的名單中仔細審查。

不知道自己通過唐周在太平道中煽動這一下小小的翅膀,會有多少影響。

歷史上的張角起義,普通教衆受其煽動,各地的朝廷官署被攻擊的最爲厲害,而順位的第二級望族勢力,雖然也受到了波及,但大多皆是因爲被黃巾缺糧。

在所有黃巾教衆心中,最痛恨的敵人還是朝廷。

但是現在……

劉儉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張角若是倉促起兵,不然新言發酵太久,想來結果也不會有所改變。

但什麼事都保不齊個萬一。

朝廷肯定也還是黃巾軍的首要攻擊目標,這一點不會改變。

朝廷不是一個好朝廷,這點劉儉知道,但那些作壁上觀,漁翁得利之人,也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劉儉不覺得自己能夠成功,但他還是寄希望,那些真正應該承受黃巾最大怒火的人,應是那些造成這個時勢的真正禍手。

就算是不能完全成功,但至少也可以試試。

不成功,那就一切照舊,成功了,就讓那些混蛋一起來平攤萬民的怒火。

在這個世間,腐朽的,並不是只有劉宏和朝廷。

(本章完)

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703章 論袁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去醫院,請假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98章 夢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32章 關長生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561章 紹,術,譚第97章 太平五行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713章 破袁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530章 讓徐州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561章 紹,術,譚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98章 張角高徒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去醫院,請假第763章 益州危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516章 子不類父
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691章 羌族的朋友第517章 真吾子也!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615章 跟着大將軍吃分紅第146章 救救常山吧第494章 劉儉手中刀,何其利也!第533章 賈詡的專業領域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703章 論袁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去醫院,請假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250章 善於騷操作的劉虞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98章 夢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32章 關長生第471章 軍師的任務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帥第199章 烏桓校尉的左膀右臂第390章 司州之爭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197章 權力遊戲,五王開府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362章 曹操邀請袁術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561章 紹,術,譚第97章 太平五行第281章 袁紹固守,謀取文臺第344章 黑道之神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451章 劉儉要點新技能點第713章 破袁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55章 劉儉,會不會成爲士子們的楷模?第498章 讓幷州也和幽州一樣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596章 認真做事的學子,諸葛亮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521章 河北立法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530章 讓徐州第632章 孫家之殤第135章 特來取張君首級第94章 劉越騎選部查英傑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07章 恐嚇道師(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68章 老夫不及劉儉多矣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44章 大將軍不接受平等的談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534章 玄德仗義援公路第499章 殺雞儆猴是必須的第273章 魚水君臣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71章 開始扭轉地位的宦官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112章 雒陽黃巾起事第481章 過年佳節傳喜訊第677章 兩大名將歸朝第300章 好叔父,好侄兒第287章 天下強軍,不是不能勝第561章 紹,術,譚第797章 軍神退役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256章 最忠誠的人,是劉儉第98章 張角高徒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770章 我們一起救袁家第470章 太后的新紅人第656章 十大過失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去醫院,請假第763章 益州危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286章 殲敵與生擒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516章 子不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