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

第130章 三位中郎將聚首

皇甫嵩和劉儉的兵馬抵達了廣宗。

剛剛立完軍寨,董卓就派人請劉儉和皇甫嵩兩個人前往他的軍帳議事。

正好劉儉也有事想和皇甫嵩與董卓商議,當即應諾。

於是,劉儉引着張飛,前往董卓軍的大寨。

三年多不見,董卓還是當年的那副樣子,面貌和善粗獷,很顯仗義,但具體他心中在想些什麼,怕是誰都不知道了。

一見劉儉,董卓就興奮地兩眼放光。

這可是他的金燕啊!

正是因爲遇到了這隻金燕,他才能夠如願以償的成爲河東太守,如今更是成了執掌一軍的中郎將,威風甚於當年!

問題是,如今這隻金燕也已經和自己平起平坐了,他不再是當年那個給呂虔跑腿的小小佐官,也不是在塞北討伐鮮卑給盧植當參軍的門生,而是和自己一樣,是威風八面,可持節討賊的中郎將!

物是人非了!了不起呀。

“德然,還記得老夫否?”董卓笑呵呵地大展雙臂,親自來轅門處迎接劉儉。

劉儉與董卓四手相握,道:“儉忘了誰,也不能忘了董公,董公昔年禮節下士,在劉儉微末之時與我交好,此情此景,依如昨日,歷歷在目。”

“哈哈哈,言重了,言重了!時至今日,老夫得叫你一聲劉將軍了,再不是當年那個可以聽老夫胡亂吹噓的少年郎了!”

“這話說的,董公對我的每一句話,可都是金玉良言!如何能是吹噓?”

“哈哈哈哈!德然年紀輕輕身居將位,卻無絲毫狂傲之氣,真豪傑也!”

“董公客氣了。”

說到這,劉儉轉頭看向身後的張飛,道:“益德,還不來見過董公?”

張飛在幷州邊屯,曾受董卓提攜保奏,從六百石的曲軍侯,一舉升遷爲千石司馬。

當下,便見張飛大步來到董卓面前,拱手道:“飛見過恩公!”

“哎哎哎!莫如此叫!”

董卓衝着張飛擺了擺手,道:“益德雄才,可堪大任,非老夫舉薦之功,況且老夫不想要你的人情,也不想當你的恩公!”

劉儉聞絃聲而知雅意。

“董公既不想當益德的恩公,看來這份人情,是想落在我的頭上了?”

董卓哈哈大笑,拍着劉儉的手道:“他是伱的兄弟,難道你不該給替他還恩麼?”

老奸巨猾!

劉儉笑道:“自是應該,董公對益德之情,劉儉銘記於心就是了。”

“哈哈哈,老夫就知道,德然是最重信義之人了!走走走,進帳,進帳內聊!””

說罷,董卓就拉着劉儉的手,向着帥帳走去。

兩個人進了帥帳之後,董卓就與劉儉閒話家常,卻絲毫未曾談及黃巾軍之事。

劉儉心中明白,他這是在等待皇甫嵩來。

倆人談天談地,又談了這幾年的境遇,不多時就有人來報,說是皇甫嵩引人來到了轅門。

別看董卓這人是西北豪傑出身,比起中原人持禮也不遑多讓。

他又不辭勞苦,親自去轅門處引皇甫嵩。

同爲中郎將,董卓都動了,劉儉也不好意思不動,於是他也跟過去了。

皇甫嵩果然有名將之姿,至少在外形上來說,看着比董卓要像名將多了。

他也和董卓一樣有着那股西北人的豪氣,但同時又多了幾分儒雅,給人一種文武雙全的感覺。

“兩位將軍,某來遲了,還望多多擔待。”

董卓笑道:“義真千里驅兵來此,諸事纏身,我等自能體諒!來來來,我給你引薦一下。”

隨後,董卓就將劉儉介紹給了皇甫嵩。

雖然劉儉如今的名氣比較大,但皇甫嵩對他的態度卻很是一般,可以看出,此人性情還是比較高傲的,劉儉這樣的後輩縱是再出名,在皇甫嵩看來,也不過是運氣的成分居多。

而跟着皇甫嵩一同前來的人,是劉儉的老相識了。

乃是受袁家推薦的騎都尉曹操。

不多時,又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趕來。

是袁術。

身爲長水校尉,袁術先前在盧植帳下聽用,如今董卓過來接手了盧植的盤,袁術自然就爲董卓所驅使。

名義上雖然是董卓指揮袁術,但董卓對袁術的態度可並不像一個上屬對待下屬。

身爲袁家故吏的他,對袁術客氣非常,有什麼事情都主動找袁術商量。

雖然在用兵方面,袁術跟董卓相差十萬八千里,對軍中事所提的意見也不怎麼中聽,但董卓還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厭其煩的詢問。

就算是最後,董卓根本不會採納袁術的意見,他還是會誇上一句:“公路高見。”

時間一長,袁術對這位董將軍的態度感到非常滿意。

今日三位中郎將同帳議事,董卓又將袁術給拽來了。

袁術來到帥帳後,看到了老熟人劉儉和曹操,只是點了點頭,隨後靜坐在一旁,頗顯孤傲。

董卓本想介紹一下袁術,但看他的樣子,似不想多言,於是便沒吭聲了。

看來,袁術不喜歡董卓用他袁家的名頭。

三人齊聚,董卓道:“蛾賊勢大,數目衆多,且受張角妖道蠱惑,戰意非常,董某人與之相戰數場,雖重傷其勢,然彼戰意依舊,今逢兩位中郎將來此,特此相商,接下來的戰事該當如何?”

三位中郎將中,劉儉的年紀最輕,資歷也最淺,所以他不着急說話。

如此情況下,皇甫嵩當仁不讓,第一個出言。

“賊雖然勢大,但已成強弩之末,破之不難。三人三軍,分三面爲定,輪番騷擾,消耗彼之士氣,時間一長,蛾賊東西不暇,銳氣自減,可破之。”

董卓恍然的點頭道:“義真高見。”

皇甫嵩卻沒有因爲董卓的誇讚而有得意之色。

“仲穎也是久在邊境與羌胡作戰的猛士,熟知兵事,這淺顯之理,想來不會想不明白,你今日找我二人前來,想問的怕不是這件事吧。”

董卓哈哈大笑道:“事關國家,茲事體大,豈可不問?義真把董某的胸襟想小了!”

皇甫嵩沒答話,只是捋着鬍鬚,神態自若。

皇甫嵩孤高的態度讓董卓心中很是不悅,但他也沒有表現出來。依舊是滿面笑容。

“但剿除賊蛾賊,畢竟是件大功,你我三人又皆被授命於外,無人總覽全局,這功勞如何承稟雒陽,卻還是件難事呀。”

劉儉聽了這話,有點憋不住樂。

他輕輕地咳了兩聲,以做掩飾。

董卓這個人真是挺逗的。

適才還說自己胸襟不小,一轉言就說功勞怎麼分。

皇甫嵩適才的話其實就是想堵董卓的嘴,但可惜董卓這個人不懂什麼叫麪皮,活了五十多歲的他,只知道在將合適的場合將利益最大化。

皇甫嵩淡淡道:“這有何難,回頭立下什麼功業,我們三分自向雒陽呈稟便是。”

董卓擺着手道:“義真,亂軍陣中,到底是誰人立下何等功勞,有時是很難說清的,就比如這次剿殺蛾賊,是董某人一直在前陣與張角拼殺,耗損蛾賊的戰力以及士氣,便是日後二位日後攻克廣宗,拿下張角,也需知這裡面有我董某人的功業纔是。”

對於董卓的厚臉皮,皇甫嵩頗爲不屑。

“似仲潁所言諸事,雒陽方面自有公議,本將的職責,就是攻必克守必固,如無法達成,旁門瑣事盡皆無用。”

皇甫嵩的執拗和言語中暗藏的譏諷,讓董卓心中非常的不舒服,他藏在袖子中的拳頭在不知不覺間,緊緊地握了起來。

但此時董卓身上確實有攻而不克的記錄,在這種時候他與皇甫嵩翻臉是不智的,畢竟接下來的戰事變數很大,若是董卓能夠拿到首功,往昔之事自然好說,可若是大功爲皇甫嵩或是劉儉拿走,回頭等待他的,一是朝廷的明令罪責,二是袁家的狂風暴雨。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儉說話了。

“皇甫將軍,劉儉是後輩,諸事本當以兩位將軍爲先,不過當此時節,咱們三人共同領兵平復叛亂,首求內穩,黃巾在中原諸郡的分支爲何覆滅如此之速,皆因彼此不睦,心懷鬼胎。”

“以儉度之,董公適才之言不無道理,張角主力,一直都是董公與之交鋒,雖未克之,但確實傷賊甚重,我與皇甫將軍來此,確實有些撿現成的嫌疑。”

董卓聽到這,對劉儉大是感激。

看到沒有,這孩子說的,纔算是一句人話!

皇甫義真你可撒泡尿好好照照你自己適才的嘴臉。

皇甫嵩看向劉儉,皺眉道:“劉將軍此言,難道是讓本將克張角之後,將功勞分與董公一半?似此,本將又如何對麾下浴血拼殺的三軍將士交待?恕難從命!”

劉儉道:“將軍誤會了,戰場上的功勞,都是諸營將士們一刀一戟,一矛一箭實打實的拼殺而來,豈能分與旁人,我的意思,是你我二人一同奏疏,上書於大將軍,盡陳董將軍在此與蛾賊對陣之功業,再言蛾賊勢大,非朝夕可取……至於日後的功勞,諸軍各憑本事,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董卓心中對劉儉大是感激。

真是有恩必報的孩子,不枉費老夫對他好!

若真有皇甫嵩和劉儉這兩名軍前主將奏疏爲董卓解釋,雖不能全掩其過,但肯定會減其罪責,畢竟只有劉儉和皇甫嵩纔是實打實的真臨前陣,看到了黃巾軍主力的具體情況的。

皇甫嵩沒有說話,但瞅他的表情,是不願意的。

(本章完)

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226章 遺物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61章 蜀亂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34章 豪俠關羽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72章 朕之族弟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235章 託 子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411章 朱車騎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582章 謙亡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737章 接班人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662章 降董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585章 規劃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702章 大事件第290章 關公逐賈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710章 八千騎第97章 太平五行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59章 廢三公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69章 內外相合第739章 大捷報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
第757章 兵敗折將第226章 遺物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761章 蜀亂第458章 撫遠大將軍第295章 劉賈之試探第167章 從此,無緣再見第538章 龍虎再聚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34章 豪俠關羽第57章 整頓家族內力第103章 越騎營變天(求訂閱)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72章 朕之族弟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681章 張飛的手段第14章 公孫瓚的智慧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235章 託 子第778章 孫策最後的價值第216章 冀州軍對西涼軍第218章 燕趙男兒,不容小覷第627章 賈詡對許攸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706章 大局走向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188章 龍虎師徒第279章 劉德然徵調六將第495章 南匈奴王子的決心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622章 師兄請罪第28章 大郡的兵曹史第411章 朱車騎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582章 謙亡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737章 接班人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730章 初一攻城!第39章 大功業(今日求追讀)第44章 介紹一下,大家混個臉熟第662章 降董第606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05章 劉儉次子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585章 規劃第305章 請君入甕第61章 被利用的宦親第609章 河北的各級學府要加學科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744章 陰陵之戰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531章 長安朝堂的新勢力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702章 大事件第290章 關公逐賈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337章 劉儉,直接任命了一位兩千石第804章 曹操歸降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358章 劉儉抵達幽州第469章 這個皇叔勢力有點大了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433章 夫存不忘亡第485章 雖不利於吾,吾亦往也第267章 一本書,換個牧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438章 天下第一步兵第572章 曹操要議和第710章 八千騎第97章 太平五行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據河內第659章 廢三公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421章 劉德然要招人了!第69章 內外相合第739章 大捷報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