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

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

空曠的主堂,兩隻案几,分主次席而設。

案几上,是幾隻精緻的漆盞,旁邊一名僕役,正在爲劉儉和劉虞分別倒上剛剛泡好的濃茶。

在東漢,真正的茶道還沒有形成,也並不時尚,只有部分人喜歡這種東西,而且飲法與後世有很大不同,多類似於煮粥一樣的煮茶,而且還用以油鹽調味。

劉儉自然是習慣後世的飲法,他自備的陶壺,用以新茶和開水浸泡,茶香清而純,那是真正的草木之香。

劉虞位列宗親名士之巔,對待他自然要拿出些硬貨纔可以。

劉虞輕飲一口,品味良久之後,道:“不放調味的茶,某還是第一次喝到。”

劉儉微笑:“飲酒需乎酣暢,喝茶則宜乎淡雅,茶葉之物乃得天地靈氣而生,用心飲之,可使人清醒而寧靜,蕩心滌肺、洗脫塵俗,煮茶之中加入諸多香料,掩茶葉本身的出塵香味,既耗材料,又不好飲,實則無益。”

劉虞再度飲了一口,眯起眼睛回味半晌,眉頭舒展道:“果然是別有一股清香,非高潔之人,而不能悟出此道。”

說罷,劉虞緩緩的放下手中茶盞,道:“德然位居牧使,論官爵乃某之上官,不過某今日來此,乃是以個人身份拜府,並非以官身而來列政。”

劉儉笑着舉起茶盞,道:“如此最好,我久仰伯安兄之大名,今日得見,甚是榮幸。”

漢末宗室中,劉宏,劉虞,劉表,劉備,劉璋等爲一輩,劉焉比他們高一輩,故劉虞雖比劉儉大了不少,但彼此之間,依舊需以兄弟稱之。

“德然昔年聲名不顯,但不過短短數載,卻已超於諸賢,不論治文治武,皆位列上乘,今番又在陛下面前保下了安平國和安平王,賢名廣佈河北,只是某不明白,以德然目前的賢名,卻從未聽說過德然治經?是爲何故。”

劉儉淡淡一笑:“尋章摘句,非我所長,我自幼喜歡兵家伐略之道,好論軍計,至於這治經的事……實非我之所長,還是交給似我岳丈那樣的人傑去做吧,我就不跟着了。”

劉虞捋着鬚子哈哈大笑:“聽弟之言,似不喜摘文逐句之事,不錯,只有經才,何能興邦立事?古之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多有治書……弟之言,是也。”

劉儉笑道:“還是劉儉學識淺薄。”

劉虞道:“昔時與劉君郎書信,聽聞君郎言德然有籌劃之能,今日相見,欲與德然共論軍略以及地方之政,還望莫要推辭纔是。”

“哈哈,弟長於邊郡,不敢當此盛讚,但既兄有此言,弟雖不才,不敢拂兄之趣也。”

劉虞捋着鬍鬚,微笑道:“自光武皇帝中興漢室以來,不設丞相,強化內朝,削三公之權,強化內朝,按道理而言本當皇權愈固,只是歷經百年,地方亂勢漸起,黔首日贈,黎庶化爲流民,朝野之外,古今文士相爭道統,朝堂之中,黨錮策起,斷臂鎮痛,陛下與朝臣矛盾日盛,德然以爲當作何計邪?”

劉儉端着茶盞,臉色頗有些怪異。

我說劉虞大哥啊。

你這哪裡是與我論軍略與地方之政啊?

你這分明是跟我嘮,大漢朝最根本的弊端啊!

咱倆第一次見面,你讓我如何作答?

劉儉端着茶盞,道:“劉儉見識短淺,伯安兄所言,乃陛下與宗室諸賢日思夜想之事,數代賢明帝王都無法做到的事,我又如何能想的明白?”

劉虞言道:“呵呵,德然莫非信不過我?伱可知曉,在宗親諸臣中,除劉君郎外,陛下最信任的人,非你即我,若你我不能坦誠相待,漢室卻還有什麼希望?”

劉儉依舊沒有回答,只是在心中揣摩此事。

“唉,罷了罷了,道不同不相爲謀,不想雲長敬佩之人,行事竟這般多疑,老夫今番真是不來也罷!告辭!”

說罷,便見劉虞起身,向着劉儉拱了拱手,隨之就要走。

可當他剛走到門口,卻突聽身後傳來了劉儉的聲音:

“無他,皇權雖集於雒陽,諸王勢微,然豪富土地日盛,所藏匿的人丁日重,《五經》釋權,盡在閥閱之門,可治國安邦的賢才皆出自士族上門,能治國者有限,長年累月,乃至於此。”

劉虞聽到這,驟然停下了腳步!

“此言善耶!正是如此!”

他轉頭看向劉儉:“誠如德然所言,爲兄也如此作想,只是逢此積難,你我身爲宗室,當如何解決此事?”

劉儉站起身,道:“宗室之臣雖人少式微,然皆凜凜忠臣!朝野內外,不論古文今文,爭的都是道統,今文雖掌控官學,可古文經者漸多,其勢雄於今文,且不自封其步,早晚必凌駕之,然不論古今之文學者,之所以能鉗制陛下,蓋因壟斷學識仕途,能有治國之策者,皆出自高門,劉儉見識短淺,但也知曉,若要破局,唯有一途。”

“何途?”

“降低成本,廣學於衆。”

劉虞聽了這話,好奇的看向劉儉:“難道我大漢如今的興學之勢還不夠嗎?太學之中,滯留京師之人常年愈萬,難道這還不算興學?”

劉儉搖了搖頭,道:“我指的,並非是這般的興學,如今的太學生,十人之中,有十人皆出自公卿士門,可謂代代相傳,有學識有治國只能的人,永遠都是出自那些家族,而無學識無見識之輩,永遠都是無學無識。”

“求學之途,成本甚高,一卷經文價值幾無法以金錢衡量,難普於衆,陛下昔日修熹平石經,除了想正定經文,還有一個原因也是爲了能夠廣開民智,使天下諸人皆能來雒陽抄取經文以學,但能來雒陽求學者,終歸還是那些大族之人!畢竟來雒陽一次,成本也是極高的。”

“我大漢五千萬人口,目不識丁者逾十之八九,而有學識,懂經文者,能委以治國重任的,不過數十萬者,其頭部可治國者,不是閥閱門人,就是累世士族!”

“不用太多,若大漢朝境內能認識字的人,只要能再過一千萬人,有求學途徑之人,在寒門亦或是民間,只要再多擴充一百萬人,禍患自解!”

劉虞呆呆的看着劉儉,半晌沒有說出話來。

說實話,劉儉的言論非常正確,他一語中的,將矛頭指到了根上。

大漢朝的閥閱望族強就強在知識壟斷,望族士人之所以能夠左右朝政,威逼皇權,歸根結底是特麼的沒有人跟他們內卷!

不論是學古文還是今文,有學識能治理國家的人,永遠都是那些人,治國只能用他們。

而他們能治國,就代表他們能掌握權柄,能獲得財富資源,擁有了財富資源和壟斷,就可以讓後代繼續壟斷。

劉宏施行黨錮,把這些抱成團有學識的人都禁了,不讓他們當官,但最終這個國家越來越亂,因爲沒有他們來治國,真的不行!

因爲除了他們剩下的人雖然多,但在學識方面達不到治國的高度,沒法用!

別看大漢有五千萬人口,卻有四千大幾百人怕是認的字都有限,更別說治國安邦了。

有治國學識的人,真的就只有那麼一小搓。

但偏偏,就是這麼一小搓,既惹人恨又讓人無奈,他們憑藉學識壟斷了這個國家八成的資源,讓皇帝不想用他們但還必須用。

看看兩千年之後,那些在世界擁有高端科技產業技術的國家,依舊可以憑藉技術封鎖,去攝取全球的資源。

就是因爲沒人能跟他們卷。

若是能有人卷,不論是後世的高端技術,亦或是現在這些所謂的“高學名士”,統統給他打成白菜價,一文不值的白菜價!

想用你就用你,不想用就不用,你要是起刺,不好意思,隨時都能換人!

別的沒有,但人有的是!

試想昔年今文獨霸朝堂,可隨着古文經逐漸成行,如此尚能已讓今文招架不住,但在根骨上來說,古今文之中最內在的成員家族還是一波的。

壟斷五經之族,因古今文道統自我稍稍內卷一下,都差點轟碎了今文在朝廷的地位,莫說讓其他人蔘與進來捲了。

內卷對於壟斷的破壞是必須的。

然話雖如此,可是在劉虞看來,這事施行起來還是如同天方夜譚的。

第二更在下午

(本章完)

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731章 失陷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36章 共成大事!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309章 和談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請個假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32章 關長生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701章 阻擊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631章 虎落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659章 廢三公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2章 涿縣四虎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78章 拼歌第521章 河北立法
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274章 劉儉展現仁義的角度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236章 爲了朋友,當收養袁寵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476章 劉家軍團齊出策第605章 最後一餐第108章 劉儉的攻心戰術第543章 攻守易位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539章 我當然還有宏圖第731章 失陷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156章 白毦兵的雛形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36章 共成大事!第690章 有的事情不急於一時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769章 劉焉的子孫在南中第47章 高層恩怨禍及下屬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232章 夜襲者何人第309章 和談第645章 坐山觀虎第586章 下一步的行動請個假第391章 司州絞肉機第666章 涼州軍內變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312章 一對母子皆廢物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384章 只有一個方法了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565章 徐州的歸屬第32章 關長生第519章 陶謙之事,說不得落在我兄長身上第86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166章 臥虎之雙爪第602章 對待男女用不同手段第50章 高順月下追劉儉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114章 黃巾之亂,可不解黨錮第453章 董卓說:你真是我剋星啊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427章 連失臂膀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360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第417章 打造曹操剋星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604章 動朝廷根本第51章 盧植的神秘客人第245章 陷陣之威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646章 李傕的使用方法第332章 讓功績與汝等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400章 太學生分裂第789章 魏延的覺悟第109章 太平張角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701章 阻擊第728章 爲了未來,也得反了第230章 青州黃巾勢起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152章 爲了立牧,劉焉這次拼了第799章 南北差異第727章 袁家兩代第631章 虎落第478章 謀士們行動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624章 司州暗戰第512章 誠聘教師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500章 大漢的第十五個州第440章 折戟沉沙第457章 自鳴得意的傢伙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659章 廢三公第68章 袁紹的猶豫,曹操的果決第683章 輿論渠道和開放諸學第397章 暴虐的奉先第2章 涿縣四虎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138章 玄德入京(抱歉,今日家裡有急事,第78章 拼歌第521章 河北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