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

第257章 劉虞在青州的成績

與何太后不同,董卓給劉儉的來信中並不是完全的忽悠人,他雖然沒有許諾給劉儉官位和爵位,但是卻以相府的名義,授予了劉儉對青州黃巾餘部的專項安置之權,同時下令要求各方州郡縣署全力配合。

對於劉儉而言,他需要的就是這個,董卓倒是很有眼力見。

至於官位和爵位之類的,現在的劉儉已經不需要了,他現在的官爵已經是完全夠用,左將軍之位在這個時間線上,比四鎮四徵的含金量都要高。

劉儉覺得,就算是往後他的軍職不往上再提升,其實也無所謂。

至於什麼所謂的大將軍,讓別人去坐好了,他只要取其實。

劉儉在給董卓寫完私密之信後,又給呂強寫了一封書信,對何太后的拉攏進行了回覆。

回覆的內容簡單直接,反正就是表忠心唄!

誰來拉攏,我都表忠心,反正我現在是誰都不得罪。

在給董卓與何太后寫完信之後,劉儉讓張飛,張郃,高覽,徐榮等人與關羽、公孫瓚相互配合,開始接手這一百七十餘萬的青州黃巾。

而劉儉本人則是與劉備,趙雲一同,前往東萊郡去見劉虞。

青州黃巾之危已解,劉虞也終於得以抽身,劉儉就是不來見他,只怕劉虞也會來找劉儉的。

劉儉一行人來到黃縣,見到了劉虞。

身爲青州東部之主,劉虞的穿着很簡樸,他神態親和,舉止優雅不失風度,又平易近人,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見了劉儉之後,劉虞二話沒說,當即就攥住了劉儉的手,攥的那叫一個緊。

“德然,若非你來到了青州,後果當真是不堪設想!青州皆有賴於你,才得以保全啊!”

劉儉道:“大司馬此言過重了,大司馬在青州治政,不論是聲名還是所行之德政,皆爲萬民稱讚!”

劉虞擺了擺手,道:“德然誇讚太過了!”

劉儉身後的劉備敬重道:“非是誇讚太過,備在雒陽之時,也聽聞,大司馬自到青州之後,務存寬政,勸督農植,開南北商市之利,通東海鹽利,民悅年登,谷石三十,”

“而大司馬雖爲上公,卻能天性節儉,敝衣繩履,食無兼肉,遠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歸心焉。”

聽了劉備的誇讚,劉虞不但沒有喜色,反倒是心生愧疚。

“我雖有治民文德,卻無武略之功,此番蛾賊起勢,我不能平地方之亂,以至於萬千黎庶慘遭荼毒!焉能厚顏居功乎?”

說到這,劉虞的眼眸中甚至閃出了幾許淚霧。

劉儉忙道:‘大司馬之功,天下人皆知,望勿妄自菲薄。’

劉虞卻擺了擺手,對劉儉道:“今德然至此,我當以青州諸郡相讓,也只有你能夠守住青州!”

劉儉和劉備彼此驚詫的互相對望了一眼。

任他們兩個再是天才,也萬萬不會想到,劉虞一見了他們兩個人,就會說出要將青州相讓的話。

當然,劉虞只是東青州牧,在名義上,他所管轄的地域也不過是自北海以東而已,故也只能相讓北海以東。

但是此番黃巾起事,青州刺史黎盛以及西面的幾名郡守相國,皆已殉國,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劉虞雖然掛着的是個東青州牧的名,但眼前卻有執掌一州的權力。

劉儉只是略作猶豫,隨後便道:“大司馬莫不是在試探我?疑我有奪取青州之心?”

劉虞聽了這話,急忙擺手。

“德然勿疑,虞非鼓弄權術,賣弄心機之小人,我想讓伱代我執掌青州,實乃是真心實意的!”

眼見劉儉和劉備依舊是面有疑色,劉虞遂對他們二人道:“德然,玄德……既然你們兄弟已經來了,這幾日便隨我在東萊郡各縣城中轉轉,等轉完了之後,你就明白了!”

劉儉言道:“既是大司馬盛情邀請,那我們兄弟們願意奉陪!”

……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劉儉就陪同劉虞在東萊郡轄境內的腄、平度、育犁、昌陽、不夜、陽樂、陽石、徐鄉等地巡查。

這不巡查,倒是還好,這一巡查之下,劉儉和劉備對於劉虞的欽佩之情開始無限增長了起來。

劉虞不但是一個執政的高手,而且在搞經濟,搞產業這方面,他在大漢朝也絕對是頂尖的存在。

他在青州的時間不長,卻做了很多讓人稱道的事情。

和劉儉一樣,劉虞在他所管轄的青州境內,實施了屯田制,雖然沒有劉儉在冀州的動作那般大,但青州屯田的規模卻也不能小覷,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轄境內的糧食產量,維持了地區的穩定與安寧。

但屯田只是一個方面,最讓劉儉和劉備敬佩的是,劉虞以東萊郡爲試驗點,大搞各類產業經濟。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劉虞一到任,就重新整頓了青州鹽務。

東萊郡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山東半島,這個地域自古以來就有着一項最大的產業收益,那就是海鹽業。

在大漢朝,鹽是一種財富的象徵,鹽利之巨大,可以說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

西漢時,漢武帝時期施行鹽鐵專賣,雖然有與民爭利之嫌,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鹽之利是多麼的巨大,只有利益大到足矣左右國運的產業,纔會被朝廷行之以國家專賣。

而到了東漢時期,鹽務和鐵務時而被放開,時而被管制,但總體來看,鹽鐵之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被放開了,東漢王朝的幾位君主雖然有心想要收縮鹽鐵的掌控權力,但市場經濟是隨着人類的進步不斷完善進化的,有些事情是不能走回頭路的,東漢王朝在無法專營之後,便只能針對鹽鐵施行重稅,以此來控制因爲鹽鐵事務,而過於發展的地方勢力和家族。

不過這也只是體現在政治層面,但在實際用途和經濟層面,鹽鐵之務一直以來,都是整個大漢朝的產業支柱。

在漢代,鹽的種類有海鹽、池鹽、井鹽、岩鹽等,而青州歷史上就是齊國,海鹽主要分佈在青州轄境內的沿海地區,內地則是食用池鹽,在巴蜀地區則是盛行井鹽。

劉虞自打到了青州之後,爲了增加青州地方的財政與鹽稅,針對本地的鹽務就開始進行治理,一是控制財源收入,二則開始官私聯合,控制海鹽業的穩定。

鹽務在漢朝之所以是非常暴利的行業,主要還是因爲還是比較難提取。

在青州,取鹽的方式主要還是採取取滷做原料,通過柴火煎熬提煉食鹽。

其方法是將海鹽刮土淋滷,取滷燃薪熬鹽,這個過程會耗費大量柴草,費工費力。

浪費了大量的人力還有柴草,所提取的鹽自然是珍貴無比,而因爲佔有的生產力多,整體價格方面也降不下來,再加上大漢朝的鹽產量對於人口而言,總數還是不多,如此地方私營鹽務的家族便藉此謀取暴利,青州倒弄鹽的家族都成了本地的豪右鉅富,憑藉鹽務在地方掌控了巨大的資源。

劉虞想要治理青州,在某些事務上就不得不對他們妥協。

當然,劉虞也不會將所有的利益全部讓給這些執掌鹽務的家族,他以州牧的身份與他們劃定了利益,讓各家族在能夠攝取到足夠利益的情況下,使地方郡縣也能夠收取足夠的鹽稅,同時讓百姓也能夠在製鹽的過程中,通過奉獻勞力,取得一定的實利。

同時,劉虞也與青州的地方各族達成共識,要求青州方面的市場鹽價,必須要由牧署來定,以便他下轄的民衆都能夠儘量買的起鹽吃。

當然,外州的鹽價具體是什麼水平,那劉虞可控制不了。

不過相比於前幾任與地方鹽務豪族暗中勾結,用鹽務謀取暴利不顧百姓死活的官員來說,劉虞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非常值得誇讚了。

劉儉和劉備,在參觀了各縣民間的製鹽工坊,以及聽了劉虞的敘述之後,都對其所做出的功績表達了敬佩之情。

在無法改變生產力的情況下,劉虞以政治角度確實照顧到了各方的利益,把事情處理到了最好。

但這件事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無法改變青州現有產鹽生產量”的情況下。

劉虞沒有辦法改變青州現有海鹽的生產量,故而他只能委曲求全,通過溝通協調,儘量讓各個階層的人在鹽務上都能取得一定的實惠。

當然,即使是讓各階層的人都能得利,但青州鹽務最大的實惠既得利益者,還是在當地運作執掌製鹽的豪門望族。

他們都是在青州境內經營鹽務多年的豪右,雖然定期向官署交付鹽稅,但劉儉不用猜也知道,在用各種非法的手段偷稅漏稅這方面,他們必然是跑不了的。

而且稅收只是一方面,在關乎民生的鹽務產量以及對外的銷售定價權這件事情上,官署還得跟他們不斷的進行商議,且主動權並不在地方官署一面。

糾其原因,還是因爲物以稀爲貴,造鹽的成本越高,耗費的人力越多,工藝越繁瑣,就越容易發生這種事情。

但是現在,時機已經成熟,劉儉覺得青州的鹽務可以改一改了。

改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能夠使青州整體的鹽產提高上來,使產鹽的成本降低,擴大產量,就可以自然而然的擠壓掉那些老牌的執掌鹽務的豪右大族的話語權。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很多閥閱,望族,世家之所以牛逼,不外乎是他們掌握了稀少的珍貴資源!

這個資源有可能是書籍,有可能是人口,也有可能是土地或造鹽。

但當他們掌控的資源變的不再珍貴而成了爛大街貨的時候,其實並不需要過多的使用政治手段,他們優勢在瞬時間就會土崩瓦解。

針對青州的鹽務,劉儉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只要普及曬鹽法,使食鹽的產量大幅度的增加,就可以在青州掌控最高的主動權。

這個方法普及於北宋……但是現在,提前弄出來的時機到了。

(本章完)

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30章 讓徐州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170章 劉十億第97章 太平五行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226章 遺物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89章 北上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193章 廣積糧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687章 涼州戰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193章 廣積糧第626章 差距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2章 關長生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761章 蜀亂春節快樂!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661章 劉丞相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561章 紹,術,譚第582章 謙亡第507章 定胡虜!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290章 關公逐賈今天晚上更請假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703章 論袁
第338章 雒陽太守第191章 天子大行第496章 烏桓之後,匈奴也需併入大漢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530章 讓徐州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455章 劉董談判,你想當四州之主?第711章 吃他二十萬第105章 金剛到位(求訂閱)第170章 劉十億第97章 太平五行第356章 富貴要還鄉第621章 正副先鋒第93章 外戚勢力即將登場第271章 劉德然禮賢下士第516章 子不類父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第282章 劉儉說,我要先擒董卓女婿第410章 假途滅虢第222章 你是想留還是走?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722章 魯陽危矣第280章 董卓,劉儉,關東聯軍……開戰第277章 雒陽,袁家之殤第642章 相國好拼啊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479章 皇帝的天真第226章 遺物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536章 徐州真正的威脅第535章 曹操邀請孫堅夾擊劉備第541章 大漢水師,出發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84章 你不想活了?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176章 北方版隆中對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111章 劉儉的善後之法(爲兩位舵主和執事第143章 心念漢室的劉虞第589章 北上第418章 袁紹決心先對付劉儉第567章 劉備有了主心骨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800章 周郎之逝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768章 益州,完了第751章 老將徐榮第193章 廣積糧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443章 他定會仿效我第159章 袁基想要讓劉儉站隊第687章 涼州戰第385章 王允的佈局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117章 中郎將劉儉第573章 劉儉的行動,謀徐州第142章 劉虞曾想過挖劉儉的牆角第208章 劉儉的行動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801章 諸葛之謀第648章 曹操想鼎足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617章 劉焉死了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79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第70章 送禮之人第355章 錯的,不是邊郡人第193章 廣積糧第626章 差距第231章 朝堂之威第577章 萬民的支撐!第32章 關長生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761章 蜀亂春節快樂!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456章 相國和劉儉,下一步的重要事項第31章 謀定而後動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669章 六月十五,起事大吉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第173章 防寒門,如防賊第661章 劉丞相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212章 劉備欲離京第561章 紹,術,譚第582章 謙亡第507章 定胡虜!第749章 苦肉陽平關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290章 關公逐賈今天晚上更請假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703章 論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