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

第419章 劉德然分兵抗袁曹

袁紹說袁術是小心眼,但其實,他有時候心眼也不太大。

當然,袁紹比袁術還是要好很多的,袁術是一直小心眼,袁紹是間接性不定時小心眼。

在張邈這件事上,袁紹就是犯了小心眼的病了。

張邈一身傲骨,非要跟袁紹平起平坐,袁紹心中很不高興。

乃公的,別的好朋友都服服帖帖的甘願當小弟了,你怎麼就那麼牛,非得跟我平起平坐?

你看看人家曹操,許攸,王芬,鮑信都多懂事!

怎麼就你搞特殊?

隨着袁紹的勢力越變越大,他和張邈之間的裂痕也變的越來越大,怎麼瞅怎麼不順眼。

後來,袁紹乾脆想要幹掉張邈了!

他讓在東郡的曹操代替他動手。

孟德,這匹夫就交給伱了。

問題是,當時的曹操可不傻。

大哥你別涮我了行不?

再怎麼說,張邈也是八廚之一,以仗義疏財而聞名,這種願意給別人花錢的大傻子,一般名聲都灰常灰常的好。

畢竟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古之常理也。

曹操可不能犯傻,閒的沒事拿刀去懟這種愛給人花錢的冤大頭。

真給這傻子懟死了,士林中的人豈不都恨死他曹操了?你讓人家到哪再找這麼一個冤大頭糊弄錢?

於是,當時在東郡的曹操就周旋在張邈和袁紹之間,盡最大努力平息兩個人之間的誤會與怒火,儘量將兩個人往一條路上拽,不讓他們分道揚鑣。

後來,曹操帶着兗州的精銳和黑山軍俘虜走了,扔下了兗州的爛攤子給袁術,張邈也跟隨過袁術一陣子,期間對袁術的行爲也有諸多不滿,等袁術從高塔上栽下之後,張邈就開始在陳留獨立,招兵買馬,不搭理袁術了。

在八廚張邈看來,袁紹袁術兄弟都實在是太過欺人,皆非善類,靠人不如靠己。

袁氏樹大根深不假,但他張邈的聲名也不差,陳留郡也是大郡,雖因戰亂而顯殘破,但底蘊還是在的。

爲什麼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成就一番大事。

張邈在陳留“奮發圖強”,這事曹操也知道了。

其實曹操心中一直對張邈抱有幾分歉疚之情,畢竟,他現在手底下的猛士典韋,就是當初他從張邈手底下挖牆角的。

雖然張邈對這個莽漢野人並不在意,不過一直多少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也一直希望能夠促成張邈與袁紹同歸於好。

“本初,當年大家都是朋友,患難之時尚一起走過來了,如今各自在地方也成了氣候,何其反不能容也?”

袁紹的臉色不甚好看:“是吾不能容他嗎?實是他做事太過!不記恩情,屢次與我作對,這樣的人,袁某不認他是朋友!”

曹操苦笑道:“孟卓心高氣傲,與旁人不同,你與他說些好聽的,他自然就順氣了。”

袁紹翻了翻白眼:“笑話,袁某如今拒荊豫二州,所擁人戶天下最盛,淮南之地在你手中,江東不日也盡入你手,此等勢力,董卓劉儉誰不懼之?我爲何要順他的氣?”

曹操道:“眼下大敵當前,不可義氣行事,若是有孟卓在陳留起兵,於東面側應鉗制劉儉,則大事可定,本初切不可因小失大。”

“至於孟卓於你不敬之事……嗨,不過就是爭一口氣的事,你只要實,不要虛名,待日後諸賊覆滅,大事可定,孟卓縱然再傲,也自然歸服,此乃水到渠成之事,你又何必較這個勁呢?”

袁紹畢竟是個英明之人,聽到這裡頓時沉默了。

他心中也覺得曹操此言比較在理。

雖然有點咽不下這口氣,但若是能夠將劉儉從司州趕回河北,這事或許倒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等以後找機會再收拾張邈也不是不可以。

這就是袁紹比張邈強的地方,張邈強撐着士族風骨,一直跟你較勁,但袁紹在利益面前,更加懂得謙虛退讓。

隨後,卻見袁紹長嘆口氣,道:“你說的對,在這個時候,若是孟卓能夠加入,協助我從旁騷擾劉儉,則一定會對劉儉形成掣肘,如此我們就勝算大增了!”

“只是孟卓昔年與我的誤會太深,此番我縱然有意與他和好,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曹操卻道:“看着挺難,其實並不難,孟卓心高氣傲,只要本初你主動示好,他便覺得是你先服了軟,我再派人從旁說和,定能讓孟卓回心轉意。”

袁紹看向曹操,道:“孟德可有好的人選,可往說服孟卓?”

曹操言道:“我手下現在,倒還真有一個好人選。”

“何人?”

隨着袁紹的這番問話,曹操隨即派人去將他麾下的新來的一名掾吏找來。

少時,便見一人來到了帳內,拜見袁紹和曹操。

袁紹見對方姿容不凡,意氣風發,似出身不俗,急忙詢問他的姓名來歷。

不想,此人竟也是汝南細陽人,姓呂名範,字子衡。

袁紹沒想到對方竟然是同郡之人,遂急忙細細詢問。

不想,一問之下,竟知對方並非出身豪門,昔日也不過是一小吏出身,熱情的臉上便多了幾分冷落。

曹操看出了袁紹的狀態變化,遂道:“呂郎雖非大貴出身,卻志向不俗,有能力有見識,我前番從兗州撤往淮南之時,曾在汝南駐紮,與其相識。”

“與子衡相談一日,我便深爲其才華所震撼,子衡雖然出身並不富貴,但軍政財務無所不精,我亦不能相比也。”

“哦?”

袁紹見曹操如此推崇呂範,心中不免有些詫然。

在他的概念裡,只要不是高門大戶,有資源有錢的門第出來的人,肯定就不會得到什麼好的教育資源,能力也必然是有限。

其實,袁紹這個想法不可謂不對,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確實是這麼回事兒,出身較好的人能夠得到好的教育資源,因此大部分人的能力也自然比那些出身不好的人強。

但問題是,這個世界上凡事沒有絕對。

“子衡如今在我軍中,助我整頓軍隊,嚴格軍紀,成效顯著,使我軍中肅睦,威禁大行。”

袁紹對曹操還是比較瞭解的,若是呂範沒有真本事的話,曹操絕對不會替他這麼吹牛逼。

“如果如孟德所說,如此人才只是讓他作爲一個使者去孟卓,那未免大材小用了吧?”

曹操笑道:“當然不是了,若只是作爲使者,自然有善於詭辯隨機應變之人可以前往。” wωw☢ ttκan☢ c○

“但是,子衡乃是軍政全才,我想給孟卓寫一封書信,讓子衡以客卿的身份暫時留在陳留相助他,在助孟卓成事之後,在使子衡歸來不遲。”

袁紹疑惑道:“孟卓能聽他的?”

曹操笑道:“其實孟卓最是一個看重虛名之人,他一向喜歡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一副虛心納諫的模樣,若是有我的書信做保,孟卓爲了麪皮,也必然要奉子衡爲座上貴客。”

袁紹倒也沒說什麼,他倒並不是對呂範多有信心,而是對曹操確實信任。

既然曹操覺得呂範行,那就讓他試試去吧。

……

袁紹走後,曹操遂囑咐呂範道:“子衡,張孟卓必然不是劉儉的對手,只是若能使孟卓使出全力,多糾纏劉儉幾分,那目地就達到了,回頭你速速歸來,莫要遷延太久纔是。”

呂範很是自信的衝着曹操拱手道:“明公之意,我知曉,明公放心,待拖張孟卓下水之後,我必尋機作速趕回。”

曹操點頭道:“那就好,速去速回。”

“諾。”

這呂範乃是歷史上東吳的開國重臣,官至大司馬的人物,其在歷史上的聲名雖不及東吳四大都督,但卻實打實的爲東吳立下過赫赫戰功,孫策和孫權都對其極爲敬重。

……

而與此同時,已經率兵進入司州的劉儉,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他決定分兵!

由他自己率領顏良,文丑,夏侯蘭以及其他冀州中級軍官爲一路。

由劉備率領趙雲,張郃,高覽爲一路。

兄弟二人分別去對司州內的強敵。

(本章完)

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7章 官場利弊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32章 關長生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739章 大捷報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507章 定胡虜!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51章 諸劉入京請個假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93章 廣積糧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106章 何進與黃巾(求訂閱)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89章 二代出位第97章 太平五行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19章 審鮮卑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807章 強漢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58章 劉儉上雒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761章 蜀亂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58章 劉儉上雒
第179章 該是時候彰顯一番了第416章 玄德你要繼續進步第613章 環境和身份第239章 義父義子第325章 劉儉對皇帝的忠告第431章 河北軍首戰驚司州第348章 少學習,多玩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46章 來要陳留王了第7章 官場利弊第724章 汝居然讓我割地?第552章 武關智張(二合一)第32章 關長生第689章 崛起的建設兵團第472章 郭嘉開拓了眼界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371章 彼爲宗賊第649章 醉翁之意第611章 關中動亂的各種因素第265章 袁紹給盧植的信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378章 劉家賢內助第77章 肉由我分第363章 利令智昏之人第465章 從細節入手觀察第739章 大捷報第318章 飛將敗績 西涼軍士氣大跌第81章 衆人皆醉,誰獨醒第658章 陳留王登基第507章 定胡虜!第777章 借事定局第285章 旦夕之間,大功可成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22章 商人的難處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651章 諸劉入京請個假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620章 亂民是漢朝的根第193章 廣積糧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548章 大耳,愚夫爾第64章 皇帝與孝廉第637章 廢除新政第136章 張角的重要“遺產”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354章 來將獻禮,同鄉問責第608章 王佐之才出動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350章 針對劉儉的計謀,又來了第664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第106章 何進與黃巾(求訂閱)第132章 張角無可奈何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89章 二代出位第97章 太平五行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99章 上架感言第640章 某非亂武之人第266章 先破了他天下楷模之名第292章 河北劉德然,聲名大噪第160章 皇帝要死了第66章 宦官中也有可用者第686章 漢室人傑第291章 活捉兩名重要人物第422章 董相國恨的人是誰,懼的人是誰第246章 樂安顏氏第243章 和青州黃巾的心理戰第405章 主公與謀士的職責第393章 江南新秀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19章 審鮮卑第546章 我要找,琅琊諸葛第682章 採納衆長第137章 三邊冀州牧使第742章 大漢再度崛起第17章 我敢賭的,無人敢賭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807章 強漢第758章 盡敘大義張翼德第560章 袁氏“歸一”第58章 劉儉上雒第511章 只屬於劉儉的部門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600章 清除掉隱患第307章 關雲長的性格第10章 以少搏衆第486章 撫遠大將軍確立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761章 蜀亂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353章 挖大將牆角第175章 沮授田豐,目光長遠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58章 劉儉上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