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

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

“奉先不必客氣,我適才也不是獨獨爲了你,我是爲了咱漢家軍士,仗義執言而已。”

呂布翻身下馬,來到劉儉面前,拱手道:“不論如何,適才都是參軍幫我解圍,可我適才卻只是拜謝了董使君,不曾拜謝於參軍,若非仲遂提醒,布險些大失禮也。”

說罷,就要跪地行禮,被劉儉喝住。

“我非你上官,大可不必。”

張飛輕哼一聲,轉身打馬往別處去了,似是懶得看呂布。

呂布看見張飛的樣子,臉色驟然一紅,泯着嘴脣,多少有些不快。

劉儉的目光掃向了呂布身後的高順。

從頭到尾,高順一直都沒有說一句話,只是默默的跟隨在呂布的身邊。

果然,相比於重利的呂布來說,高順的心態和慾望都要比呂布平和了許多。

至少,他能夠在關鍵時刻,提醒呂布應該去做正確的事。

劉儉在旁邊的草地上坐下,他仰頭看了看星空,隨後對呂布和高順伸手道:“二位請坐。”

呂布見劉儉邀他席地而坐,也不客氣,當即坐在了劉儉的對面。

隨後,劉儉隨意的打聽了一下呂布的家世。

呂布也不避諱,和盤托出。

根據呂布的描述,他的家族在九原縣也是末流,其父曾是九原縣的一個佐吏,但不幸早逝,呂布家田財有限,不出數年便皆使盡,十餘歲時與母親和姐弟都過的相對艱難,有時候趕上年景不好,或是邊郡戰亂太頻,兩三天才只能吃一頓飽飯。

那時候的日子,真是朝不保夕。

後來,因爲兩個弟弟餓死了,家中能夠平攤給孩子的餘糧多了一些,才致使呂布活到現在。

呂布說的很是風輕雲淡,彷彿這些事對他而言不過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劉儉聽完,心中不免產生了一些對這個時代更深層次的領悟。

誠然,他生在涿郡,雖然不是豪富之門,但在劉周的家中,至少還算是衣食無憂,能夠吃飽穿暖,相比於更爲底層的人來說,劉儉真是走運的了。

且不說那些放棄戶籍,遁入山林的氓首。單說劉備,祖父也是舉過孝廉的人物,可是到了他這一代,卻需要靠織蓆販履爲生,每日都要爲來日的那頓飽飯而費盡心思。

若非劉儉把劉備帶往家中,劉備剩下的那幾年將受多少辛苦,誰又可知?

至於眼前的呂布……

他好歹也是出於縣中小吏之家,竟然在其父死後要淪落到靠餓死兩個弟弟,纔能有足夠糧食將過活。

若是呂布的弟弟沒餓死,呂布還會活下來嗎?

或者說,餓死的那個人,是呂布呢?

三個尚未成人的孩童,在家中就已經開始靠着掠奪他人的資源而生存了,還是兄弟間的掠奪!

更可怕的是,這種事情,對呂布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這是他從小養成的觀念。

在這個世道里,特別是那些生活在邊郡的家庭,當資源不夠供養下一代的時候,也只能夠遵從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留下強壯的孩子得活,羸弱的孩子得死。

他們沒的辦法,更沒有選擇,只能順應命運。

或許呂布愛財,愛女人,愛馬,不重義,屢換其主。

但從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生長起來的人,你又如何能夠要求他做到仁義禮智信?

他要是講仁義謙讓,他就根本活不到現在!

他本身就是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中生長起來的,靠着他死去兄弟的口糧活過來的,對這樣的一個人,又如何能用士族和閥閱所標榜的忠義標註去要求他?

如果將曹操和袁紹,袁術,劉表之類的人物,包括劉儉自己也扔在和他同樣的環境下生長,劉儉估計誰也未必做得就一定比呂布好。

窮山惡水養大的人,和在文鄉書經堆裡生長出的人,從骨子裡就是不一樣的。

“奉先,無需跟我致歉,伱今日所爲也不過是你自己的生存之道,雖然你的生存之道並不適合我,我也不會按你的道去生存,但我沒有資格指責你。”

Www. тtκan. c o

“畢竟,我沒有活在你的處境當中,而你也沒有享受過我的境遇,我們不能拿彼此的自我要求去要求對方。”

劉儉這一番話說完,不光是呂布,便是他身後的高順也震撼了。

眼前的這個人,真的是那位海內名儒盧尚書的弟子嗎?

以那些士人平日裡所謂的標準,他們怎麼可能會說出這樣的話?

不過,劉儉的話雖然道理很是淺顯,卻真的讓他們兩人回味無窮。

至於爲什麼回味……

“參軍之言,布等真是聞所未聞。”

“聞所未聞?”

劉儉笑了笑,道:“不至於吧,我所言的,其實就是古之先賢的教化萬方之道,天下士人但凡讀過幾卷賢經的,都不會不明白。”

高順在旁開口道:“非我等刻意吹捧參軍,您話中之理雖淺,但我等所見過的士人中,卻真的無人能說出類似之言。”

劉儉摸着自己的馬鞭,淡淡道:“治學之道,貴學、貴識、篤志、虛心、苦讀、熟記、深思、徹悟……可現在的士人治學,大多伴隨着功利,所以這徹悟就已經被諸多士族學子忘棄了,”

“可沒有了徹悟,又豈能與旁人共情?若無法與旁人共情,又如何能夠將學識思想更推進一步?終歸不是士人不懂道理,而是這個道理就時局而言,對他們自身無益。”

高順似有所悟,他皺起了眉頭,開始細思。

呂布聽不太懂,他也不是很想去懂,但憑心而論,劉儉能夠對他一介武夫說出這樣的話來,着實是讓他很開心的。

他也確實能夠感覺的到,劉儉話中的東西對他有些用處,但他並不想因此而改變。

他呂奉先,有他自己的生存之道。

呂布的孤傲表情,暴露了他內心的想法,但劉儉並沒有多說。

有些事情,略略感慨,略略同情一下就是了。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成長環境,他能夠共情於呂布的不幸遭遇。

但性格自私的呂布,是絕對不會能夠共情到他劉儉的內心的。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這就是他和對方最大的差距。

“聽君一席話,令人受益良多,布能有幸結識參軍,深感榮幸!”

劉儉撲了撲身上的灰塵,站起身道:“好了,你們的歉意,我收到了,而且我也不會生氣,都是小事而已,何足道哉?若無旁事,咱們今日便就此告別吧,權當相識一場,以後大家再見面時,就是朋友。”

呂布聞言喜笑顏開,這位劉參軍確實真好說話。

“參軍稍等。”

高順突然出言,隨後將一個布包取出,道:“順此舉雖有不妥,但我等適才之行卻實有悖恩義,此一點禮物乃是感謝參軍適才出言相助,還請參軍務必收下。”

呂布在旁邊看了看高順,抿着嘴,頗有些不快。

劉儉低頭看了看高順手中的東西,道:“這是董使君給你的賞賜吧?”

“是!”

高順慷鏘有力的回道。

一旁的呂布似有些尷尬,只是將頭轉向了別的地方。

畢竟,只有高順一人把賞賜拿出來了,實在是讓他有些顏面無存。

張飛低聲對韓當道:“此人倒是有些風骨。”

劉儉笑了,他很自然地伸手將東西推了回去。

“足下能有此心,證明我適才的話沒有白說,我心甚慰,看在你願意將賞賜送於我的情分上,那我不妨贈你們一言,若是不出意外,你們二位大禍不遠,還需趕緊考慮如何處境纔是。”

(本章完)

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661章 劉丞相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396章 抓!就是抓!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25章 負荊請罪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16章 廁中爭雄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63章 益州危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235章 託 子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25章 負荊請罪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69章 內外相合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309章 和談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731章 失陷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740章 議降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763章 益州危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今天幫老媽搬家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92章 酒醉獻子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
第786章 我本解良一武夫太抱歉了,今天還是沒好第551章 武聖之威(二合一)第756章 賠了陽平又折兵第587章 徐州最聰明的人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599章 小五銖毀朝,志在關中第793章 君擇臣,然臣亦擇君第115章 天下望族請諫,要平黃巾第661章 劉丞相第308章 董卓曰:又被擒一個第224章 董袁交惡第610章 教育改革,官方保護第616章 唉,爲老不尊了第601章 我來解姑娘生死之患第748章 黃蓋詐降第207章 劉備謀袁第396章 抓!就是抓!今天做個小微創,明天開始恢復三更第25章 負荊請罪第743章 關羽平淮第195章 技術性人才第49章 我知你而你不知我第41章 我一個人有出息沒用第155章 爲了羣雄逐鹿而做的佈局第16章 廁中爭雄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763章 益州危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5章 百里迎公孫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673章 掃清後患第251章 劉儉的王牌第235章 託 子第513章 窮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25章 負荊請罪第619章 呂強之死第693章 袁紹行動第74章 新越騎校尉第388章 漢朝的人,真是太善良了第69章 內外相合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474章 從軍師到掾吏第261章 潁川荀氏第554章 德然,你又神算了第118章 中郎將必破黃巾第790章 江陵水寒第373章 精忠報國,天下歸心第379章 劉儉舉薦的興學之人第729章 許家投誠第598章 朝廷的隱患第505章 胡虜兒,汝公在此!第597章 糜家的小心思第557章 最大的痛苦第275章 孫堅不在,何人能敵董公?第374章 河北顏良,河北文丑第484章 河東徐晃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776章 荊州的重大變故第59章 雒陽的大明星第80章 幕後策劃大師劉儉第309章 和談第244章 陷陣營,白毦士出發第127章 謀廢史立牧者,非一人第509章 咱們一起吃大釜飯第731章 失陷第540章 涼州艱難第671章 張遼,難得的人才啊!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740章 議降第174章 甄家家主,孤注一擲第90章 大漢每年都會發生的事第376章 朝廷的新政試點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788章 荊州反骨仔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367章 男人,是勸不動左將軍的第782章 大戰初始第492章 良將的抉擇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斷雙臂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234章 袁基的恐懼第763章 益州危第163章 我的人生,義無反顧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88章 平賊先鋒劉德然第678章 宗親中的左膀右臂第396章 抓!就是抓!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今天幫老媽搬家第113章 劉儉平亂第178章 褒貶不一的屯田第92章 酒醉獻子第340章 董卓謀三獨坐第380章 劉表的決心第242章 張讓,你變成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