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

第518章 嫡長子,是下一代的希望

幾個小夥伴們往回走的時候,劉括,關平,審執,張苞等人對待劉冀的態度明顯就不太一樣了。

雖然他們的關係依舊還是像原先一樣好,但很明顯,這些孩子們儼然已經把劉冀當成了孩子頭,關於回去如何向師尊解釋的事都問他。

劉冀也沒有因爲這些事而有什麼自鳴得意之情,只是很冷靜很和善的告訴幾個小孩子,且先回去家去,不要冒然行事,待他思考一夜之後,來日課上再將此事告知老師。

劉冀只是很溫和的,用商量的口氣跟小夥伴說這件事,哪曾想立刻就得到了他們的呼應,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意見,他們都按照劉冀的吩咐各自回家去了。

着實是出奇的聽話。

劉冀回到了府中,肚中飢腸轆轆,正要尋僕役要些湯粟果脯,早有附中隨從來見劉冀,對他道:“少君,大將軍尋你。”

“父親在何處?”

“閣樓等候。”

劉冀聽了侍從的話,心中很是好奇。

劉儉所在的閣樓,是他平日裡獨自休養安神之處,每日上去的時候,都會令人撤掉梯子,獨自一人在上邊靜養一到兩個時辰,就連母親也很少讓上去過。

劉冀在侍從的帶領下,上了閣樓,卻見閣樓之中,油燈數盞,將裡面照射的明亮,而閣樓之中,有着很多的木製書架,上面都是刊印精良的最新印刷讀本。

放眼望去,少說也有上千冊紙書。

劉儉坐在桌案旁,看到劉冀來了,衝着他努了努嘴。

桌案放着一碗熱湯,和一碗藜飯。

“餓了吧,快吃。”

“謝父親惦念。”

劉冀恭恭敬敬地向着劉儉施了一禮,然後坐在了他的對面,開始吃飯。

劉冀雖然年少,但教養很好,食飯不言,且脊背端正。

待食完之後,劉冀將碗筷規規矩矩的擺好,然後循規蹈矩的衝着劉儉拱手。

“父親,孩兒吃完了!”

“原先耍過劍嗎?”

“母親聘羽尉爲我騎射之師,這幾個月跟羽師練過木劍。”

劉儉輕輕的敲打桌子:“只是學了幾個月的劍術,就有拿劍刺人的本事了嗎?好大的膽略。”

劉冀聽劉儉這麼說,身軀微微一抖,緊張的道:“父親都已經知道了嗎?”

“碰巧知曉罷了。”劉儉輕描淡寫地道:“我畢竟是河北四州的撫遠大將軍,鄴城這一畝三分地上,沒有什麼事是能夠瞞住我的,說說吧,怎麼想的?爲何要刺諸侯王的屬官?”

劉冀低着頭,咬着嘴脣,未吭聲。

“怎麼不說話?”

“母親教我誠以待人,可我又不想騙父親……”

“是不想還是不敢?”

“孩兒不想!”

劉儉端起桌案上的茶具,吹了吹熱水氣,隨後仰頭一飲而盡。

“有些事情,終歸是需要一個了結的,你身爲男兒丈夫,刺人之時盡顯豪情萬丈,可是面對你的父親,卻支支吾吾的不敢言語,若果有今日之事,當初又緣何刺人乎?”

面對劉儉的詢問,劉冀並沒有驚嚇或是緊張,他反倒是認真的想了一下,隨即行禮道:“父親說的是,孩兒知錯了,我照實跟父親說!”

“其實,孩兒雖然只有七歲,平日裡卻多受母親還有舅舅,翁翁調教指點,但對於宦官諸事,還是多有了解的,今日在陳留王行宮,見那老者,看其面貌,便知其爲宦官……”

“呵呵,伱阿翁,舅舅,母親,老師……平日裡都告訴你關於宦官的哪些事?”

“五候亂政,黨錮之禍,王節禍國,十常侍蠱惑先帝……是故,今日大王行宮宦官出言辱吾友之母,我縱然只有七歲,亦當爲友血此辱也!”

“你不怕因此惡名傳天下?”

劉冀認真地道:“依照孩兒的理解,惡名卻也未必……”

“什麼意思?”

“七歲小兒,爲友母報仇,刺史諸侯王屬官而名揚天下,倒也不是不能……特別是那人還是宦官……”

劉儉聞言長嘆口氣。

“好小子,這麼小的年齡,就知道該做些什麼了,果有乃父之風!”

劉冀似乎看出了劉儉的表情有些無奈。

他眨着眼睛,問道:“阿父,你不高興了?”

劉儉搖了搖頭:“沒有,也說不上高興……唉,你若是一普通高門望族,亦或是士人出身,哪怕就是邊郡武將家族之子,爲父對你今日之行,都要大讚三聲,以你爲榮,因爲你今日之所行,乃是養望之舉……只是,你是涿縣劉家子嗣,不同旁人,你身上所要承擔的重責,遠非普通望族,豪門,士族可比,僅僅只用這種小兒科的手段養望,對你來說是不夠的,你需要打開眼界!”

劉冀不明所以的眨巴着眼睛,唯唯諾諾。

不過劉儉知道,他雖然口中唯諾,但實則心中並不明白自己的深意。

劉儉的理想,是藉着穿越者的身份,使漢民族屹立世界之巔!

只是這種事情,恐非一代人可爲之,需要一代一代的延續下去,需要後繼之人將這個理想傳承下去。

劉儉看不到千百年之後的中華兒女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但是他知道自己現在能做些什麼,同時他也在劉冀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劉冀這孩子今日所表現出來的素質,可堪大用。

只是可惜,這孩子跟在鄭慈,鄭玄,還有鄴城的一衆士族門第的身邊,雖然這些人也是好意,但通過劉冀今日簡單的話語來看,劉儉知道,這孩子有點被他們帶的傾向於那些養望的士族了。

不是說,善於養望的士族不好,只是對於劉儉而言,他更希望兒子的眼界能夠開拓一些,看的更遠一些。

當然,這些事怪不得鄭慈,鄭玄,鄭益,蔣極等人,他們生活在這個時代,而且鄭玄這個人又是視經如命,他的子女的言行和價值觀念也必然深受其影響。

要說劉冀不受他們影響較多,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劉儉常年在外征戰,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劉冀的身邊。

但劉儉可不希望他的這個嫡長子受古代人影響比受他的影響更多。

特別是當劉儉看到這個孩子身上,承載了下一代人的希望之後,劉儉對他的期望就更高了。

“冀兒,從今天開始,你每天下課之後,到我的這處閣樓來待一個時辰,和父親一起用飯、讀書。”

劉冀聞言不由睜大了眼睛。

府中的這處閣樓,屬於劉儉本人的秘密基地,很少有人能夠在這裡與劉儉共同相處,更別說在這裡與劉儉一同相處整整一個時辰了。

“孩兒可以?”

“你不願意跟父親一起嗎?”

劉冀愣了一下,接着咧嘴露出了笑容。

“願意!”

……

……

隨後,劉儉從自己的書架上抽了一本青州刊印防剛剛下廠印製成的樣書,叫做《北域圖志》,這是劉儉命人在北方邊郡,尋找與鮮卑,匈奴,烏丸等常年接觸的漢人,同時來往於諸族之間的人,提供往昔經驗,編纂的一本關於大漢朝北方的地理知識的匯冊。

這種書,一般在漢境內不會暢銷,正常也是賣不出好價錢的。

但是劉儉依舊投人印刷了。

不暢銷的圖書,不代表沒有價值,這類卷冊會對後世人有深遠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種在士族和寒門,還有廣大百姓眼中無價值的書,其實是最有價值的。

劉儉打算在各郡國成立圖書館,並分出等級。

包括州級別,郡級別,縣級別的圖書館,而維持圖書館運行的費用,則由各地承擔,圖書館中珍藏的圖書卷冊,列出地方官的考覈範圍和官評指標。

而且只是光收集經學是不夠的,包括文學書刊,科技書刊,蒙學書刊,小說書刊,教育性書刊,根據不同的郡縣,皆有不同的蒐集規模要求。

每年,鄴城方面的督導巡查組,都會對各地的圖書館進行巡查考覈。

而其中的經典本冊,各地也都會拓印圖本,呈遞給劉儉收藏。

這本《北域圖志》就是其中的一本。

劉冀看着手中的書,很是奇怪,不明白爲什麼劉儉要讓他讀這本書。

劉儉解釋道:“若要成大事,只是一味的讀經養望是沒用的,你要了解自己的敵人和對手,要了解那些你從來不願意涉及,甚至於蔑視的地方,要比了解你自己更加的瞭解對方,這是成大事的第一步。”

劉冀很聽話,也很聰明很懂事。

他使勁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了。

……

……

半個月後,鄴城迎來了一名使者。

是徐州的使者。

這名使者代表的不是徐州的刺史陶謙,而是東海望族糜氏。

是糜芳。

現在的糜芳並無官職在身,由於糜竺身負官職,因此糜芳主要是在族中輔助其兄長操持族中事務。

而這一次北上來鄴城,也是糜氏藉口與河北商貿協會做生意,因而派糜芳前來的。

說實話,這天下間想要見劉儉的豪族門人實在是太多了,劉儉若是挨個都見,根本就忙不過來。

糜家在東海或許很牛逼,但在河北,在撫遠大將軍府……他們就是個屁。

所以,並無官職在身的糜芳,想要見劉儉,必須要找找旁門渠道。

而這個渠道,就是甄家的甄儼。

甄家跟劉儉的關係斐然,而且這些年甄儼在河北商貿協會,替劉儉操持了不少的事。

所以若是甄儼出頭,這面子劉儉多少還是要給的。

(本章完)

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13章 牛棚思過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97章 太平五行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713章 破袁第53章 千古之賭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428章 龍虎鬥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50章 誰用誰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8章 大青駹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276章 各有佈局今天陪老婆複查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63章 案 情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26章 郡署徵辟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10章 以少搏衆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427章 連失臂膀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82章 謙亡第807章 強漢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698章 夢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73章 坦誠待君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25章 負荊請罪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
第654章 諸王之首第452章 相國請歇馬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189章 劉備,是劉儉的好兄弟!第249章 賢弟真是大才第240章 如法炮製青州望族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45章 向董卓學習第382章 毒士有計第578章 天下,自有公理(二合一)第463章 壯哉德容第13章 牛棚思過第293章 是戰是和?第322章 孟德的大計第357章 跑到我這來要名聲?第97章 太平五行第593章 獅兒難與爭鋒第490章 劉儉名副其實第713章 破袁第53章 千古之賭第298章 賈詡的助攻第482章 所有人都傻了第165章 許攸 劉儉達成共識第428章 龍虎鬥第150章 英魂遺孤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501章 韓州一立,格局大變第750章 誰用誰第647章 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第18章 大青駹第584章 “曹軍”報仇!第276章 各有佈局今天陪老婆複查第432章 咱們應該是朋友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後佈局第124章 兩面派孫文臺第383章 無有雄主不染血第149章 趙小叛逆第326章 大殺器,是時候祭出第553章 影響局勢的戰役第667章 皇帝的志向第323章 誰也別想奪我兒子第387章 司州大戰的序幕第630章 孫家父子,舔犢情深第352章 文若公大漢朝第一的王佐,酷吏,陰第63章 案 情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26章 郡署徵辟第415章 斬兩千石第204章 袁家的夢第430章 打出了威名第607章 張飛除賊第203章 董卓要進京第342章 老江湖們盯上劉儉第503章 劉德然大封羣英第408章 親民的主公第10章 以少搏衆第747章 君當威震華夏第591章 不是一個量級第634章 烏合之衆第562章 曹仁的打算第296章 都是人精第784章 子義的船上有孔明第442章 來日與公,會獵江東不好意思,還得請天假第423章 司州大混戰,拉開序幕第639章 出師有名第427章 連失臂膀出差結束,火車往家走第663章 扶風法正第563章 被追擊的英豪第718章 進軍南陽第35章 關羽,張飛,劉備都沒想到第436章 河北軍讓曹操很頭疼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582章 謙亡第807章 強漢第580章 救兵來也!第698章 夢第660章 斬草除根第738章 兩小施政第696章 諸葛出廬第255章 皇相失和第134章 終於分勝負了第574章 陶謙的慌張與憤怒第759章 陽平,開了第315章 五十回合,定斬汝矣(五千字)第145章 常山國賊第559章 強大居下,柔弱居上第767章 需撤往江東第650章 荊州之人無法忍受第73章 坦誠待君第339章 不同的遷都第25章 負荊請罪第345章 重要的轉折點第1章 (序章) 從兄劉備第805章 善待舊君第575章 昏聵的刺史第198章 涿郡簡大龍